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银行从业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
《最新银行从业人员职业素质培养与业务操作技能及绩效考评标准实用手册》
第一篇 银行业工作综述
第一章 银行业的性质与职能
第二章 银行业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学
第三章 银行业的组织结构
第四章 银行工作的目标和原则
第二篇 银行业职业道德培训
第一章 银行业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 银行业职业道德规范
第三章 银行业职业道德准则
第四章 银行业职业道德行为选择
第五章 银行业职业道德教育
第六章 银行业职业道德修养
第七章 银行业职业道德评价
第三篇 银行业工作礼仪培训
第一章 银行业的形象塑造
第二章 银行业的员工行为规范
第三章 银行业市场营销规范
第四章 银行业员工的教育
第五章 银行业员工的激励
第四篇 银行业柜面操作技能培训
第一章 人民币与外币反假知识
第二章 银行业柜面点钞技术
第三章 银行业柜面计算技能
第四章 银行业五笔字型输入法操作技巧
第五章 银行业电脑传票输入法操作技巧
第五篇 银行业业务操作技能培训
第一章 银行资本业务操作
第二章 银行负债业务操作
第三章 银行信贷业务操作
第四章 银行证券投资业务操作
第五章 银行资产负债业务操作
第六章 银行表外业务及其他业务的操作
第六篇 网络银行业务培训
第一章 网络银行基本知识
第二章 网络银行数据处理技能
第三章 网络银行网上支付业务操作
第四章 网络银行的安全技术
第五章 网络银行的开发设计技巧
第六章 网络银行的安全防范
第七章 网络银行的资源管理技能
第七篇 银行营销技能培训
第一章 银行营销战略
第二章 银行市场调研与信息搜集技巧
第三章 银行市场细分与定位方法
第四章 银行营销组合与策略
第五章 银行客户经理的职能与业务考核
第六章 银行客户经理的培训
第七章 银行客户开发的技巧
第八章 银行客户风险防范与控制技巧
2.求银行业务基础知识,谢谢
商业银行业务分类大全 来看看银行都干了些什么,也就是他们的业务细分。
最通用的分类是:负债业务(商业银行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资产业务(商业银行运用资金的业务),中间业务(银行不需运用自己的资金,代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而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一、资产业务 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 1、贷款(放款)业务–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业务 1) 信用贷款: 信用贷款,指单凭借款人的信誉,而不需提供任何抵押品的贷款,是一种资本贷款。
(1) 普通借款限额: 企业与银行订立一种非正式协议,以确定一个贷款,在限额内,企业可随时得到银行的贷款支持,限额的有效期一般不超过90天。普通贷款限额内的贷款,利率是浮动的,与银行的优惠利率挂钩。
(2) 透支贷款: 银行通过允许客户在其帐户上透支的方式向客户提供贷款。提供这种便利被视为银行对客户所承担的合同之外的“附加义务”。
(3) 备用贷款承诺: 备用贷款承诺,是一种比较正式和具有法律约束的协议。银行与企业签订正式合同,在合同中银行承诺在指定期限和限额内向企业提供相应贷款,企业要为银行的承诺提供费用。
(4) 消费者贷款: 消费者贷款是对消费个人发放的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或支付其他费用的贷款,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这种贷款时,要进行多方面的审查。 (5) 票据贴现贷款: 票据贴现贷款,是顾客将未到期的票据提交银行,由银行扣除自贴现日起至到期日止的利息而取得现款。
2)抵押贷款: 抵押贷款有以下几种类型 (1)存货贷款。存货贷款也称商品贷款,是一种以企业的存贷或商品作为抵押品的短期贷款。
(2)客帐贷款。银行发放的以应收帐款作为抵押的短期贷款,称为“客帐贷款”。
这种贷款一般都为一种持续性的信贷协定。 (3)证券贷款。
银行发放的企业借款,除以应收款和存货作为抵押外,也有不少是用各种证券特别是公司企业发行的股票和债券作押的。这类贷款称为“证券贷款”。
(4)不动产抵押贷款。通常是指以房地产或企业设备抵押品的贷款。
