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澜提出的专业知识的概念

1.叶澜教授提出有效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哪些

华东师大的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的标准应遵循“五实”,具体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扎实。

“一节好课应该是一节有意义的课”。对学生学习来讲,叶澜老师认为有三级意义:初级意义——学到东西;中级意义——锻炼了能力;高级意义——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

2、充实。“一节好课应该是有效率的课。”

效率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面上来说的,对全班多少同学有效率,对优秀学生、中等学生、困难学生的效率是否相同。二是效率的高低,没有效率就不算是好课。

有效率的课也就是充实的课,是有内容的课。3、丰实。

“一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真情实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

4、平实。“一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

课堂的价值在于师生碰撞,相互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不仅现在可以上,什么时候都可以上。

……不管谁在听课,教师都要旁若无人,心中只有学生。5、真实。

“一节好课应该是有待完善的课。”它不可能十全十美。

它应该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课。

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真实也是评价一节好课的重要指标,没有真实,“好课”也失去了价值。

虚假的课虽可取得一时半会的成功,但不利于教师树立研究意识,更不利于教师向研究型转变。叶澜老师提出的“五实”评价标准为我们怎样上好一节课给出了漂亮的解答,为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扎实推进课堂教学研究,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指明方向。

2.对新基础教育的定义(名词解释)

叶澜所谓的“新基础教育”在我看来全是套话空话外加一点小资情怀的空想而已。

叶澜的话翻译过来:让每个学生在每一节课上得到“生命”的尊重、活出“生命”意思;让每个老师每一节课都是“创造”和思想的迸发。

真的无语,说白了就是一顿瞎吹。

所谓基础教育,就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和民主的学习方法,掌握能够延伸到更深层科学的基本科学知识,学习到基本的对待事物的思考和认识方法。

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都是为了上面我说的这三个方面服务的,叶澜懂不懂就说什么生命的尊重,什么把创造空间留给教师。我都不知道她想说啥。能让孩子懂的更多道理、学会认识事物的逻辑、有一个良好向上的精神状态、健康活力的身体。这才是基础教育。叶澜说的那些东西,我作为教育行业从业5年的人都听不懂。全是吹牛全是虚无的空想。

如果你非要我给你一个名词定义——新基础教育:吹牛不用上税的报告,完全没有理论基础和实践价值的一种吹牛大法。

————上海宏星职校保育员培训老师:王凌宇

3.专业的概念明晰

关于专业的定义,较有代表性的关于专业的定义有以下四类:(1)《教育大辞典》第3卷(上海教育出版社):中国、苏联等国高等学校培养学生的各个专业领域。

大体相当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课程计划或美国学校的主修。根据社会职业分工、学科分类、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状况及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划分。

(2)《教育管理辞典》(海南人民出版社):是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各专业都有独立的教学计划,以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这个定义基本与《辞海》的解释一致,认为专业是一种学业门类。(3)周川“专业散论”(载《高等教育研究》1992.1)从广义、狭义、特指三个层面来理解专业。

从广义角度看,专业即某种职业不同于其他职业的一些特定的劳动特点。狭义的专业,主要是指某些特定的社会职业。

特指的专业即高等学校中的专业。它是依据确定的培养目标设置于高等学校(及其相应的教育机构)的教育基本单位或教育基本组织形式。”

(4)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10):专业是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因而在谈到课程时,其中也就包含了这种组织形式。

从大学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职能而设置的;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了满足从事某类或某种社会职业的人才需求,而必须接受相应的训练需要而设置的。因此,从人才培养供给与人才培养需求上看,专业是人才培养供给与需求的一个结合点。

东西方概念区分西方国家认为专业即是不同课程的组合,或者说是不同的课程计划。英文中的Major既指一系列、有一定逻辑关系的课程的组织(Program),相当于一个培训计划或课程体系。

因此,东西方对“专业”概念的理解是不大相同的。西方国家专业的划分只是对高等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结果的一种统计归纳;专业的划分对所培养的具体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几乎没有影响;专业的设置往往取决于社会的需要与可开设课程科目的均衡。

只要学校能开出必需的课程组合,而且社会有这方面的需要,就可以设置新的专业,专业设置有很大灵活性;专业之间的界限也比较模糊,学生变更专业有相当自由。而在中国及前苏联国家,专业划分发挥着一种很强的管理上的规范功能,规范着高等学校的专门人才培养的口径和领域,因而也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专业的设置往往要围绕规定的学科专业划分口径进行,当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时,需要对整个学科专业进行调整,具有相当难度,专业界限也比较泾渭分明,学生变更专业较为困难。

专业与学科概念区分现代社会里的大学承担着三大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而学科是大学有效完成这些职能的载体。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在他的《高等教育新论》一书中提出:学科包含两种涵义:一是作为知识的“学科”,二是围绕这些“学科”而建立起来的组织。

一般认为,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阐述学科的涵义:从创造知识和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学科是一种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从传递知识和教学的角度看,学科就是教学的科目;从大学里承担教学科研的人员来看,学科就是学术的组织,即从事科学与研究的机构。这是学科的三个基本内涵,在不同的场合和时间体现不同的内涵。

学科水平对大学能否培养优秀人才、产生丰硕的科研成果、提供优质的社会服务具有直接的影响,学科水平既体现在推动学科发展的贡献上,也体现在应用学科发展的成果培养人才和研究、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贡献上。每一所大学都能够通过不断提升学科水平,进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产生更多的科研成果,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学科通过专业承担人才培养这一职能。通常,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专业是“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是大学为了满足社会分工的需要而进行的活动。

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专业的本质内涵,表明了专业的范围、对象和功能,而“专门领域”是大学区别于其他层次教育的特征之一。大学中的专业是依据社会的专业化分工确定的,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

社会分工的需要作为一种外在刺激促成了专业的产生。有学者提出,专业处在学科体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交叉点上。

这一观点基本反映了专业这一概念的本质。因此专业的定义中有两个关键概念:社会需求与学科基础。

一个专业要完成培养人才的任务,必须首先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其次必须依托与它相关的学科来组织课程体系,然后实施教学过程,获得教学效果。

叶澜提出的专业知识的概念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