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预期尚未扭转,专家称七大难题待解

今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出现持续放缓的态势,增强民营经济的内生动力成为“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的关键之一。

6月5日,由全国工商联、共青团中央、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五届全国青年企业家峰会在重庆开幕。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杨伟民在此次峰会上表示,近期民营经济预期虽然得到改善,但尚未完全扭转。改善民营经济预期、增强民营经济内生动力,需要综合施策,其中之一是要帮助民营经济解决问题。

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南存辉认为,民营企业在一线感受到困难和挑战是新旧动能在转换,传统产业压力特别大,另外,疫情、地缘政治,逆全球化、加息等也带来了压力。“不管外面如何变化,关键自己加快营商环境的打造,其中最好的营商环境就是法治环境。”

6月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优化营商环境、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等做出部署,进一步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

民企面临七大待解难题

业内普遍认为,中国经济眼下正面临需求不足的困扰,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民营企业信心不足。1~4月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4%,落后整体投资增速4.3个百分点。

杨伟民表示,过去几年私营工业增长是快于全国工业和国有企业的,但2022年后出现新的变化。去年12月私营工业增长2.9%,今年3月2%,4月增速继续下滑为1.9%。民间投资增速也逐季逐月放缓的态势,今年1月为0.8%,3月0.6%,4月0.4%。从上述两个指标来看,民营经济预期虽然得到了改善,但尚未完全扭转。

杨伟民认为,改善民营经济预期,需要综合施策,其中之一就是帮忙民营经济解决问题。全国政协曾经做过一次调研梳理了民营企业面临的100个问题,这些问题概括起来有七个方面。

具体来说,一是在市场准入方面仍然存在着准入不准营、三重门等隐形壁垒依然存在;二是涉企收费,名目繁多,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服务不足;三是融资环境;四是拖欠帐款;五是监督检查过多;六是政策衔接方面出现新老政策、部门间政策不衔接,政策执行中一刀切、一律关停、全部停产、先停再说等情况;七是产权保护,仍存在侵犯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情况。

近来中央一直在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清除隐形壁垒;今年4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账款拖欠问题。

6月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在放宽市场准入、促进公平竞争、保护知识产权、建设统一大市场等方面,分批次加快推出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并通过深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切实增强政策有效性。

杨伟民表示,我国目前对经济增长主要是恢复性,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一方面是企业扩大投资和进口的需求不足,另一方面是消费者的消费不足。所以,下一步工作要着力增强市场主体企业和消费者的内生动力。这既是当前经济重回常态、经济形势根本好转的关键,也是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关键。

增强企业内生动力是稳就业的重中之重

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中具有“56789”的地位,即民营经济贡献了中国经济50%的税收、60%的GDP、70%的技术创新成果、80%的城镇劳动就业,还有90%的企业数量,同时还贡献了50%以上的工业、50%以上的投资、50%以上的进出口。

杨伟民认为,“三稳”(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当中最难的是稳就业。稳就业当中更为难是稳青年人的就业,特别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录得5.2%,较3月下降0.1个百分点,为2022年以来最低水平。16~24岁青年调查失业率为20.4%,较3月提高0.8个百分点,超过2022年7月的19.9%,创2018年有统计以来最高。

杨伟民表示,解决就业问题需要短期政策,根本上增强更多行业的内生动力。过去十年城镇新增就业较多的行业为建筑业、信息技术服务业,平台经济、金融、房地产、教育、医疗等,但目前这些行业当中相当一部分行业的动力在减弱、招人在放缓。因此,现在宏观政策的关键是增强更多行业的内生动力。

4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的通知》,聚焦就业领域重点和难点,围绕多方位扩大就业容量、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多层次兜牢民生底线等方面综合施策,打出了今年稳就业政策优化升级的组合拳。

南存辉认为,虽然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着挑战和困难,也有新的机遇。比如,新能源的发展机会以及数字中国建设带来的工业互联网新时代数字经济的新机遇,信息技术变革带来的创新发展机会非常多。

杨伟民认为,数字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形态,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核心。我国还应该继续增强平台企业的内生动力,实现平台经济在引领经济发展、扩大就业,特别是扩大大学生就业方面所发挥的带头和带动的作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