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知识与人文素养

1.如何认识专业知识,人文素质,综合能力的关系

这个关系可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吧,如果一个人,对于当代的人哈,想在社会上站住脚,就要做个十字型人才,想必做到了的话,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你定能脱颖而出。

现在强调专业型人才,但是个人的素养也是至关重要的,搞工作不是一个人的事,需要团队精神,这就需要你有很好综合能力,基本上可以说在有相当丰富的专业技能,加上你很好的修养,在加上你其他方面的综合能力(口才,组织能力,沟通能力),你就是一个走到哪里,那里都 吃香。嘿嘿,这样说,不知道能不能让帮你认识哈它们之间的关系。

2.大学生辩论赛是人文素养重要还是专业知识重要

论点:

1. 人文素养的提高是文明进步的标志(科技只是对工具的改变,而精神是对人自身的改变)

2. 人文为体,科技为用(这也是为什么当年中国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人类精神的进步比科技进步更为艰难(科技的发展呈指数加速,而人文革命是循序而渐进的,是时间积累的结果)

4.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后于人文的复兴(古希腊科学前的哲学爆发,文艺复兴,工业革命前的人权革命,信息革命前的全球化趋势,等等。)

5.科技深度进步的同时,人文学科的落后(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都还处于基础数据采集和考证阶段,很多连个完整的理论都没有)

3.人文素质和专业技能

一个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与专业技能之间好像没有更多的关系。其实不然,人文素质与专业技能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一个有上进心、责任心、事业心的人,对自己各方面的要求都是严格的,从学习知识、尊师助学,团结友爱、遵章守纪、思想道德、品德修养、为人处事等方面与修养差、思想品德本质不健康的人有着明显的差别。积极上进的人要求自己做什么事都要努力做到尽善尽美,想问题看事情都坚持全面,准确。由于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和孜孜不倦的精神,在专研专业技能知识方面也能做得很好,经过实践后能尽快地掌握所学的专业技术本领,也会成为专业技术能手,生产工作中的骨干。

而华而不实不求慎节图有虚名的人在专业技能方面也不会做好,只能是一知半解,经不起考验和推敲。因此,当代大学生不能忽略了自身素养的培养和锻炼,在学好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也要做好人,努力做到德才兼备。

4.人文素质与专业技能

其实一样重要,但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对于不同的对象都会有所不同。

人文素质与专业技能相互结合 面对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如何培养既有社会主义理想又有事业心,既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又有全方位综合素质,既能发明创造又富有协作和奉献精神,既能促进科技经济进步又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已成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笔者认为,加强高等职业学校学生人文素质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的教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环节。

一、高等职业学校人文素质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人文”一词,古已有之。在古汉语里,最早的“人文”是与“天文”和“地理”含义平行的词汇,泛指除天文和地理之外的人类的一切文化现象。

现代则专指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包括民族习惯和地方风俗,而“人文科学”正是对上述内容进行研究的科学。本文所指的人文素质培养,是相对于科学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培养而言的一种人文科学教育活动,并不包含对人文的研究。

也就是通过知识传授、引导教育、亲身感受、环境熏陶等多种途径,使人类优秀的人文知识成果及其所蕴涵的价值观念、审美情感和思维方式等,内化为受教育者良好的道德品格、气质修养,从而对受教育者的一生产生积极的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自己的社会功能的过程中,同样体现了这样的教育哲学理念。

反思一下人类历史行程特别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曲折历程,展望新世纪的社会生活图景,我们就会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对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二、目前我校学生在人文素质与技能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学校均把培养目标定位在“为社会培养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上。

这一培养目标决定了高等职业学校只能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来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这一目标重在强调“应用”,即学生在校期间主要以学习科学知识和提高实际操作技能为主,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知识的增加和操作技能的提高。

课程的设置也都与本专业或本岗位相关。除了德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课程,有关人文科学的课程几乎等于零,而仅有的德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也主要是以传授基本知识为目的,往往都是以基础课的面目出现,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在这种教育观念指导下的高等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存在明显的人文素质缺陷,即缺乏”三心二意”即:没有爱心,没有责任心,没有自信心,没有坚强的意志,没有高雅的意境。 在情感层面,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同学确实比较冷漠。

不管是同学之间还是师生之间,表面上好像很客气、相敬如宾,实际上往往是动口不动心的比较多一些。有那么一部分同学,很难像以前的学生那样,看到一本好书,或者一篇好的文章,很容易激动,甚至奔走相告,就是买蜡烛也要这个晚上把它看完,要不就睡不了觉。

从责任层面讲,现在有些同学非常有个性,都没想过自己和集体有什么关系,反正我是交了钱来读书的,我应该这么样。他们就没想到,我来到这个学校,它为我提供什么,我应该为它承担什么,走向街头,走向社会,能不能有一种意识:我是中国物理研究院工学院的代表,我的一举一动都应该为我的母校负责。

这样的毕业生已经不多了。 从行为举止层面讲,问题就更多了。

很多同学,讲话都不太注重礼貌,既不像外国人,也不像有文化的中国人。很多人有文凭却没文化,文化文化,要被文所化才叫文化!一些大专毕业生连最基本的请假条都写不好,基本的格式都不清楚. 我们经常说要弘扬中国文化,但很多同学还没有资格来说这个问题,连什么是中国文化都不知道,怎么去弘扬?那不是皇帝的新衣吗?有些学生,电话都不会打,信不会写。

没有礼貌。我经常跟一些朋友讨论,现在的学生怎么这样,而且还是人文学科的学生。

不懂礼貌,让人难受。 “如果说高职学生的专业不合格是‘残次品’,那么,人文素质不合格就是‘危险品’。”

很多高职校长表示,进行人文教育首先是学生的需要,现在科技发展迅速,岗位对人的要求变化很快,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都容易过时,因此,高职学生也需要终身学习的能力。其次,人文教育也是企业界的需求。

企业招聘时不仅看重学生“做事”的能力,更看重其“做人”的水平,只有综合素质高的员工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需求。 事实上,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从传统的“会干”变为“能用”,既要求人才在掌握本专业、本行业的相关知识的同时,具备全方位的综合素质,而人文素质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三、高等职业学校加强人文素质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的培养途径 (一)牢固树立现代教育思想 高等职业学校人文素质的培养和人文科学教育活动,是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活动。它既不是对前段教育过程中素质培养不足的补充,也不是突击性文化教育主题活动,而应是高等职业学校核心的基础的教育主题的有机组成部。

专业知识与人文素养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