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医疗器械专业知识及技能

1.一二三类医疗器械有哪些

一类医疗器械有:普通的外科手术刀剪、敷料等。

二类医疗器械有:X线拍片机、B超、显微镜、生化仪等等。

三类医疗器械有:医用电子仪器设备,医用光学器具、仪器及内窥镜设备,医用磁共振设备,医用X射线设备,手术室、急救室、诊疗室设备及器具、医疗高分子材料及制品、临床检验分析仪器、体外诊断试剂、医用电子仪器设备、消毒和灭菌设备及器具等等。

列举如下:

1、敷料

敷料是指用于物品主料之外的辅属材料,主要指止血纱布(通常为医用脱脂纱布)。传统敷料主要是干纱布和油纱。现代伤口敷料包括交互式伤口敷料、藻酸钙敷料、银敷料、泡沫敷料、水胶体敷料和水凝胶敷料。

2、生化仪

生化仪是根据光电比色原理来测量体液中某种特定化学成分的仪器。由于其测量速度快、准确性高、消耗试剂量小,现已在各级医院、防疫 站、计划生育服务站得到广泛使用。配合使用可大大提高常规生化检验的效率及收益。

3、临床检验分析仪器

临床检验分析仪器是一类用于疾病预防、诊断和研究以及进行治疗检测、药物分析的精密设备。具有涉及技术领域广、结构复杂、精度高、技术先进等特点。

4、医用高分子材料

医用高分子材料是指用以制造人体内脏、体外器官、药物剂型及医疗器械的聚合物材料,其来源包括天然生物高分子材料和合成生物高分子材料。天然医用高分子材料来源于自然,包括纤维素、甲壳素、透明质酸、胶原蛋白、明胶及海藻酸钠等;

合成医用高分子材料是通过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的用于医用的高分子材料,目前常用的有聚氨酯、硅橡胶、聚酯纤维、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醚醚酮、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醇、聚乳酸、聚乙烯等。

5、手术室

手术室(operating room 英文简称o.r)是为病人提供手术及抢救的场所,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手术室应与手术科室相接连,还要与血库、监护室、麻醉复苏室等临近。抓好手术切口感染四条途径的环节管理,即:手术室的空气;手术所需的物品;

医生护士的手指及病人的皮肤,防止感染,确保手术成功率。要求设计合理,设备齐全,护士工作反应灵敏、快捷,有高效的工作效率。手术室要有一套严格合理的规章制度和无菌操作规范。随着外科技术飞速发展,手术室工作日趋现代化。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一类医疗器械

搜狗百科-二类医疗器械

搜狗百科-三类医疗器械

2.二类医疗器械有哪些

第二类是指,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X线拍片机、B超、显微镜、生化仪属于Ⅱ类。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

基础外科手术器械显微外科手术器械

神经外科手术器械眼科手术器械

耳鼻喉科手术器械口腔科手术器械

胸腔心血管外科手术器械 腹部外科手术器械

泌尿肛肠外科手术器械矫形外科(骨科)手术器械

妇产科用手术器械计划生育手术器械

注射穿刺器械烧伤(整形)科手术器械

普通诊察器械医用电子仪器设备

医用光学器具、仪器及内窥镜设备 医用超声仪器及有关设备

医用激光仪器设备 医用高频仪器设备

物理治疗及康复设备中医器械

医用磁共振设备医用X射线设备

医用X射线附属设备及部件 医用高能射线设备

医用核素设备医用射线防护用品、装置

临床检验分析仪器医用化验和基础设备器具

体外循环及血液处理设备植入材料和人工器官

手术室、急救室、诊疗室设备及器具 口腔科设备及器具

病房护理设备及器具 消毒和灭菌设备及器具

医用冷疗、低温、冷藏设备及器具 口腔科材料

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 医用缝合材料及粘合剂

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 软 件

介入器材

3.二类医疗器械目录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 01.《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的说明 02.6801基础外科手术器械 03.6802显微外科手术器械 04.6803神经外科手术器械 05.6804眼科手术器械 06.6805耳鼻喉科手术器械 07.6806口腔科手术器械 08.6807胸腔心血管外科手术器械 09.6808腹部外科手术器械 10.6809泌尿肛肠外科手术器械 11.6810矫形外科(骨科)手术器械 12.6812妇产科用手术器械 13.6813计划生育手术器械 14.6815注射穿刺器械 15.6816烧伤(整形)科手术器械 16.6820普通诊察器械 17.6821 医用电子仪器设备 18.6822 医用光学器具、仪器及内窥镜设备 19.6823医用超声仪器及有关设备 20.6824医用激光仪器设备 21.6825医用高频仪器设备 22.6826物理治疗及康复设备 23.6827中医器械 24.6828医用磁共振设备 25.6830医用X射线设备 26.6831医用X射线附属设备及部件 27.6832医用高能射线设备 28.6833医用核素设备 29.6834医用射线防护用品、装置 30.6840临床检验分析仪器 31.6841医用化验和基础设备器具 32.6845体外循环及血液处理设备 33.6846植入材料和人工器官 34.6854手术室、急救室、诊疗室设备及器具 35.6855口腔科设备及器具 36.6856病房护理设备及器具 37.6857消毒和灭菌设备及器具 38.6858医用冷疗、低温、冷藏设备及器具 39.6863口腔科材料 40.6864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 41.6865医用缝合材料及粘合剂 42.6866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 43.6870 软 件 44.6877介入器材。

