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阶段教育教学知识”包括那些
教办〔2006〕3号各市、县(区)教育局: 现就做好2006年全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以下简称“中考”)和高中阶段招生(以下简称“中招”)工作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稳步推进我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力争在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有进一步突破;充分发挥中小学考试评价制度的激励作用,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进一步发展高中阶段各类教育,把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作为做好今年中考和中招工作的重点内容,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健康协调发展。
2006年全省高中阶段招生总体规模较上年增加10%,其中普通高中增幅达到2.9%,中职教育增幅达到21.7%;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比例力争达到65.8%。 二、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办法 (一)报名 2006年中考报名工作由各市教育局组织进行。
为掌握全省初中毕业生报考信息,各市一律使用省招办统一编制的报名卡,按省招办要求采集信息,建立考生电子档案。 各市报名工作必须在5月15日前结束,并将考生报名有关信息按考务细则的要求,于5月25日前报送至省招办。
(二)考试工作 2006年全省统一命题的考试继续实行非课改实验年级考生和课改实验年级考生分别命题、分别制卷、在同一时间组织考试的办法。 1、考试科目及命题分值 课改实验年级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的考试科目、考试形式、考试的组织办法、成绩呈现方式及运用等,按《关于进一步做好2006年全省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和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工作的通知》(教秘基[2006]11号)要求执行。
具体考试的科目与分值为: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20分(其中:听力测试20分);思想品德与历史(或历史与社会)150分;物理与化学150分。其中,思想品德与历史合卷,物理与化学合卷;思想品德与历史以及物理与化学仍实行开卷考试,允许携带教科书等相关材料;数学、物理与化学考试今年暂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课改实验年级由各市统一组织命题考试的科目为:地理,生物。分值由各市自行确定。
非课改实验年级毕业生全省统一考试科目仍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和历史、物理和化学共7个学科,其中政治和历史合卷,物理和化学合卷。各考试科目的分值为:语文150分;数学150分;英语150分(其中听力测试30分);政史150分;理化150分。
思想政治与历史仍实行开卷考试。 各市应全面推进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和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工作,有条件的城市市区应积极推行信息技术学科上机操作考查,并根据条件逐步扩大试点面。
以分数呈现的考试或考查项目成绩的,体育考试最高分值仍为30分,理科实验操作考试最高分值15分。具体考试或考查的内容和办法等由各市教育局根据《2006年安徽省课改实验年级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等有关要求自行制定。
2、考试时间 2006年课改实验年级考生和非课改实验年级考生全省统一命题科目的考试时间是:6月24日至6月26日。具体日程安排如下: 6月24日上午8:30-11:00 语文 下午3:00-5:00 物理、化学 6月25日上午8:30-10:30 数学 下午3:00-5:00 思想品德和历史(思想政治与历史,历史与社会) 6月26日上午8:30-10:30 英语 3、命题原则 2006年,课改实验年级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的命题,将继续体现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功能,兼顾高中阶段教育招生选拔性要求的原则,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在全面检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反映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基本要求。
非课改实验年级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命题仍然依据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或课程标准,同时吸收新课程标准的改革理念。在政治、历史试卷中结合有关问题适当渗透对其它人文学科基础知识的考查;在物理、化学试卷中结合有关问题适当渗透对其它自然学科基础知识的考查。
各学科命题的具体原则和要求见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印的《2006年安徽省课改实验年级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和《2006年安徽省中考考试纲要》。 4、阅卷 考试试卷的阅卷工作仍由各市教育局组织,各级教研部门具体实施。
各地应加强对本地中考阅卷工作的总结和试卷分析,在考试结束后一个月内向省教科所提交试卷分析报告及相关材料。 三、高中阶段招生录取办法 (一)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工作 1、各市教育局应认真组织好五年制高职、中等职业学校的录取工作,着力建立服务考生、方便中职学校的工作机制,切实打通普职招生调剂渠道,努力增加职业教育的招生量,促进普、职教育协调发展。
2、积极建立中职类学校招生的二次报名和补充录取制度。凡是未被普通高中录取而又填报了职业类志愿的,应及时调给中等职业学校,绝对不允许截留。
在尊重学生志愿的前提下,各学校要加强宣传,积极引导学生报考中职类学校。各中等职业学校应优先录取参加今年中考的考生。
3、继续坚持中职招生“五个放开”政策,进一步扩大中等职。
2.教师考试的学科专业知识是一科还是几科
教师考试的学科专业知识是一科。
其中初中教师、高中教师和中职文化课教师除了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这两款公共科目外,还需要考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中职专业课教师和中职实习指导教师只需要考公共科目,不需要考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扩展资料:
教师资格认定其他条件
1、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及以上标准。
