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烧烤爆红满月:本地人吃不上,小饼厂家连轴转,“机器都要冒烟了”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王莹岭

“知道火,但也没想到这么火!”

在淄博上学三年的张源被眼前的景象“吓”到了,“下午四点去排队吃烧烤,前面已经有60多桌了,排到8点才吃上。”

3月以来,凭借“小串+小饼+大葱”的灵魂吃法,淄博烧烤持续爆火。

热度不单单停留在烤串上。在当地政府的迅速行动下,“淄博开通了烧烤公交专线”“淄博烧烤节”“淄博政府反应好快”等话题持续发酵,将淄博的热度推向新高度,这座城市也跟着一起火出了圈。

即将到来的五一,淄博也有望成为“顶流”。多个在线旅游平台“五一”期间高铁热门目的地榜单,淄博均位列前十。

美团数据显示,4月14日、15日两天,“淄博”火车票搜索增幅位居全国第一,环比增长988%。4月15日中午12时30分,“北京南-淄博”火车票开售不到1分钟就被秒空。北京、上海、郑州、石家庄等地游客“种草”淄博的积极性最高,4月28日前往淄博的火车票已全部售罄。

但如何真正将流量变为“流量”,接下来的故事更为重要。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休息日根本吃不上烧烤”

最近,淄博到底有多火?

一个月以来,与淄博、淄博烧烤有关的话题花式霸榜热搜,据时代财经统计,共16个热搜,话题总阅读量超10亿。这座原本算是“小透明”的城市,在全国人民面前“狂刷”了一波存在感。

“以前对淄博的印象是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工业气息浓重。”曹博在淄博上学三年来,对淄博的旅游一直没什么印象,“但三月开始,有好多以前的同学专门从济南来玩,那时候就已经到处挤得不行了。”

淄博烧烤的火爆有迹可循。据大众点评数据,3月份以来,淄博当地“烧烤”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去年增长超370%,“淄博烧烤”关键词全平台搜索量则同比增长超770%。

越来越多的“饕客”涌入淄博。据淄博火车站数据,进入3月份以来,淄博火车站日均到达客流1.8万人次,发送旅客1.7万人次,4月1日,到发旅客共57807,一度创下了近3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为满足旅客需求,国铁济南局还决定在周五到周日三天,每日加开一趟“烧烤专列”往返济南与淄博之间,计划一共加开24列。

淄博爆火后,本地人最“大”的烦恼,或许就是吃顿烧烤变得越来越难了。

在淄博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吴毅告诉时代财经,“我很爱吃烧烤,但是现在只能周一到周四去非网红店吃了,就是那种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小巷子里的烧烤。休息日的话,好吃的店人都很多,根本吃不上。”

在淄博上学的曹博也说,“现在要吃烧烤就要比平常早去,最好下午四点到,不然别说没座位了,可能连车都打不到。”


周末,淄博的一条老街,受访者供图

淄博的火爆,烧烤店主们更有体会。

据媒体报道,淄博当地一家烧烤店老板介绍,目前店内生意非常火爆,每天下午五点就开始排长队,到晚上七点左右就已翻台3次,“几乎天天忙到凌晨一两点钟睡觉”。

顾客蜂拥而至、订单量暴涨,更使烧烤师傅成了紧缺工种。时代财经在某招聘平台看到,从3月初开始,超过50家烧烤店发布了招工信息,月薪普遍在七千到一万元左右。此外,烧烤店服务员、学徒、烧烤店兼职等也在招聘平台上急招。

淄博当地的烧烤行业也闻风而动。天眼查显示,仅3月份就新增了197家烧烤企业,接近2022年全年新增的烧烤企业470家的一半。截至目前,淄博市拥有烧烤相关企业3060余家。

淄博烧烤“周边”爆火断货

同样火爆起来的还有淄博烧烤的各类“周边”,小饼、蘸料、烤炉。

在淄博生活的刘静告诉时代财经,以前自己就很爱吃淄博烧烤,“又好吃又便宜,100块钱两个人吃能撑坏”,但淄博烧烤火了之后,吃顿像样的烧烤对她来说变成了难事,“上周努力去排队吃了,但是‘灵魂’小饼没有了,店家说因为太火了,小饼产能都跟不上了。”

近两周,淘宝上淄博烧烤“灵魂伴侣”卷饼、蘸料等搜索量相比一个月前暴涨3000%,冲上淘宝热搜。

时代财经注意到,不少店铺的小饼销量都在月销几千甚至破万。一家月销过万的店铺老板告诉时代财经,“我们是自产自销,在淄博当地有工厂,最近小饼太火爆了,机器都要‘冒烟’了。”

淄博小饼,月销破万

一家卖淄博卷饼的天猫店“七街八巷”的店铺也发布公告称,“最近生意太火,不少网友涌入店铺,正加班加点生产中。”店铺老板告诉时代财经,小饼爆火后,销量翻倍,工厂都是加班加点生产,此外,也有很多淄博本地的烧烤店来进货,“进货量翻了一倍还多。”

虽然吃顿烧烤变难了,逛菜市场变挤了,周末的车流更堵了,但包括吴毅、曹博在内的淄博本地人都乐见这样的变化。

“淄博烧烤能够火爆不是偶然,是独特的口味、实惠的价格、方便的交通、政府的努力,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曹博说。

吴毅也告诉时代财经,“这样的爆火,以及政府做出的一系列反应我都非常认同,这样能进一步促进淄博的发展。吸引的人越多、政府的支持力度越大,也会促进我们当地在各个方面挖掘城市的特色来进一步吸引游客、留住游客,从而形成规模,这样,我们本地人也能有更多样化的生活。”

(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