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什么意思(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

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出现,会导致大量的多余的劳动力,还有农民半辈子积攒的农机具无所用处,你怎么看?

农村的未来趋势,我也经常考虑和深思,个人认为,三农的道路漫长而曲折,在不能保证农村人口在城里居住、工作的情形下,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就不能完全实现,赖以生存、生活的土地农民们仍不会被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等形式代替,土地会被农户老人粗放经营实际存在,以维持他们在农村生存、生活之需求。

就目前来说,种田效益低下,农业抗自然风险能力还很薄弱

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有向城市转移,才能实现农村土地的集中和规模经营。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还是要通过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来实现。一个1亩三分地,甚至不到1亩的规模,无法与外国农业相抗衡和竞争。而农业土地适度集中规模经营的前提是农村过多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有的农户,整年在外务工,其耕地就会转包给其他农户代种,或者雇用别人耕种;有的农户,由于在城市找到了比较稳定的生意和工作,不再回农村了,就会将土地转让给其他农户。

农机具存放问题与劳动力安置再就业比起来根本不在一个层级上,可以说一个关系到一家老小生存发展大计,一个只是关系到我家的锅碗瓢盆放在什么地方的事情,孰重孰轻,不辨自明。

我的看法,只要有农民,农民就得有土地,因为土地是农民的命,农民生活的提高是随着国家的富强而提高。国家富农民必须富,农民不富国家怎么叫富强。

农村劳力老龄化,全国普遍存在,政府也是无奈,毕竟农业人口占的比例超60‰,该数字庞大,要做到人人有工作很难,所以要大力发展农业,种植果蔬,创建农村文化旅游,积极走发展新农村的道路。

我国农业专家曾经说过:在农村,只有懒汉是剩余的,没有多余的人员!农村绝对没有闲人!

安置好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一件大事,涉及到国家长治久安,就地城镇化完全符合中国国情

目前,我国趋于老龄化,加上一些合作社的出现,以及目前提及的家庭农场,的确该思考一下剩余劳动力的安置情况了。

这一点,我认为,看大家的想法,如果出现了合作社、家庭农场之后,如果不能适应这种新型的模式,大家可以选择外出打工,有些人种地一辈子,也的确不想种地了,不如趁机外出打工;要么,就融入合作社或者家庭农场,即使是合作社或者家庭农场,再全程机械化,也是需要人力来配合,这个时候,去适应机械化,去学习新技术,才是上上策,只有我们去适应时代的变化,不去适应,不去改变,总会被淘汰。

这是一个战略性问题,而且关乎国家未来发展。因为这个群体大、且文化水平整体素质不高,但是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