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为高考家长志愿填报什么知识点必须懂
一、过度的名校情结。
看到这个小标题,有的家长可能会说,只有那些高分生家长才会有名校情结,我的孩子成绩平平,哪还敢奢望名校?这里所说的名校,并不单指北大(微博)、清华(微博)等这些高层次的院校,而是一个相对概念,即相对于考生成绩而言的所谓“好院校”。 其实,每个家长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名校。
大家是不是发现了这么一个现象——在高考之前,几乎没有一个家长对自己孩子目前的成绩感到满意。 假设有个考生目前能考500分,那么,他的家长天天都在研究录取分在520、530分以上的院校,因为在他眼中,只要是500分能去的院校都“不好”!所以常会对孩子说:“你再加把劲,多考30分,X校X校就够得着了。
”对于这些目前只有500分的考生家长们来说,如果真能考到530分那该会有多满足! 那么,现在已经能考530分的考生有没有?大有人在。这些家长们是否会很满足呢?肯定不满足。
他们的家长天天都在研究录取分在550、560分以上的院校,因为在他们眼中,只要是530分能去的院校都“不好”!所以同样会对孩子说:“你再加把劲,多考30分,X校X校就够得着了。 ” …… 以此类推,无论孩子现在处于什么水平,家长都不满足现状,在高考前都将高于孩子实际水平20、30分寻找目标院校。
在实行知分报志愿的今天,家长虽然已经知晓考生的成绩,对其不再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但“名校情结”仍然影响着其潜意识。 具体表现就是在填报志愿时总想冲“好院校”。
在平行志愿结构中,无论可以填多少所院校,都得填“好院校”,根本没有保底院校,或所选保底院校根本保不住底。这是非常危险的,往年那些高分低就的考生问题大多出现在这里。
所以建议家长们一定要面对现实,切合实际,理智选校。 对于实行平行志愿结构的批次,一定要选择1—2所能够做到100%保底的院校放到最后,以确保不掉到下个批次。
二、过多的家长意志。 由于工作关系,我每年都要接触大量的考生家长,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往往只从自己的主观意愿出发,不能充分考虑孩子的意愿。
在填报志愿时,尤其是选专业时往往会有如下表现: 一是传承自己的梦想。每个家长年轻时都曾有过梦想,但更多的家长却未能实现梦想,因而就将实现梦想的希望寄托于孩子。
实际操作中,说是在给孩子报志愿,还不如说是在按照自己的梦想选择院校和专业。 二是效仿他人的成功。
家长们普遍存在攀比心理,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拿自己的孩子与朋友、亲友、同事的孩子进行比较。尤其是当他人的孩子有成功的案例时,也会让自己的孩子效仿其走过的道路——报一样的院校、一样的专业。
三是仅凭自己的好恶。对于职业,对于院校和专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恶,这本无可厚非。
但很多家长希望孩子能和自己一致,我喜欢什么,你也应该喜欢;我不喜欢什么,你也必须不喜欢。否则就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予以告诫。
四是囿于自己的认知。每个人对社会的认知都有局限,尤其是普通家长对众多的招生专业根本不了解,很多家长却又不能去做深入细致的研究,仅凭自己的社会经验或认知程度就简单的定义哪些专业好、哪些专业不好,并且要求孩子也要按照这个定义去选择专业。
正确的做法是:志愿填报必须从孩子职业规划的角度去思考、去谋划、去操作,必须充分考虑孩子的意愿,对其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能够做什么进行科学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确定院校及专业范围。 三、过分的细节关注 “细节决定成败”是管理科学中比较著名的观点,填报志愿当然也要注重细节,不能马虎从事,尤其是不能犯常识性错误。
但很多家长在填报志愿过程中往往会过分关注细节,要求近乎完美,反而忽略了对基本报考目标的把握。比如,对院校、专业的排名“名名计较”;对院校、专业的得分“分分计较”。
似乎名次高一位、分数多一分就肯定要好多少。又比如,又要院校好,又要专业好,又要院校所在城市好……不仅想兼得鱼和熊掌,连象牙、虎骨也都想要! 有句广告词叫“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填报志愿千万不能按照这个思路考虑问题。
建议按照“不求最好,只要算好”的原则去选择院校、专业。这就像到玉米地掰玉米棒一样。
假设每人只能掰一棒的话,是不是都得将这块地走一遍,看哪棒最大才去掰啊?完全没必要。你只要设定个标准,多长多粗的棒就认可,看到满足设定标准的掰回来就行了。
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孩子的成绩及意愿,设定个基本目标。 只要能满足基本目标的实现,有些限制条件是可以灵活掌握,适当放宽的。
千万不要为了追求最好、追求完美,而忽视了对基本目标的把握。而且追求最好、追求完美的考生往往会高报院校及专业,最终很容易成为高分低就的受害者。
