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对专业知识的教学

1.大学生如何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

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不能只执着于教材的学习,现在各个书店都有各式各样的大学教材。因为现在出书很容易,绝大多数的我们现在所学习的教材都是许多同类书籍的综合概述或是对专业领域的著作的解释,因此我们要走出教材,结合实际。为此有以下建议:

(1)首先,学习教材。它可以作为一种向导,引导你进入这个知识领域,了解基本概念以及解决基础层次案例的分析。

(2)其次,针对教材上的知识,你可以去翻阅该领域的相关著作,更深层次地了解这类知识,认真研读上面的解释、案例等等(这些都是后人编著书籍的材料)。

(3)最后,多阅读关于这一领域的最新时事。例如你可以多读些报刊、杂志。在阅读的基础上,用你所学过的知识去分析,做到能运用自如。

2.把什么样的大学课堂带给学生

大学之所以称为大学那是因为有大师所在。

大师就是那些在学科知识上有所作为的老师、教育研究者。所以,从这个层面上就要求老师一定要有自己的学术修养。

这个老师不一定要是那些发表论文很厉害的学科带头人,也不一定是那些什么学术专家,但是我想他一定要是有自己的思想的,有着系统的知识理论框架的,有着专业素养的老师。不然,就像是某位教育局领导说的那样,如果老师自己在十分的考卷中只是拿到七分而在教学传授的过程中还往往无法倾囊相授,那么学生岂有及格之理?所以,老师必须具备应有的学术专业修养,才能够引导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

毕竟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总能够看得更远更高,不是么?可是在大学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任课老师其实并不专业。俗话说“术业有专攻”,但是由于开设的科目与自己的专业并不能完全对接或者是工作任务安排,老师们往往教的都不是自己学习研究的专业领域。

因此,他们有时候难免会心里没底,只能准备好课件,或者有些较为懒惰的老师就是直接对着课本,无论是对着课件还是对着课本,我认为这样单一的教学都是照本宣科的教学。这同时关乎到了教师的专业知识的问题。

3.如何 提高 高校 教师 的知识结构 知识储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扩大、高校持续扩招,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各高校也在大量引进教师,高校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不断增大。

许多才走出校园的硕士生、博士生加入了高校教师的队伍,教师队伍年轻化程度提高。理工科院校更是如此。

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自2004年合校升本科以来,该校连续三年每年新进教师的人数都在80人以上,而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应届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 这些青年教师大多数具有较高学历,他们大量承担了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成为教师队伍的主力军。

但由于很多青年教师是非师范类学校毕业,而且一毕业就直接走上讲台,因此,虽然他们具备高学历以及掌握前沿一的科学技能,但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在教学方法、教学艺术上都又很大的欠缺。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直接影响全校总体教学质量,同时也关系着青年教师本人能否尽快适应高等学校的教育和教学工作,能否得到学生的承认和尊重,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

笔者结合自己所在学校的实际,来谈谈高校青年教师应当如何尽快提高自已的教学水平。 2阻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因素 大多数新进入高校的青年教师都是才走出校园的博士生、硕士生,他们虽然从角色上进行了由学生向教师的转变,但从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方面都缺乏经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加上他们初次踏上工作岗位,从思想、教学方法、教学艺术都有很多困惑,而这些方面也往往成为他们提高教学水平的障碍。

2.1思想情况复杂 首先,许多青年教师一毕业就上子讲台,有的青年教师甚至担任了多门课程的教学。因此,他们缺乏足够的时间来领会教材的体系,把握整门课程的脉络,只能边备课边上课,不能很好地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设计教法;而且部分青年教师往往又急于成才,在学历、职称等方面既存在较大心理压力,又有浮躁情绪,花大量的精力在攻读更高学历、评定职称等方面,影响了他们在教学上的投入。

