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的专业素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教师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如何将课程理念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用教学实践去验证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这些问题都是现代教师面临的严峻挑战。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的教育形势也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那么,在新改革的背景下,新型教师重要的素质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一、形成完备的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教师在深入理解教育工作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教育的基本观点和信念。
有无职业理念是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的重要区别。教师有明确的教育理念后,便可高度自觉地富有责任感的去进行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
教师要具备尽快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能力。首先,必须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方面的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了解新课程改革的诞生背景。
当今国际上几种活跃的教育思潮如“以人为本”、“教育是一种唤醒”、“教育应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等观点已被认同。这是学习社会化与终身学习的思潮,这些教育观念,拓展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强调了学习态度、情感及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对这些理念应有所了解。
具体到课程实施时,新课程特别推崇两种理论,一种是多元智力理论,还有一种是建构主义理论,这些我们教师必须去重点理解。 其次,教师要会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
教师要由传统意义的知识传授者和学生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简单的教书匠转变为实践的研究者和研究的实践者;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在教育方法上,也要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反思自我,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的实际意义,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构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化。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想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
二、具备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 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具有复合型,表现在具有比较宽广的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当代重要的工具性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教师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实践性。
教师要认识教育对象,并具有开展教育活动和研究所需要的教育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对其把握不能只停留在学科水平上,还要学会综合运用。而创造性使用教材是一名新型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很多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证明,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可能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完美统一;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区教学实践的特殊性实现有机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求,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其具体要求是:⑴、要求教师进一步树立课程意识,以新的课程观(学生观、教材观、课程资源观)来重新审视、规划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以更高、更宽的眼光来设计教学、看待学生,而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和一时的教学效果。
⑵、教师在创造性使用教材中应充分认识教学目标重要性。每节课、每次活动都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否则容易形式化——为活动而活动,为体验而体验,为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轻率、刻意地去更改教材内容,等等。
教学手段与教学目标和谐一致的原则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基本着眼点与归宿。教育是充满智慧的创造性工作,而非仅仅按照既定的程序操作的简单机械运动,教师专业智慧是个素养综合运用的产物,也是教育教学经验积累升华的结晶。
教师只有具备教育智慧,才能感受教育工作对人的挑战,在战胜挑战中实现智慧的超越,并进而享受教育工作的魅力。三、具备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当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和信息科学技术智能化、信息网络全球化、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将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学手势在必行。
21世纪,“文盲的概念将发生根本的变化,不会使用计算机等先进工具或不会检索、处理和利用信息资源的人将成为‘信息时代’的新文盲特征。”科技的现代信息技术已走入校园为现代教育服务,结合教师必须迅速适应科学发展的形势,学习、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堂课”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
四、具备科研能力。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广大教师要善于把自己的育人经验,通过系统总结上升为理性认识。
这是教书育人活动所必须的,也是教育者素质的标志之一。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一方面教育者对自己主管或任教的专业学科的历史、现状应有个较全面的了解,要学习研究本国、本省、本地区的教育历史,了解当地教育发展的历程,还要掌握国内外教育科研动态及发展趋势;另一方面,积极钻研教育科学及关联的科学知识,如教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等,通过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找出规律性的育人方法,掌握人的成长发育规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
2.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有哪些
专业能力包括理解他人和他人交往的能力、管理和、教育科研能力以及养护能力。
组织活动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提高能力、还包括计划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观察和分析能力、指导和总结评价的能力,总结概括为:1、有效地选择、组织教育内容的能力2、创设发展支持性环境的能力,3、领导和组织能力四、实践智慧实践智慧主要表现在对知识传授的超越、教学机智及对自我完善的不懈追求等方面,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敏锐发现问题的能力也是教师实践智慧形成的一个主要的标志。除此之外,教师的实践智慧还表现在对教育过程进行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价等方面。
3.教师的教育能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认识能力。这主要表现为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良好的记忆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等认识能力。
2、设计能力。这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与此相关 的有下述几点:明确教学目标;悉心钻研教材;搞活教学活动;讲究教学策略;实施教学评价。
3、传播能力。这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非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4、组织能力。这主要包括:组织教学能力;组织学生各种课外活动的能力;组织,培养优秀学生参与集体的能力;思想教育能力;协调内外部各方面教育力的能力;组织管理自己学习,工作与生活的能力。
5、交往能力。这主要指在教育教学中的师生交往能力。
扩展资料:
教师的教育能力被教师从事教育活动(教育教学工作)所需要。一般认为,教师应具备的教育能力包括:全面掌握和善于运用教材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善于了解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和学习情况的能力;敏感,迅速而准确的判断能力;组织领导课内外活动的能力;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因材施教的能力;教育机智等。
国内636f7079e79fa5e9819331333431363534外的研究者都对教师应具有的能力进行过很多探讨。例如,国内学者(李绍依等)指出,教师为了顺利完成教育任务,不但在道德品质方面要做学生的榜样,而且在业务方面也必须具备一些特殊的教育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师能力结构