高考平行志愿选择院校,“梯度”你搞定了吗? 填报高考志愿首先需要了解志愿结构。 志愿结构是“纲”,抓住了这个“纲”,理解了这个“纲”,填报方法完全可以做到无师自通。
所谓志愿结构,是相对于录取批次而言的。即每个录取批次都设置了几个志愿顺序?每个志愿顺序可以填报几所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可以填报几个专业志愿? 志愿结构可分为。
2.高考家长要怎么了解高校专业
中国教育在线讯 进入高校能够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是快乐的,步入社会能够学有所用是幸运的,尤其是将来能从事发挥自己特长的职业更是幸福的。
所以,高三父母也要多方了解高校专业问题,为孩子选择专业当好参谋。 1。
专业区别。弄懂专业的真正含义很重要,包括专业开设的课程、特殊要求以及从事的职业等,父母与考生切不可盲目地望文生义。
尤其是一些名称相近的专业,更要搞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考生尽可能选报院校的传统或主打专业,慎重选择派生专业和新设专业,在了解其内涵的同时还要了解专业开设的历史和背景。
2。重点专业。
重点专业指此专业是全国、本省市同类专业中的排头兵,或一个院校中的领军专业,代表一个专业的实力和地位。 并非重点院校的专业都是重点专业,也并不是非重点院校的专业都是普通专业。
相反,一些普通院校的重点专业在全国也处于领先地位。所以,考生和父母在选择专业时,在分数不够重点院校的情况下,报考普通院校的重点专业是明智的选择。
3。横向比较。
父母和考生明确自己选择志愿的方向后,要做两个方面的专业比较。 一是同类性质院校比较,衡量选择拟报考专业的院校实力;二是不同类性质院校但有同类专业的比较,衡量选择不同院校的专业实力。
此外,相同名称的专业在不同类院校中培养的方向和侧重点也有不同,父母和考生还要注意这方面内容。 4。
冷热处理。人们根据现实的就业难易、就业收入和工作环境等情况,把专业分为“冷专业”和“热专业”。
其实“冷”与“热”都是相对某一时期的社会热点、市场需求和就业形式而言的,专业本身并无“温度”。父母和考生不要过分追求“热专业”,忽视“冷专业”。
“热”极必反,“冷”极必“热”。所以,考生和父母在选择专业时要有长远目标,结合自身兴趣和爱好,避免时过境迁而供大于求。
5。限制条件。
一些专业有自己独特的限制条件,如语种、身高、形象、性格、性别以及单科成绩等。父母切不可不顾孩子的实际和未来工作的现实,而一厢情愿地选择,否则容易在录取和就业时吃亏。
有的高校部分专业在招生计划或招生简章中已经有提示哪类人员不能报考,这就要求父母要认真阅读招生简章,了解招生院校报考要求,结合考生具体情况,科学报考。 6。
专业服从。如果填报服从调剂,能增加录取机会。
填报专业志愿时,是否服从调剂要因人而异。填报专业时既不可为了上某所院校而一味服从,结果使自己进入极不喜欢甚至直接影响未来就业的专业;亦不可一味不服从,过分挑剔专业,因没有回旋的余地而丧失录取机会。
所以,对“专业服从”一栏,考生和父母要认真对待。 7。
体检结果。每年填报高考志愿之前都有一次高招体检,体检结果出来后,北京市体检中心会对考生填报志愿提出建议。
父母要根据孩子的体检结果和建议选报志愿,避开那些限报的学校和专业。而有些家长想更改或隐瞒体检结果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入学之后不但还有一次严格的复检,更主要的是会给孩子的学习、就业和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
8。相关科目。
高中各基础学科的成绩和考生的偏爱程度可作为选择专业最基础的依据之一。各院校录取考生时,在考生总分达到学校要求的情况下,还会考虑相关科目成绩。
有的院校或专业有明确的要求,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时,要考虑自己相关学科平时成绩是否能达到所报专业的要求。 9。
就业领域。报考志愿的专业和将来从事的行业是密不可分的,也可以说,专业就是未来的行业,专业是决定将来工作岗位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一些专业名称的术语色彩较浓,很多父母和考生不甚了解其含义及将来的就业领域,稀里糊涂地就填报了,等到入校学习后或就业时才明白,那时悔之晚矣。 所以,父母要清醒地认识到志愿专业将来所面临的就业难易、工作条件、待遇水平、区域环境等。
10。专业类别。
专业类别很多,父母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明确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志向,先从大类入手选择,可很好地降低填报的难度和缩小选择的范围。因为不同的类别专业,对未来的深造程度、学习深度、就业方向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
以上便是分析内容,仅供参考。
3.高考志愿填报中家长应该做什么
首先,家长要做的就是收集资料,要收集孩子在高中三年来的各种成绩单,每科的成绩单也要拿来参考,尤其是高考前的一模、二模、三模考试的成绩,还要了解这几次考试在学校和省市的排名,当然了对每科成绩也要多做了解,对以后报考是很有帮助的。
