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为一个会计人员,应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素质及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特色所在,无此专业知识,就不可能成为会计人员。但是,现代会计业务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综合性。这一特征又要求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不能只限于本专业,而是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又要有一定的广度,需要做到深广结合。专业是分工的结果,分工越细,专业越精;专精是需要的,但专精不能孤立,专业越精,发生关系的方面也越多。如同建宝塔,塔越高,则塔的基础应越宽,专精需要广博的知识,专精的结果也扩大了知识,也提高了专精的水平。因此,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好比一座宝塔,塔尖部分是专业学科知识,塔的中间部分是专业学科的基础知识,塔的下半部是应用专业性知识所需要的其他知识,如数学、外语、逻辑学、心理学等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基础文化素质和修养。
会计人员比较理想的知识结构应是以博促专,以专取博,专与博相结合。但要直接构造出会计人员的具体专业知识结构将是非常困难的。根据结构—功能的方法论,事物内部的结构与外在的功能是联系在一起的,有什么样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功能。作为一个职称,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本身是一个“黑箱”,我们无法直接通过直观感知找到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到底有哪些,但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在从事会计业务的活动中的外在表现,即专业知识结构在从事会计活动中的功能和作用来把握专业知识的内容与结构。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结构—功能方法中的“黑箱方法”,即通过会计人员必须完成的任务和应具备的功能来间接反推出会计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结构。
会计人员在企事业单位中主要从事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专业知识结构主要是满足其从事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内存需要。
会计的要求
A,相关专业毕业
B,当地户口
C,各类职称
D,会计上岗证
E,一年或三年或五年以上相关经验
F,熟练运用财务软件
G,35周岁以下
H,责任心强,性情稳重、心思细腻
2,财务经理的要求
A,五年以上工作经验,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实务能力
B,精通规范的外资企业财务管理及法律制度,财务管理系统
C,擅长财务管理、预算控制、财务分析及资金运用;
D,良好的沟通、协调、控制和分析能力。
E,中级以上职称,有注册会计师证书优先
F,大专以上学历
G,精通财税政策法规
H,有较强的承受压力能力
3,出纳的要求
A,出纳工作经验
B,当地户口
C,学历
D,良好的沟通语言能力和沟通技巧,
E,学习、处事应变能力强
F,工作积极主动,耐心、细致
4,其他:
相关工作经验,学历,证书,稳重、细心等
不做假帐”是会计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所有的会计人员必须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帐,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
2.会计学与会计专业有区别吗
从专业名称看,会计学和会计两专业仅一字之差,但这两个专业既相似又有一定区别。
会计学是以研究财务活动和成本资料的收集、分类、综合、分析和解释的基础上形成协助决策的信息系统,以有效地管理经济的一门应用学科,可以说它是社会学科的组成部分,也是一门重要的管理学科。会计学的研究对象是资金的运动。
会计专业是研究企业在一定的营业周期内如何确认收入和资产的学问。会计师除了准备财务报表以及记录企业交易行为外,更重要的是能够参与企业间的合并、质量管理、信息技术在财务方面的应用、税务战略以及很多企业的管理决策活动。
会计专业领域涉及面广:鉴证,审计,税收,公司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破产清算,法务会计,预算制定,商业咨询等等都是会计专业将要涉及的领域。
3.做会计的优缺点是什么
做会计的优点:
1. 年龄越大资历越深,越有优势。
2. 会计这门专业很实在,是门地地道道的技术。
3. 会计人员的办公环境好。
做会计的缺点:
1. 竞争压力大,会计将趋于饱和。
2. 会计的专业知识难度大,不下苦功夫是不会学好的。
3. 就业之后,工作压力大。
会计作为一种商业语言,在经贸交往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适应中国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本专业力旨在为国家培养一批既懂中国会计,又懂国际会计惯例的会计人才。
为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会计师事务所培养具有良好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基础扎实和具有较强业务能力、有较强外语水平和具有创造品质的会会计与财务管理的专门人才。
实际上非常广泛,大概从从业的领域来讲,一部分是在会计公司里边,或者说他从事的工作是社会中介服务,主要提供的是审计,或者说咨询服务。
另外一部分就是在企业和事业单位,首先是在他们的财会部门里边,从事基础性的具体的工作。经过几年的成长,像在事务所里边工作的会计人员,经过几年的成长,可能会成为经理,甚至于成为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
那么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会计人员,经过几年的努力,可能会走上领导岗位,甚至于走上非常高的管理者岗位。
在跨国公司里边,有相当多的管理人员,是有非常强的会计背景,都是也有一些在金融机构,在保险机构。会计专业的就业范围非常的广泛。
4.对会计专业知识的了解和体会
二十一世纪会计人员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需求分析一、影响会计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胜任能力的因素 (一)影响会计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的因素 人的大脑是一个信息系统,系统从外界(环境)接收信息是系统的输入过程,系统接收的信息量取决于外界对系统的传输方式和系统本身对信息的接收能力。
因此,影响会计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环境,二是会计人员自身的能力。 环境对会计专业知识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教育和实践经验。
