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业务培训有哪些
一:教师培训内容
教师校本培训的内容可以根据素质教育发展学生个性专长创造能力的要求,以改革传统的课堂灌输式传授知识的陈旧方法入手,采用教师培训与攻克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难点相结合的培训内容。以此谋求各校素质教育的办学特色,并建设起一支能够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有健康的心理品质,健全人格,具有扎实科学文化基础,创造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强的有特色的师资队伍。
二:校本培训有五种类型:
一是学校教育理念、教育技术的培训;
二是本校特色教育,科研成果的培训;
三是区域民俗文化、历史遗产的培训;
四是学科事业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
五是优秀教学研究、案例研究的培训。
三:培训课程建构有五大模块:
(1)现代教学理论,教育思想、职业道德修养
(2)现代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名家教学风格
(3)教师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和能力
(4)现代教育技术
(5)学科最新的基本理论及教改信息
四:拓展资料:
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由教育部、财政部2010年全面实施,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 “国培计划”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两项内容。
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主要包括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班主任教师培训,中小学紧缺薄弱学科教师培训等示范性项目,为全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培养骨干,作出示范,并开发和提供一批优质培训课程教学资源,为“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和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主要对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同时,引导地方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培训计划主要包括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农村中小学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 2010年起实施的高校一共有9所,即2+7高校。2指两所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广州大学,7指七所师范类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
五 具体请参考百度百科:
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
2.小学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包含哪些内容
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较高的文化素养;了解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就;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懂得教育教学规律;具备运用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初步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从事小学教师职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和正确的审美观。
学制二年,按三年业余学习时间安排教学计划。
本科为学制四年。
实行学分制。学生注册后八年内取得的学分均为有效。
专业设必修课、限选课、选修课和集中实践环节。
1、必修课:10门(42学分)
2、限选课:2门(8学分)
3、选修课:文史方向16门(共76学分,任选18学分即可)、理科方向17门(共63学分,选18学分即可)
4、集中实践环节:教育教学调查、教育实习、调查报告(共8学分)文科
教育学、普通心理学、现代汉语基础、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基础写作、书法、文艺理论、儿童文学、中国文明简史、声乐基础、美术基础、人文社会基础、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法、小学艺术课程教学法、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法、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德育原理、心理健康教育、中外教育史、教育科研方法、教育统计与测评、现代教育技术、班主任工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参与式教学、微格教学、普通话
理科
教育学、普通心理学、高等数学基础、数学分析、代数学、几何学、数学史、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自然科学基础、数学实验、计算机基础、人口资源与环境、科学技术史、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法、小学自然科学课程教学法、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德育原理、心理健康教育、中外教育史、教育科研方法、教育统计与测评分析学、现代教育技术、班主任工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参与式教学、微格教学、普通话
英语
教育学、普通心理学、英语阅读、英语听力、英语语法、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英语歌曲与表演、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学概论、小学英语课程教学法、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德育原理、心理健康教育、中外教育史、教育科研方法、教育统计与测评分析学、现代教育技术、班主任工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参与式教学、微格教学、普通话
3.教师专业知识包括什么
教师专业知识包括四个方面,即:本体性知识、条copy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操作性知识。
1、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知;
2、条件性知识是指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法等相关的教育心理方面的知识;
3、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具体地说, 这种知道识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
4、操作性知识是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所具备的操作课堂的知识。
4.简述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哪些
教师要有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主要包括第一,忠诚教育事业;第二,热爱学生;
第三,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第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教师的专业素养
①专业知识素养:第一,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生活知识。第二,精深的专业知识。透彻把握所教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内在的联系。(懂、熟、化)第三,宽厚的教育科学知识、心理科学知识和管理科学知识。
