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络上刷到这样的一篇文,大致内容就是表示分手之后追要恋情当中向对方借出的款项,并且对话中也明确表示出了“征信黑名单”、“法庭”等字眼。在文下与其他网友的评论探讨中,我觉得有必要结合我个人的经历,谈一下我个人对个人借*的一些浅薄看法,与每一位未发生或已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朋友探讨、共勉。
个人/民间借*,当然也分为很多种情况,上图中的这种恋人之间的借款行为也是目前社会上 比较普遍的一种,那么这种情侣间财产纠纷我们应当如何处理呢?
本质上,在未建立婚姻关系前的借款行为,也只是私人之间的财务往来,发生的纠纷也不过是私人之间的财产纠纷。
可以看到,相关律师给予的意见,侧重点始终是围绕着“走法律途径解决是需要提供证据的 ”。当然,法律面前阐述事实,当然是以证据为载体的。显然我们在恋爱过程中,是很难做到借给对方钱的时候,还能理智冷静地要求对方和自己签订借款协议啊,签字按手印什么的,这是不现实的,或者说是不普遍的。那么既然绝大部分都不能提供当时的借款证明,又如何能诉至公堂,以及什么能将对方列入“征信黑名单 ”影响*款、影响购房这种奇怪的想法。
那么这样的问题我们该如何预防呢,大部分意见便是避免现金给予,用转账的形式在转账备注里清楚备注转账的目的,从而证明该笔款项的实质是借款。这不也不失是一个方法,毕竟要比手上啥都没有,又哭爹喊娘的要对方还钱的好。
不论是用怎样的方法,本质就是需要证明你和对方之间的某笔金钱往来是属于“借”,而不是给。曾经我也亲眼目睹了陷入情网的男男女女,在对方的糖衣炮弹的轰炸下,真的是玩儿了命地想尽一切办法也要凑到钱给对方,且不说如何凑到,也不谈对方拿这笔钱来干嘛,仅仅是这样的脑热行为,才造成了最后这令人唏嘘的一幕。正是印了那句“现在流的泪,就是当时脑子里进的水”。
不要在事后觉得自己被骗的时候,才来感慨当初遇人不淑,在没有坐实婚姻关系前,恋情本就是一个看清对方的过程,再绚烂的爱情也需要理智的加持,否则跟小时候“过家家”有何分别。
情侣间借钱也好,朋友间借钱也罢,本质上都是双方基于感情的桥梁而做出的“信任”之举,既然当初是信任的,就不要在事后去悔恨。毕竟即便是最后想要寻求法律的帮助,在没有充足证据的支持下,也无非是再折一笔钱进去,这个道理,冷静下来后都能想得明白。
可以总结为:关于朋友、恋人间的借钱,不要轻易向对方借钱,也不要轻易借给对方钱。如果最后选择借了,就不要想着让对方还;如果借了对方的钱,不论多少、不论困难,至少要做到“有钱钱打发,没钱话打发”,珍惜你们之间的感情,哪怕已经结束。
私人借款不还是否会影响征信 ?
在我个人理解里,这简直就是个匪夷所思的说法。以至于有网友在评论里和我争论,还说出了“你学法都白学了”的这种DISS,当然截止发文时,该网友已经把该评论给删除了。当时真是让我倍感无可奈何。
能够确定的是,个人借*不还是不会影响个人征信的,但会影响到个人的信誉。(这不是常识吗)如果借款的对象是上征信了的金融机构(如支付宝借呗、银行信用卡等)严重逾期不还当然会影响到个人征信。(这不也是常识吗)
当然如果个人间的财产纠纷,能有充分的证据诉于法庭,法庭民事判决下来,欠款方不予执行的,当然也会被法庭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从而影响个人征信。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获得或者等到这份“民事判决书”呢?
希望大家在金钱面前多一份理智,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保护自己也是保护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