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辩证关系

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

(1)能力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前提。能力的高低会影响到知识掌握的深浅、难易和技能水平的高低。

(2)能力是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掌握系统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能力的增长和发挥。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

(1)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技能是对一系列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人在从事某种活动时表现出来的多种心理品质的概括。

(2)在一个人身上,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它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增多而不断丰富;而能力的发展则有一定的限度。

(3)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史不同步的。知识多了,能力不一定就高。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2.求关于”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的一篇文章

谈知识、技能、能力的关系 与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相比, 职业教育有三个特点: 一是技术型, 而非学术型; 二是工艺型, 而非设计型; 三是管理层, 而非决策层。

从这三个特点出发, 职业学 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专 业理论知识, 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 确有一技之长, 同 时又要具有适应、参与现代社会活动的能力。在教学过 程中深入理解和正确处理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 把 学习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 中, 有利于协调教学活动, 有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学习知识是前提 从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来说, 知识是能力发展的基础, 能力是知识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学习知识这个前提, 学生对劳动技能的掌握只能是简单地模仿或是“照葫芦 画瓢”, 这无异于过去的“学徒制”。

具有相应的文化、专业理论知识, 再经过一定的训练与实践, 学生在技能 的形成和巩固的过程中, 就能通过对所学知识的联想与 综合,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达到快捷、高效、扎实的 效果。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为学生技能的形成和能力的发 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训练技能是重点 所谓技能是指人们运用有关知识, 顺利地完成某项 任务的一种机体活动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 分为动作技 能和智力技能。动作技能是以外部动作占主导地位的技 能, 它是以肌肉、肢体动作和动觉分析器官的协调运动 为特点的。

比如, 学生对机器的操纵和调整; 应用錾、锉、锯等工艺方法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等等, 都是动作 技能。智力技能是以抽象思维活动为主导的解决实际问 题的技能, 是在不断的认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

如感知、想象和思维等, 而以思维为主要成分; 掌握正确的思维 方法是智力技能的主要特征。智力技能是在生产实践活 动中积累起来的一种调节智力活动和经验的综合能力, 智力技能与动作技能同样是在大量地、反复地练习中得 以形成和巩固的。

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动 作技能本身就有智力活动参加, 包含有智力技能的成分。 如钳工对工件熟练地锯、锉、錾等主要是手、臂、眼的 配合动作, 但如何锯得准确, 锉得规矩, 錾得平整, 满 足图样的技术要求, 却受到主观意识的支配, 也就是有 智力活动参与。

同样, 智力技能也受到动作技能的制约, 很多智力技能往往是通过动作技能表现出来的。 训练技能是职业学校教学的重点, 无论是理论教学 还是生产实习教学都是要把训练和巩固学生的技能放在 突出的位置, 建立可行的技能训练体系, 明确等级水平, 训练方法和训练时间; 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技能形成的过 程和规律, 给学生创造动手和动脑的条件, 通过教师的 讲解、示范和学生的反复练习与实践, 真正使学生的技 能达到协调、熟练和完善的程度。

三、培养能力是目的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是职业教学的最终目的。 不论是学习知识, 还是训练技能, 都是围绕培养学生具 备参与社会活动、从事经济建设的能力这一目的进行的。

在社会实践中, 单一的能力是难以发挥作用的, 任何一 种活动都取决于各种能力有机结合。所以我们在教学过 程中必须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职业学校学生能力的最佳结构应包含以下几个基本 要素: 一是自学能力。职业学校学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 的时间有限, 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 独立地进 行学习的能力是必要的。

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 养学生熟练地使用工具书的能力; 阅读参考书和科技资 料的能力等。自学能力的形成为学生进一步发展打下良 好的基础。

二是表达能力, 指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思想 感情和意图的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图像表达能力、数理计算能力等。

三是创新能力, 包括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探索新知识的能力等。创新能力是现代青 年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前提条件。

