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洋石油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如何
专业特色:一是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主要面向石油石化销售行业和炼化行业、城市燃气行业、石油和天然气仓储行业,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既结合石油和天然气储运方面的特点,又突出成品油储运与营销方面的办学优势;二是紧密结合油气储运工程建设的特点,注重油气储运工程建设管理人才与储运管理人才的培养。
1海洋油气工程专业就业就业薪酬统计
通过2份海洋油气工程专业就业状况分析,海洋油气工程专业平均薪酬水平为 15670 元。
若按照工作经验和工龄来统计,海洋油气工程专业3-5年工资8000。
2.海洋油气工程的专业特色
石油工程专业海洋油气工程模块除要求具备一般的油气开采理论与技术外,以海洋特殊环境条件、特殊工作平台为背景,培养专业面较宽、外语突出的、掌握海洋钻完井、海洋采油工艺理论与技术的满足21世纪海洋石油工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发展需要。
3.海洋油气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
工程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计算机应用、大学外语、海洋平台工程、石油地质学、海洋钻井工程、海洋采油工程等。
4.西安石油大学的海洋油气工程专业怎么样
海洋油气工程专业 海洋油气工程专业包括海洋油气钻井与完井、海洋油气开采与集输两个专业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现代海洋油气工程设计、施工、研究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具备计算机编程及应用能力,外语突出,能从事海底油气等矿物资源开发和管理和科学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油田化学基础、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工程流体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海上油气集输、海事概论、海洋环境与石油工程、海洋平台工程与设备、海洋平台仪器仪表与自动化、海洋腐蚀与防护、多相管流理论等。
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具有数学、物理、力学、海洋环境、海洋油气工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初步掌握海洋平台与结构物的设计方法;掌握海洋石油工程所必须的工程科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分析和解决海洋石油工程实际问题、进行技术改造、科技开发和应用研究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和其它获取科技信息的方法;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工作适应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应用系统工程思想和现代经济知识进行生产管理的意识。
5.海洋油气工程的就业方向
陆海石油一脉相承,该模块学生可通过双选在三大石油公司就业。
我国渤海、东海、南海均具有极其丰富的油气资源,目前的开发多集中在水深百米以内的近海。随着技术的进步,中海油目前正加快向深海进军和向海外拓展的步伐,需要大量海洋石油工程方面的专业人才。
除中海油外,中石油、中石化也加快了向海洋发展的步伐。中石油于2004年11月成立了海洋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作为中石油进入海洋油气领域的“先行官”,已将海洋作为其找油找气的新舞台。
中石化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简称上海分公司)以东海西湖和平湖两个油气田开发项目为背景,为中石化从事中深海油气勘探和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也是中石化向海洋发展的重要平台。目前海洋石油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较大,但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较高,尤其是对外语的要求。
1988年,西南石油学院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海洋石油工程”专业,针对当时海洋石油工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培养海洋石油所需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建立起了当时背景下的海洋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其毕业生主要分布在三大石油公司的海洋石油开发及对外合作开发中,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给海洋石油工程专业、西南石油大学赢得了良好声誉。
1994年,由于国家对本科专业目录进行调整和学校隶属关系等原因,海洋石油工程专业停止招生,原海洋石油工程方面的部分教学内容整合为《海洋石油工程基础》、《海洋环境与钻采工程》、《海洋石油工程新技术》等课程一直沿袭下来。为适应新形势下海洋石油工业的需要,2005年,将海洋石油方面的课程进一步整合、完善,形成目前的石油工程专业海洋油气工程模块。
2007年,该校海洋油气工程学科在全国率先获得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该校申报的海洋油气工程本科专业经教育部审批,成为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本科专业,同时获准开设该专业的高校还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东北石油大学、长江大学和西安石油大学。
2014年,重庆科技学院和浙江海洋大学海洋油气工程专业获批招生。2012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正式将原石油工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更名为“海洋油气工程专业”,同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
同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海工12级学生自发成立“海洋油气工程协会”。(一)、授权学位点层次:工学博士、工学硕士(二)、主要研究方向1、海洋特殊工艺井钻井与完井工程2、海洋油气田开发、开采理论与技术3、海洋非常规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开采工程4、海洋油气集输工程5、海洋油气工程安全与环保(三)、师资队伍本学科现有研究人员20名,其中,教授14名(博士生导师11名)、院士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5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