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必备专业知识

1.语文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知识

第一,语言素养。

结合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在课堂上给学生呈现知识的形式,更多来自于语言表达,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副好口才。我着重从语言表达方面来谈谈课堂上教师的语文素养。

我发现,很多语文教师的话语没有语文味,刻板,粗糙,不打动人心,无法让学生感到语文的可爱。如果教师的语言不打动人心,无法让人有倾听的欲望,怎么能要求学生好好地感受语文,学习语文呢?老辈人形容教师,是“两年胳膊三年腿,十年难磨一张嘴”,这不无道理。

因此,必须从细节做起,以语言为起点,抓好语文素养的提升。 课堂上的语文教师,既有运用课堂语言讲解的声音,也有面对教材书面语言朗读的声音……这都是语文的声音,都反应出语文教师的基本语言素养。

现在很多教师,包括我在内,基本的语言素养都需要提高。比如,朗读是否能做到声情并茂,有效传递出文章的情感,为静止的文字赋予生命的活力。

讲解是否能做到清楚地表情达意,在准确地用语言完成教学内容的流程中,同时使学生身心得以的灌溉与滋养。其实,讲解也好,朗读也罢,身为语文老师,应当把每一节课当作自己语言素养修炼的课堂,将课堂上的每一处的讲解语、小结语、提示语都做精心地准备,将每一篇课文都当作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反复品读其中的滋味,熟读甚至成诵。

于是,面对手中的语文教材,也许不要学生长篇大论地发言,或没完没了地质疑,慢慢的,也许你会以朗读的方式和学生对话、以交谈的方式训练学生的语言,慢慢地,你和学生的语感就这样涵养起来了——这也许是我们最简单可行的语文方式。 第二,语文素养。

这的“语文”指语言文字的知识与相关常识。不是仅仅是指对课本上那些课文的字词句段篇的认识,语文老师要具备一定的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对于各种文体要有准确把握的能力。

比如面对一篇童话,语文教师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童话,基于童话体裁应该如何教学。这正如美术中的素描课,老师的课堂要有素描课的特色,而不能用油画的方法来教学一样。

童话课应该上出童话的味道;诗歌应该上出诗歌的感觉;散文要有散文的特色。而不是像大部分老师那样,所有的课文一律用“讲读”的方式来上。

回顾我的教学,适应民间故事文体——《牛郎织女》的“聊”的教学形式,绝不会出现在,讲《秋天的怀念》那样文质兼美的散文的课堂上。选自古典小说《西游记》的《三打白骨精》的教学,那对“小说三要素”的强调,也绝不会等同于《游园不值》中对“苍苔”、“柴扉”、“红杏”等诗歌意象的推敲。

基于文本的文体特点来体会文本表达的特点,是需要教师深思和加强的。唯有如此,我们的语文课才能真正说得上独具特色,不至于温温吞吞,任由别人冠以似是而非的评说。

如果有一天,语文教师的课上到了别人不敢随便毫无依据地品头论足的时候,我想,我们就具备了语文的专业性。 第三,文学素养。

文学,是语文课堂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加强文学修养,除了要懂得语言的奥妙,能够欣赏语言,熟练驾驭语言的能力,让自己的语言具有文学的魅力是更高要求。

语文教师一旦有了文学的味道,情感与语言应该是丰沛富饶的土地,是充满引力与诱惑的“吸铁石”,是花样层出不穷、永远令人期待而又充满惊喜的魔盒。因为语文课堂,重要的媒介还是语言,这里还就语言来说文学性。

理科教师常常被要求语言干净,这一点对语文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同样适用,但我们不能忘记,语文教师的文学语言呢,除去判断与指令,同时还肩负着感染与熏陶的责任,除了教材,教师语言也是学生学习与模仿的对象。语文老师语言的丰沛、幽默、诗意,能化解学生日常学习中内心的焦灼,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唐风余韵,流水淙淙,泉水叮咚,语文首先是美的,其次才是可感的,灵性的,温度的,湿润的。

