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券商,挨了2025年IPO监管第一枪

来源 | 深蓝财经

撰文 | 吴瑞馨

深交所开出的新年IPO监管第一枪,子弹打在了飞速创新、招商证券和德勤身上。

2025年证监会第一张行政处罚花落东吴证券,没过几天,深交所公布的2025年首张IPO罚单,牵涉千亿巨头招商证券。

1月10日晚间,深交所一口气发出三张监管函,对飞速创新及保荐机构招商证券、会计审计事务所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及相关人员书面警示。

这也是近一年多时间里,招商证券第三次因IPO项目保荐工作履职尽责的缺失,遭到深交所的责罚。

其中,三次中有两次是同一保荐代表人参与。此次飞速创新的签字保荐代表之一,也同样出现在了大成精密IPO中。

1

新年IPO首罚

公开资料显示,飞速创新是一家主要专注于网络通信领域核心设备及通用配件的研发、设计和销售的公司。该公司以自营互联网平台fs.com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采购服务,并通过自主研发运营平台管理系统(ERP系统)作为订单交易流程、客户关系管理、仓储物流管理、采购供应商管理、数据统计等统一管理平台。

2023年3月1日,飞速创新的主板上市申请获得受理,2023年3月21日开始问询,在回复完第二轮问询后,2024年5月11日,尚未完成2023年年报数据更新的飞速创新,突然主动撤回上市申请。

而这次深交所的监管函,无情揭露了飞速创新IPO折戟的真相——带病上市。

2024年2月,飞速创新及其此次IPO的保荐机构招商证券在深交所对其下发的第二轮前期审核的问询后,因被监管层发现了未能解释的疑点,深交所遂对其提起了保荐业务的现场督导。

而在此前审核问询回复中,飞速创新称,已建立了ERP系统、金蝶系统一般控制及应用控制,经营数据与财务数据相匹配。自2022年10月起对ERP系统应用层面的所有操作细节进行记录并保留半年时间内的系统操作日志。

但在此次深交所现场督查后发现,飞速创新实际上是在 2023 年 6 月起才完整保存半年内的系统操作日志。与此前回复的时间,相差了8个月。

此外,深交所还发现了两个重大缺陷:

一是发行人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未能准确显示前台商城产品销量、评论数据等信息;

二是发行人未对反结账、反审核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具备财务系统操作权限的员工可以无需审批直接进行反结账、反审核操作。

作为信息披露第一责任人,飞速创新未能保证发行上市申请文件和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其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向伟,违反诚实守信义务,未能督促发行人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未能保证招股说明书等申报文件和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深交所上市审核中心决定对飞速创新、向伟采取书面警示的自律监管措施。

而作为项目保荐人的招商证券,以及杨猛、刘兴德两位项目保荐代表人;项目申报会计师德勤华永所,及方少帆、林希倩两位项目签字注册会计师,也难辞其咎。

因在执业过程中对发行人信息系统相关内部控制缺陷的核查程序执行不到位,对发行人销售相关核查程序不到位,银行流水专项核查报告记载情况与实际情况不符,深交所决定对上述机构及人员采取书面警示的自律监管措施。

2

招商证券屡屡被监管“点名”

还被起诉索赔15亿

在这起“新年IPO首罚”中,千亿巨头招商证券格外受外界关注。

因为,这已经是近一年多时间里,招商证券第三次因IPO项目的保荐工作履职尽责的缺失遭到深交所的责罚。

2023年9月,招商证券便因为对深圳市大成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IPO过程中的违规事实,就遭到了深交所下发《关于对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陆遥、刘兴德的监管函》的书面警示。

2024年4月30日,招商证券又因在上海晶宇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保荐过程中,对该项目的多方核查程序执行不到位,被深交所通报批评。

同年9月5日,招商证券再次因作为保荐代表人未勤勉尽责,被北交所口头警示。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遭到深交所惩处的IPO保荐项目中,有一名保荐代表的名字,出现在了两家公司的上市保荐项目里。此次飞速创新的签字保荐代表之一的刘兴德,也同样出现在了大成精密IPO中。

而在IPO项目之外,招商证券更是各种罚单连续不断,频频被监管“点名”。

8月16日,深圳证监局指出招商证券在从事投资银行类业务过程中,存在督导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力度不足等问题,对其出具警示函。

12月20日,招商证券又因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经纪业务管理方面,部分业务制度未及时修订,个别营销人员在互联网平台进行客户招揽,且向普通投资者推荐高于自身风险等级的金融产品等多项问题,被深圳证监局出具警示函。而年内,招商证券已收到多张与经纪业务有关的罚单。

其中,最引起行业内外震惊的,莫过于2024年2月9日除夕夜当天,深圳证监局集中处理招商证券旗下63名证券从业人员违规炒股情形,上至招商证券的原总裁熊剑涛,下至普通员工,合计罚没金额高达8173万。

此外,去年10月,招商证券还因一起涉嫌财务造假的重组案,被中安科股份起诉,索赔15亿。而在2022年,招商证券已经因中安科重组事件,被罚没6300万元。

目前,随着招商证券后续向法院起诉中安科,事件也陷入了互诉局面。

频频被监管点名、处罚,还被起诉索赔15亿,麻烦重重的背后,招商证券的业绩,飘忽不定。

今年前三季度,招商证券实现营收142.8亿,同比下滑了3.98%;归母净利润71.50亿,同比增长11.68%。但细看每个季度表现,前两个季度的业绩表现较为差劲,一、二季度营收同比分别下滑了9.66%、12.24%。其中,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了4.54%。

不过得益于自营业务同比增高,这才撑住了招商证券第三季度的业绩,也使得前三季度的营收下滑得不是那么厉害。

从具体业务来看,今年以来,招商证券投行业务收入明显下滑。财报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招商证券的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4.19亿元,同比下滑43.83%。

如今,迈入2025年还不到1个月,招商证券又收证监会监管函,没有给新的一年开一个“好头”。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