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震都有那些基础知识
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地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对整个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也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
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某地与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震中距小于100公里的地震称为地方震,在100-1000公里之间的地震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称为远震,其中,震中距越远的地方受到的影响和破坏越小。
当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时,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个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
2.地震防护基础知识 有那些呢
1、地震时,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首先要做到切断电源、燃气源,防止火灾发生。
2、地震时人员疏散应避开高大建筑物、窄小胡同、高压线、变压器、陡山坡、河岸边。 3、地震发生时,在家中如何进行防护?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做出敏捷反应,是保障安全的关键。
在家中要就地避险,不可冒然外逃,可选择安全的地方(如床下、桌子底下)躲避;住单元楼内,可选择开间小的卫生间、厨房、储藏室及角落躲避;同时,要关闭电源,关闭煤气,熄灭炉火,防止发生火灾和煤气泄溢;高层住户向下转移时,千万不能跳楼,不能乘电梯。当大地震发生后,利用两次地震之间的间隙,迅速撤离。
4、地震发生后,在室外如何进行个人防护?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做出敏捷反应。在室外,汽车司机要选择安全地带刹车。
火车司机要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稳缓地逐渐刹车;要停留在开阔地方,远离高大建筑物,高压线;在山坡上不能跟滚石往外跑,应躲在山坡隆岗背后,远离陡崖,防止滑坡、泥石流的威胁。 5、地震发生时,在工作岗位如何进行个人防护?在办公室内要赶紧藏在办公桌下,震后迅速撤离;正在工厂上班的工人要立即关闭机器,切断电源,然后迅速躲在安全处。
6、地震发生时,在公共场所如何进行个人防护?在影剧院、休育场馆,演出或比赛要立即停止,观众应躲在排椅下、舞台脚下,震后在工作人员组织下有秩序地分路疏散,防止慌乱、拥挤;正在上课的学生,迅速在课桌下躲避,地震停止后,在教师统一指挥下,迅速撤离教室,就近在开阔地带避险,切勿拥挤、跳楼。 地震基础知识 1、什么是地震? 因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或因人为因素而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叫地震。
它是人们通过感觉和仪器觉到的地面振动。它与风雨、雷电一样,是一种极为普遍的自然现象。
强烈的地面振动,即强烈地震,会直接和间接造成破坏,成为灾害,凡由地震引起的灾害,统称为地震灾害。 2、地震可以预报吗? 由于地震成因的复杂性和发震的突然性,以及人们现时的科学水平有限,直到目前地震预报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世界上尚无一个可靠途径和手段能准确地预报所有破坏性地震。
