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华南海鲜市场环境样品中分离出的病毒应该是来源于人的

4月8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疾控局副局长、中国疾控中心主任沈洪兵和有关专家介绍我国新冠溯源研究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提问:中国疾控中心这篇关于华南海鲜市场早期研究数据的论文,它的主要结论是什么?另外我们想问一下,对于病毒溯源来说,这篇论文是否有一些新的发现?

北京化工大学生命学院院长童贻刚介绍,这篇文章实际上讲的是,2020年1月到3月中国疾控中心科研人员在华南海鲜市场采集的1300多份环境样品和冷冻动物样品,进行了一些新冠病毒检测和宏基因组测序等,其中包括市场内采集的400多份动物样品,这些动物样品所有的检测均为阴性结果。900多份的市场环境样品中,73份为阳性。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在环境样品中分离出了3株病毒。经过基因组测序发现病毒的序列是和当时病人序列几乎是100%的相同,这也提示这些病毒应该是来源于人的。

童贻刚介绍,在分析的过程中,在环境样品中所携带的一些宿主信息显示,这些主要是人的宿主,也包括猪、牛、鸡、鸭以及一些冷链产品的基因,甚至有老鼠和猫的动物基因判断。这些都提示新冠病毒很可能是人污染的东西。这些数据也进一步证实了中国和世卫组织联合团队在第一阶段所做出的结论。

新冠最可能的起源是什么?专家:有三种“可能”,但通过实验室引入“极不可能”

美国彭博社记者提问:现在中方科学家、专家认为新冠最有可能的起源是什么?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周蕾介绍,其实关于新冠病毒的起源,应该说我们在第一阶段的联合研究过程当中就已经得到了一个结论,这个结论也充分展示在我们当时和世卫组织联合发布的联合研究报告里,我也是非常欢迎大家去仔细读一下我们的那份报告。在报告里,我们是很明确提出来了对本次新冠疫情起源的几个方面的假设研判的结果。首先,我们认为在报告当中,从人的方面、动物的方面、跨种属传播等这几个角度,也包括实验室的可能性,我们都做了评估。当时在武汉我们的联合专家组分成了流行病学组、动物溯源组、分子溯源组,这几个方面分别开展研究工作,因此当时得到的综合研判的结论我们认为是科学可信的。

周蕾介绍,这个结论在此我跟大家重申一下,人畜共患病直接溢出的可能性是“可能到比较可能”,通过中间宿主引入,我们认为是“比较可能到非常可能”的,通过冷链的引入是“可能”的,通过实验室引入我们当时的研究判断是“极不可能”的。

周蕾表示,在结束了武汉的第一阶段联合溯源研究以后,我们并没有停下研究脚步,又继续按照当时在武汉制定的下一阶段工作方案和建议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种种研究结果也都证实我们在武汉第一阶段的研究结论。所以针对您的问题,我们到现在并没有改变我们的判断,目前我们的观点都可以去查阅我们当时联合发布的研究报告。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