4.对课堂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有哪些方面的内容
1、教材处理
知识、能力、价值观目标是否明确,教学目的是否符合《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实际,知识技能、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的要求是否明确、恰当、可行。
是否体现教学目标,知识讲解是否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是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材的理解与处理是否具有科学性。
教学安排的循序渐进性、层次分明性、系统完整性、密切适中性如。
2、教学基本功
教学语言是否清晰、准确、简练、通俗、生动、逻辑严谨,是否运用普通话教学。
板书设计是否具有科学性,是否工整、完美、简明、扼要,条理清楚。
能否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仪器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演示、讲解,演示和讲解能否有机结合,
3、教学方法
方法选择是否灵活多样,是否与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相适应,是否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相适应,课堂教学机智如何。
是否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体现的如何,教学原则的选择是否科学合理,符合学生的实际。
教师的课上各环节讲、练、演示、板书及主次内容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能否做到精讲多练,加强能力培养。
是否有意识、恰当的运用生动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4、教学效果
课堂上教师能否及时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并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进行教学。
学生是否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学习积极性是否被充分调动起来。
基础好、中、差学生是否各尽其智,各有所获,均衡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如何,能力发展程度如何。
5.教师需要怎样的评价知识
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包括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教学理论基础及教学实践经验和教育智慧。
一、教师要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主要包括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方面的人文社会知识、科技类知识、工具类知识、艺体类知识、劳技类知识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了学科间的联系,加强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求真务实、理性批判的科学精神与善待自己、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人文素养,也就是我们所期望的创新型教师的特征。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教师的博学多才是至关重要的。随着教材的改革,相邻学科的联系日益加强,文理相互渗透,因此,教师应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沟通,形成“大教学观”,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师的知识越渊博,越能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师要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
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即本体性知识。主要包括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学科教育知识、教学策略知识等,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基础。
马可连柯说过:“学生可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苏霍母林斯基也指出:“只有教师的知识面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多,他才能成为教学过程的精工巧匠。”对老师来说,不仅要熟悉所教教材的基本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要加强业务进修和广泛的学习,跟踪学科学术动态,了解新观点,掌握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站在学科的前沿,由经验型到科研型的转化。
三、教师要具有系统的条件性知识。
即教育形态的知识。包括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学生身心发展知识、教与学知识和教育评价知识等,它是教师从事职业行为的重要保障。教师必须把学科知识心理学化才能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也才能发展教师的个人智慧。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懂心理学,这就如同一个心脏专业医生不了解心脏的构造。”科学的教学需要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教师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等基本知识。教师不仅知道教什么,还要知道怎样教和为什么选择这样教,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自己的教学。
四、教师要有丰富的实践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也就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
实践性知识是思想教育知识、文化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师职业情感与职业技能的综合表现,是对教师各种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实践训练和检验。
教育专业知识与学科专业知识属于描述性知识,可以让教师知道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但不能解决如何做的问题,它们只有与教育教学活动中解决具体问题的知识即实践性知识进行整合,才能被激活、催化,才能赋予教师个体新的生命与意义。
6.作为一个专业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作为专业教育者,教师的专业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专业精神;二专业知识、三专业能力、四、实践智慧一、专业精神在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专业精神占很重要的地位,专业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关心儿童,热爱儿童。
这是老师专业精神中最核心的方面2、平等的对待和尊重儿童。平等对待与尊重幼儿,既是儿童的权利和成长需要,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榜样和教育,要容忍和尊重儿童的差异、促进每个儿童富有个性地,充分地发展3、责任意识。
幼儿教师要有高度的教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努力支持和帮主儿童的学习和成长,为每一个儿童的长远发展在早起奠定良好的基础二、专业知识 教师应该具备科学的、全面的专业知识,1、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是指与教师教学相对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包括:在正确地认识儿童与儿童发展,掌握儿童的学习和发展规律。与儿童交往的过程中研究儿童,2、广播的普通文化知识。
3、丰富的课堂情景知识。4.科学的教育理论知识、教育学科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及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知识。
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教师学生观、教育观的专业知识。
它可以确保教师有效地履行自己的专业职责,除了以上的教育理论知识。还需要丰富的教育艺术,教育智慧以及熟练地师幼互动侧罗和技能技巧。
三、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包括理解他人和他人交往的能力、管理和、教育科研能力以及养护能力。组织活动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提高能力、还包括计划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观察和分析能力、指导和总结评价的能力,总结概括为:1、有效地选择、组织教育内容的能力2、创设发展支持性环境的能力,3、领导和组织能力四、实践智慧实践智慧主要表现在对知识传授的超越、教学机智及对自我完善的不懈追求等方面,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敏锐发现问题的能力也是教师实践智慧形成的一个主要的标志。
除此之外,教师的实践智慧还表现在对教育过程进行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价等方面。
7.教师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一、正确的教育理念 现代教师应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对教育工作的深刻理解:
二、良好的职业形象 教师劳动特点是劳动者与劳动工具的统一,教师自身形象对学生的发展有强烈的示范型与感染性。
三、多元的知识结构 学科教育的整体化是21世纪教学工作的发展趋势。教师不能只掌握单一学科知识,要求构建多元的知识结构,要求教师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四、多向的教育交往 教师为实现有效教育,必须有理解他任何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五、完善的能力结构 教师要有较高的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要有较高的教学能力,教师要有较高的教育能力;教师要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目前,科研能力已成为现代教师素质的一项基本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