2、各级各类学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申请教师资格应按省教育厅部署补修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并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考试合格。
3、各级各类学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申请教师资格应参加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组织的说课。
4、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按《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体检标准及办法》,在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教师资格证
3.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知识
现代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
教师的知识是指教师所具备的各种知识及其掌握程度。从内容上说,一般包括文化科学的基础知识、专业学科知识、教育科学和心理学知识。从知识形成的类型上说,有
间接知识,也有直接经验。前者是指从书本学习来的知识,后者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并总结出一套的课堂情境知识和问题解决知识。
从教师知识结构的功能出发,可以将教师的知识结构分为四个方面: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这四个方面共同构成教师的知识结构。
(1)本体性知识
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这是人们所普遍熟知的一种教师知识。从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这个角度来看,
教师传授的内容必须是教师所掌握和了解的知识。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在教学活动中,一切是以本体性知识的传授为基础的,教学的最终绩效是用
学生掌握的本体性知识的质量来衡量的,因此,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准。但是已有研究表明,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水平与其教学效果之间并非是线性相
关。本体性知识超出了一定水平之后,它与学生成绩之间将不在呈现统计上的相关。即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仅仅是个体成为一个好教师的必要条件。
由于学科不同,本体性知识的具体内容是不同的。仅仅从一般意义上说,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应包括四个方面:教师应对学科的基础知识有广泛而准确的理解,熟
练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教师要基本了解与所教学科相关的知识点、相关性质以及逻辑关系;教师需要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历史和趋势,对于社会、人类发展的价值
以及在人类生活实践中的多种表现形态;教师需要掌握每一门学科所提供的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域界、层次及思维的工具与方法等。
(2)条件性知识
条件性知识是指个体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以及在何种条件下才能更好地运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一种知识类型。在教学中,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知道在什
么时候、为什么以及在何种条件下才能更好地运用原有知识、经验开展教学的一种知识类型。即在教学中,如何将本体性知识(学科知识)以学生易理解的方式表
达、传授给学生。
条件性知识,也就是具体的教育科学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被称为教师成功地进行教育教学的条件性知识。条件性知识是广大教师顺利进行教学的重要保障。
(3)实践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积累的教学经验,是指教师在实现教学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教师的教学不同于研究人员的科研活动,教
师的教学具有明显的情境性。实践性知识受个体经历的影响,这种知识的表达包含丰富的细节,并以个体化的语言而存在。如果把教师的教学看作程式化的过程,忽
略教师的实践知识,不利于取得富有成效的教学效果。在教育工作中,很多情况需要教师机智地对待,这种教育教学的机智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种情况下适宜和必
要的方法,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不恰当。只有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恰当的工作,才能表现出教师的教育机智。在处理特殊教学情景时教师所采用的知识来自于
个人的教学实践,具有明显的经验性。
教师知识结构的上述三方面是紧密联系的:本体性知识是教学活动的实体部分,条件性知识对本体性知识的传授起到理论支撑作用,而实践性知识对本体性知识的传递起到实践性指导作用。 (4)文化知识
教师丰富的文化知识不仅能扩展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事实上,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文化背景知
识。具体说,教师的文化知识包括:基本哲学理论知识,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现代科学和技术的一般常识,包括现代学科的一般原理和现代技
术的本质内含;社会科学的理论与观点,例如法律的知识、民主的思想、经济学的观点和社会学的方法等。。。。。。。
4.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指的什么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
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
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教师职业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身的理论武装,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特征。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教师职业的专门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