②专业能力素养:第一,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分析、预测和指导的能力;第二,驾驭教材和组织教学的能力;第三,精湛的语言表达能力;第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第五,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第六,较高的教育机智;第七,教育科研能力。
(3)教师的人格素养:善于理解学生、性格开朗;情绪乐观、意志力强;热情、有责任心、仁慈友善;耐心周到、有幽默感;乐于助人、合群合作;公平、客观等。
5.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哪些
教师的专业知复识有两种常见的解释:
1、L·舒尔曼 教师专业知识分析框架:
①学科知识
②一般教学知识
③课程知识
④学科教学知识(又译作为教学任务的内容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PCK)
⑤学习者及其特点的知识
⑥教育情境知识
⑦关于教育的目标、目的和价值以及它们的哲学和历史背景的制知识
通过实证认为:学科教学知识(PCK)最能区分学科专家与教学专家、高成效教师(名师)与低成效教师间的不同。
2、P.L.格罗斯bai曼将学科教学知识(PCK)解析为四部分
① 一门du学科的统领性观念——关于学科性质的知识和最有学习价值的知识
② 学生对某一学习内容理解和误解的知识
③ 特定学zhi习内容在横向和纵向上组织和结构的知识
④ 将特定学习内容呈示给学生的策略的知识
教师知识基础框架,尤其是其中的核心成分PCK明晰化之后,利用PCK解决问题的教学技能也dao渐渐被开掘,这大大厘清了世界各国对教师资格的认证以及对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向度。
6.教师,专业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它包含双层意义:既指教师个体通过职前培养,从一名新手逐渐成长为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的成熟教师及其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过程,也指教师职业整体从非专业职业、准专业职业向专业性质职业进步的过程。 标准20世纪80年代以后,很多国家都加快了教师专业化建设的步伐,提出了不同的建设标准和目标,这些标准和目标还没有统一表述,强调的重点也有不同,归纳起来主要包含这样几个方面:首先是专业自身的成熟程度、分化程度,这包括专业知识、技能成熟程度,专业组织、制度成熟程度和专业精神水平;其次是专业的经济待遇、社会地位和专业声望以及由此形成的职业吸引力。
目标群体目标教师任职有规定的学历标准;具有双专业性(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有公认的职业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有专门学习机构、专门内容和措施;有资格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成立自治组织机构对教师个体进行监控。个体目标承担起为他人提供教育服务的责任和义务;掌握某种学术和理论;具有熟练的教学实践技能;能恰当应对不确定教学情境;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产生自我专业发展的需要;接受专门机构或团体监控教学质量和自我发展。
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现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1)社会多方面共同努力;(2)与时俱进,不断丰富教师专业化的内涵;(3)教师个体终身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水平。专业自身成熟度专业自身的成熟度是教师专业得到社会认可、提高职业声望的基础,主要由以下三方面组成。
1.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专业的基本要素。这里的“知识”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对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的知晓,包含知识和能力的涵义。
●教育专业知识的第一个重要方面是正确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对教师职业的正确理解。没有与时代进步要求相适应的先进理念,不能称为一名现代意义上的教师。
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世界趋势,综观世界各国的教育观念,如下四种意识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1)教育意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除了具有与人交往的一般共性以外,还有与其他与人有关的事业不同的特殊性,是唯一有计划、有日的、有系统地影响人成长的事业,教育的成败优劣对一个人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在教育中是对受教育者最直接、最具体的影响者。教育对个体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正确意义的同时,也可能产生负面作用。
形成教育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趋利避害,是成熟的教育者的表现。(2)课程意识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因素,是关于教什么的决定因素。
教师不仅需要知道教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教,也就是关于知识的知识;具有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学科发展需要和学生个人发展需要衡量利筛选知识的能力。所有知识、大纲、教材,都需要经过教师的工作才能实现转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就是课程。
(3)学生意识教育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者的一切工作都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游离甚至背离学生发展需要的要求、规章利做法都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宗旨霜违背。学生意识特别要求把每一个学生看成不同的主体,为学生个性利创造性发挥创造空间利舞台。
服务意识 教育是一种服务行为,服务意识强凋教育是一种义务而不是一种权利,更不是一种恩赐,是根据学习者的需要、满足学习者的要求:而不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或奸恶要求学生甚至强迫学生。(4)发展意识教师发展是提高教育质量最重要的因素,不断学习、不断充实新思想、新知识,发展新能力,不仅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也是教育自我提高、获得自身幸福的需要。
有幸福的教师才有幸福的学生。教师应该首先成为终身学习者,教师群体应该首先成为学习型组织。
●教师专业知识的第二个重要方面是关于教学的知识,即关于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知识和技能。这是教育学、教学法的专门知识,涉及到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法律、心理、社会、伦理、组织管理、现代信息技术等知识领域。
特别是关于教育对象的知识,即了解教育对象成长的特点、动机、需要、个性差异的知识;关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组织和管理的知识;关于教育效果的知识,即运用教育评价手段获得教育效果以及根据反馈的结果调整教学行为的知识;关于教育手段的知识,特别是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信息能力的知识;等等。2.专业制度专业制度的建立是确保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保证。
根据世界教师专业化的基本经验,教师专业制度主要包括如下内容:●教师资格制度该制度通常包括教师入职资格制度、教师再认证制度和教师资格等级制度。我国教师资格制度主要是入职资格制度。
为了保证教师的终身发展,建立教师资格再认证制度;建立明确的教师培训制度,政府为教师进修提供必要的时间、经费、编制等保障以及相应的考核制度,势在必行。与教师入职资格制度相对应,要求建立相应的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