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利用专业知识调解案例

1.如何将社会工作的方法引入到人民调解学中

人民调解,又称诉讼外调解。

是指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依照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协助双方当事人用理性、合作的态度,自愿、满意地达成和解协议的调解活动。 引入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参与人民调解工作,可以克服以往人民调解工作中的不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发生了错综复杂的关系,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都极容易发生各种矛盾冲突。而这些纠纷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其主体由公民与公民转变为公民与经济组织、与基层政府管理部门;内容由婚姻、邻里、继承、赡养等简单涉及人身利益、财产权益方面的纠纷,发展为经济合同纠纷、干群关系纠纷、下岗待岗职工与企业的纠纷、企业拖欠职工工资、医药费纠纷、拆迁征地纠纷等,涉及的标的不断增大、群体性纠纷日益增多。

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复杂程度、多样化程度上讲,调解工作都必须努力适应新时期纠纷复杂化、多样化的需要。长期以来,我们的调解人员主要是以自己的人格力量、伦理道德、法律法规等苦口婆心地劝说,只图迅速达成调解,直接提出调解方案,不能综合考虑各种问题,制定出来的调解方案不甚合理。

不能提供调解以外的服务和帮助,很多纠纷当事人即使在调解之后,也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帮助。部分调解人员控制场面的能力有限,保持中立的立场不明确,当事人一般情绪比较激动,有的调解员不仅无法控制双方情绪激烈对立的场面,甚至会不自觉参与到对立中去,与被调解的一方发生冲突。

调解工作只是针对调解事实的工作,而不针对人的工作,对人的工作做得不够,只起到消化案件的作用,并不能起到预防冲突的作用。以上调解工作的问题,既有调解人员工作态度的问题,更有调解技巧的问题。

而社工在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下,说服的技巧和方式足以感染对方,并产生长远的影响;愿意提供调解以外的服务和帮助,使得很多纠纷当事人在调解之后,能够得到信息资源和实质性的帮助;对当事人的具体情况了解清楚,能综合考虑各种问题,制定出来合理且有水准的调解方案。熟悉社区资源,对当事人心里能揣摩一二,因此,有能力在提供讯息方面给予到位的帮助,能为当事人提供有效的帮助,预防问题死灰复燃;不只是针对调解事实的工作,还针对人的工作,重视调整当事人的心态和思想,预防冲突。

具有控制双方情绪激烈对立场面的能力,保持中立的立场。调解时能考虑人性化标准,工作合法又合情,能灵活处理,且坚持公正。

调解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在重视法的同时,还应当重视人情,同时也要重视技巧。很多民事纠纷,当事人各说各理,事实真相并不明朗,连分清责任都不可能,所以通过人情来减少隐瞒真相的情况,拉近距离,通过技巧来了解真相,促成谅解,达成协议,才是调解工作中实实在在要去完成的。

2012年6月,笔者所在的调解委员会受理了一起当事人主动申请调解的工伤纠纷。当事人张某在原公司工作3年多,2011年10月份,其在工作时因不慎将左手臂卷入压模机而受伤,经过半年多的手术治疗后出院,但是其手臂功能已无法恢复,双方就赔偿问题产生矛盾。

在处理这起纠纷的过程中,由于调解员充分利用了社会工作的方法,使纠纷得到了妥善的解决。

首先,是接案。所谓的接案,是指社会工作者开始与服务对象接触时的第一步工作,包括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就社会工作者角色(调解员)和服务对象(张某)的需要而展开沟通。

本案例中,调解员首先通过调解的知识和技巧了角到张某希望公司给予赔偿这一需要而展开工作。而张某的主动申请体现了社会工作接案阶段的服务对象主动求助,故其期望与调解委会的期望两者之间有较大的一致性。

但然在此阶段,调解员(社会工作者角色)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包括调解技巧、决定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和预估等工作充分体现了社会工作接案阶段应注意的情况。 其次,是预估。