如此,学生才能在文学的语言中,获得语言的浸润与文化的陶冶。当学生从语文教育中获得享受的时候,学生就会自然的喜欢,甚至热爱。

语文教师凭借文学的力量,把心中积蓄的情感散发出来,把这种幸福感弥散到自己的课堂中去——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感到幸福的事。 总之,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不论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都在润泽着儿童。

这就好比树的长大。我们从未看见,根是怎么延伸出来的,然而,我们却惊喜地发现,树已茂密参天。

这儿童的语言之树,就植根于教师文学的颐养之中。所以,课堂中教师的语言以及呈现方式,不在多少、不限形式,只要是说得精彩、讲得有味,就可以称之为语文的文学方式,就是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表现。

2.语文教师需要具备怎样的基本学养和业务专长

一、语文教师需要具备以下的基本学养和业务专长1、具有高尚的师德和社会责任感教师的道德是老师的灵魂。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不仅要具备高深的学识,以足够的知识去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还必须以高尚的情操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去影响、教育学生,老师是首先的实践者与示范者。同时一个理想教师,他应该关注社会,积极正确引导学生,成为学生效仿的楷模和表率。

只有教师的社会责任感才能塑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今,随着学生的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享乐主义成为一种潮流,学生的社会理想也渐渐泯灭。

因此教师在课堂里可以和学生讨论社会关注热点话题,以此唤起学生们的关注,激发学生的理想。常言道,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

小学语文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如诗歌、散文、小说、议论、童话等体裁,如果教师缺乏一定的文史知识,就很难把课讲好。这就要求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具备:1、适当拥有一定的文学理论知识。

2、了解一定的文学基本常识。3、具备一定的文学创作能力。

4、养成一定的文学阅读习惯。5、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

语文老师相当的文史知识和文学修养,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2、语文教师要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

很难想象,一位说话不清晰、吞吞吐吐、辞不达意的老师,能把教学搞好。特别是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没有较好的口语交际能力,那是根本无法胜任小学语文教学的,是不合格的老师的。

尽管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能否在短期内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呢?以开设口语交际训练课的形式可以奏效。首先,这种教学的训练有助于我们一改过去在生活中盲目被动地学习口语交际的状况,借助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相交流等形式主动而有意识地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

其次,这种教学的训练,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和掌握口语交际技能的主动性、积极性。最后,还有助于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口语交际的技能和艺术。

由此,通过系统地、规范地训练为学生必备的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3、语文教师要有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文字知识,还要有比较丰厚的自然科学知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甚至还必须了解一点高新科学技术,因为有这些都会在教学中用到。还有生理卫生、天文地理、民族风俗等方面的知识。

学科之间的联系越业越密切,如果一个老师仅仅只是懂得所谓的语文知识,那他的课是永远上不好的。4、语文教师要有多方面的艺术修养。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上课的时候能画一手漂亮的简笔画,既能让学生很直接的掌握课堂上所学的语文知识,也能激发学生热爱美术的乐趣,何乐而不为呢?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还要能写一手漂亮的字。老师的三笔字漂亮大方,学生无疑也能从中吸收营养。

5、语文教师要懂电脑应用知识,掌握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作为老师要熟练操作,能够利用网络资源共享,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六、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加强专业化发展?从本质上说,教师专业对口发展是教师个体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来拓展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

1、可持续性发展适用于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提出至今,已经经历了三百余年的发展。

我国的教师培养也逐步向世界潮流追赶,教师专业化发展也逐渐成为一个时尚话题。从世界师范教育的研究发现,各国教师的发展经历了“分化——统一——分化——统一”这样一个持续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分中统一,统一中分化的过程,我国的课程改革则是在原来基础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提升教师素养,对口支持老师的专业化发展,让整个课程教育的各个科目都能和谐发展,这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必须从教师自身出发,提高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水平等,并在此基础上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2、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阶段性与价值取向。在语文课程改革的大背景里,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了一个合理而且高标准的要求,但是教师专业发展应该是在教师学习的每一个阶段来实现的,通过学习环境和学习性质的变化,通过知识的衔接,建构成连锁式的发展方式。

