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上海交通大学发布了文章《擦亮花火、共创未来——任正非在“难题揭榜”花火奖座谈会上的讲话》,披露了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对天才少年、校企合作等热点话题的看法,并剧透了华为2022年研发投入情况。
近日,2023年世界移动大会(MWC2023)期间,华为企业业务举办以“引领数字基础设施,共创行业新价值”为主题的媒体沟通会。华为企业BG副总裁陈帮华表示,华为预计2022年实现销售收入6369亿人民币,其中企业业务保持快速增长。
2022年上半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301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5.8%;净利润率5.0%,而去年同期增的净利润率为9.8%。据此可知,华为去年上半年净利润约在150.8亿元上下,同比下滑51.97%。
华为去年研发经费为238亿美元
据了解,此次讲话为任正非在“难题揭榜”火花奖颁奖典礼上,与火花奖公司内外的获奖者及出题专家座谈时发表的最新讲话。此前,华为特设立“火花奖”,以表彰解决了挑战难题的专家。
任正非在此次发言中表示,华为现在还属于困难时期,但在前进的道路上并没有停步。
任正非说,2022年华为研发经费为238亿美元(约1638亿元人民币),几年后随着华为利润增多,在前沿探索上华为还会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我们与高校合作是在一定的技术边界内探索人类的未来”。
任正非讲华为之所以能够度过这三年难关,是因为公司过去用了近二十年时间,在基础理论上作了准备,投了几千亿培养了一批研究基础理论的科学家、技术诀窍的专家,他们一直在爬科学的“喜马拉雅山”。当华为受打压时,就请这些科学家到“山脚”来“放羊”、“种地”……,拿着“手术刀”参加“杀猪”的战斗。
任正非透露,华为用三年时间完成13000+颗器件的替代开发、4000+电路板的反复换板开发,直到现在华为电路板才稳定下来,因为华为有国产的零部件供应了。
“今年4月份我们的MetaERP将会宣誓,完全用自己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编译器和语言……,做出了自己的管理系统MetaERP软件。”任正非说,MetaERP已经历了华为全球各部门的应用实战考验,经过了华为的总账使用年度结算考验,已成功地证明MetaERP是有把握推广的。
“过去我们大量的研究都与西方国家大学合作,目前已开始和国内大学加强合作,这与我个人的指导思想变化有关系。我们往更前沿走的路上,逐步也会在国内加强这方面的合作。”任正非说。
任正非表示,高校的研究跟华为公司的研发没有直接关系,因为高校要担负起高校的任务,它是一个很广阔的观念,华为与高校合作,华为只是放进去一点东西,通过高校的力量来释放,充分发挥高校学者的作用,比如,高校喜欢“面条”,华为放了点“味精”。
另外,华为希望通过与高校合作识别出一些优秀学生,作为华为的种子,包括如果学生生活确实困难,暑期也可以到华为实习赚学费,“我们需要在全世界吸纳人才,才能解决我们的一些问题”。
任正非:将来也可能向谷歌学习,做一些没有现实意义的研究
在座谈交流环节,当与会者提及ChatGPT等人工智能时,任正非回答道,未来AI大模型企业会风起云涌,不只是微软一家,另外人工智能软件平台公司对人类社会的直接贡献可能不到2%,98%都是对工业社会、农业社会的促进,AI服务普及需要5G的连接。
“德国之所以力挺华为5G,因为它要推进人工智能对德国工业的进步,德国很多工厂的生产无人化。”任正非说,大家要关注应用,尤其是工业、农业社会的应用,模型的应用有时比模型本身还有前途,但是华为只聚焦于做好AI底层算力平台,不会做应用平台,“ChatGPT对我们的机会是什么?它会把计算撑大,把管道流量撑大,这样我们的产品就有市场需求”。
据证券时报e公司,任正非补充道,华为的算法是解决算力的算法,精力主要放在如何用算法来降低大流量过程中的消耗问题,只做“黑土地”基础平台,“原则上,我们不做解决客户应用的算法,为业务服务的算法部分,只有客户才搞得明白,数据是人家的,我们最多是借用一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111360075134
任正非还表示,未来走向信息社会,数学的重要性越来越高,人工智能都是数学,算法问题就是数学问题,所以华为公司重视数学方面的研究等。
“我们将来也可能向谷歌学习,做一些没有现实意义的研究,不一定跟华为的业务有关,其实就是给人类社会多做一点贡献。当然,我们现在还没有那么多钱,当纯利足够多时,我们的科学前沿就要推进一步,从火花变到宇宙去。”任正非透露。
任正非:我们强调“不拘一格选人才”
有人提问道:“最近关注到,有位“天才少年”在公司工作两年离开,去做机器人创业了;我有个苏黎世大学毕业的朋友也是类似情况,他在这个领域也算顶尖的,也是工作两年就离开了。ChatGPT、电动车、大疆无人机……很多颠覆式创新都是这种初创企业去做的。第一个问题,任总如何看待年轻人在创新创业与守成之间的差异?第二个问题,除了待遇,我们公司在制度上能不能给年轻人一些资源上的鼓励,鼓励大家去突破、创新,敢于挑战?”
任正非回答,第一,进入我们公司,“天才少年”这个称呼就没有了,定位“天才少年”主要用于入职的定级定薪。所有新员工在三丫坡入职培训时,到处都是张榜公布的题目,大家要去踊跃回贴,有人会读这个帖子,就有人来找你喝咖啡,你要认真去交流,反对意见或赞成都行。他们是在选人,这些专家有权力给你当场定级的、定工作岗位的,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很厉害的专家。如果他认为你可以培养,职级就会被定得很高,为什么非要从最低级别开始起步呢?他也可以把你拉进他的项目组,你直接就进入大项目组了。大项目组不是指规模大,而是指高端项目组。
我们强调“不拘一格选人才”,老、中、青相结合,在开放的环境中向前滚动。年轻人最有突破能力的是25-35岁;有经验、有资历的人有架构能力,架构和突破同样重要。科学技术上也有成与败的问题,败不馁,失败对你来说也是一次实战锻炼。
第二,我们不能垄断人才,员工想出去创业或到其他公司去,人尽其才,发挥他的价值,对国家都是有用的。过去有个电影叫《中锋在黎明前死去》,我们垄断人才,没有用也扣住不放,消磨他的青春,而且还要给他发工资,两头不讨好。我们对人才机制也有反思,比如有些人进入公司以后,没有很好使用到他最擅长的地方,没有发挥作用等于浪费他的青春。
人才关键是怎么用。比如我们强调专家垂直循环机制,专家不能在一个岗位呆很长时间,要到前线作战去循环。“石头”一翻开,压在下面的“草”就长高了,大家都看见了,这样年轻人就不会被埋没在“石头”底下。专家垂直循环的目的,是让他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去解决实际问题。垂直循环下去不一定降薪,工作组没有级别,他可以比行政部门的级别高,他可以是“尉官”、“校官”、“少将”、“上将”……,保持他的循环,直到有合适岗位。当然,不合适的人也面临着淘汰。没有理论的实践,会在盲目摸索中经历数十次才能感觉到;没有实践,对理论就没有深刻的理解。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据证券时报e公司、公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