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汽车不太平

斑马消费 范建

怕什么,来什么。

2022年的百亿巨亏之后,李斌给蔚来汽车定下了2023年销量翻倍的目标,第四季度实现盈亏平衡的愿景不改。

然而,最近一段时间,蔚来汽车接连出现状况,多年积累的口碑受损。

今年一季度,公司的日子确如李斌所言“压力较大”。如若不能及时扫清前景路上的各种障碍,如何才能否极泰来?

品牌受损

从品牌创立之日起,李斌就想把蔚来打造成“汽车界的海底捞”,希望通过服务,树立自身高端品牌的口碑。

多年的积累,加之以亿为单元的资金投入,蔚来汽车一度向着李斌要想的方向在发展。

不过,最近一段时间,接连发生在蔚来汽车身上的一系列事件,或许会让他感到沮丧。

在产品销量持续飘红的时候,李斌曾对外公开表示,蔚来汽车要坚持不降价的第一原则,否则,对老车主不公平。在竞争对手特斯拉频繁调价,让老车主寒心之时,李斌的话,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外界对蔚来汽车的品牌好感,并最终转化为销量。

可是,今年春节后上班没几天,就传来了蔚来汽车大降价的消息。对老款ES8、ES6和EC6等车型,在日常的置换、金融、科技配置包等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另有万元以上现金优惠。有媒体经过测算,叠加全部优惠和补贴之后,蔚来汽车的最高优惠可达十万元。

尽管,蔚来其后澄清优惠政策只针对部分展车和库存车,不存在全线降价和“最高优惠十万”。可是,降价的口子一旦打开,李斌那句“暖心的话”就不再有说服力。

上月,蔚来的一辆试驾车,在上海的闹市区冲上人行道,造成了一对母子一死一伤的惨剧。一时间,又让外界对车辆的安全性产生了担忧。好在,后来证实,事故并非车辆本身的问题,而是试驾女顾客操作不当所致。

上周曝出的“丑闻”,则暴露出了蔚来汽车内部管理存在问题。该事件与产品本身无关,却极大伤害了品牌在公众中的美誉度。

一位蔚来汽车前员工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她在2022年8月,遭到了男同事徐某的强jian(未遂)。事后,徐某受到了法律应有的制裁。蔚来方面却以受害女员工“是一个有风险的人”、“会影响公司形象”为由,拒绝留用她。

事后,蔚来汽车第一时间发布情况说明,承认了恶性事件本身的存在。至于受害女员工,是否因此在公司内部受到不公正待遇?蔚来方面称,已第一时间成立调查组,对该事件进行全面调查。

这位女员工的确变成了于蔚来危险的人,但罪魁祸首,是蔚来自己。

亏出新高度

现在的李斌,实在不能再被那些与经营无直接关系的事情分心,他身上背着更重要的任务。

已经过去的2022年,蔚来汽车虽然在交付数量和营收规模上,都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但增速与过去几年相比,已明显下滑,而且,增长的代价极为惨重。

3月初,公司披露了2022年Q4及全年财务报告。第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0.64亿元,同比增长62.2%,但与市场预期的171亿元,仍相差了10亿元。

2022年度,公司录得收入总额492.6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6.3%。全年净亏损额达144.37亿元,比上年同期的-40.17亿元,扩大了两倍有余,创下了公司成立以来的亏损新纪录。这一年,公司累计交付12.25万辆,意味着每卖出去一辆车,平均要亏超过10万元。

蔚来上一次亏损过百亿是在2019年,不过,在随后的两年,亏损大幅收窄。外界本以为,它正在踱步走出重症监护室。未曾想,2022年,又被推进了ICU。

2016年-2022年,蔚来汽车累计亏损总额已达522.94亿元。

蔚来汽车亏损扩大的直接原因,是盈利能力的下滑。2022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10.4%,同比下滑8.4个百分点。特别是第四季度,毛利率更是低至3.9%,同比、环比降幅均超过10个百分点。对于这一显著变化,公司解释称,主要是受“866车型”相关的存货拨备、生产设施加速折旧等因素影响。

截至2022年末,蔚来汽车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短期投资及长期定期存款455亿元,虽然没有理想汽车的584亿元那么豪横,但短期内,也基本不用为钱发愁。

日子不好过

在前不久的财报电话会上,李斌给自己打了一针鸡血:2023年的销售目标,是在2022年的基础上翻倍。也就是说,蔚来汽车新的一年要至少完成24万辆的交付量。

这一目标要想最终实现,可能并不太容易。

历经过去几年的高速增长后,新能源汽车行业已整体进入到了一个瓶颈期。渗透率将进一步加强,但增速将大幅放缓。

新能源补贴的退坡,汽油的价格从高峰总体回落,都会对用户选购汽车造成一定影响。

乘联会专家组对2023年的汽车市场作出了预测,预计全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850万辆,与2022年的567.4万辆相比,增长约50%。

也就是说,蔚来汽车要想实现新一年的目标,就需要有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表现。

事实上,公司今年的开局并不算好。1-2月,累计交付2.07万辆,同比增幅刚刚超过30%,与年度目标相比,还有较远的距离。

对于3月,蔚来汽车也没有太好的预期。毕竟,财务指引给出的Q1交付量指引也只有3.1万辆-3.3万辆。

李斌在财报电话会上也承认,“今年一季度,我们的压力的确比较大。”外部政策的变化,以及内部866车型换代形成的产品真空期,都会对公司的整体销量带来直接影响。

更大的压力,来自外部竞争的不确定性。

特斯拉在去年底的那波降价,正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逐步蔓延,多个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已直接或变相跟进。特斯拉有降价的空间和底气,其他玩家,都没有。

另一边,去年至今,大型传统车企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力明显增强,逐步将造车新势力挤出了各自的舒适区。

今年1-2月,比亚迪依旧一骑绝尘,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34.50万辆,在高基数的基础上,仍实现了超过90%的增幅。埃安的表现更加抢眼,2月买出超过3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超过250%。

长安、吉利等老牌车企,也在相继发布新的新能源品牌,并加快新品推出力度。

面对外部严酷的竞争,李斌依旧不改公司在今年第四季度实现盈亏平衡的目标。只是,他将更多的希望寄托在了电池材料和芯片价格的下降。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