其次,青年教师面临的经济压力也相对较大。青年教师年龄一般处于25到34岁之间,还面临着成家立业方面的问题。

为了解决经济上的压力,很多青年教师选择了兼职,这样做势必会带来精力的不足,影响教学效果。 再次,由于受社会因素的影响,青年教师中轻视教育事业的现象依然存在。

青年教师中有部分人本来对教育事业不感兴趣,但由于毕业时没有找到其它更好的工作,最终选择教师当作一个跳板,随时准备找机会跳槽;还有些青年教师毕业于名牌高校,到了工作的学校之后处处与原来毕业的学校作比较,总是感觉不满意,失落感很强。这就导致他们工作后思想不稳定,在教学工作中动力不足,缺乏工作主动意识,甚至抱着混的思想,因此教学中错误百出却又不思改过,得过且过,主观上便形成了对教学工作的不适应。

2,2教学方法存在不足 良好的教学方法不是短期内能形成的,它需要通过教学实践的摸索,而这正是青年教师所缺乏的。所以青年教师普遍在教学方法上存在不足,教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表现出来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准备不足。

尽管很多新教师课前教案的编写非常认真、详细,但是一到课堂,就乱了阵脚,弄得紧张慌乱,不知所措。 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 (2)教态不够自然。

许多新教师由于紧张,讲课从头到尾没有和学生进行目光交流,始终低头读讲义或看黑板,而不了解学生的接受情况。 (3)语言杂乱无章。

有的新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任何语言障碍,但是一到课堂,由于紧张,往往会语无伦次,条理不清,逻辑思维混乱;更多的是语速过快,,把所想说的话一口气说完,导致学生思路无法跟上。 (4)临场发挥欠佳。

尽管大多数新教师在课前准备充分,教案准备得非常认真,详细,但是到了课上,就变得无话可说。有的在课前想好很多有利于课堂教学组织的方法,但课堂上却把那些很好的教学素材忘得一干二净,最后只好东扯西拉平铺直叙。

2.3教学艺术急待提高 教学艺术是青年教师在教学上急待提高的一个方面。青年教师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教学语言欠简练,缺乏必要的抑扬顿挫;讲课平铺直叙,犹如背书;不贯彻因材施教,不注意进行启发式教学,缺乏师生互动的良好气氛,缺乏调控课堂纪律的能力。

其次,教态欠自然大方。不够注意仪表,穿着过于随便;授课时,目光不敢与学生接触等,缺乏应有的体态语言。

再次,不能有效进行课堂组织。虽能熟练运用先进教育技术,但在课堂教学中只面对计算机,而不管学生的表情和反映,只顾自己教,不顾及学生的学。

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高校青年教师自身该如何提高教学水平 3.1首先解决思想问题 青年教师要想尽快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首先要解决自己的思想问题。

首先,正确处理教学工作与个人成才方面的关系。做好教学工作与个人成才并不矛盾,甚至可以说是有促进作用的。

青年教师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成材观念,制定合理的计划,首先站稳讲台,做一个“达标”的大学教师,再争先创优,促进个人的成长。 其次,对于所面临经济方面的压力,一方面需要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不要和在公司。

4.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安全观

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安全观 摘要: 大学生活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开始独立人生的第一站。

校园社会化现象日趋明显, 一些治安案件、危及大学生人身财产案件,诱发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等在高校大学生中也时有发生,加强对大学生安全防范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使大学生自觉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和自觉遵纪守法意识成为当今高校在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中的重要一环。我们要注意安全安全涉及到每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它包括财产安全、防火安全、网络安全、生活安全、交通安全、体育运动安全、食品卫生安全、求职打工安全、传播性疾病预防安全、旅游出行安全、社会交往安全、公共突发安全、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安全等各种方面。