3)保证书担保贷款: 保证书担保贷款,是指由经第三者出具保证书担保的贷款。保证书是保证为借款人作贷款担保,与银行的契约性文件,其中规定了银行和保证人的权利和义务。
银行只要取得经保证人签字的银行拟定的标准格式保证书,即可向借款人发放贷款。所以,保证书是银行可以接受的最简单的担保形式。
4)贷款证券化: 贷款证券化是指商业银行通过一定程序将贷款转化为证券发行的总理资过程。具体做法是:商业银行将所持有的各种流动性较差的贷款,组合成若干个资产库(Assets Pool), 出售给专业性的融资公司(Special Purpose Corporation),再由融资公司以这些资产库为担保,发行资产抵押证券。
这种资产抵押证券同样可以通过证券发行市场发行或私募的方式推销给投资者。出售证券所收回的资金则可做为商业银行新的资金来源再用于发放其它贷款。
2、投资业务: 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是指银行购买有价证券的活动。投资是商业银行一项重要的资产业务,是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按照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国内证券投资和国际证券投资。国内证券投资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即政府证券投资、地方政府证券投资和公司证券投资。
国家政府发行的证券,按照销售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叫作公开销售的证券,一种叫作不公开销售的证券。 商业银行购买的政府证券,包括国库券、中期债券和长期债券三种。
1)国库券。国库券是政府短期债券,期限在一年以下。
2)中长期债券。中长期债券是国家为了基建投资的资金需要而发行的一种债券,其利率一般较高,期限也较长,是商业银行较好的投资对象。
二、负债业务: 负债是银行由于授信而承担的将以资产或资本偿付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债务。存款、派生存款是银行的主要负债,约占资金来源的80%以上,另外联行存款、同业存款、借入或拆入款项或发行债券等,也构成银行的负债。
1、活期存款: 活期存款是相对于定期存款而言的,是不需预先通知可随时提取或支付的存款。 活期存款构成了商业银行的重要资金来源,也是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重要条件。
但成本较高。商业银行只向客户免费或低费提供服务,一般不支付或较少支付利息。
2.定期存款: 定期存款是相对于活期存款而言的,是一种由存户预先约定期限的存款。定期存款占银行存款比重较高。
因为定期存款固定而且比较长,从而为商业银行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对商业银行长期贷款与投资具有重要意义。 3、储蓄存款: 储蓄存款是个人为积蓄货币和取得利息收入而开立的存款帐户,储蓄存款又可分为活期和定期。
储蓄存款的活期存款,或者称为活期储蓄存款,存取无一定期期限,只凭存折便可提现。存折一般不能转让流通,存户不能透支款项。
4. 可转让定期存单(CDs): 可转让定期存单存款是定期存款的一种主要形式,但与前述定期存款又有所区别。可转让存单存款的明显特点是:存单面额固定,不记姓名,利率有固定也有浮动,存期为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不等。
存单。
3.到银行工作需要那些专业知识
现在进银行不象以前那样难度大,看你是想做什么工作。如果是进办公室那种,肯定是非常难,但如果只是前台的工作人员,也就是柜员,那要求就不会很高,也不一定要后门才能进。一般要求是全日大专,经济类专业,身高、年龄之类的。
除非是人民银行那种,否则商业银行都是自己招的,而且一般每年都有好几次。你可能会奇怪怎么招这么多人呢?现在的银行工作不那么好做,所以进的人多,出来的人也不少,如果有更好的去处,建议是不要进这一行。
至于考试每家银行不一样,如果不需要相关经验的有的考些专业理论甚至连逻辑题和作文都有,听说有的银行在招的时候要求有银行经验,那就可能会加考打字点钞的技能。
4.进银行需要学习哪些知识
银行学习哪些知识,可以结合银行招聘的公告来看,考什么内容,就复习什么知识。
有笔试和面试的。 银行笔试: 结合以往的公告来看,银行笔试考试内容一般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英语,综合知识和性格测试,综合知识又包括经济、金融、财会和计算机等相关知识。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类 银行行测考试题型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主要包括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五大部分。