为此各国地震工作者和专家都在努力探索。 3、地震灾害有哪些特点? 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它具有瞬间发生、破坏剧烈、次生灾害严重、监测预报困难、社会影响深远等特点。
4、地震直接灾害有哪些?地震直接造成建筑物破坏以及山崩、滑地、地裂、地陷、喷沙、冒水等地表的破坏和海啸。 5、什么是地震次生灾害?因地震的直接破坏而引起的一系列其它灾害,包括:建筑物工程设施破坏而引起的火灾、水灾和煤矿、有毒气体泄漏;细菌、放射物扩散等对生命财产造成的灾害;社会功能瓦解、社会经济瘫痪等社会性灾害。
6、我国农村抗震减灾的长远目标是什么?①逐步改变农村建筑材料的构成;②逐步改变农村的建筑习惯,用抗震性能好的结构形式、构造措施和施工方法;③加强地震和抗震知识的普及,使抗震防灾成为农民的实际行动和自觉需要。
3.地震的急救专业知识
强裂地震,时间短、地区广、破坏性大,可造成人群各种严重的综合伤害。在6小时内因创伤死亡人数可在50%。其中有10~15%的人可以救活。多数在1小时内因大失血、气道梗塞(1~2分钟)、缺氧所致昏迷而死。
我国处于濒太平洋地震与欧亚地震交汇地带,地质结构相当活跃,约有1/3的国土受到袭击。本世纪以来,全球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1200余次,1/10发生在中国。新中国成立40年来,发生11次7级以上地震,死亡达40万人。
一、地震前动物预兆
1.这首民谣是群众在长期预测地震中的总结,细读一下,对观察地震是有极大好处的。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圈,钎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乱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猫携着小猫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综合异常作预报。
2.动物为什么能事前知道地震?因为许多动物的器官对自然灾害特别敏感,它们比人能提前知道灾害的来临。如1975年2月4日海城、营口发生的7.3级地震前一个半月,就有冬眠的蛇出洞;许多鹅惊慌失措,乱叫不进窝,有的还飞起来。震前一两天猪不吃食,用力爬墙、拱门。地震前两天小猎互相乱咬,十几条小猪的尾巴都被咬掉。一只黑母鸡就在2月4日地震时飞上了树。一条雌马甲鱼在埒前20分钟突然翻腾,跃出水面,并发出尖叫声。营口一生产队有6条牛,震前头一天,有4头牛打呆拼角,2头牛拼命用蹄子刨地;鹿场的一群梅花鹿突然乱跑乱窜,有的前腿被挤骨折。
中国科学院对鸽与地震关系进行了实验观察,发现鸽子的胫骨的腓骨之间骨膜附近,有种椭球状小体,比小米还小,约有百余颗,有神经连着,形如一串葡萄。它们对震动十分敏感,刺激振幅达十分之几微米,就引起神经电发放。生物物理所用100只鸽子实验。将50只鸽子腿上的小颗粒切除,另50只保留不动,在4级地震前,后者惊飞不已,前者安静如常。说明切除腿部颗粒后与中枢神经失去了联系。
3.植物在地震前有反应吗?有些植物在震前也有异常反应。如1971年12月30日长江地区发生4.75级地震前,一颗包好的黄芽菜,在顶部抽心开花;青菜在叶子上开花,芹菜应在春天开花,提前在12月即开了花;山萸藤也开了花;竹笋在农历九月就开了花。1975年2月4日在营口地震前一年的11月下旬杏树也开了花。
二、地震时应携带什么东西
首先应带水、干粮,急救药品、贵重物品,照明手电,换洗衣服、卫生用品,有婴儿的家庭要带奶粉、尿布以及防潮湿的雨布和雨伞等。这些东西平时或接到地震预报后,立即准备好。经验证明,平时有准备的家庭,能安全度过灾害期。平时家人商定好地震时预防措施,联系方式,携带什么东西都应有详细安排,以备灾时之需。
三地震时应怎么办
1.立即关闭电源、火源。
2.住平房者速跳出外到比较宽广的处,住楼房者可躲在桌子下面或有支撑和管道多的室内。
3.头部最好顶安全帽、塑料盆等,以便保护头部。
4.不要靠近狭窄的夹道、壕沟,峭壁和岸边等危险地方。
5.居住在海边的居民要防海啸,防止海水倒流的水灾.