环境中的知识能通过扩散规律使会计人员获得专业知识。当会计人员处于知识离子浓度高的环境中时,通过接触发生渗透作用,使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从低水平向高水平靠拢。
这种规律有三种表现形式: (1)“名师出高徒”。名师是一个“高渗体”,接受名师的教育很容易使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到较高的水平。
这就要求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既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既具有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能,又具有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懂得教育的基本规律、原理和方法。因此,管理职业教育的机构应选择具有较高专业水平、懂得教育规律的教师任教。
(2)“人才链现象”。如果会计人员所在单位的学术(或学习)气氛浓,平均水平高,必然能通过环境的作用,加速会计人员学习专业知识。
(3)“信息流效应”。知识信息、文献资料、图书情报等的质量和数量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也有重要的影响。
这意味着会计人员的职业教育应注意教材、文献资料的编写质量。 (4)会计实践可以使会计人员把自己的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一方面可以检验所获得的专业知识是否真正弄懂,促使将未弄懂的专业知识在会计实务中弄懂;另一方面可以获得书本上难以获得的职业经验。
此外,会计人员通过完成会计工作及在完成会计工作时对会计问题的分析、判断等也可以获得专业知识。因此,职业(实践)经验是影响会计人员专业知识的重要因素之一。
个人能力是指同样的教育和工作环境,不同能力的会计人员获得的专业知识是不同的。因此,会计人员的先天素质和后天素质是影响其专业知识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影响会计人员应具备的业务胜任能力的因素 会计人员应具备的业务胜任能力是指会计人员顺利完成某项会计工作时在主观上所具有的一种心理特征。对实际的会计工作,往往需要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多种能力的组合。
能力包括在会计活动中的实务能力和认识能力。能力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培养和锻炼,在会计工作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从脑科学的角度讲,大脑是一部信息处理机器,机器进行加工处理,提供信息的能力取决于从环境中获得数据的质量、数量和机器自身的性能。依据这一事实,影响会计人员应具备的业务胜任能力的因素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会计人员自身的先天素质,二是会计人员在后天环境中形成的素质。
先天素质影响着人的能力形成和智力发展。能力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在生活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经过后天的培养和锻炼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所以先天素质在能力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由此我们得出结论,会计人员的先天素质是影响会计人员业务胜任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后天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社会环境: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专业标准对会计人员的强制约束力、社会对会计人员的监督力,迫使会计人员提高自己的业务胜任能力。因此,社会环境是影响会计人员业务胜任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2)教育环境:教育环境是会计人员获得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而扎实的专业知识影响着会计人员的业务胜任能力。此外,会计人员某些先天素质缺陷也可以通过后天学习得到不同程度的补偿,从而发展他们在工作中所需要的业务胜任能力。
因此,教育环境是影响会计人员业务胜任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3)会计实践:会计人员在会计实践中,必然要遇到各种问题,有些问题就会与自己的能力欠缺或薄弱发生矛盾。
这种矛盾的产生和解决的过程就能形成会计人员的业务胜任能力或使业务胜任能力得到提高。此外,会计人员的某些先天素质缺陷也可以通过会计实践得到不同程度的补偿,从而发展他们在工作中所需要的业务胜任能力。
因此,会计实践是影响会计人员业务胜任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专业知识和业务胜任能力与取得会计业绩的关系 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胜任能力与顺利完成会计工作,取得会计业绩的关系如何呢?一方面,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为会计人员提供了会计实务操作时进行推理、分析和制定具体会计流程的依据,是取得会计业绩的必要因素之一。
但另一方面,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经营管理系统,有很多难以确定的因素,会计人员必须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情况,对那些不确定因素做出合理的解释,找出其中的原因,确立采取的对策。反之,若不能对会计工作中出现的不确定因素予以合理的解释,意味着会计人员虽已获得了专业知识,但没有能力把所学的专业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具有不同情况的会计工作中,难以顺利地完成会计工。
5.会计晋升需要掌握哪些专业知识
会计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结构的内容
专业知识是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特色所在,无此专业知识,就不可能成为会计人员。但是,现代会计业务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综合性。这一特征又要求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不能只限于本专业,而是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又要有一定的广度,需要做到深广结合。专业是分工的结果,分工越细,专业越精;专精是需要的,但专精不能孤立,专业越精,发生关系的方面也越多。如同建宝塔,塔越高,则塔的基础应越宽,专精需要广博的知识,专精的结果也扩大了知识,也提高了专精的水平。因此,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好比一座宝塔,塔尖部分是专业学科知识,塔的中间部分是专业学科的基础知识,塔的下半部是应用专业性知识所需要的其他知识,如数学、外语、逻辑学、心理学等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基础文化素质和修养。
