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灌溉专业知识

1.水稻灌溉技术是怎样的

根据水稻的需水规律,有不同的生长发展阶段进行科学合理 的灌溉,是一项夺取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

水稻土田间持水量的最低标准是:分蘖期为60%、拔节期为 80%、孕穗期为100%、开花期为90%,低于这一标准时光合作 用将明显下降。这就是说缺水在孕穗期最敏感,最后是开花和拔 节期,分蘖期反应不太明显。

但如果从因缺水影响水稻生长过程 看,分蘖期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孕穗期和开花期,拔节期 较差。而且水还有平衡土壤温度,调节局部空气湿度的功能。

在 有水的条件下有机质分解后氮素呈铵态氮状态存在,有利于根系 吸收以及土壤保存和磷、钾、硅等难溶性养分的释放,还具有洗 碱、压碱等作用。 但长期淹水的条件下稻田中会产生硫化氢等有 害物质,在损害稻根的同时还能使养分流失。

因此正确利用水, 是水稻生产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水田灌水应因地制宜,看地、看天、看长势灵活掌握。

灌水 的总的原则是分蘖期浅灌3。 3厘米左右,增加地温,促进分蘖。

7月份的孕穗期开始以后,气温高,土壤中细菌活跃,有机质分 解加剧,土壤中的氧气消耗大,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杀伤稻根,造 成水稻底部叶片枯死的过早、过多,这是水稻成熟度下降的主要 原因之一。因此,这个时期水分管理以增加土壤空气为主要目 的,增强根系活力,确保活秆成熟。

因此7月到撤水前,黑黏 土、河淤土、盐碱土等通透性差的稻田,先灌3。3厘米水等到水 落干后再灌3。

3厘米水的间断灌水方法。低洼地等极端排水不良 的地块,在灌水落干,等到地表裂细纹后再灌一遍水的灌水方法。

沙土地应始终保持3。3厘米水。

7月中、下旬日平均气温达 到17°C以下时,容易受低温影响,造成障碍型冷害,产生没有受 精的空粒。 这也是造成严重减产的自然原因,因此遇到这样的天 气时,应灌20厘米以上水来减轻冷害的发生。

生产优质米对撤水时间要求严格,撤水早会严重影响米质。 一般撤水时间最早不能早于出穗后35天,条件允许时只要在不 影响收割的前提下撤水越晚越好。

2.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是什么

节省灌溉用水是节水种稻最关键的技术,要把灌溉水节省下来要抓住以下技术关键:1。

精细整地插秧前地耙得如何对灌溉用水影响最大。地耙得细,特别是井灌田和漏水田务必要把地耙得细而再细,一定要形成泥浆,这样经过沉淀后,保水性就会特别好。

灌一次水可保5-7天,如果地耙得不好,灌一次水只能保2-3天,这样就要增加灌水次数,增大灌水量。 精细耙地确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依据水稻的不同发育阶段的需水规律灌水水稻在插秧后,返青阶段正处于春季少雨干旱期,空气湿度低,蒸发量大,秧苗耐旱能力差的阶段,特别是盐碱地稻区秧苗需水量大,此间一定要保持水层,适当增加灌水与次数,每次灌水5厘米左右,促进返青和分蘖。

水稻进人幼穗分化期后,代谢作用增强,叶面积最大,而此时正值北方稻区温度最高季节,蒸腾蒸发量大,因此是水稻生理需水最多的时期,此期一定要适当增加灌水量。’在其他生态阶段则可以干湿交替,特别是在幼穗分蘖前半个月时间可以充分晒田,减少灌水量。

3.水稻薄露灌溉技术要点有哪些

薄露灌溉归结起来,主要技术要点有如下四点。

(1)每次灌水在20毫米以下。(2)每次灌水后都要自然落干露田,露田的程度要根 据水稻生育阶段的需水要求而定。

(3)遇梅雨季节和台风期连续降雨,田间淹水超过5 天,要排水落干露田。(4)遇防治病虫害和施肥时,应与灌溉妥善结合起 来,要服从和满足防治病虫害及施肥需要的水量。

在特萍情况下要改变灌溉水层,移栽时遇到高温,要 深灌降温。移栽时遇28摄氏度以上气温,一般生长较嫩 的秧苗容易被高温灼伤,出现稻叶卷筒、叶片枯白等败 苗,将造成生育期延长,分蘖迟缓,成穗率降低。

遇高温时,除尽量做到傍晚插秧外,在灌还田水时要深灌。 实测 资料证明,深灌比浅灌可降低根层土温4摄氏度左右。

要特别指出,在防治螟虫时,水层应比平常深一些。 如薄露灌溉每次灌水在20毫米以下,当防治螟虫时,在 施药之前田间水层必须灌至30毫米。

螟虫在水面之上 咬破茎壁,钻入茎内吸取叶汁,破坏叶心,叶片便枯死,有 的地方称“枯心苗”。 所以,施药前先灌水至螟虫虫口上 端,施药后农药随水进入虫口,将螟虫杀死。

