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谣生事法律怎么处理(造谣生事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北京一高校教师随团队去海南考察,被造谣为“出轨”;武汉一男子与普通朋友见面吃饭,被诬陷为“海王”……近期,随着国内多省市再现本土新冠疫情,一些确诊患者的流调信息被披露后,一些好事者拿着流调信息捕风捉影,肆意散布谣言,给当事人及其家庭造成严重困扰。

流调是病*溯源、阻断疫情传播的关键一环,有关部门公布确诊患者或密接者的出行轨迹信息,是为了让公众提高警惕、注意疫情防控。确诊者积极配合流调,为公共利益让渡部分个人信息,是识大体、顾大局的体现,我们本应对其表示尊重和感谢。

遗憾的是,有的人盯着确诊者的私生活,对其指指点点。甚至有人为了博眼球、赚流量,把流调信息变成恶意揣测、脑补吃瓜的素材,添油加醋编造一些无中生有的谣言,不仅侵犯了确诊者的合法权益,也在无形中转移了公众关注的焦点,偏离了疫情防控的初衷。

新冠病*“大敌”当前,抗疫是头等大事,吃瓜心态极不可取。不妨换位思考,如果我们积极配合流调,个人隐私却被公之于众,成为他人茶余饭后的谈资,甚或遭受网络谣言和暴力的困扰,那么我们配合流调的积极性可能会受到影响,不利于疫情防控的大局。

事实上,被造谣“武汉海王”这样的闹剧已不是第一次发生。去年12月,成都一确诊病例轨迹涉及多个酒吧,被攻击为“转场皇后”,网络上出现了一系列关于女孩陪酒、从事特殊职业的虚假新闻,给本就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造成了二次伤害。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在社交媒体如此发达的当下,不知出处的几张聊天截图就可能引发一场舆论风暴,让无辜的当事人身陷网络暴力之中。必须明确的是,造谣不仅是道德问题,更是法律问题。造谣行为轻则可能触及治安管理处罚法,会被处拘留并罚款;重则可能触及刑法中的诽谤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眼下,两位被造谣的当事人均表示将拿起法律武器,追究造谣者的责任。最新消息显示,造谣“确诊教师出轨”的葛某飞,已被北京西城警方依法采取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这个消息让人振奋,让造谣的成本高起来,让造谣者付出应有的代价,才能让更多人意识到网络发言的边界所在。

话说回来,如何做好流调信息的公布,避免某些人恶意想象,也是新发疫情地区面临的重要课题。做完流调后,对被调查人的身份信息做好保密;公布流调信息时,对个人信息作脱敏处理,尽最大可能保护确诊者的隐私;发布信息后,从严惩处泄露被调查人员信息和对密接及确诊者进行造谣的人员,应该成为流调工作的题中之义。

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共同的敌人只有一个――病*,而不是感染病*的人。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是我们携手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基本保障。尊重他人、遵守法律,让流调回归疫情防控的本质,才能扎实筑牢疫情防控的篱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