关键词:大学生 安全观 防盗安全 自然灾害 以人为本 引言:在古代《易经》中提到“无为则安,无损则全”,由此可见,“安全”这个概念,自古有之。安全是一种确保人员和财产不受损害的状态,就是没有危险且尽善尽美。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安全已经是一个谁都难以忽视的重要问题,它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所占的比重也是越来越大。当代大学生无论是在个人、家庭、社会还是国家方面都要树立正确的以人为本的安全观。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进入高校深造是走上社会参加工作前的最后一次系统的学习。高等院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65653838校既是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摇篮,也是社会组成的一部分。

大学生活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开始独立人生的第一站。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校园社会化现象日趋明显,一些治安案件、危及大学生人身财产案件,诱发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等在高校大学生中也时有发生,加强对大学生安全防范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使大学生自觉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和自觉遵纪守法意识成为当今高校在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中的重要一环。

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与我们学习工作生活更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在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往往被忽视,以致于成为我国教育的薄弱环节。

多数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时,没有把安全教育作为重点,缺少必须的、基本的心理素质培养与知识技能训练。尤其是在中学时代,学校为追求升学率,把精力全部放在文化知识的教学上,致使许多学生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

高等院校既是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摇篮也是社会组成的一部分。大学生活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开始独立人生的第一站。

高校学生由于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在学校学习,基本没有或很少有机会接触社会,对社会的阴暗面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从小学到大学期间很少受到家长和学校的全方位的安全教育。长期以来,中学为了“适应竞争的需要”片面强调成绩而忽略了德育和安全教育,高校则偏重于专业知识的教学,缺乏对大学生良好行为的引导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使大学生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当前大学生的安全观呈现以下几个方面问题:第一,对国家安全关心不够或理解不深,认为国家安全距离自己很远跟自己没有关系往往容易被境外敌对势力和间谍情报机关等非法组织利用。

第二,对自身的政治安全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自己只要把专业知识学好就行其他的都不重要,导致在关键时刻立场不够坚定而犯下错误。第三,来自于社会、学校、家庭对大学生的较高期望和要求,造成大学生心理压力增大。

有些大学生在期望和压力下,自身的心理比较脆弱,经不起一点点的挫折和打击,对自身心理健康方面发生的问题又缺乏应对的方法,导致发生心理疾病而危及社会和自身的人身安全。第四,对自己的人身安全缺乏足够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第五,对个人财产安全方面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和保管意识。所以在学校的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安全涉及到每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它包括防盗安全、防火安全、网络安全、生活安全、交通安全、体育运动安全、食品卫生安全、求职打工安全、传播性疾病预防安全、旅游出行安全、社会交往安全、公共突发安全、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安全等各种方面。

5.大学基础课和专业课有什么区别

指高等学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而开设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课程。大学的基础课的任务,是学生具有高等和中等专门人才的文化水平,为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同一科类的各个专业,基础课程大致相同。为了达到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各专业的基础课都规定为必修课。为了提高教育质量,使学生具有适应科技迅速发展的能力,高等学校都十分重视加强基础课程的教学,选派经验丰富、水平较高的教师担任基础课教学工作。

如大学一年级的基础课有:语文、英语、高等数学、思想道德、计算机、法律基础……

专业课与“基础课”相对。指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根据培养目标所开设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课程。

专业课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分析解决本专业范围内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于专业知识的发展比较迅速和经常变动,而且专业知识的范围也比较广泛,一般情况下,专业课的设置并非一成不变,专业课的内容变化也较为迅速。但是,由于高等学校只能打下一定专业知识的基础,更加专门的知识,要在实际工作岗位上继续学习,因此,专业课的设置和主要的课程内容,在一定时期内有相对的稳定性。

6.试论高校专业课教师如何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论文提要: 针对高校部分专业课教师重专业、轻德育的现象,结合日常教学中的实践,就“传道”、“授业”、“解惑”三个方面,给出新时代高校专业课教师“教书育人”活动的对策建议。

