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撂荒的规定是什么(耕地撂荒的原因及对策)

01、农田荒废、非农化加剧

5月下旬,农业农村部下达了“大棚房回头看”任务,紧接着全国各地再次展开了对耕地“非农化”的清理,不少没办理手续、没有证件的养殖场遭到了重点清理。

其实,早在2018年时,官方就开展了“大棚房”的清理问题,在3年的大力清理中,各地的农田“非农化”问题得到了一定的解决。然而,政策稍有松弛,结果就有人拿着农田做文章,他们借口从事养殖业、温室大棚业等,获得了上级的用地审批。

但紧接着,这些人在耕地里建造农家乐、商业中心、民宿、养鱼等非农化产业,也就是说,他们将耕地的性质转变为建设用地,在其中进行商业活动,显然这些都是国家禁止的。

还有一些人,他们打着“以征代租”的算盘,从农民那里低价租赁土地,在农民不知情的情况下,从事工厂建造、别墅建造等活动,到头来损失的还是农民。

也正因此,近期全国都在开展“大棚房”回头看工作,对违规建筑进行拆除清理。很多人好奇,为何年年治理,却年年有人抱着侥幸心理呢?

其实说白了还是种地不赚钱,没有太高的收入,很多农民走上了城市里打工,比起种地赚钱多了。

笔者四叔算了一笔账,一亩地收入600元,一年两季就是1200元,但需要回乡2个月。四叔从事的是高空电工作业,工资相对要高,一个月1.2万元。他表示,自己每年回家2个月,一年种地才赚1.5万元,在外打工能多赚9000元,明年不会再回家种地了,太不划算。

而农民进城后,家里的土地,要么流转给大户种植,要么直接在农田里种树,要么直接撂荒。不过《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撂荒2年以上,土地可由村集体回收;不能在农田里种树、养鱼、建坟等。

02、惠农补助增多

为了能让农民的种地积极性增加,国家采取了多个办法:

1、培养职业农民

美国耕地面积全球第一,但只有300万职业农民;中国耕地面积全球第三,却需要2亿多农民参与种地。为了让农业更有竞争力,也为了避免今后人人不种地的尴尬,国家提出了培养1000万职业农民,他们今后将接管撂荒的土地,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

2、建设高标准农田

想要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种植成本,增加经济收益,那必然要走机械化、集约化之路。不过我国的农田因历史限制或地形限制,很难展开集约化之路。

为此,近年来官方给出了一大笔资金,投入建造水利设施健全、电网覆盖、农田道路硬化的高标准农田,以方便机械化开展,提高我国的农业竞争力。

3、加大惠农补助

然而,除了平原地带可建设高标准农田,其他地方小农户之路仍会持续很长时间。且就撂荒的土地来看,平原地带完耕率95%以上,几乎没有荒废问题;反而山地、丘陵地带的撂荒情况多,为了鼓励所有农民加入种地,国家给出了多种惠农补助。

如东三省、内蒙地区开展大豆、玉米生产者补助,其他地方下发耕地地力保护补助。还包括秸秆还田补助、休耕轮耕补助、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农机换置补助等,为的就是减少大家的种地成本,提高收入。

如近日官方下发了200亿元一次性粮补、190亿元农机换置补助,而每年一发的耕地地力补助(农民俗称地补)也将会在6-7月份下发。

03、用途改变、土地撂荒取消补助

日前,官方下发了《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4954号建议的答复》,其中指出,耕地地力补助的对象原则上是承包权的农民,但对于那些改变用途的土地,如农田改为设施农用地(包括养猪场、塑料大棚等)的情况,将取消补助,而对耕地被征收的情况,或进行非农化生产等土地用途改变的也不再下发补助。

对于那些撂荒的土地,只要土地荒废1年以上,那么次年的补助资格将直接取消。

其实官方之所以下达这个通知,还因近年来改变耕地性质的情况很多,他们却继续领取惠农补助,违背了其他农民的权益,有失补助的公平性。而对撂荒的农民,如果他们还能领取补助,那其他种地的农民必然抱怨,或跟着效仿。

这次具体文件都有了,不是闹着玩的,农民要谨慎了!

只是有老农却表示,希望官方能重视并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粮价低;二是种植成本高,农资费用一直高涨;三是种地靠天吃饭现象依旧明显,农民收入不稳定,尽管有保险,但赔付太低,希望能加大赔付额。为此,大家如何看待这3个问题?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