所谓预估,即是收集与服务对象有关的详细资料、了解服务对象问题形成的过程,是依据既定情境中的事实与特点推论出有关服务对象问题含义的暂时性绪言的逻辑过程。换句话说,预估说是收集资料和认定问题的过程,那么在本案的过程中,调解员收集张某在工作中受伤的事实资料,从而使其得到“工伤”认定这一事实,也就是法律关系的确认。

在这一阶段的调解过程中,调解员通过跟厂方的沟通,确立了“工伤”这一事实的存在。 再次,是计划。

所谓服务计划是基于对服务对象问题的理解,是通过预估阶段的探索获得的。社会工作者将所获得的有关服务对象系统的资料、直觉及服务对象和社会工作者对问题与需要的认识加以整理和组织,形成了对服务对象及其问题的概念性认识,并力图去解释问题。

在此阶段,调解员的调解方案的确立充分体现了“服务计划”这一社会工作通用过程这一阶段特点。通过调解方案的确立,为下一步调解(介入)行动服务。

在社会工作中,这一阶段显得尤其重要。 具体的调解中,调解员要明确调解的目的和目标是什么,其次通过什么样一种调解方式或调解方法去说服赔偿义务方(张某原公司)去承担责任。

这充分体现了社会工作的具体介入方式方法。 第四,是介入。

所谓介入也称。

2.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谈个案社会工作可以解决哪些现实问题

个案工作 1. 个案工作是专业工作者遵守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和服务,以帮助个人或家庭减轻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的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

2. 个案工作的意义: (1) 个案工作是个别化的社会工作方法。(2)个案工作基本的价值理念是尊重个别、承认人的价值和独特性。

(3)个案工作是融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与一身。(4)个案工作的服务对象是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

(5)个案工作需要动用资源。(6)个案工作者能够同时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

3. 个案工作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个案工作关系式角色与个性的互动;个案工作关系具有利益单向性的特点;个案工作关系是专业的动态过程。 4. 个案工作的目标分层:(1)、终极目标—挖掘生命潜能,趋向自我实现。

(2)、中期目标—恢复自主能力,选的适当生活。(3)、具体目标—解决具体问题,排除情绪困扰。

5,个案工作的目标制定:1案主的期望与要求。2工作者的价值观3案主与工作者互动。

5. 学校个案工作:是指在学校设置专业人员为解决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个案工作 1. 个案工作是专业工作者遵守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和服务,以帮助个人或家庭减轻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的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

2. 个案工作的意义: (1) 个案工作是个别化的社会工作方法。(2)个案工作基本的价值理念是尊重个别、承认人的价值和独特性。

(3)个案工作是融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与一身。(4)个案工作的服务对象是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

(5)个案工作需要动用资源。(6)个案工作者能够同时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

3. 个案工作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个案工作关系式角色与个性的互动;个案工作关系具有利益单向性的特点;个案工作关系是专业的动态过程。 4. 个案工作的目标分层:(1)、终极目标—挖掘生命潜能,趋向自我实现。

(2)、中期目标—恢复自主能力,选的适当生活。(3)、具体目标—解决具体问题,排除情绪困扰。

5,个案工作的目标制定:1案主的期望与要求。2工作者的价值观3案主与工作者互动。

5. 学校个案工作:是指在学校设置专业人员为解决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个人成长及学校生活适应等方面的困难而提供的个别化服务。其服务对象基本上是处于青少年发展阶段的学生。

6. 医疗个案工作:是指在医疗机构中展开的以病人及家属为服务对象的个案工作。它可以通过个别的方式为病人及家属解决由生理问题导致的心里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及经济问题,提供包括资金、物资、和人力方面的援助。

7. 矫治个案工作:是指在司法机构中展开的为犯罪青少年、服刑犯人、刑期释放人员、吸毒卖淫者等提供的个案工作,帮助他们以正确的心理态度接受改造,并且以积极的态度重返社会,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8. 家庭个案工作:是对处于失衡状态中的家庭提供帮助、使其解除困难、恢复平衡的个案工作。

