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费专业知识浪费受教育机会

1.浪费水受到的教育

水资源的浪费

“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的广告虽然随处可见,但是并没有得到人们的真正的重视,我国是有大量“水资源”的国家,但好的水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如果人们继续没有节制地浪费水资源和污染水资源,而只靠污水处理是难以扭转缺水这局面的。

一、水资源的浪费现象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 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发现了这几个浪费的现象:1、刷牙时任水流淌;2、洗澡 涂肥皂的时候不关淋浴喷头;3、自来水管发生漏水或爆裂并未得到及时的修理;4、用过多的水冲洗汽车,洗车的水白白浪费掉了;5、随便开启消防水龙头;6、老式的抽水马桶容水量太大,大小便不分档;7、洗衣服时只用自来水冲洗;8、在浴室里往往“人去水未关”;9、直接用自来水冲洗道路;10、解冻海鲜时通常使用自来水解冻。

二、为什么人们对“节约用水”不重视?

我猜想是因为近年来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节约用水”在我们的心里早已

淡却了。中国是一个大国,全国人口就有13多亿,就这样浪费下去,造成的影响必然非常大。我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如果每人每月浪费1吨水,一年全国就浪费了15600多亿吨的水资源。积少成堆,积水成河。我们能每天都节约一点,就不会再出现这么大的浪费了!

三、真正的“节约”?

很多人认为,节约是一种“寒酸”的生活方式,现在的生活过得很舒适,一点浪

费算得了什么呢?换个讲法,“寒酸”就是“节约”了。节约既是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又是一种好习惯,一种好品德。

“节约用水,从我做起”,我们要杜绝浪费现象。这说简单不简单,说困难也不困难,关键是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用水就从现在做起!

2.改行是不是就浪费了学的知识

呵呵·这样说的话就有点极端了。这个是要分情况来说啊,看你做什么做几年咯!

如果以前从事的职业是你喜欢的,那就一直做下去啊没必要去该行,因为你现在在学习的阶段,每个人都不想一辈子当打工仔,都想有自己出头天的那天,那你现在就必须忍耐一切不平等的待遇,因为生活就是这样胜者为王,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但是你也要相信也有青出于蓝的时候,所以就必须坚持吖····现在的社会竞争力真的很大,想要从事一份好的工作真的不容易,现在你该行了,除非你有高学历有经验,不然起步又是0点,那么何不在以前铺的阶梯上再加把劲呢。。。继续往上爬·······

即使你没做这份工作了,那知识也永远是你拥有的,因为那是你汗水的结晶。永远都不会是没用的。

3.关于过度教育是一种浪费的社会评论短文

今天在《教育文摘》报看到一则新闻,新闻的标题是:部分地区和领域过度教育是一种浪费。内容大体讲的是哈尔滨市招聘457名清洁工,引来一万多人报名,其中有3000多人有本科学历,25人有硕士研究生学历,而造成这一事件的原因是此次招聘的岗位是事业编制的。

过度教育是指一个人所受的教育水平大于他所从事的工作需要的教育水平。反之则是教育不足,比如山村代课教师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过度教育虽然在短期内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拉动教育消费,却具有影响深远的负面效应。

首先过度教育支配了有限的教育资源,让高学历者从事着低学历者可以胜任的工作,恰恰说明教育投资回报率低。这对于教育资源短缺的我国来说是一种巨大浪费。

其次过度教育与教育不足是一体两面,长期下去必将拉大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的差距,加剧“马太相应”,不利于从总体上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

此外,过度教育的氛围会使得毕业生为寻找理想的职业而继续教育,周而复始地投入过度教育,往往会形成教育的恶性循环,不利于人力资源潜能的发挥。

过度教育既是一种市场作用的结果,也是中国成功文化孕育的产物,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教育问题,最重要的是建立“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公平,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东西地区经济均衡发展。在一个经济社会均衡发展、权利平等、机会公平、社会和谐的大环境中,成功将不再是唯一标准,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成功。