4.一类和二类医疗器械包括那些

国家对于医疗器械有着严格的分类:一类,二类,三类!

第一类医疗器械有:基础外科用刀《手术刀柄和刀片、皮片刀、疣体剥离刀、柳叶刀、铲刀、剃毛刀、皮屑刮刀、挑刀、锋刀、修脚刀、修甲刀、解剖刀等》。

第二类医疗器械:(a)普通诊察器械类(6820):体温计、血压计;( b)物理治疗及康复设备类(6826):磁疗器具; (c)临床检验分析仪器类(6840):家庭用血糖分析仪及试纸; (d)手术室、急救室、诊疗室设备及器具类(6854):医用小型制氧机 手提式氧气发生器; (e)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类(6864):匡用脱脂棉、医用脱脂纱布; (f)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类(6866):避孕套、避孕帽等。

5.二类医疗器械有那些

关于指定《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的说明 一、《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制定的依据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医疗器械分类规则》(第15号局长令)。

二、《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与《医疗器械分类规则》的关系 《医疗器械分类规则》用于指导《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的制定和确定新的产品注册类别。 我国实行的医疗器械分类方法是分类规则指导下的目录分类制,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并存。

一旦分类目录已实施,应执行分类目录。 三、制定分类目录的原则 执行分类规则指导下的目录分类制。

参照国际通行的分类,从严掌握。使用风险是制定产品分类目录的基础。

分类目录尽可能适应管理的需要,有利于理顺监督管理,做到科学合理。 四、符合医疗器械定义的含药医疗器械为III类医疗器械。

五、由于各种手术包内组件不确定,所以本目录不包含该类产品。凡手术包内含有III类医疗器械的,作为III类产品管理;只含有II类和I类医疗器械的,作为II类产品管理;只含有I类医疗器械的,作为I类产品管理。

六、依据《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不能确定医疗器械分类吋,由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分类规则进行预先分类,并报由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定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 01。《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的说明 02。

6801基础外科手术器械 03。6802显微外科手术器械 04。

6803神经外科手术器械 05。6804眼科手术器械 06。

6805耳鼻喉科手术器械 07。6806口腔科手术器械 08。

6807胸腔心血管外科手术器械 09。6808腹部外科手术器械 10。

6809泌尿肛肠外科手术器械 11。6810矫形外科(骨科)手术器械 12。

6812妇产科用手术器械 13。6813计划生育手术器械 14。

6815注射穿刺器械 15。6816烧伤(整形)科手术器械 16。

6820普通诊察器械 17。6821 医用电了仪器设备 18。

6822 医用光学器具、仪器及内窥镜设备 19。6823医用超声仪器及有关设备 20。

6824医用激光仪器设备 21。6825医用高频仪器设备 22。

6826物理治疗及康复设备 23。6827中医器械 24。

6828医用磁共振设备 25。6830医用X射线设备 26。

6831医用X射线附属设备及部件 27。6832医用高能射线设备 28。

6833医用核素设备 29。6834医用射线防护用品、装置 30。

6840临床检验分析仪器 31。6841医用化验和基础设备器具 32。

6845体外循环及血液处理设备 33。6846植入材料和人工器官 34。

6854手术室、急救室、诊疗室设备及器具 35。 6855口腔科设备及器具 36。

6856病房护理设备及器具 37。6857消毒和灭菌设备及器具 38。

6858医用冷疗、低温、冷藏设备及器具 39。6863口腔科材料 40。

6864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 41。6865医用缝合材料及粘合剂 42。

6866医用高分了材料及制品 43。6870 软 件 44。

6877介入器材。

6.二类三类医疗器械是哪些

您好,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

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

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妊娠控制;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国家对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

第一类是风险程度低,实行常规管理可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第二类是具有中度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X线拍片机、B超、显微镜、生化仪属于Ⅱ类)

第三类是具有较高风险,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如人工心脏瓣膜、人工关节、血管支架、植入人体体内的止血纱布等等)

二类医疗器械专业知识及技能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