其对象是家庭的每一个成员,关注的问题包括;家庭的经济困难、家庭成员的心理问题、紧张的家庭关系、家庭生活的障碍等。 9. 查默斯注意对案主精神品德的培养和行为的改造,而不是单纯的物质救济,体现了助人自助的精神。

认为案主自尊致穷的主要原因是人类道德上的失败。 10. 查莫斯提出的“程序指引“就是以了解贫民的个性品质、工作能力、有无亲属支持及其他社会资源帮助等个人情况作为济贫、助弱的起点,以激励、自助作为济贫工作的准则。

11. 个案工作的多元化时期:功能派个案工作,心理及社会派个案工作,问题解决派个案工作,行为修正派个案工作。 12. 比斯泰克的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人的潜能;人的责任;人的权力;人的基本需求;社会功能;社会的权力;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人的自我抉择权力。

13. 泰彻的社会工作价值: (1)每一个人都有其个人的尊严和价值 (2)每一个人都有权参与和其有关的决定 (3)每一个人都应享有其应得的物质和服务 (4)每一个人都应受到尊重和适应的治疗 (5)每一个人都能充分、自由地获取理性行为所必须的信息 (6)每一个人都能自由发展自己的能力和天赋 (7)每一个人都应享有健康和福利的益处 (8)每一个人都应有重复的机会体验爱情和友情。 14. 社会工作伦理的意义: (1)它是社会工作者自我约束的道德规范 (2)它是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准则,也是服务对象要求社会工作者协助的依据。

(3)它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间共信的保护盒保障的标准,也是与其他专业者共信互信的媒介。 (4)它是社会人士评价的标准。

15. 沟通:是双方当事人以言辞或非言辞的方式交换观念、感觉和态度的过程 (1)沟通时一种交叉式的信息交流、强调信息反馈式的双向互动 (2)沟通所传递的内容包括知识信息和价值信息 (3)沟通的表现形式是符号互动 (4)沟通过程中信息损失的不可避免性 (5)沟通时创造意义的过程 (6)沟通可以有不同的形式或种类。 16. 沟通的原则和技巧:a树立尊重理。

3.社会工作的案例分析怎么写啊,有没有具体的例子

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1、基本情况: 案主为9岁男孩,读小学二年级,单亲家庭,思想、语言比同龄孩子成熟,品行顽劣,经常做出一些危险性动作,学习成绩属中等,父亲曾经带其做过智力测试,智力正常,喜欢玩电脑游戏、手工制作。

2、家庭情况: 父亲53年出生,为回城知青,96年与小自己22岁的浙江女子结婚,婚后由于年龄、兴趣爱好的差异于99年离婚,离婚后母亲回浙江再婚,父亲带着案主单独生活,离婚后父母保持较友好关系,节假日,案主有时会到母亲那里过一段时间。父亲现为一大型中日合资企业副总经理,2003年查出患有鼻炎癌。

爷爷奶奶已经过示,案主有两个姑姑,但住的都较远,案主去她们家的次数不多,居父亲讲,姑姑们都很爱案主。由于父亲忙于工作,从案主读学前小班开始(3岁),早上送案主去学校,下午放学时父亲委托一位大妈妈把案主接到她们家,并在那里吃晚饭、洗澡、写作业,一直到晚上父亲下班回来把案主接回家。

3、学校老师对其评价: 据父亲讲,从学前班开始,老师就认为案主很顽皮,外面的集体活动,为了其他学生的安全和管理,老师会把案主留下,不让其参加集体活动。现在的班级,由于太顽皮,老师专门做了一本针对案主的意见薄,班里同学随时发现案主的顽劣的行为,并报告老师记在上面,案主非常聪明,平时不爱学习,经常逃课,只在考试前几天复习,但考试成绩挺好,案主数学、手工、语文课学的很好,英语教差。

