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交易遭遇精准治理 部分期货公司经营承压

证券时报记者 沈宁 许孝如 魏书光

相对股票高频交易,期货高频交易在国内发展时间更长。今年以来,在交易限制趋严和期货手续费减收政策调整的影响下,期货高频交易遭遇精准治理。证券时报记者调研发现,头部期货高频交易商的交易量已显著下降,随之带来一系列行业生态变化,部分期货公司也因此承压。

“我们高频交易客户的交易量普遍下降30%以上,很多客户主动降频、调整策略。今年期货市场的行情还可以,短线波动比较大,否则高频交易量可能会下降更多。”华东地区一家期货公司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另据期货业内人士介绍,几家海外高频交易商的交易量降幅更大,有些甚至腰斩。

日益趋严的交易限仓、申报费门槛变低以及手续费减收政策调整,让期货市场中的高频交易者面临挑战。

据了解,各家期货交易所对相关品种的投机交易均有单日交易限额规定。此外,近年来,交易所还陆续对部分期货、期权品种收取申报费,这对期货高频交易可谓精准治理。

申报费是指期货交易所对客户在交易期货、期权合约时产生的信息量(报单、撤单和询价指令)收取的费用。申报费按照客户信息量水平分级收取,且参考报单成交比。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上月,大商所、郑商所、广期所同日官宣自10月25日起对多个品种期货期权交易收取申报费。

“总体看是越来越严格,原先申报费的起收门槛是几万手,现在降到了4000手。高频交易报撤单数量通常比较多,收取申报费等于提高了交易成本,很多策略日内交易做多了就没法做了。每个品种也不太一样,像集运、碳酸锂、铁矿石等都是交易所重点关注的品种。”有高频交易商称。

虽然头部高频交易商因监管新规受到很大影响,但一些中小高频交易商通过隐秘操作,采取多账户模式以规避监管。“头部高频交易商主要是外资机构,采用单账户合规操作,交易量受到很大约束。但有些中小高频交易商会采取多账户方式,日内做完一个账户的额度再换下一个,当然这种做法要求不同账户间策略有所区分,否则很容易被交易所认定为实际控制关系账户。”该知情人士说。

今年1月,多家期货交易所下发了2024年交易手续费减收方案,交易所认定的特定程序化报备客户不纳入减收范围。中国证监会此前就此表示,为加强交易监管,维护“三公”的市场秩序,2024年各商品期货交易所将对手续费减收政策进行优化调整,对达到一定标准的程序化交易客户实行差异化手续费减收政策,并非叫停期货市场的程序化交易。

“国内前些年CTA(商品交易顾问)产品策略跑在前面的两家知名机构,今年上半年都出现零收益。”有量化交易机构人士表示,特定程序化报备客户不再参与手续费减收的影响,已经有所显现。前些年,因为期货公司经纪业务营收的主力是高频量化客户,这些客户成交频繁、交易量大,交易所返还比例也比较高,对应到量化产品上,也成为收益增厚策略的主要部分之一。但是,随着高频量化客户的手续费返还取消,产品收益也出现明显下滑。

宏锡基金合伙人陈迪强表示,针对商品量化CTA提高手续费、报撤单费用等措施,可能是未来行业监管的趋势。目前政策主要针对高频类交易,该机构以中长周期趋势跟踪策略为主,整体受到的影响不大。就策略应对层面来看,不能过于依赖某一类策略,特别是高频类的策略,需要开发一些非高频类策略,比如像套利、趋势等多角度的策略来替代,以降低风险。

业内各方对于加强高频交易监管普遍表示理解,还有机构提出更多建议。

上海一家量化交易机构表示,围绕市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挥其流动性提供及价格发现的核心作用,建议持续加强对市场价格操纵的监管。同时,建议加强市场交易生态建设,鼓励多元化的市场参与者——包括短期投资者及长期投资者,提高市场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能力。

“流动性对市场非常重要,它是市场效率的一部分,也关乎期货服务实体的能力。如果过度限制短期交易,可能造成市场短期价格发现的有效性降低,让市场价格操纵的可能性变高。在维护市场公平的同时,也应防止对市场积极流动性的伤害。”上述上海量化交易机构称。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