经络专业知识和话术

1.十二经络的讲解及简短话术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也称为“正经”。

肺经

呼吸系统、甲状腺、皮肤

大肠经

结肠、直肠、上呼吸道(副鼻窦、咽喉为主) 颜面下部皮肤、口腔

胃经

胃、乳腺、膝关节

脾经

免疫、内分泌、肿瘤、结石

心经

心脏、血管、大脑、神志

小肠经

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肩关节

膀胱经

脊椎、泌尿、生殖系统、关节

肾经

生殖、泌尿系统、腰、脑、耳、骨骼系统

心包经

心脏、血管

三焦经

淋巴系统、炎症

胆经

胆囊、胆道、神经、微血管、呼吸

肝经

肝脏、眼、生殖器、神经、筋膜

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恰如现代科学提出的生物钟效应相似。子午流注学说认为,人体气血的运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循环无端,连成一个大的循环通道,即十二经络的连接顺序为:

其歌诀:

寅时气血注于肺,

卯时大肠辰时胃,

巳脾午心未小肠,

申属膀胱酉肾位,

戌时心包亥三焦,

子胆丑肝各定位。

了解人体经络-日之中循行运转规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从呼吸做起,以经络为据,洞悉太极之理,尊阴阳之纲纪,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气者生之本也,时者生之用也!

2.美容师给客人做肩颈时该说什么’专业知识

一、肩颈的重要性

1颈椎位于头部、胸部与上肢之间,是人体、经络的十字路口。是生命的中枢段 3连着我们的心脏和大脑,肩颈堵塞,大脑供氧供血就会不足,大脑一缺氧人就会健忘,爱睡觉,有的还会头痛头晕,严重的肩颈堵塞的人会呕吐恶心。

2 长期受到头部的重压和运动牵拉,加上颈椎的椎间盘窄、韧带薄,所以颈椎最容易受压迫和劳损。而整条脊柱长期受到自身重量的压迫,承受着人体运动的牵拉,随着年龄的增大,脊椎劳损而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

3节颈椎主控面部,有些人身上皮肤很好,可是面部不是长痘就是过干或过油,这就是由3,4节颈椎堵塞引起的。肩颈问题不解决,面部问题也不好解决

二、肩颈病症表现

三、原理、作用

要讲的知识比较多,自己组织一下语言,重要的对顾客说下,说明白就行。

3.请介绍下经络的基础知识请说说十二经的名称和各经的穴位,最好能加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支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

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二经别。

络脉由浮络、孙络和十五别络组成。 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组成。

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为十二经脉,是运行气血的主要通道。 其在人体躯干部的分布为: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足三阳经则阳明经行于胸、腹面,太阳经行于背面,少阳经行于侧面。

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足三阴经均行于腹面。行于腹面的经脉,自内向外的顺序为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经。

其在头部的分布规律为:阳明经行于面部、额部;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部;少阳经行于头侧部;足厥阴经行于巅顶。 其在四肢的分布规律为:阴经分布在肢体内侧,太阴经循行在前缘,少阴经循行在后缘,厥阴经循行在中线;阳经分布在肢体外侧,阳明经循行在前缘,太阳经循行在后缘,少阳经循行在中线。

十二经脉是: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按照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次序排列) 奇经八脉是:冲脉、任脉、督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此八脉分布不象十二正经那样规则,同脏腑不直接络属,相互间无表里关系,故称“奇经”,又有八条,故称奇经八脉。 任脉:又称阴脉之海,其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多次与手足三阴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

督脉:又称阳脉之海,其脉行于背部正中,多次与手足三阳及阳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阳经。 。

4.十四经络肝胆专业话语

2经脉对称地分布在人体左右,每侧都有12条,所以全身实际是24条纤脉。

12经脉分为阴阳两大类,阴经有6、阳经也有6。通过手的经脉叫手经,通过足的纤脉叫足经。每经都有

固定的联属内脏。这样经脉的名称就综合了手足、阴阳、脏腑的内容而确立下来,如“手太阴肺经”,即足

通过手、联属肺的阴经。

12经络,其中分布于胸腹、上肢手掌一面、下肢内侧一面的叫阴经;分布于背部、头面部、上肢背面、下肢外侧一面的叫阳经。

位于胸腹中央线的叫任脉;位于背部中央线的叫督脉。

在手臂上有三条阳经,统称手三阳经,都是从手走向头部;在腿上有三条阳经,统称足三阳经,都是从头部走向脚。

在手臂上有三条阴经,统称手三阴经,都是从胸部走向手;在腿上有三条阴经,统称足三阴经,都是从脚走向胸部。

任脉由会阴部起,由腹部上行,直到下唇。

督脉由尾闾部起,由脊背上行,直到上唇。

手三阴经,为手太阴肺经(11穴);手少阴心经(9穴);手厥阴心包络经(9穴)。分别简称为肺经、心经、心包经。

足三阴经,为足太阴脾经(21穴);足少阴肾经(27穴);足厥阴肝经(14穴)。分别简称为脾经、肾经、肝经。

手三阳经,为手太阳小肠经(19穴);手少阳三焦经(23穴);手阳明大肠经(20穴)。分别简称为小肠经、三焦经、大肠经。

足三阳经,为足太阳膀胱经(67穴);足少阳胆经(44穴);足阳明胃经(45穴)。分别简称为膀胱经、胆经、胃经。

任脉共24穴,督脉共28穴。

5.经络方式是什么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有路径之意。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的主干。

络,有网络之意。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经络内属于脏腑,入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借此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 研究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之间的关系的理论,称为经络学说。

是中医学分析人体生理、病理和对疾病进行诊疗的主要依据之一。“经络”一词,首先见于《灵枢·邪气脏腑病形》:“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

经络学说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经络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表现,经络中血气的运行与自然界的关系,经脉循行路线上的穴位及其主治作用,经络与脏腑的关系等等。 经络学说的形成,是以古代的针灸、导引等医疗实践为基础,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结合当时的解剖知识和藏象学说,逐步上升为理论的,其间受到了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

《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经络学说的形成。《内经》中系统地论述了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属络脏腑,以及十二经脉发生病变时的证候;记载了十二经别、别络、经筋、皮部等的内容;对奇经八脉也有分散的论述;并且记载了约160个穴位的名称。

经络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调节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四个方面。经络学说在于解释病理变化、协助疾病诊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三个方面。

erp系统是什么意思啊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