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融人寿沉寂多年,大股东资不抵债,离接管还有多远

来源:经理人传媒旗下《中国保险家》杂志融媒体中心

“沉睡”多年的中融人寿再现风波。

9月11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披露了贵阳中院的一则民事裁定书,批准中天金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天金融”)等十三家公司重整计划。

图源: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

大股东资不抵债

近几年,中融人寿的大股东——中天金融步履维艰。公开资料显示,中天金融成立于1994年1月,位于贵州省贵阳市,罗玉平为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

值得一提的是,一旦重整计划开始实施,罗玉平不再拥有中天金融的控制权。

作为中天金融的原掌门人,罗玉平带领公司从辉煌跌入低谷。时间回到2015年,曾一路吃上房地产红利的中天城投(原中天金融)决定进军金融领域,并提出了“大金融、大健康、特色精品地产”的发展战略。当年,中天城投通过旗下子公司贵阳金控出资20亿元,间接收购中融人寿20%的股权。与此同时,中天城投还斥资30亿元收购国富证券66.67%股权,成为其实际控制人。

进入2016年后,中天城投先是投入18.6亿元对中融人寿进行增资扩股,随后又在北京产权交易所以20亿元成功获得中融人寿的增资认购权,从而将其在中融人寿中的持股比例提升到监管规定的上限51%。在扩展保险和证券业务的同时,罗玉平也在基金和银行业务上进行了布局,包括设立上海虎铂基金及母基金,控股友山基金,并参与发起了贵州首家民营银行——贵安银行。2017年4月份,罗玉平直接将中天城投更名为中天金融。

然而,这一连串的资本运作并未如预期般带来持续增长,反而使公司陷入了重重困难之中。2017年,公司上演了一场“蛇吞象”式的大戏。当时,罗玉平计划以不超过310亿元的价格,收购华夏人寿21%至25%的股权,并为此支付了70亿元的保证金。华夏人寿的规模远超中天金融,这笔交易随即成为资本市场上备受瞩目的焦点。

不料,2020年7月,原银保监会宣布对包括华夏人寿在内的6家机构实施接管。这一下子让中天金融猝不及防,意味着这70亿元打了个水漂。目前,这笔交易搁置至今,悬而未决。

随后,中天金融业绩持续下滑。2021年至2023年,公司分别亏损64亿元、161亿元和181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400亿元。受此影响,2023年4月,中天金融股价持续低于1元,最终因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而触发退市。2023年5月,中天金融正式退出市场。

截至2024年6月末,中天金融总资产为1208亿元,总负债为1516亿元,已严重资不抵债。

此次重整计划获批,或许是一次重生。

中融人寿踩雷不断

如果要投资,得跟中融人寿反着来。不仅其母公司中天金融在“明天系”上栽了跟头,中融人寿本身也是接连中招。

根据已披露的信息,中融人寿接连踩中了恒大、海航和宝能等多个雷区。2018年8月,中融人寿通过信托方式向海航资本投资了9.99亿元。然而,随着2020年海航经营状况急剧恶化,中融人寿不得不在当年计提减值准备2.05亿元;2021年,海航的问题进一步发酵,中融人寿再次计提减值准备5.94亿元,两年累计计提减值达8亿元。

自2019年起,中融人寿陆续向宝能集团投资了两笔债券、一项信托产品以及一只基金,累计投资金额达27.5亿元。然而,随着2021年宝能集团现金流状况不断恶化,中融人寿不得不为这些投资计提减值准备5.4亿元,损失惨重。

此外,自2020年起,中融人寿还向恒大投资了两只债券及一只基金,累计投资金额为15.8亿元。随着恒大债务危机的爆发,中融人寿同样遭受重创。总结下来,几次踩雷说是中融人寿运气不好才是最好的解释。

“沉睡”的中融人寿

中融人寿的高层“云雾缭绕”。据悉,原副董事长朱加麟于去年9月被带走,原董事长余庆飞也在同年被免去职务。

在危机四伏的情况下,公司业绩一落千丈。从其官网了解到,自2021年起,已有连续三年未披露年度信息公告,业绩陷入“沉寂”。

图源:中融人寿官网

从早年年报,可以看出端倪。具体来看,自2018年并表以来,中融人寿的经营情况经历了明显的波动。2018年,中融人寿实现营业收入31.2亿元,虽然营业利润亏损2837.2万元,但净利润为1292.1万元,年末总资产为241.7亿元,净资产为18.2亿元。

进入2019年,中融人寿的营业收入显著增长至55.2亿元,营业利润为28.5亿元,净利润为6690.2万元,年末总资产增至388.4亿元,净资产为29亿元。

到了2020年,中融人寿的营业收入进一步增长至122.6亿元,但营业利润亏损11.5亿元,尽管如此,公司仍实现了2.6亿元的净利润,年末总资产为514.5亿元,净资产为31.7亿元。

然而,2021年,中融人寿的财务表现出现了急剧下滑,营业收入虽达到近141亿元,但营业利润亏损达68.8亿元,净利润亏损65.4亿元,年末总资产为682.8亿元,净资产为-33.3亿元。这一年的亏损大幅增加,延续了前一年的亏损态势。

此外,中融人寿“资不抵债”的趋势还在扩大。根据中天金融的披露,2022年中融人寿的营业收入为65.4亿元,营业利润亏损60.8亿元,净利润亏损54.7亿元。截至2022年底,公司总资产为712亿元,净资产为-93.6亿元。

再次把焦点放在母公司中天金融上,面对高额的债务危机,中天金融选择了重整而不是破产清算。因为若清算,中融人寿极大可能面临被接管的下场。重整完成后,中天金融实际控制人由罗玉平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粤民投另类投资公司成为中天金融拥有表决权最多的核心股东。可见,原掌门人罗玉平算是“舍小家为大家”。

重整计划提到,将去化剥离地产,保留证券和保险业务,聚焦金融主业。但地产板块出表不代表地产板块终结,更不意味着中天城投不再承担保交楼义务,原地产管理团队将继续承担保交楼的续建任务,严格按照“一楼一策”的要求,结合具体项目不同阶段的资金运作需求,制定资金接续方案并付诸执行,确保保交楼任务完成。

重整意味着重生,而中融人寿能否借大股东“重整”之东风翻身,我们拭目以待。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