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香港房价今年以来持续回升。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透露,考虑为首次购房的市民再次放宽按揭比例,并表示物业“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据香港《星岛日报》6日报道,立法会财经事务委员会5日开会,讨论香港经济状况。陈茂波称,政府的房屋政策会以本地人购买房产自住为优先,物业“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去年楼市成交量约4.5万个,再加上发展商在年底会供应约1.8万个,全年会有6.3万个单位供应,“有关供应仍然紧张”。陈茂波重申,暂时无意调整楼市限制,但政府会密切留意楼市,“可能的话,再宽松一下,未曾有物业(房产)但想买楼自用的朋友的按揭比例,这个我会考虑”。报道称,目前香港首次置业人士可申请最高九成按揭贷款的楼价上限,从800万港元增加到1000万港元。不过陈茂波没有进一步交代,如何再放宽。
地产界普遍认为,首置人士再放宽按揭比例有助于刺激中低楼价市场,但仍然期望特区政府可完全撤销限制措施。地产建设商会执委会主席梁志坚认为,特区政府的措施并非旨在“救市”,而是希望帮助首付有限的买房人入市。会德丰地产副主席兼常务董事黄光耀表示,放宽按揭比例将降低首次置业人士的首期资金,对楼市有正面作用。长实营业部首席经理郭子威认为,措施成效取决于经济复苏情况,他预期全年楼价波动幅度在10%。中原地产亚太区副主席兼住宅部总裁陈永杰建议,把首次置业人士最高按揭比例调升到95%,或者把八成按揭上限调升至3000万港元的房产,前者有助于市民买房,而后者可推动住宅市场流转。香港城市大学建筑科技学部高级讲师潘永祥认为,放宽按揭比例应“向下看”,集中在500万港元或以下的中低楼价单位,甚至可申请最高95%的按揭贷款。
二战前的香港,并没有买楼的概念,但战后初期因为有数以万计的人从内地到香港,使香港短时间内人口暴增,进而出现房屋严重短缺的问题。1954年,香港首次推出“分期付款”,买家可以以楼价的五成作为首期订金,在交楼前分期付清余下五成款项,也就是买家只需付1万港元左右便可晋身成业主,这为地产市场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
到了上世纪60年代,香港的银行看中房屋买卖的可观利润,开始把楼宇按揭(房屋抵押)纳入银行业务范围,并建立全面按揭系统至今。上世纪80年代,银行已可提供九成按揭,港人拿出40万港元就可以全额付清楼价并买入单位成为业主。结果到上世纪90年代的短短十年间,当时价值40万的房屋就升至300万港元以上。从此香港全民都为房狂,1990-1997年间是房价疯狂暴升的时期,不少人上午买房,下午就成功卖掉,但同时也意味着许多人买不起房。接着楼价开始下跌,到了2003年楼价与1997年的高位相比足足跌了70%。2011年,香港的楼价再度回升,内地客也加入炒楼,房价一直居高不下。
为了稳定房价,特区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香港金管局推出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措施,增强银行的风险管理,以应对楼价大幅调整。其中,收紧按揭自2009年揭开序幕,之后经过多次调整,2015年2月起,房价在400万港元以下的物业按揭可达九成,450万-600万港元可申请八成按揭,700万-1000万港元物业按揭比例为六成,1000万港元或以上物业的按揭比例最高为五成。2019年,特区政府的施政报告首次对按揭比例做出松绑,800万港元以下物业可做九成按揭,1000万港元以下可做八成按揭。其后于2022年对首次置业人士放宽按揭比例,1000万港元以下物业最高可申请九成按揭,1200万港元物业最高可申请八成按揭。
香港专业地产顾问商会会长蔡志忠认为,香港与内地恢复全面通关后,对楼市影响不大。由于内地人在港购入物业需要缴付30%的税,全球最贵,他建议将税率降至10%,同时海外专才来港置业可退税。(叶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