暑托班老师普遍反映案主有暴力倾向,与其他小朋友打架,扰乱课堂纪律,严重影响暑脱班的正常进行。 4、大妈妈对案主评价: 大妈妈认为案主很聪明,平时从学校回来后就看电视,让他写作也不会去写,一直看到吃晚饭,若不看电视就自己玩,很少写作业,临近考试大妈妈叮嘱案主要考试了,要抓紧复习,这时候才会看看书,考试成绩挺好。

在大妈妈家里,所有人也是顺着他,否则他会发脾气,用大妈妈的话说是“你要顺着他的毛长,否则会闹 ”在这位大妈妈带他之前已有三位大妈妈带过他,都因为他太顽皮,别人不愿带他。这位大妈妈带他也遭到全家人的反对,家人认为大妈妈是没事找事,但这位大妈妈看到案主父亲工作忙,案主没有妈妈,可怜他们,因此即使案主惹人烦,她也是愿意带他的。

大妈妈很担心,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案主将来会麻烦,但是她认为对案主正确的教育方法应该是把案主送到特殊的学校去,自己的责任较小。 5、父亲对问题看法: 父亲认为,案主今天的结果自己负有较大的责任,自案主很小时候,没离婚前,父亲对案主实行的是打骂教育,离婚后没有给案主较多的爱,使案主长期在缺少父母爱的环境中长大。

另外他还认为,案主所在的学校在对待案主的有偏见的不正确教育方法上对案主今天的行为结果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谈到案主所在的学校包括幼儿园和现在的小学,案主父亲充满愤懑、仇恨心理,但同时又表示,不送到学校案主又能到那里去,自己也是没办法的事。

二、曾经治疗经历: 父亲曾带案主看过心理医生,医生的诊断结论是:父母离婚、父亲生病对案主的打击很大,案主意识到失去母亲又要失去父亲而自暴自弃,因此常常做出一些危险动作引起别人注意。医生的建议是要给案主更多的爱,这样才能激发案主把自己的爱带给其他人。

三、案例诊断: 工作员对案主进行了两天的接触与观察发现案主并不讨厌暑脱班生活,也想容入这个集体,很怕老师让他单独呆在一边。如果老师对他态度很凶,他如果觉得自己没错,他的反抗就很强烈,但如果是他做的不对,老师给他讲道理,他还是听话的,如果是严厉的批评他,他也会反抗,但不是较强烈。

案主非常聪明动手能力很强,很喜欢手工课,在手工课,比其他孩子提前完成作品,且很有创意。数学运算能力很强,反映很快。

在课间主动找其他小朋友玩,但玩不长,通常是有不合他意的就与小朋友打起来,如果他喜欢或想玩其他小朋友的东西,他不会主动借的而是趁小朋友不注意时拿别人的,如果在课间他与其他小朋友玩的过程中,工作员表扬他一些好的行为或鼓励他帮助小朋友他会很乐意的。在与其他人交往过程中缺乏礼貌用语通常是说“你、给我”等带有命令式语气的句子,不带有称呼的。

综合分析案主周围人对案主的反应与工作员对案主的观察作出以下分析: 1、在读学前班前,由于父母闹离婚,父母之间的不良交往方式,以及父母双方把情绪迁怒到案主身上,拿案主发泄,使案主从小生活在一个没有爱的家庭环境中,这对案主造成很大程度的伤害,使案主幼小心灵承受不能承受之重。 2、在缺少爱与温暖的环境中长大,家庭的变故,身边人的暗示(失去母亲,父亲得了癌症也可能会失去父亲,案主将是一个可怜的孩子)使案主总觉的身边的环境对他不公平,造成对周围的一切产生仇视心理,这样的后果一方面使案主比一 般孩子成熟,另一方面也常常做出一些危害性的行为,表示他的报复心理和引起别人的关注。

3、不良教育方式的影响,当父亲意识到家庭变故对案主造成的不良影响时,不是以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而是以另一种用物质上的满足弥补自己的愧疚的方式对。

社工利用专业知识调解案例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