6.居住近山者,要警惕山崩和泥石流的发生。
7.跑散时不要过度惊慌,要有序不紊。讲究卫生。
8.注意余震,但不要听信谣言。
4.地震预测应该学习哪些知识
你能有这么崇高的理想,真的很令人敬佩,不过在本科时是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的,到了研究生才有所涉及,当然在研究生专业目录上,也是很难找到“地震学”这个专业,其实“地震学”是地球物理学专业大类下的一个分支方向。
地球物理学分为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地球物理学两大方向,前者研究地球本身,后者研究太空星体。而固体地球物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中就包括地震的相关问题,主要学习地球物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地球深部构造、地震预测、地球物理工程、能源及矿产资源勘察等研究与开发的基本技能。
研究方向主要有地震学、板块构造与地球动力学、地球内部物理学、工程地震学、勘探地球物理学、海洋地球物理学。 学习了固体地球物理学可以运用地震波理论以及解释地震孕育、发生的震源理论,进行地震预测、评估的相关工作;可以以实验室资料和地球物理观测资料为基础,通过正演和反演的方法,研究地球内部的物理状态、物质组成、物质结构、物质性质,以及发生在地球内部的各种动力学过程的运动规律和运动机制;可以进行大型水利工程、核电站、高层建筑等工程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和抗震设计以及地下洞室、隧道、人工及天然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可以为资源勘探、开发及工程建设服务;以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观测数据为资料,研究占地球表面2/3的海洋地壳的形成和海洋岩石圈的演化、俯冲带和大陆边缘内部的构造、物质特性以及相应的地球动力学过程,进行海洋地震预测。
地球固体物理学专业所涉及的专业面比较广泛,主干学科为地质学、物理学、信息科学等,主要课程有地球物理学(地震学、重力学、地磁学、地电学)、地球物理观测、地质学、连续介质力学、计算机及信息处理等。考生想在这个学科方向进行深造必须掌握数理基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技术和较高的外语水平,了解并掌握现代地球物理或空间物理及技术的基础知识。
相关院校: 云南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成都理工学院、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如果你真的想按自己的理想做下去,那可以考虑本科的时候优先报考以上院校,方便研究生的深造。
5.地震的资料
共分9个等级。
通常把小于2.4倍。 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focus)。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
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地震有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
从空间上看,地震的分布呈一定的带状,称地震带,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一般来讲,不同烈度的地震;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
从震中向四周扩展,但能感到水平晃动。 当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时,在一段时间内,只有仪器才能记录到,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
一般情况下仅就烈度和震源、震级间的关系来说,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这是因为地震波从地内向地面传来,纵波首先到达的缘故。
横波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一次地震,可以划分出好几个烈度不同的地区。
这与一颗炸弹爆后。 地震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其中,震中距越远的地方受到的影响和破坏越小,或相当于1000个5级地震,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给人类生活造成很大影响.1级地震,有人说在苏州是4级,在无锡是3级,最大的晃动持续了3分钟,这是错的。
无论在何处,只能说常熟-太仓发生了5,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在苏州地震烈度是4度,在无锡地震烈度是3度。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
震级每相差1.0级。1960年智利大地震时。
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能量相差约900多倍。比如说,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美国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
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2个6级地震; 十一~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 例如,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它所造成的破坏,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震级通常用字母M表示。
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 弱震震级小于3级。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可以作为确定烈度的基本依据,天津市地震烈度为八度,北京市烈度为六度。
太平洋地震带几乎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0千米~70千米),全部的中源(70千米~300千米)和深源地震,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地震造成的灾害首先是破坏房屋和构筑物,造成人畜的伤亡,如1976年中国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惨重。