4.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方向不一致是教育资源的浪费 这个辩题怎么辩

就业方向与所学专业不一致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 1, 从个人来说,任何高校专业的设置都是基于社会基本教育情况,预估社会未来各行业所 需人才而确定的,在硬件设施和软件配备上,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2, 从教育的目的性来说,教育资源的投入分为三部分,第一,是高校老师,包括专家学者, 教授讲师等发表的论文情况和学术研究成果,比如说最近热议的新闻,诺贝尔奖的评比,就是对社会的促进。

第二,是高校通过几年的时间为社会各企事业单位输送大量人才,这些人才是应该具备非常强的专业技能的,但是如果就业方向和所学专业不一致,用人单位得不到相应人才,高校的培养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教育资源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效果。第三,是高校为社会提供了思想、知识的同时,也为社会进行相关服务的咨询。

5.部队专业考试不合格的检讨书

尊敬的连首长,亲爱的战友们(可省略):

大家好!

今天我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在这里做检讨。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某年某月某日我连组织了一次专业考核,用以检查平时的训练,但是由于我在平时的训练里没好好遵守班长以及连首长(或者教员)的谆谆教导,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最终导致在此次的考核评比里出现了考试不合格的现象。给连队抹了黑,给班里拖了后腿。(大概原因,细节可添加修改)。针对以上这个事情,我反复思考,从中吸取教训,意识到了我不对,我有错,我辜负班长,连长,指导员,以及共同奋斗的战友们的期望。一个良好的连队要注重学习专业知识和遵守纪律。我不认真遵守规矩和纪律的态度真的让我感到惭愧!我不够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为打赢现代化信息战争,做好一名战士应该做的义务而感到无比的愧疚。我真的发现了我的缺点和错误。再次,我这种行为还给连队的训练带来了不良影响,破坏了连队的形象。做为一名战士,我应保持相互之间的学习竞争,相互促进,而我这样的表现,给战友们带来了一个坏头,不利于连队和班里的学习建设,还浪费连首长的时间,来管理我们,所以我将认真听取大家的教育,如果连首长同志们能够原谅我的行为,我将确保类似事件不会发生。希望大家给了我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引导我们成为部队的精英,通过了以上这件事,使我感到心里非常有愧,我深深感受到自己的错误,我在此感谢连队对我的教育。我诚恳地接受批评,并愿意接受处理。所有这一切,我也将进一步深入灵魂总结搜索,我保证,经过这件事后,我将改变态度,认真研究和学习每一天!请大家相信,我可以吸取经验,为了教导员辛苦地花了平常所没有的,大量时间和大量的耐性给我的教导,为了不再让战友们浪费宝贵的时间,我写了这份检讨,检讨自己的错误,由于本人第一次写检讨且加脑袋愚钝,虽用整个午休时间和不让精神休憩外加眼酸……怀着沉重复杂的心情写这篇检讨,但还是写得不好,只怿自己才蔬学浅,不能更好的运用我们深厚的汉语言文化,敬请同志们谅解。

如果有一次重来的机会放在我面前,我尽我之所能克制自己,绝不让班长失望,不让连首长失望。请大家谅解我这一次的错误吧! 我一定能够吸收教训,改正错误。

此致

敬礼

6.受教育程度良好的年轻人做公务员是浪费吗

【英盛观察】前些时, 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菲尔普斯在出席2013年诺贝尔奖北京论坛时,就我国年轻人争相报考公务员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很多受教育程度良好的年轻人,都挤着想去做公务员,这是一种严重的浪费。”

他的理由是:“政府机构不是给年轻人的,这低估了他们的能力,也浪费了社会花在他们身上的教育成本。”埃德蒙・菲尔普斯认为,年轻人应该努力去创新,他说:“我们希望看到聪明的年轻人对妈妈说,妈,我去西部、去南部、去北部开公司去了。”

尽管笔者历来对诺贝尔奖得主心存敬重和仰慕,但对埃德蒙・菲尔普斯的上述这番话,却深感无法认可,更难以赞同。撇开创新是否应成为年轻人唯一值得为之奋斗的人生目标,以及开公司是否就等同于创新这两个问题不谈,仅就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当了公务员,是否就是浪费了社会的教育成本,这就足以值得思一思和议一议的。

