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投资者个人做年度总结,还是基民挑选基金,投资收益率都是必看的核心指标。它有很多种,比如反映自己是赚是赔的持仓收益率,反映投资能力的投资收益率,还有七日年化收益率。
它们都是什么意思,又是如何计算的呢?
01持仓收益率
持仓收益率也被称为累计收益率,是我们真金白银的收益率。它的计算公式如下:
持仓收益率=记录期间从股市赚取的利润/(记录末期的账户市值-利润)
比如张三的账户自从投资以来获利了20万,当前市值是30万,投资期限是5年。那么,张三的持仓收益率=20/(30-20)=200%,五年两倍。
如果用这个持仓收益率除以投资时长,就可以得出张三的年化平均收益率=200/5=40%。
可这只是年化平均收益率。如果想知道每一年的年化收益率,那就得用其它方法。
方法之一是在年初时自己记录账户的市值,然后用最新市值/年初市值,再进行时间期限的转换,进而得出年化收益率,即:
年化收益率=最新市值/年初市值;
什么是“时间期限”的转换呢?比如今年刚过去3个月,我们只能获得3个月的最新市值,所以就需要把3个月转换成0.25年。
02七日年化收益率
我们经常见到的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指的是年化收益率,但我们也时常会接触“七日年化收益率”这个指标。
比如余额宝2.101%的收益率和微信零钱通的2.009%,指的就是七日年化收益率。
它是年化收益率的一种,是用最近七天的平均收益除以本金,再乘以365天得出的。
比如在余额宝放了10000元,最近七天产生的收益是3.5元,平均收益就是0.5元。那么,
它的七日年化收益率=0.5/10000*365=1.825%。
该指标通常用于计算货币基金的年化收益率。
03持仓收益率的缺陷
持仓收益率和年化收益率只能够看出我们账户到底是赚是亏、赚了或亏了多少,并不能够比较我们的投资能力。
比如投资五年总共投入的本金是30万,前4年赚了20万,第5年亏了5万。那么,账户总共盈利了15万。那么,
持仓收益率=15/30=50%;
年化平均收益率=50/5=10%。
如此计算,第5年的年化平均收益率也会是10%,可第五年明明是亏损的。
那么,用“年化收益率”呢?它同样也不能真实反映出投资能力。
很少有人投资是一把梭,大多都会采取分批建仓或分批卖出的策略,这就涉及到了账户“出入金”。
这会导致每笔资金的进出时间不一样,继而让年化收益率失真。
比如张三去年账户年初市值是30万,年尾市值是24万,也就是亏了6万元,年化收益率=24/30-1=-20%。
可到了年尾,张三入金了20万,此时投入的总资金就是50万,年尾市值是44万,年化收益率=44/50-1=-12%。
没入金时是-20%,入金后是-12%,这显然并不合理。
所以,想要衡量投资能力的强弱,就得用“基金净值法”计算。
04基金净值法
我们可以把自己的账户等同于一只基金,只不过是出资人和基金经理合二为一,都是自己。
专业的基金净值法可以问度娘,这里提供一个简单粗暴且有效的手机计算器就能用的版本。
因为“出入金”主要影响的是投资本金,所以我们只需要按照入金时的账户收益率,将出入金折算成期初本金,就可得出“调整后的本金”。
所需要完成的动作只有一个“调整出入金”。
调整后的期初市值=期初市值±出入金/(1+出入金时的账户收益率);
入金时“+”,出金时“减”。其后的收益率计算如下:
投资收益率=账户当前市值/调整后期初市值-1。
比如期初市值是30万,某日市值是24万,即亏了6万,此时的账户收益率是-20%。此时入金20万,那么:
调整后的期初市值=30+20/(1-0.2)=55万。
投资收益率=(24+20)/55-1=-20%。
没入金时的收益率是-20%,入金时也是如此,这就消除了出入金对投资收益率的扭曲。继而,就可以真实地反映出我们的投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