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2。 例如,1990年2月10日,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
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某地与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河岸和道路两旁常出现地裂缝,1976年唐山地震、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
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形成喷沙冒水现象。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观,或隆起,或沉降。
使城乡道路坼裂、铁轨扭曲; 七~八度房屋受到破坏,地面出现裂缝,震级为7.8级,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两大地震带,近处与远处破坏程度不同道理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产生地震波,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 三度在夜深人静时人有感觉; 四~五度睡觉的人会惊醒,吊灯摇晃。
在中国地震烈度表上、桥梁折断。在现代化城市中,由于地下管道破裂和电缆被切断造成停水,在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
也就是说。 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震中区,其中最大的一个地震叫做主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一一地震烈度,其影响和破坏大体如下: 小于三度人无感觉.1级地震,但这次地震,在太仓的沙溪镇地震烈度是6度,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5级。
中强震震级大于4。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每相差2.0级.1级,释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
其中震级大于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地震三要素: 发震时刻。
地震对自然界景观也有很大影响。最主要的后果是地面出现断层和地裂缝。
大地震的地表断层常绵延几十至几百千米。煤气、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物质泄漏可导致火灾和毒物、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
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它们也可能是由于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响。特别是地表沉积层较厚的地区,坡地边缘,地震烈度逐渐减小。
所以,一次地震发生后,衰减也较慢.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再远到石家庄、太原等就只有四至五度了。 地震现象 地震发生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往往具有较明显的垂直错距和水平错距,在古代又称为地动。
它就象刮风、下雨、一般房屋震害程度和。
6.谁能说说有关地震的基础知识
我们最熟悉的波动是观察到水波。当向池塘里扔一块石头时水面被扰乱,以石头入水处为中心有波纹向外扩展。这个波列是水波附近的水的颗粒运动造成的。然而水并没有朝着水波传播的方向流;如果水面浮着一个软木塞,它将上下跳动,但并不会从原来位置移走。这个扰动由水粒的简单前后运动连续地传下去,从一个颗粒把运动传给更前面的颗粒。这样,水波携带石击打破的水面的能量向池边运移并在岸边激起浪花。地震运动与此相当类似。我们感受到的摇动就是由地震波的能量产生的弹性岩石的震动。
第一类波的物理特性恰如声波。声波,乃至超声波,都是在空气里由交替的挤压(推)和扩张(拉)而传递。因为液体、气体和固体岩石一样能够被压缩,同样类型的波能在水体如海洋和湖泊及固体地球中穿过。在地震时,这种类型的波从断裂处以同等速度向所有方向外传,交替地挤压和拉张它们穿过的岩石,其颗粒在这些波传播的方向上向前和向后运动,换句话说,这些颗粒的运动是垂直于波前的。向前和向后的位移量称为振幅。在地震学中,这种类型的波叫P波,即纵波,它是首先到达的波。
弹性岩石与空气有所不同,空气可受压缩但不能剪切,而弹性物质通过使物体剪切和扭动,可以允许第二类波传播。地震产生这种第二个到达的波叫S波。在S波通过时,岩石的表现与在P波传播过程中的表现相当不同。因为S波涉及剪切而不是挤压,使岩石颗粒的运动横过运移方向。这些岩石运动可在一垂直向或水平面里,它们与光波的横向运动相似。P和S波同时存在使地震波列成为具有独特的性质组合,使之不同于光波或声波的物理表现。因为液体或气体内不可能发生剪切运动,S波不能在它们中传播。P和S波这种截然不同的性质可被用来探测地球深部流体带的存在。
S波具有偏振现象,只有那些在某个特定平面里横向振动(上下、水平等)的那些光波能穿过偏光透镜。穿过的光波称之为平面偏振光。太阳光穿过大气是没有偏振的,即没有光波振动的优选的横方向。然而晶体的折射或通过特殊制造的塑料如偏光眼睛,可使非偏振光成为平面偏振光。
当S波穿过地球时,它们遇到构造不连续界面时会发生折射或反射,并使其振动方向发生偏振。当发生偏振的S波的岩石颗粒仅在水平面中运动时,称为SH波。当岩石颗粒在含波传播方向的竖直平面里运动时,这种S波称为SV波。
大多数岩石,如果不强迫它以太大的振幅振动,具有线性弹性,即由于作用力而产生的变形随作用力线性变化。这种线性弹性表现称为服从虎克定律,是以与牛顿同时代的英国数学家罗伯特·虎克(1635~1703年)而命名的。相似的,地震时岩石将对增大的力按比例地增加变形。在大多数情况下,变形将保持在线弹性范围,在摇动结束时岩石将回到原来位置。然而在地震事件中有时发生重要的例外表现,例如当强摇动发生于软土壤时,会残留永久的变形,波动变形后并不总能使土壤回到原位,在这种情况下,地震烈度较难预测。
弹性的运动提供了极好的启示,说明当地震波通过岩石时能量是如何变化的。与弹簧压缩或伸张有关的能量为弹性势,与弹簧部件运动有关的能量是动能。任何时间的总能量都是弹性能量和运动能量二者之和。对于理想的弹性介质来说,总能量是一个常数。在最大波幅的位置,能量全部为弹性势能;当弹簧振荡到中间平衡位置时,能量全部为动能。我们曾假定没有摩擦或耗散力存在,所以一旦往复弹性振动开始,它将以同样幅度持续下去。这当然是一个理想的情况。在地震时,运动的岩石间的摩擦逐渐生热而耗散一些波动的能量,除非有新的能源加进来,像振动的弹簧一样,地球的震动将逐渐停息。对地震波能量耗散的测量提供了地球内部非弹性特性的重要信息,然而除摩擦耗散之外,地震震动随传播距离增加而逐渐减弱现象的形成还有其他因素。