在理解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阶段时,应该保持语文教师教育的系统性与持续性。结合人的发展规律来看,语文教学的“非关注”阶段相当于人的启蒙阶段,它奠定了语文知识基础,在专业发展的“虚拟关注”阶段形成了语文教育教学意识,教师不断向终身学习者角色转变。

3、探寻语文教师专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模式。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教师不断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该用怎样的模式去建构自己的专业素质体质呢?首先,“传统发展模式”曾一度为大多数教师所制约的。

这种模式中培养出来的语文教师,对中文专业与相关知识的涉猎是丰富的,但与教学技能的综合运用却欠缺了很。

3.语文教师应有的专业能力有哪些

语文教师应当成为“语文的化身”。

这里的“语文”应是“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语文的方式,不仅仅指语文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式,更是指用语文的方式来思考、来感悟、来表达,叙事、隐喻、抒情、对话,乃至一声问候、一句评价。

那课堂上的分分秒秒,语文老师不仅仅属于自己,他就应当成为语文。是否还可以这样说,如果以前我们说“我是教语文的”,那么,我们今天应说“我是用语文教人的”。

若爬过这座山,达到这境界,语文教师的素养必须提高。有人这样评价我们语文教师:视野不宽——知识贫乏,学识单薄、干瘪,以本为本,拘泥教材,搬教参,对答案,不善举例和比喻,不善联系和联想,不能对课文知识进行有效扩展和深化,教不活,化不开;底蕴不厚——缺乏见解力和创造性,智慧疲软,人云亦云,教学没有深度和厚度;修养不足——育人乏术,责任心似乎挺强,艺术性却很差,貌似很优秀,其实问题多多,自我感觉良好,反思能力低下;情趣不多——教学生活乏味,类似套中人,心灵缺乏阳光,难与学生交往沟通。

的确近几年趁搞教研工作的便利,听了不少课,名师的课自不必说,很多老师的课听完以后,在看似浮华的背后,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少了什么呢?细想起来,应该是我们老师自身的素质没有很好的发挥或展示出来。老师课堂语言要么生硬,要么刻板,缺乏幽默,缺乏灵活性,究其原因就是对教材的解读不够,是在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因此,讲的内容很单一,范围狭隘,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注意力很难集中在课堂上,老师很难驾驭课堂,这在我们的校本教研课和常规课上很普遍,我上课就经常出现类似的情况,课后我也经常反思这个问题,可一直找不到好的办法, 如何衡量一个老师的专业素养?窦老师主要概括为两点: 第一、解读教材的功夫, 第二、课堂教学的功夫。

然而如何培养这素养?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才能谈素养的蕴藉和提高。

第一,语言素养。结合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在课堂上给学生呈现知识的形式,更多来自于语言表达,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副好口才。

我着重从语言表达方面来谈谈课堂上教师的语文素养。我发现,很多语文教师的话语没有语文味,刻板,粗糙,不打动人心,无法让学生感到语文的可爱。

如果教师的语言不打动人心,无法让人有倾听的欲望,怎么能要求学生好好地感受语文,学习语文呢?老辈人形容教师,是“两年胳膊三年腿,十年难磨一张嘴”,这不无道理。因此,必须从细节做起,以语言为起点,抓好语文素养的提升。

行走于课堂上 课堂上的语文教师,既有运用课堂语言讲解的声音,也有面对教材书面语言朗读的声音……这都是语文的声音,都反应出语文教师的基本语言素养。现在很多教师,包括我在内,基本的语言素养都需要提高。

