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股回暖,私募大厂也“蠢蠢欲动”起来。
大批前期“封闭”、“控规模保收益”的量化机构开始打开申购。
这是趁着市场大机会来临之前,抢先扩充战力?
抑或是趁着市道转好,先抢割一批“韭菜”,拉点新资金入场?
资事堂和业内机构对话后,逐步得出了一些不一样的结论。这一切的关键都要从量化私募“接新钱”的背后动机开始谈起…….
量化私募逐步“开放”
毫无疑问,量化私募机构打开“长期封闭产品”的申购,已经是一个趋势。
2月13日下午,著名量化机构因诺资产发布公告,称自2月15日起恢复多策略中性产品线的募集。
这里有两个关键词:
1、多策略中性产品;
2、2月15日起恢复。
前者意味着,因诺资产只是开放部分产品线的募集;后者显示着,相关策略其实已经封闭了一段时间,而特地选择在2月中重启申购。
为何批量开放?
那么因诺资产为何开放申购呢?
“面”上的表述是:(因诺)旗下策略模型体系升级,策略容量已经扩容至更高水平。为满足投资者对于中性产品的投资需求,丰富资产配置类型,结合目前的市场基差环境,决定自2023年2月15日起重启中性产品线的募集工作。
大意就是,我们能力提高了,客户们也有这个需求,于是就开放了。
但“里子”呢?潜台词是什么呢?
隐蔽的“潜台词”
当下量化私募机构的群体行为,显然有很强的内生逻辑。
首先,选择中性策略就很有讲究。
所谓中性策略,指的是指同时构建多头和空头头寸的一种策略。这种策略在内地市场通常体现为,私募经理人持有一篮子精心选择的个股,同时对冲掉部分指数表现。
在过去两年,A股市场内中性策略受到了一定的考验。但2022年整体表现不错,因此,因诺资产开放中性策略,实际上是拿一个成熟策略在募资。
潜台词是,该机构依然对于过去一年的市场结构性的行情表现有信心。
其次,策略容量扩容的说法很值得推敲。
通常,业内目前资金容量最高的是选股模型支撑下的中频交易策略。因诺声称其完成了策略容量的扩容。外界无法验证。
但是,如果未来市场适度走强,并带来成交活跃,这一点天然的可以增加策略容量。
其三、市场基差环境。
这一点不得不提,当下的指数期货的投资环境,业内人士证实:目前市场存在负基差,这导致投资者的对冲成本大幅较低,并推升中性策略产品的性价比。
总体来说,如果结合市场环境,我们可以发现:
随着市场复苏后,成交攀高,对冲成本降低,量化中性策略的收益率和容量开始提升,部分私募机构开始趁势募资。
风险有没有?
这样的操作,“投资风险”有没有?
当然有。
投资本身就有不确定性,某种程度上,再安全、稳健的投资策略,都有“失算”的可能。
而量化中性策略的扩张,本身就暗含着两类“风险”:
1、行情“强度”的限制。
量化中性的策略有效,有一个关键前提——不能出现、单边的极端化的走势。
概括来说,就是大牛市、大熊市里,中性策略都不会特别适应。
在极端的行情里,量化策略很难产生持续的alpha,甚至完全可能出现负alpha。
如果投资者发现整个行情迅速升温,那么有必要增加多头策略配置,并限制中性策略的暴露。
2、规模的限制
因诺资产是一家成立于2014年的量化机构,目前管理的规模超过百亿元,创始人徐书楠有海外机构从业背景。
换言之,相关机构已经有了一定的存量规模,后续还能容纳多少新增资金值得观测。
头部机构另有选择
相比之下,近几个月头部私募量化机构,“蠢蠢欲动”的方向就显得更加老到。
比如资事堂就发现:巅峰时期规模曾超千亿的幻方量化,日前打开旗下指数增强策略产品的资金申购。
另一家百亿机构思勰投资开放了旗下指数增强策略、商品期货CTA策略的产品。
指数增强的策略,其收益更多与对应指数表现“挂钩”,头部私募机构推广此类产品,其遭遇到的规模限制就明显较小。
而且,指数增强策略在真正的牛市中,其受到的冲击和影响是更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