由于声波传播时其波前面为一扩张的球面,携带的声音随着距离增加而减弱。与池塘外扩的水波相似,我们观察到水波的高度或振幅,向外也逐渐减小。波幅减小是因为初始能量传播越来越广而产生衰减,这叫几何扩散。这种类型的扩散也使通过地球岩石的地震波减弱。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地震波从震源向外传播得越远,它们的能量就衰减得越多。
7.地震的相关知识
【概述】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
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它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focus)。
振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
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
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对整个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地震的产生】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地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地震现象】地震现象地震发生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主要是明显的晃动。极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
这是因为地震波从地内向地面传来,纵波首先到达的缘故。横波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
1960年智利大地震时,最大的晃动持续了3分钟。地震造成的灾害首先是破坏房屋和构筑物,造成人畜的伤亡,如1976年中国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惨重。
地震对自然界景观也有很大影响。最主要的后果是地面出现断层和地裂缝。
大地震的地表断层常绵延几十至几百千米,往往具有较明显的垂直错距和水平错距,能反映出震源处的构造变动特征(见浓尾大地震,旧金山大地震)。但并不是所有的地表断裂都直接与震源的运动相联系,它们也可能是由于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响。
特别是地表沉积层较厚的地区,坡地边缘、河岸和道路两旁常出现地裂缝,这往往是由于地形因素,在一侧没有依托的条件下晃动使表土松垮和崩裂。地震的晃动使表土下沉,浅层的地下水受挤压会沿地裂缝上升至地表,形成喷沙冒水现象。
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观,或隆起,或沉降。使城乡道路坼裂、铁轨扭曲、桥梁折断。
在现代化城市中,由于地下管道破裂和电缆被切断造成停水、停电和通讯受阻。煤气、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物质泄漏可导致火灾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灾害。
在山区,地震还能引起山崩和滑坡,常造成掩埋村镇的惨剧。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地震湖。
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时,神奈川县发生泥石流,顺山谷下滑,远达5千米。【地震的术语和相关知识】地球的结构就象鸡蛋,可分为三层。
中心层是“蛋黄”-地核;中间是“蛋清”-地幔;外层是“蛋壳”-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
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
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从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地方叫震中。
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深度。震源浓度小于70公里的地震为浅源地震,在70-300公里之间的地震为中源地震,超过300公里的地震为深源地震。
震源深度最深的地震是1963年发生印度尼西亚伊里安查亚省北部海域的5.8级地震,震源深度786公里。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也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
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某地与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
震中距小于100公里的地震称为地方震,在100-1000公里之间的地震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称为远震,其中,震中距越远的地方受到的影响和破坏越小。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震中区,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
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衰减也较慢,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能感到达水平晃动。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我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
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每相差1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倍。
比如说,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0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 900个5级地震,震级相差0.1级,释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当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时,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个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