比如,朗读是否能做到声情并茂,有效传递出文章的情感,为静止的文字赋予生命的活力。讲解是否能做到清楚地表情达意,在准确地用语言完成教学内容的流程中,同时使学生身心得以的灌溉与滋养。

其实,讲解也好,朗读也罢,身为语文老师,应当把每一节课当作自己语言素养修炼的课堂,将课堂上的每一处的讲解语、小结语、提示语都做精心地准备,将每一篇课文都当作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反复品读其中的滋味,熟读甚至成诵。于是,面对手中的语文教材,也许不要学生长篇大论地发言,或没完没了地质疑,慢慢的,也许你会以朗读的方式和学生对话、以交谈的方式训练学生的语言,慢慢地,你和学生的语感就这样涵养起来了——这也许是我们最简单可行的语文方式。

第二,语文素养。这的“语文”指语言文字的知识与相关常识。

不是仅仅是指对课本上那些课文的字词句段篇的认识,语文老师要具备一定的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对于各种文体要有准确把握的能力。 第三,文学素养。

文学,是语文课堂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加强文学修养,除了要懂得语言的奥妙,能够欣赏语言,熟练驾驭语言的能力,让自己的语言具有文学的魅力是更高要求。

语文教师一旦有了文学的味道,情感与语言应该是丰沛富饶的土地,是充满引力与诱惑的“吸铁石”,是花样层出不穷、永远令人期待而又充满惊喜的魔盒。因为语文课堂,重要的媒介还是语言,这里还就语言来说文学性。

理科教师常常被要求语言干净,这一点对语文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同样适用,但我们不能忘记,语文教师的文学语言呢,除去判断与指令,同时还肩负着感染与熏陶的责任,除了教材,教师语言也是学生学习与模仿的对象。语文老师语言的丰沛、幽默、诗意,能化解学生日常学习中内心的焦灼,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唐风余韵,流水淙淙,泉水叮咚,语文首先是美的,其次才是可感的,灵性的,温度的,湿润的。

如此,学生才能在文学的语言中,获得语言的浸润与文化的陶冶。当学生从语文教育中获得享受的时候,学生就会自然的喜欢,甚至热爱。

语文教师凭借文学的力量,把心中积蓄的情感散发出来,把这种幸福感弥散到自己的课堂中去——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感到幸福的事。 尽心积淀。

4.当个初中语文老师需要具备怎么样的素质跟具体知识

当初中语文老师,需要具备以下方面的素质和知识:

1.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比如写作方面的知识、字词句方面的基础知识、语言学和修辞学方面的知识等。

2.要有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技巧。如要有亲和力、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有敏锐的观察和感知能力、随机应变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等等。

3.要懂得心理学知识,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面对的课堂情况千变万化,学生会有很奇思妙想,甚至有出人意料的语言和动作,必须有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坦然应对。

4.要有良好的修养和品质。作为老师,面对全体学生,要有良好的修养和品质,才能为人师表,成为学生的行动标杆和人生榜样。

5.要懂得相应的法律法规。老师要教给学生知识,也要让他们懂得法律、遵守法律,同时这也是老师依法办事、知法守法的基础。

5.小学语文教师最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素养

应该要具备以下的素养:

一、一个语文教师始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的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不断地从阅读中汲取营养,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

二、精美的语言

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是语文教学基本任务之一。一个语文教师不能正确运用祖国语言与学生交流是不可原谅的。语文教师的语言不仅要用词丰富、严密,而且要流畅、纯正。一个非常有语言修养的教师,应该是语言简练、准确,字字句句,条理严密,并且有很强的逻辑性。一个非常有修养的语文教师,不仅注意自己的语言,也非常注意学生的语言。他总是认真地倾听学生的语言,抓住时机去规范或矫正学生的语言。如果学生在这样教师的影响下,那么他们的语文能力能没有提高吗?语文教师的语言是很重要的基本功,是决定语文课成败的关键之一。记得以前,我们很重视教师基本功的训练,特别对年轻教师,每年都要验收与考核,可是,近几年这样的活动少了,教师的基本功也放任自流了。是的,语文课谁都能教,可是教的效果如何呢。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可见,教师的语言素养是多么的重要。