二、性格测试 银行考试性格测试部分类似于MBTI职业性格测试、霍兰德职业性格测试等,主要考察性格是否有偏差以及考生的职业匹配性。性格方面只要不是过于极端,都不会被刷掉。
性格测试不用花过多的时间复习,只要在答题时真实回答,不要过于极端就可以了。 三、综合知识类 银行考试综合部分主要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如图)包括:经济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会计基础、管理学、市场营销、经济法、计算机基础、时事政治。
其中经济学、会计学、货币银行学、计算机以及经济法又是考核的重点 尽管这都是一些基础知识,大学学习相关专业的考生可能并不陌生;但是由于知识考察范围大,专业性强,复习起来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该部分是考试复习的重中之重,所以建议考生一定要提早复习。
四、英语类 银行考试英语部分:一般银行英语考试内容包括英语词汇与语法、英汉互译、改错、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等,主要考察考生的英语读写能力;而部分银行招聘高级管理培训生和涉及外汇业务岗位的考生还会考察考生听说能力。 银行英语考试试题类型分为两种:一种类似于四六级考试题型;另一种是托业考试题型,托业的测验内容以日常使用的英语为主,是以职场为基准的英语能力测验。
托业比其他考试题量大,但是由于它是全球承认的商业英语能力测试标准,能更加客观、准确的对考生商业英语能力进行评估,,所以一般银行英语考试更加倾向于选用托业考试题型; 每家银行笔试内容大同小异,下面小编带你看看,五行大笔试各个科目占比如下: 中国银行笔试科目占比: 工商银行笔试科目占比: 农业银行笔试科目占比: 建设银行笔试科目占比: 交通银行笔试科目占比: 银行招聘考试设计的科目较多,需要提前去做好准备。 银行面试: 银行面试的内容或者说形式主要有两种,分别为半结构化面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
区别于公考的结构化面试,银行的半结构化面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面试形式更为灵活。相比于结构化面试,半结构化面试更注重考查个性化问题,最为典型的问题包括“请你做一下自我介绍”,“你为什么报考某某银行”,“你未来五年的职业规划是什么”等。
在应对这些问题的时候,考生的回答往往各式各样,虽然大部分都不会偏离考题,但是想要通过作答这些问题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并获得银行HR的认可并不容易。 其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银行青睐无领导小组讨论这种面试形式。
因为这种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面试形式在考生众多的情形下能够提升面试的效率,节约银行的招聘成本,与此同时,无领导小组讨论没有了固定模式或是题目的限制,让考生发挥的空间更大,更能让考官直接、全面地了解一个考生的性格,思维能力、沟通技巧、团队意识等银行工作必不可少的要素。 最常见的无领导小组讨论一般是给出一个和银行工作相关的案例,让考生分析讨论并给出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淘汰率非常高,如果一个小组表现欠佳的话甚至整个小组的考生会全部被筛掉,另一方面无领导小组讨论也并非大部分考生认为的“说话越多表现越积极就会被录取”这样简单。 对于半结构化面试来说,要抓住这些半结构化面试题目的考查目的。
其实不管这些半结构化题型怎么变,考查目的无非就只有两个,一个是求职动机,另外一个是岗位匹配性。所以考生可以在面试之前从这两方面入手,准备一些与之相关的历年常考的题目准备一下,尤其是常见的像自我介绍,岗位认知,职业规划等问题一定要反复修改和斟酌。
作答的形式有很多,可以多准备几种并互相进行比较,并争取在面试中创新一下形式,同时在回答时一定要突出自己的亮点和优势。最后考生要永远记住一个点,银行的HR关心的永远是你这个考生能不能够胜任银行提供给你的这份工作,而所有面试题的回答也要围绕着这个话题来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