地震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从时间上看,地震有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
从空间上看,地震的分布呈一定的带状,称地震带,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两大地震带。太平洋地震带几乎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0千米~70千米),全部的中源(70千米~300千米)和深源地震,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部能量的80%。
地震时一定点地面震动强弱的程度叫地震烈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
震级与烈度,两者虽然都可反映地震的强弱,但含义并有一样。同一个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因地而异,不同的地方,烈度值不一样。
8.防震救灾知识
室内怎样避震 新华社北京5月18日电 地震时室内避震原则:应就近伏在床下、桌下和小跨间房屋里等安全角落,保护好头部,地震发生时可用事先准备好的枕头和坐垫保护头部,如果没有也可用双手抱住头部躲避。
一旦震动停止,就要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警惕余震的再度袭击,防止更大损失发生,听从紧急救援人员的指挥疏散。 ——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切断电源、气源,防止火灾发生。
——平房避震:尽量保护头部,冲出房屋到空旷地带,如果来不及,就在坚硬家具下伏而待定,再伺机转移。 ——楼房避震:遵循就近躲避原则。
保护头部,就近躲避到床、桌下等“安全角”或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小开间内,不要跳楼,待强震过后有序撤离。 ——高楼撤离:从高楼撤离时应走安全通道,千万不要坐电梯。
——教室内避震:不要向教室外面跑,应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待地震过后,在老师的指挥下向教室外面转移。 ——体育馆、影剧院避震: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用书包等保护头部;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千万不要慌乱拥向出口,避开人流的拥挤,避免被挤到墙或栅栏处。
——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避震: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悬挂物。 室外如何避震 据新华社北京5月18日电 如果发生地震时身处室外,应当远离室外危险物和危险场所。
室外危险物包括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等;危险场所如狭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高门脸等。一旦震动停止,要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警惕余震再度袭击,防止更大损失发生,听从紧急救援人员的指挥疏散。
——操场避震:在操场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街道上避震: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高大烟囱、水塔下;避开立交桥、过街桥等结构复杂的构筑物。
——开阔地避震:躲开人流,就地卧倒或蹲下。 ——行驶的电(汽)车内避震:司机应及时停车。
要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遇到火灾时逃生:地震引起火灾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逆风匍匐逃离火场。
——遇到燃气毒气泄漏:用湿布捂住口鼻,逆风逃离。注意不要使用明火。
被埋压如何自救 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 地震被埋压时最重要的是树立生存信心,沉着冷静。被埋压时不要慌张,尽量改善所处环境,扩大生存空间。
首先挪开头部周围的杂物,保持呼吸畅通,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用砖、木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被埋压时,尽量保存体力,不要哭喊,不要急躁和盲目行动,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也可以在节省体力的基础上,采用敲击水管或倒塌墙体的办法发出求救信号。
如果受伤,要用简易的办法包扎好伤口,以免失血太多造成昏迷。要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使用,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怎样援救被埋人员 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 震后救人原则:先救近处的人,无论是家人、邻居,还是陌生人,都要先救近处的人,以免错过救人良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先救青壮年人,可使他们迅速在救灾中发挥作用;先救容易救的人,可加快救人速度,尽快扩大救人队伍。 怎样判定幸存者位置?首先请当地灾区居民提供情况。
采取喊话、敲击等方法询问埋压物中是否有待救援者。仔细倾听有无呼救信号,判定被埋压人员位置。
对一时难以救出的受伤者,在保持通风(通气)的前提下,做好标志,等待专业救援队人员前来救治。 救人时要避免被埋压者遇到伤害。
接近被埋压人时,不要用利器刨挖。注意分清支撑物与一般埋压物,不可破坏原有的支撑条件,以免对被埋压人员造成新的伤害。
如何保障幸存者安全 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 在救援地震被埋压者时,要尽力保障幸存者安全。尽快使封闭空间与外界沟通,以便新鲜空气注入。
灰尘过大时,可喷水降尘,以免被救者和救人者窒息。及时为被埋压者提供饮水、食品或药品等,以增强其生命力,确保幸存者安全。
一旦人的呼吸、心跳停止,30秒后昏迷,6分钟后脑细胞死亡。因此,现场急救时,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几分钟最为关键。
一旦发现被埋压者,首先要暴露其头部,清除口、鼻内的尘土,保证幸存者呼吸顺畅。在抬救过程中不可强拉硬拖,避免使被救者身体再次受到损伤。
幸存者需要进行特殊护理。蒙上眼睛,使其避免强光的刺激。
不可突然接受大量新鲜空气,不可一次进食过多。避免被救人员情绪过于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