三、燃烧的激情

语文课要有语文味。这个“味”是什么呢,我认为“激情”是语文味之一。语文是情感的语文,因为语文不仅学语文知识,还承载着传承文化,文化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一篇散文,一首古诗,一句名言,哪个不具有情感呢?要想教好语文,教师首先有情感,这种情感来自于对文本的解读,来自于对生活感悟,来自于对学生热爱。

四、专业的知识

对于学生来说,方法比知识更重要。那么对于教师来说呢,现在有一种倾向,认为小学语文教学不讲究系统的知识体系了,教师也无需要具备那么多知识了,要把主要的精力用在教学观念的转变上,用在教学方法的研究上。有道是:“教师一碗水,就能引出源源不断的江河。”此话完全是教师在自我推卸责任,是对新课程的曲解。的确,在当今时代,一个人不可能掌握全面的知识,况且信息时代的来临,知识可以储存在电脑里了,但是电脑永远也不替代人脑。知识是人脑创新的基础。语文不讲究完整的知识体系,但不等于不教知识了。每一篇文章、每一段话,甚至每个词语,每个字,都蕴涵着丰富的知识。 五、敏捷的思维

一个语文教师,光有阅读积累、专业知识、丰富情感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敏捷的思维能力。所谓思维能力,就是指判断、推理、概括、顿悟、应变等能力。思维也就是智慧。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有很大生成性。教学有预测,但又不能完全预测,尤其我们主张“以学论教”,“顺学而教”,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挑战。阅读是“教师、文本、学生的对话”,“阅读是个性化的过程。”阅读中,教师要参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如果教师没有敏捷的思维能力,是很难驾驭课堂的。当然,教师也就跟着学生一跑到底了。有敏捷思维能力的教师,不仅表现在对话中,还表现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和突发事件的处理上。比如,很多公开课上,教师准备的课件不能正常播放,有的教师,反复的尝试,越着急思路越乱;可是有的教师一看不能用了,马上改变教学思路,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也不失是一节好课。这种应变能力,应该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

6.语文教师需要具备怎样的基本学养和业务专长

语文教学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作,只有接受过专业训练,有较高专业素养的语文教师,才具备语文学科的专门知识和教学能力,“教师专业地位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正式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工作的自主权。”

⑦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条件,不能随意替代。“教师的发展首先是‘专业’发展,即教育理论与技能知识及经验的发展。”

⑧一个教师想要成为真正的师者,不但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还要不断学习和积累教育教学的思想或理论,构建属于自己的、有特色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不断反思,把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促进专业化发展。 1.专业化理念 教师专业化的实际是在教育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才有所进展。

教师的专业化,其核心是教师个体专业化水平,按照目前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必须既是高学历又同时具有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是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必须要求,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拥有教师资格证书,还必须在汉语言文学专业领域具有深厚的学养。

但在一些地方,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是通过电大、函授及进修等方式获得了要求的学历,而实际水平距离所担负的教学要求差距还是不小的。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渗透,“人们普遍认为教师教育应通盘考虑教师的专业发展,打破职前职后相互独立的局面,实施一体化教育,使教师终身都能受到连贯的、一致的教育,强调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主动吸取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⑨语文教师尤其要树立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理念,要有专业进取精神,要有学有术,真正地具备专业胜任力。 2.专业化知识 语文教师的角色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语文教师新的角色定位体现在语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语文能力的训练者,更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与学生是“平等中的首席”。这是本体性知识即教师所教的学科专业知识及相关的文化知识。

还要具备条件性知识,即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它是促进教师把本体性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条件。此外,还要具有实践性知识,也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知识。