四是独立工作能力, 是反映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掌握的操作技能独立完成实 际工作的能力; 还有计划能力、组织能力、自我评价和 自我监督的能力等。具备这些能力是学生在校学习和走 向社会所必需的。

不论是理论课教学, 还是生产实习教学, 都应遵循 学习知识、训练技能为培养和发展能力服务的原则, 引 导学生自觉地把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转化为实际能力。 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定的文化专业知识、娴熟的操作 技能、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具备参与经济建设能力的技 术人才, 这就是对职业学校教学的要求。

综上所述, 在职业学校教学中深入理解和正确处理 学习知识, 训练技能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三者是既有区别而又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以学习知识 为前提, 以训练技能为重点, 以培养能力为目的, 这才 能真正体现职业学校教学的基本特点。

3.心理学简答题 能力与知识的辩证关系

一个人要想在人生道路上顺风顺水或事业有成,必须正确处理好各种各样的关系。其中须正确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辨证关系。首先必须明确,知识渊博并不等于能力超强,高学历不等于高级人才,知识不可以简单地与能力划等号。

知识的多寡,只能说明其学习的经历和掌握知识的程度。通常形容一个人读书多学问大的为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和学识渊博,而形容一个人没有学问的为胸无点墨、不学无术和知识贫乏。

知识是指人类文明的成果及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经验;而能力是指运用和发挥知识的水平,以实现和达到人类文明的新目标、新成果,使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最终体现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具有复制功能,是从一种静态到另一种静态。一个人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知识的复制过程。能力是静态到动态的转化过程,是对知识的运用、深化和创新的实践过程。能力是以知识为基础和条件的,知识是能力的源泉和基石,知识在先,能力在后。能力能够丰富和完善知识,知识具有提高和推进能力。

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就好比鸟儿的双翅。当今社会,成就来源于知识和能力,一样都不可缺少。

4.试述能力与知识 技能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陈述性知识,即“是什么”的知识;另一种是程序性知识,即“如何做”的知识,如骑马的知识、开车的知识、计算机数据输入的知识等。

技能是指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按活动方式的不同,技能可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智力活动)。操作技能(如掷铅球)的动作是由外显的机体运动来呈现的,其动作的对象为物质性的客体,即物体;心智技能(如数学运算)的动作,通常是借助于内在的智力操作来实现的、其动作对象为事物的信息,即观念。操作技能的形成,依赖于机体运动的反馈信息;而心智技能则是通过操作活动模式的内化才形成的。

能力则是学习者对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经过内化的产物,是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知识是技能和能力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又是能力的基础。但只有那些能够广泛应用和迁移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转化成为能力(冯忠良,1992)。能力不仅包含了一个人现在已经达到的成就水平,而且包含了一个人具有的潜力。例如一个读书很多的人、可能有较丰富的知识、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却显得能力低下,说明他的知识只停留在书本上,既不能广泛迁移,也不能用来解决实。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陈述性知识,即“是什么”的知识;另一种是程序性知识,即“如何做”的知识,如骑马的知识、开车的知识、计算机数据输入的知识等。

技能是指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按活动方式的不同,技能可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智力活动)。操作技能(如掷铅球)的动作是由外显的机体运动来呈现的,其动作的对象为物质性的客体,即物体;心智技能(如数学运算)的动作,通常是借助于内在的智力操作来实现的、其动作对象为事物的信息,即观念。操作技能的形成,依赖于机体运动的反馈信息;而心智技能则是通过操作活动模式的内化才形成的。

能力则是学习者对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经过内化的产物,是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知识是技能和能力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又是能力的基础。但只有那些能够广泛应用和迁移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转化成为能力(冯忠良,1992)。能力不仅包含了一个人现在已经达到的成就水平,而且包含了一个人具有的潜力。例如一个读书很多的人、可能有较丰富的知识、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却显得能力低下,说明他的知识只停留在书本上,既不能广泛迁移,也不能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技能与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知识、技能的获得。随着人的知识、技能的积累,人的能力也会不断提高。其次,能力的高低又会影响到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一个能力强的人较易获得知识和技能,他们付出的代价也比较小;而一个能力较弱的人可能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掌握同样的知识和技能。所以,从一个人掌握知识、技能的速度与质量上,可以看出其能力的高低。