如果仍用薄 露灌溉方式,农药不能进入洞内,防治效果不好。对于采用抛秧种植的稻田,由于抛秧种植没有返青 期,不受低温与败苗的威胁,而且薄露灌溉促使抛秧的稻 苗根系深扎,后期抗倒伏,因此薄露灌溉更适合于抛秧种 植。

4.水稻灌溉的方法有哪些

水稻灌溉的方法(1) 浅水立苗。

早、中稻抛秧后5 ~7天,晚稻抛秧 后3 ~5天内,禾苗发根、伸茎、展叶同时进行,为促进迅速立苗,田中应保持浅水。此时,如果排干田水,禾 苗易造成生理失水,导致叶片蜷缩,根系生长迟缓,立 苗时间延长;田水过深,易造成浮蔸和漂苗。

故抛秧后 如遇大雨,应打开田埂缺口,让水自然流出;如遇大晴天,田水落干了,也应立即灌人浅水。(2)深水灭草。

抛秧立苗以后,为提高药剂对杂草 的防除效果,应加深水层保持5 ~7天,以灭除杂草。(3)多露促蘖。

据试验,稻田土壤中含水量只要持 饱和至浅水状态,水、肥、气三者相互协调,即有利于水稻分蘖正常进行。 但随着水层的加深,氧气减少,分 蘖逐渐受到抑制,生长受阻,分蘖甚至停止。

因此,水 稻抛秧立苗灭草后,应采取后水不见前水的管水方法, 时露时水,则有利于促进抛秧禾苗分蘖早,分蘖快,低位分蘖多。(4)够苗晒田。

当水稻抛秧禾苗生长进入分蘖期时, 地上部茎叶生长繁茂,地下部根系分布较浅,头重脚轻易发生倒伏。 此时,即当单位面积内的苗数与理想的穗数相当时,应立即开沟排水晒田。

通过晒田,不仅能有效地控制禾苗地上部群体球分发展,又能促进地下根系 。由水平方向向垂直方向伸延,固苗抗倒,而且能改善土壤通气状况,消除还原性有毒物质对禾苗的毒害,改变 养分分配,促进禾苗生长中心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 移,控制无效分蘖,巩固有效分蘖,培育多穗、大穗, 夺取高产。

抛秧稻晒田的程度,要因地因苗制宜。一般是地下水位高的深泥脚田、低洼冷浸田和烂泥田等重晒;地下水位低的浅泥脚田、沙质田和高岸田等轻晒或不晒;肥 田苗过旺重晒,瘦田苗弱轻晒或不晒。

晚稻晒田更要注 意,不是非重晒不可,一般以露田与轻晒相结合。(3) 有水抽穗。

晒田后,抛秧禾苗转向以生殖生长 为中心,孕穗至抽穗期是禾苗一生中需水量最多的时期, 一般占总需水量的50%左右。此时,如果缺水受旱,将严重影响禾苗幼穗分化和生殖器官发育,结果颖花数减 少,受精率降低,不育度增加,结实率下降等。

因此, 应结合施好壮苞肥和防治病虫害,从禾苗孕穗中期或末期开始复水护苗。 抽穗扬花时,为促进抽穗整齐,减少 晚稻抽穗卡颈现象等,田中应加深水层至3厘米左右。

(6)干湿壮籽,直至收割。稻田由于禾苗孕穗至抽 穗扬花期长期被水淹浸,土壤通透性变差,供氧不足, 影响根系生长,容易早衰,也易遭病虫危害。

但抽穗扬花以后进入灌浆结实期,仍需一定水分保证籽粒充实饱满。 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是实施间歇灌溉,使稻田 土壤处于干湿交替状态。

即灌一次浅水,让其自然落干, 再灌水,又落干,后水不见前水,周而复始,交替进行,直至收割。

5.新开稻田的灌溉管理有哪些要点

水稻土在季节性淹水、千湿交替情况下,经过长期的耕作、施肥 等各种栽培措施,形成了特有的剖面性质。

稻田土的层次可分为耕作 层、犁底层、渗育层、潴育层、潜育层和母质层等。它和通气良好的 旱田土壤不同,一般在淹水后耕层为水分所饱和,空气被排除,呈还 原状态;而当秋冬排水落干后充满空气时,又呈氧化状态。

这样湿湿干干,氧化还原交替,反复循环,形成一种特殊的物理、化学和生物 学过程,它使物质的转化和移动、养分的保持与释放以及水分的流动 等都与旱田土壤不同。新开稻田的灌溉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采用浅、湿、干间歇灌溉方式。