会计人员比较理想的知识结构应是以博促专,以专取博,专与博相结合。但要直接构造出会计人员的具体专业知识结构将是非常困难的。根据结构—功能的方法论,事物内部的结构与外在的功能是联系在一起的,有什么样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功能。作为一个职称,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本身是一个“黑箱”,我们无法直接通过直观感知找到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到底有哪些,但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在从事会计业务的活动中的外在表现,即专业知识结构在从事会计活动中的功能和作用来把握专业知识的内容与结构。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结构—功能方法中的“黑箱方法”,即通过会计人员必须完成的任务和应具备的功能来间接反推出会计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结构。
会计人员在企事业单位中主要从事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专业知识结构主要是满足其从事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内存需要。
6.财务会计教育与会计专业的区别
你们知道会计与财务有区别吗?这是笔者经常问别人的问题。
每个公司都有财务部门,但专门设立会计部的公司却不太常见。人们通常认为财务与会计是没有区别的。
实际上财务与会计是既有区别,也有联系。简单地讲,会计偏重核算,财务偏重管理。
笔者在为职业经理人进行财务知识培训时,常作这样的比喻:1、会计核算就是把货物整理分类后放到不同的货架上。2、会计科目就是货架编号。
3、会计报表就是货物分类的汇总表。4、做假帐就是把货物放到自己能找到而别人找不到的地方。
但只要仔细找,总会被人找到,所以别轻易地做假帐。5、财务负责制订怎样进行货物整理分类的方法,检查方法的执行情况,并对汇总表进行分析。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会计与财务区别的规范描述:1、工作的侧重点不同 会计的侧重点在于根据日常的业务记录,登记账簿,定期编制有关的财务报表,向企业外界具有经济利害关系的团体、个人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其具体目标主要为企业外界服务。财务的侧重点在于针对企业经营管理遇到的特定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便向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提供 预测决策和控制考核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其具体目标主要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
2、工作主体的层次不同 会计的工作主体往往只有一个层次,即主要以整个企业为工作主体,从而能够适应财务会计所特别强调的完整反映监督整个经济过程的要求,并且不能遗漏会计主体的任何会计要素。财务的工作主体可分为多层次,它既可以是整个企业的主体,又可以将企业内部的局部区域或个别部门甚至某一管理环节作为工作的主体。
3、作用时效不同 会计的作用时效主要在于反映过去,无论从强调客观性原则,还是坚持历史成本原则,都可以证明其反映的只能是过去实际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因此,会计实质上属于算“呆账”的“报账型会计”。
财务的作用时效不仅限于分析过去,而且还在于能动地利用会计资料进行预测和规划未来,同时控制现在,从而横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态。财务面向未来的作用时效摆在第一位,而分析过去是为了控制现在和更好地指导未来。
因此,实质上属于算“活账”的“经营型会计”。4、遵循的原则、标准不同 会计工作必须严格遵守《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统一会计制度,以保证所提供的财务信息报表在时间上的一致性和空间上的可比性。
财务不受《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统一会计制度的完全限制和严格约束,在工作中可灵活应用预测学、控制论、信息理论、决策原理等现代管理理论作为指导。5、信息的特征、载体不同 会计能定期地向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集团或个人提供较为全面的、系统的、连续的和综合的财务信息。
财务会计的信息载体是有统一格式的凭证系统、账簿系统和报表系统,统一规定财务报告的种类。财务所提供的信息往往是为满足内部管理的特定要求而有选择的、部分的和不定期的管理信息。
财务的信息载体大多为没有统一格式的各种内部报告,而且对报告的种类也没有统一规定。6、方法体系不同 会计的方法比较稳定,核算时往往只需要运用简单的算术方法。
财务可选择灵活多样的方法对不同的问题进行分析处理,即使对相同的问题也可根据需要和可能而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在信息过程中大量运用现代数学方法。7、工作程序不同 会计必须执行固定的会计循环程序。
无论从制作凭证到登记账簿,直至编报财务报告,都必须按规定的程序处理,不得随意变更其工作内容或颠倒工作顺序。同类企业的会计工作程序往往是大同小异的。
财务工作的程序性较差,没有固定的工作程序可以遵循,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企业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设计财务工作的流程。因此,导致不同企业间财务工作有较大差异。
8、体系的完善程度不同 会计就其体系的完善程度而言,已经达到相对成熟和稳定的地步,形成了通用的会计规范和统一的会计模式,具有统一性和规范性。财务体系尚不够完整,正处于继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
9、观念和取向不同 会计将其着重点放在如何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人、财、物要素在供、产、销各个阶段上的分布及使用、消耗情况上,十分重视定期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质量。财务不仅着重实施管理行为的结果,而且更为关注管理的过程。
10、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不同 鉴于财务的方法灵活多样,又没有固定的工作程序可以遵循,其体系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财务的水平取决于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同时,财务工作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涉及的内容也比较 复杂,也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和果断的应变能力,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会计工作则需要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操作能力强、工作细致的专门人才来承担。规范描述就是严谨、全面,但在看了我通俗地比喻,你可能就会容易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