综上所述,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又是掌握知识、技能的结果。两者是互相转化,互相促进的。因为能力是学习者对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经过内化的产物,所以教师只能传授给学生以知识和技能,而不能传授能力;但教师可以通过引导,促使学生形成能力。

5.技术与技能的关系与区别是什么

一、两者的概念

(1)技术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方法原理,是指人们利用现有事物形成新事物,或是改变现有事物功能、性能的方法。技术应具备明确的使用范围和被其它人认知的形式和载体,如原材料(输入)、产成品(输出)、工艺、工具、设备、设施、标准、规范、指标、计量方法等。

(2)指掌握并能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指技术、能力。MBA智库百科释义为:

①技能是活动方式或动作方式。《辞海》将技能定义为:运用知识和经验执行一定活动的能力叫技能。通过反复练习达到迅速、精确、运用自如的技能叫熟练,也叫技巧。《教育词典》把技能定义为:通过学习重复和反省而习得的体能、心能和社会能力,个体对这种能力的提高也许是无止境的。《教育大辞典》的定义:主体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经过练习形成的对待某种任务的活动方式。该观点突出了技能获得的方式是通过活动或动作习得的,对技能的获得方式有较为明确的回答。但忽视了技能与知识的联系,未能提示技能尤其是智慧技能与知识的本质联系。在技能训练方法上,可能导致机械模仿和重复练习。

②技能是行为和认知活动的结合。斯诺(R.F.Snow)认为技能是由与行为及认知有关的事项的结构系列组成。该观点突出了技能结构中各因素的相互联系。但未能揭示技能的真正内涵,行为和认知到底是怎样结合的没有明确的回答,令人难以正确理解技能的真正含义。

③技能属于知识范畴。在认知主义广义的知识观中,动作技能、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被认为是不同形式的程序性知识,将知识、技能和策略都统一在知识范畴中。技能作为知识分类突出技能在对活动的指导作用,但混淆了知识与技能的概念,难以说明技能的本质并否定技能训练。

二、联系

(1)技能是包含技术的,是一个大的范畴。技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2)技能是以技术为应用基础的,掌握了各类知识和技术能力之上形成的某行业或者全面的技能。

6.知识技能、可迁移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的关系是什么

1)专业知识技能:是指哪些需要通过学习才能获得的特别的知识或能力,这些技能涉及到你学习的专业和课程,它们是你所懂得的东西。

2)自我管理技能:这种技能经常被看作是个性品质,而不是技能,因为它们被用来描述或说明人具有的某些特征。

3)可迁移技能:也被称为通用技能,是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职业规划中,可迁移技能是需要被最先和最详细叙述的,它是最能持续运用和最能够依靠的技能。专业知识技能的运用都是在可迁移技能基础之上。

4)可迁移技能培养。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越是普遍和通用,就越基础,在任何工作领域里都有很大的作用。

专业技能:需要通过学习才能获得的特别的知识和能力。这些技能涉及你学习的专业知识和课程,是你所懂得的东西。专业技能不能够迁移,需要经过有意识的、专业的学习才能掌握。

可迁移技能:也被称为通用技能,是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适用于各种职业,能适用岗位不断变化,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专业技能的运用都是在可迁移技能基础之上。一般用行为动词来描述,是通用的,可迁移的;通常描述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力、适应能力。

自我管理技能:这种技能经常被看作个性品质,而不是技能,因为它们被用来描述或说明人具有的某些特征。这些技能可以从非工作领域迁移转换到工作领域,有助于你推销自己和自己的才能,是成功所需要的品质。

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辩证关系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