新开水田由于稻田特有 的剖面土层尚未形成,渗漏现象严重。 因此,非盐碱地新开稻田应 采用浅、湿交替灌溉方式,以节省用水量。

对盐碱地新稻区则应采 用洗盐和深水灌溉方式。其次,新开水田在泡田前应将耕地整平,泡田后切忌断水。

在 排水方式上,最好是实行渗排或采取明排与渗透相结合的方式。第三,对低洼易涝新开水田,要控制水稻生育后期的水层,采 用干干湿湿的方式,以提高地温,促进早熟。

对一般旱改水田可采 用湿润的灌溉技术,以节省用水。

6.如何掌握好水稻间歇灌溉技术

水稻间歇灌溉是一种稻田灌薄水与湿润落干交替的灌溉技术,每次灌水层2厘米左右,灌水后让其自然落干露田,露田程度要根据水稻不同生育阶段的需水要求而定。

一般分蘖后期露田时间可长些,孕穗灌浆期露田时间应短些,以3天左右为宜。遇到连续降雨,稻田淹水超过5天时,要排水落干露田。

间歇灌溉改变了稻田长期淹水的状态,有效地改善了水稻的生态条件,促进了水稻的生长发育,改变了水稻的蒸腾蒸发,减少了田间的渗漏,提高了降雨的有效利用,可显著减少灌溉水量,但必须在有一定水源保证的地区推广。

7.如何确定水稻的灌溉原则

灌溉原则水稻一生对水的需求量较大。

但是,长期淹水也会对水稻的 生长产生负面影响,如降低田间泥温、降低水稻土的氧化还原电 位、产生硫化氢等有毒物质等。在这一思路的影响下,人们便总结 出“有水插秧、浅水分蘖、足苗晒田、深水孕穗、干干湿湿管到老”的 水分管理模式。

应该说明,这一模式是农业科技人员智慧的结晶, 对水稻生产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还应该看到,这一切都 是在水源有保证的前提下进行的。

如果没有水源条件,上述模式 就很难落实。基于这一观点,在确定稻田灌溉原则时必须首先了 解当地的水源情况。

如果生产地的水源条件比较好,排灌方便,且灌溉水的温度也 不是水库、山泉等冷凉水,那就可以完全按照“有水插秧、浅水分 蘖、足苗晒田、深水孕穗、干干湿湿管到老”的水分管理模式来对当 地的稻田进行管理。 如果当地的水源虽然比较好,能灌能排,但是 其水源主要是水库、山泉等冷凉水,则灌水时就要尽量按照灌溉水 温与当时气温差距最小的原则来进行,也就是灌溉冷凉水的时间 尽量安排在一天气温最低的时间,这样对秧苗的影响最小。

如果 生产地的水源条件比较差(如山区或者降水量比较少的稻区),就 不能够照搬“有水插秧、浅水分蘖、足苗晒田、深水孕穗、干干湿湿管到老”的水分管理模式。 此时,首先应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发 育,完成水稻的生长周期。

我国水稻生产地的水利条件参差不齐, 切不可忽视现实条件,以免给生产带来不必要的损失。需要说明 的是,现在气候变化剧烈,异常天气情况较多,大面积干旱的灾情 不时出现,生产中须考虑这一情况,科学制定稻田水分管理原则。

8.什么是水稻湿润灌溉技术

传统水稻栽培,均是保持田间有水层,即使采取节水种稻,保持水层的时间也在100天左右。

无水层栽培则与水层栽培不同。在水稻一生中不建立水层。

保持脚窝水或田间持水量80%。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选择耐旱、耐盐品种。

第二要精细整地,增加土壤的保水性。特别是非盐碱地最适合无水层栽培。

无水层栽培的另一种方法就是覆盖栽培,包括地膜覆盖或稻草覆盖等技术。无水层栽培法,除了省水外,还可减轻病虫害的危害,减少土壤养分的损失,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建立全生育期无水层栽培模式,在保证水稻必要的生理和生态需水的前提下,提高水分的利用率,把现行水稻灌溉用水量节省30%以上,既可以把节省下来的水用于扩大稻田面积上,又可以大大降低了灌溉成本。 据辽宁省稻作所研究:无水层栽培实行分期灌水,共灌水12次,整个生育期灌水6750立方米/公顷,正常管理基本上每2-3天灌水1次,整个生育期灌水10500立方米/公顷。

无水层栽培比对照节水3750立方米/公顷,节水35。7%。

无水层栽培比正常管理的水稻穗长、穗粒数有所减少,但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重增加。 辽粳454的穗长比对照降低了0。

8厘米,穗粒数减少了4。7个,有效穗数增加了0。

7个,结实率提高了3。6%,千粒重增加了0。

9克。屉优418的穗长比对照降低了0。

6厘米,穗粒数减少了6。6个,有效穗数增加了1。

0个,结实率提高了6。1%,千粒重增加了1。

4克。从产量构成因子的分析可知无水层栽培比正常管理产量略有提高。

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说明,无水层栽培比对照节约灌溉水3750立方米/公顷,按水费0。10元/立方米,节支375元/公顷。

在地水层栽培的条件下,辽粳454产量可达到9171。3千克/公顷,比对照8629。

1千克/公顷增产542。2千克/公顷、增产6。

3%,按1。2元/千克算,折合稻谷增收650。

6元/公顷,总增收节支1025。5元/公顷,经济效益比对照增加11。

2%。而屉优418无水层栽培产量为10378。

5千克/公顷,比对照9476。5千克/公顷增产稻谷902千克/公顷,增产9。

5%,直接增收1082。4元/公顷,总增收节支1457。

4元/公顷。此外,无水层栽培的稻纹枯病、稻曲病调查结果均低于对照,这对水稻的田间管理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水稻灌溉专业知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