尽管很多公务员并不认为自己属于高收入一族,但在大众心目中,当公务员却是收入高,风险小,福利多的工作。很多年轻人放下所学专业而被当公务员的好处所吸引,这应该是经济社会中极为正常的现象。

不仅在中国,即使在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公务员也是一个广受欢迎的职业,尤其在经济不太景气的时期,更是如此。近几年国内出现几十人甚至上千人争考一个公务员的职位,实际上除了间接体现了当今社会就业难的宏观环境外,更是集中反映了社会中那些追求低风险、高收益群体,从经济理性角度考虑的选择结果。

收入多多,工作少少,大众在选择职业或工作上所依据的通俗标准,与经济学中理性人的特征是完全一致的。在市场经济的社会形态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显然是合理且平常的。

即使年轻人敢于去创业,其初衷或动机也往往就是想多赚钱。而所谓的利益最大化,不同人必然会有不同的判断依据,现实中所谓的各种最大化,其实完全是从个人的偏好去进行综合评判所得的结果,并无一个统一的标准。

国家实行市场经济后在教育方面的一个重大改变,就是不再包揽大专院校毕业生的工作分配,这符合市场经济拥护者所赞同的,由市场的力量来调节配置社会人力资源。自然地,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市场的调节给了他们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机会,但也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研究生,甚至博士、博士后,在毕业后被高薪工作吸引,而不能或不愿去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工作。

从社会花在他们身上的教育成本或者说花在他们专业教育上的成本这个单一角度而言,个人的用非所学显然可以看成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但市场经济讲究的就是让社会通过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来配置资源,其中自然也包括了人力资源。

因此,若从市场经济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的角度去评判,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在从事非所学专业的工作,那又是非常合理的现象。面对历史和现实,我们不得不承认,任何一种经济体制都必不可免地会存在社会资源的浪费,市场经济体制自然也概莫能外。

除了在人力资源领域,必然出现上述的所谓社会教育资源的浪费外,在生产领域,因产能过剩导致供大于求而造成的资源浪费或低效率,那就更是比比皆是。马克思早就预言过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之一就是因生产过剩而造成社会的巨大浪费,而且这一预言也被目前世界整体上是产能过剩的事实所验证。

许多笃信市场经济体制是万灵之药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往往是将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的各种社会资源的浪费解释成是为了提高社会总体效率而必须付出的成本。那么,以此观点看待当前年轻人热衷于当公务员,即使表观上确实存在着社会教育资源方面的浪费,也完全可以视为社会为了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所必须付出的成本,而不是能够杜绝的社会资源浪费。

笔者并不了解埃德蒙・菲尔普斯是否信奉市场经济学说,但他的“受教育程度良好的年轻人去做公务员是一种严重的浪费”这一观点,显然与市场经济的相关理论相去甚远,甚至是相背离的。从为提高社会总效率而需耗费的必要成本的概念出发,或又可以引出对一个人在其进入社会工作之前接受社会教育之目的的另一种诠释。

每个已经进入社会工作多年的人都可以扪心自问一下,自己从学校教育中获得的知识,有多少在后来的工作中被使用了,估计不会超过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这个现象正揭示了这样一个被掩盖的本质事实,即:一个人在其进入社会工作之前受到的教育,在大多数情况下并非是为了用所获得的专业知识来从事未来对口的工作。

如何来解释这一普遍现象的合理性呢?结论或需来自于对一个人在步入社会前进行教育的更基本或更重要之意义的如此理解:通过学校的各门学科的学习,使受教育者形成或具备一种基本能力,一种在面对新问题时可以尽快地入门、熟悉直至成为行家里手的适应性能力。我们常强调要追求素质教育,那素质教育又是什么呢?本质上不就是能够全面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吗?若我们能够接受上述的观点,那就更没有理由去批评或反对年轻人争当公务员的现象了。

即使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进入公务员行业是用非所学,但他们所受的前期良好教育,对于他们很快地熟悉工作、适。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