一、引言 自1999年高等教育扩大招生人数的政策开始实施以来,我国高校在校生规模显著增长,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历史性跨越,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高校扩招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也促进了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十一五”达到26.5%,“十二五”要达到36%。然而,高校软硬件设施建设增速明显落后于扩招增速,导致教育质量的下滑,这种状况让人担忧。

作为高校教师主体的专业课教师此时更应该具有神圣的使命感,更应该挑起教书育人的重任。众所周知,1200多年前韩愈就在《师说》阐述了教师的重要作用,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自古以来,传道、授业、解惑是大家公认的教育中处于同等重要的三个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三者的结合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失衡,其重要性也为一些教师所淡忘,笔者结合自己作为一名普通的高校专业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实践,就“传道”、“授业”、“解惑”三个方面对关于高校专业课教师如何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做以下探讨。

二、传道 “传道”的涵义是传授、教育道德观念,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证明,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不可能成才。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在众人的眼中,专门人才的教育往往局限于“专业教育”。

其实高等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应该是“素质教育”,即包括人生观、价值观和专业技能在内的综合素质教育。大家也都非常清楚高尚品德的培养远远要比高超的专业技能培养更重要,要“先做人后做事”。

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不是仅靠几门专门开设的思想品德课就能够完成的,而是靠广大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来共同实现的,也就是所谓“润物细无声”。作为专业课教师在“传道”方面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1、恪守师德,以身作则。

恪守师德是做好教育的第一步,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至关重要。

一些高校教师将“教学”当成了“第二职业”,或忙于“下海”,或忙于开会,或倾心科研,在教学上的投入越来越少,更有甚者三天两头地请假、调课,严重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这与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差距甚远,也影响了学生的成长,这显然与师德的要求相差甚远,要杜绝这样的不良现象。 另外,精心备课、认真上课是教师最起码的要求,认真批改作业也是教师的一项最基本的工作,通过批改作业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是对教师知识传授情况的一种最好反馈。

2、关爱学生,践行感恩。实践证明,思想品德的提高不是靠课堂灌输的,不是纯讲大道理就能完成的,要付诸以实际行动,当你拥有具备一颗感恩社会的心的时候,就有了高尚的思想品德。

我们这里谈到的“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感恩社会的心是在关爱学生中得以体现和传递的。

教师在授课期间可以主动和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感知老师给他们带来的幸福感,学会欣赏身边的美。得到了教师的关爱,他们也会关爱他人,感恩社会。

教师在上课时不能只顾闷头讲课,而应留意讲课时每位同学的反应,然后利用课间休息与听课不够积极的同学交流,交流中要讲究策略和艺术,最忌单刀直入,可根据当时的场景找些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或几句让人温暖的话语来化解学生的抵触情绪,在后续上课的过程中要持续跟进,在交往中应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家人一样,充满爱心,真心帮助,为他们的进步感到由衷的高兴,从而也能提高我们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我们不能改变所有学生,但你只要努力尝试了,哪怕最终只能够改变一、两个学生,你也是对社会做出了贡献,而对这一、两个学生而言是终身受益,爱心也许会继续得以传递。

每当佳节来临时,教师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来自学生的祝福,当学生在祝福时称你为“王哥”、“老王”、“吴姐”时,当收到已毕业多年的学生(你或许已记不清他们的名字)发来的祝福时是多么幸福啊,你就会更加热爱教师这个无比崇高的职业。 3、分享经验,正面引导。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的轨迹不尽相同,但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辛酸,也总会对人生有所感悟。教师完全有能力将自己的经验教训加以精练升华,然后再将其无私奉献给学生,学生在分享老师人生精华的同时也从中有所启迪。

实践证明,愿意与学生分享经验的老师也是学生最喜欢的老师。教师们要力争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发挥自身榜样的力量去激励、帮助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德才兼备之才。

三、授业 1、精心挑选教材,确保传授知识的正确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往往处在被动接收的位置,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基本上是教师“给”什么,学生就“吃”什。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