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呗分期上征信吗(花呗将纳入征信的原因)

花呗、京东白条均纳入征信

前不久,花呗借着服务模式升级,更新了部分用户的服务协议,并且将这部分用户接入了央行征信系统。

一个很明显的信号是,如果你的花呗产品协议中有《个人用户信息查询报送授权书》,就说明你被选中了,信息已经接入征信系统。

现在,央行也给出了确认,花呗、京东白条都纳入了征信系统。办理“花呗”业务的小额*款公司于2015年4月接入过征信系统,后来因为放*主体发生变更,暂停了报送信*业务信息,拟于近期恢复报送。

在这之前,借呗和金条是上征信的,花呗和白条如果没有发生逾期还款的情况,是不上征信的。现在看来,无论有没有逾期还款,征信系统上都会出现记录,这让很多网友慌了神,嚷嚷着要关闭花呗。

那么,征信到底是何方神圣,让人们避之不及?

有这样一种说法,当你缺钱时,能拿出500的是朋友,能拿出5000的是亲戚,能拿出5万的是父母,但能拿出20万、50万甚至100万的,只有银行、或者第三方借*机构。

当生活中需要借钱应急时,往往是征信的良好程度决定了银行的*款态度。

假如你的信用记录良好,在向银行申请*款时,不仅速度更快,而且额度更高。相反,信用有污点,则会导致*款被拒。

除了*款方面,还有很多人都因为公司欠钱,被禁止购买飞机、轮船二等以上的舱位,以及高铁和动车的一等座,被禁止入住星级酒店。更严重的,还会被限制炒股、买房,甚至出境,等等。曾经的风云人物贾跃亭就因公司问题,信用全无,败走美国。

现在,在年轻人中有一股潮流:结婚之前先查查对方的征信。如果信用有问题,连车*和房*都批不下来,那么这门婚事就要重新考虑一下了。

在现代社会,征信只会越来越重要,如同我们的身份证一般,信用不良,寸步难行!

花呗用户为什么要上征信?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非法网*、套路*、以及P2P等非持牌机构让金融市场乱象丛生,随着互联网金融乱象的整治,一个个P2P平台的暴雷,这类平台已经倒了一大半。

但仍有未纳入征信的持牌机构,花呗就是一个。

金融机构在评估个人还款能力时,要搜集各方面的*款信息,如果花呗游离在央行体系之外,评估的准确性就会有所缺失,会产生潜在的风险。

换句话说,有些人虽然没有使用信用卡消费的习惯,但经常使用花呗,而且习惯欠钱不还,在纳入征信之前,金融机构看不到这种“老赖行为”,万一让他们成功*走巨款,却迟迟不还,损失是非常大的。

互联网借*平台不能成为监管的灰色地带!

另一方面,随着花呗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不断深入,对花呗来说也是有益无害。

金融机构能够和花呗一起,建立一个更加开放的数据库,个人信*数据将在更大范围内共享,有利于营造一个更加开放的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这也有利于花呗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此外,纳入征信也为平台惩戒逾期还款的用户增加了筹码。

在这之前,使用花呗时如果出现逾期还款的情况,可能会产生逾期费用。导致花呗无法使用,芝麻信用分降低,但部分用户十分厚脸皮,想着花呗消费完就卸载支付宝,不提示就不用还。

现在,这一招再也行不通了!如果用户出现多次逾期还款,至少5年内,其*款申请和信用卡申请都将受到影响。这正是“犯罪成本”升高,导致“犯罪率”降低。

按时还款就完事儿了吗?

按道理来说,使用花呗、借呗,只要按时还钱,就说明我是一个讲信用的人,对于个人征信也就构不成污点,也不会影响我找银行借钱。

但经济学上有一个著名的银行家悖论,简而言之,你越缺钱用,银行越不愿意借钱给你;你越不缺钱,银行越愿意借钱给你。

除了信用之外,银行还会从各方面评估你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一个乞丐,信用再好,也无法从银行借到钱。

举个例子,你要去银行申请200万的房*,你的征信记录良好,收入及还款能力等其他各方面都不错,但审核人员看到你的征信上记录了很多几十元、或者几百元的网络小额*款,肯定会想:连几十块都要从网络上借钱,是不是资金非常短缺?或者有什么其他用途?

另一方面,假如你在多个不同的平台进行了借款,征信记录非常多(人们将这种情况称为“征信花了”),此时银行评估你的还款能力,可能会认为你习惯性*款。

值得注意的是,花呗属于征信系统里的循环*账户,也就是说,只有一条记录不断循环,每个月算一次总账单金额,不会把买一瓶矿泉水、骑一次共享单车的钱算成两笔*款。

再来看看借呗,它可以直接提现,是早就接入征信系统了的。如果通过借呗等平台提取了较多现金,比如每次几万块,也会让银行担心。这些大额消费会不会流入某些禁止领域?特别是在办理房*时,是不是用大额网络*款在凑首付?

站在银行的角度来看,他们并非特意针对花呗和借呗这样的平台,平台不是原罪,平台的使用记录所反映出来的消费习惯和还款能力才是重点。

当钱包撑不起自己的购物欲望和野心时,越来越多人便坠入了超前消费的陷阱,甚至习惯性*款,拆东墙补西墙。超前消费一旦上瘾,就会沦为物欲的囚徒,不仅难以戒除,还会为此付出代价,征信只是其中之一……

回到最初的问题,按时还款就完事儿了吗?

不,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进行自律的消费,才最为稳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