语文教师能够拥有专业知识以及精通所教学科,还要有成为优秀教师的个人目标,把专业目标和个人目标结合起来,构建一个与时俱进、高度统整而全面的自我概念,形成个人与专业的和谐关系。 3.专业化技能 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技能指“语文教师在完成语文课程和教学工作以及与之相关的工作时必须具备的一整套动作和智力操作系统。”

⑩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师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转变教育观念,同时需要扎实的教学技能。教师同医生、律师一样,是一种专门职业,这已是当今人们的共识,还应该认识到这是一种必须经过严格的、持续不断的专业训练和实践获得专门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职业。

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有了扎实的语文能力,还必须具有语文教师的专业技能,这种技能是通过语文备课、语文课堂教学、语文教学评价和语文教学研究以及娴熟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技能,在反思和自我发展中形成的,应该说这是教师的专长。“教学是一种专业活动,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其专业发展的核心就是专长的形成和发展问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不断提高教师教学专长的活动。”

{11}有了职业的专长未必就会成为一个专家型的教师,但语文教师必须不断提高包括专业化教学技能的专业化水平才能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教育要求。 语文教师的教学素养 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以及表现形式,是由其思想决定的,教育教学行为所表现出的内容,是由其素质决定的。

有智慧才能启迪智慧。语文教师的教学素养及其所拥有的教育智慧,表现在对教育和课程有着较为透彻的理解和领悟,懂得教学规律,深知学生学习心理,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方法,展示高超的教学艺术,使语文教学充满生命力和活力。

1.课程理念 教师首先要做到对所教学科的地位和作用有足够的认识。语文作为基础,它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语文教学的新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这是反映语文教学素养最重要的方面。

很难相信,一个没有学科理念和教育指导思想的人能做好教育工作。潘新和教授倡导语文教学素养的核心要素是语文教师的“精神能量”,“所谓的‘精神能量’主要体现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12}语文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要开放课堂,要与学生平等的对话,与学生共同发现和探究问题,相互启发和分享。真正使课堂成为教师、学生、教材对话的平台,把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作用于课堂,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

2.课程意识 课程意识是人们在考虑教育教学时,对于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性程度。就教学本身而言,重点在于教师对课程的认识程度,新课程提出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

语文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的成长承担本课程所能承担的最大限度的责任,并根据语文课程的特点,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优势,把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变成语言文字能力。从学习文字到学文章写文章,继而到学文学、文化,形成语文能力。

在。

7.语文老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养

从教师的基本功来说,语文教师会写、善写是份内的事,但写作水平的高低是语文教师才华的外在体现,也是检验语文教师文化素养的标准。从教师自身的发展来说,读写结合是提高课文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最有效的捷径,教师只有文必躬行,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自己教学的发展之路,才会越走越宽。从教学的目的来说,语文教师读写的目的是为学生服务的。叶声陶说:“惟有教师善读善写,乃能引导学生善读善写。”会读书善写作,是语文教师必备的、重要的、也是基本的素养。很难想象,一个自己不能写作的语文教师却能指导学生写作。某家报纸刊载了这样一则新闻:有个学生问他的老师:“你能为我们写篇作文吗?”这曾经引起了许多教师的震惊和深思。语文教师不仅能写出自己的专业论文,还要能写出各种文体的文章,凡是要求学生写的文体,教师必须能写。教师只有给学生做出写作的示范,才能为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经验,指导学生独辟溪径,更快地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不仅如此,教师如果能写作,还会对学生起到迁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师的文章如能发表,学生读了很受熏陶,这可促使他们萌发创作的欲望,初试自己的笔锋,如此几番努力,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就会发生质的变化而飞跃到一定的高度,他们的“作品”一旦发表,便可领略到成功的喜悦及快感。而今后的写作能力就会螺旋式上升,使他们最终走向成功。

语文教师只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修成文化素养高深的大成者,才能造就学识宽厚的大智者,才能带领学生从语文学习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才能从平庸走向杰出,从一般走向卓越!

语文老师必备专业知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