在高考志愿填报上家长还要经常和老师进行沟通,老师是比较了解学生的,家长可以从老师那获知孩子平时的状态、兴趣所在、性格特点和以后的发展潜能,这些方面孩子平时在家里可能会有所隐藏,不过在学校都会暴露出来的。 在收集资料方面还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要了解教育部当年发布的招考信息。
其次,在收集好各种资料之后,家长要做的就是分析这些资料,很多家长在高考志愿填报这都是新手,也就是说之前根本就完全不了解的,那么这时候就需要家长花费大量的时间去了解所要报考的学校师资力量、办学资质等等信息,越详细越好。 专业的选择上也是要慎之又慎,要多看看专业未来的就业前景,这几年的就业情况。
还有本省近几年的招生计划、专业招生人数、录取情况等等。一定要做出全面的考量,尽量为孩子选一个最适合的学校和专业。
最后,家长在做完所有这些准备工作之后,最重要的还是要和孩子及时的沟通,将你们所收集的这些信息完全的转达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去做决定,家长只要在一旁当好参谋就好。 当孩子和家长发生矛盾时,家长记得要应该要去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因为孩子未来的路是要他自己去走的,家长不应该去为孩子做决定。
4.高三家长高考前要忙些什
成在抓住报考“核心点” 招生章程是高等学校向社会公布招生方案、招生计划和录取规则等招生信息的法规性条文,因此在掌握报考的常识性知识的基础上,解读高校招生章程就成为报考的“必修课”。
因为填报志愿不能“跟着感觉走”,而必须“跟着招生章程走,抓住两个级差行”。 经过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和讨论之后,在“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全家一起商量了两套第一志愿的填报方案。
一是以精挑热门专业为主、以学校为辅。当目标学校确定后,发现选定的学校在招生章程中,规定该校志愿级差30分左右,专业志愿级差10分左右。
对于院校志愿级差我们的疑虑不是太多,根据考分情况如果填报第一志愿进档是完全有把握的,可对专业级差却十分担忧,担心填报最热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万一未能录取,如果降一个级差10余分甚至更多的话,选择其他感兴趣的专业的机会就会失去。 正在斟酌之时,恰逢拟定的目标学校举办招生咨询会,针对专业级差的问题,我们分别咨询了该校负责招生的工作人员,对所要报考的专业分数级差有了了解。
因为有分数级差的问题,担心被安排到不愿报考的专业中去,于是全家讨论了第二套报考方案,即以精选学校为主、以专业为辅,不报考热门专业。 最后表弟选择了一所省属重点高校,该校在招生章程中既无志愿级差的规定,也无专业级差的要求,对进档考生的专业确定办法是以专业志愿优先为主、分数优先为辅。
表弟的第一专业志愿未报热门专业,而是填报了几个比较感兴趣且录取分数不太高的专业,最后他被这所省属重点高校顺利地录取……。
5.填报高考志愿家长和孩子应该考虑哪些问题
进行人生的重大选择时,许多家长和考生的目标往往高大上,不接地气,往往 为了某个学校,而忽略掉真正需要学的专业。
结果是,入学后发现,所学非爱,也就学得不精,也有的同学因所学专业非市场所急需,这两类学生在就业时都有可能 遇到各种困难。而有的专业,比如山西汾阳医学院的护理专业听起来一般,但是就业前景却非常好,笔者朋友的孩子所在的班就整体常被新加坡一家企业“端走”。
当下岗位空缺与失业并存现象的背后,也有新增劳动力未能很好满足社会需求的原因。在一些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同时,一些岗位却招不到合适的人才。
比如说护 工,全省二级以上医院需要护工2万余名,养老机构或医养结合机构需要护理员近5万名,需要月嫂2万名以上,这些护工收入还不错,尤其是好的月嫂,月薪已近 万元,而且需要提前预订。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近日,我省提出,“十三五”期间,全省完成10万名相关人员的培训任务,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无论选择哪个学校、哪种专业,都应该从自己的爱好出发,潜心研究市场需求,最后才能让自己的选择更加理性。
6.考生家长务必熟记志愿填报四大流程是什么
一、考生根据自己对专业、职业、生活理想的思考和理解程度分出:有专业倾向的考生、有职业倾向的考生、对未来有打算和看法的考生、对这些都没想过的考生。
二、对分离出来的考生进行进一步确定程度,并了解联系自己的家庭情况和父母是否对自己的专业有要求或者建议或者对自己已有长期规划。 已经有专业倾向的考生 此时应该具体全面深刻的了解自己所心仪的专业,并能够有较为合理的理由,也就是自己选择这个专业的理由,怎样具体全面深刻的了解自己的专业。
第一、了解专业是否适合自己 其中包括:专业所涉及的课程,也就是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即使是同一个专业也有很多方向,所以课程的设置才能真正认识你所心仪的专业。
其次每个专业对中学知识的要求不一样思维模式也不一样。比如高数在每个专业里面的要求就不一样很多专业要求高,很多专业要求低,然后专业对口就业的相关行业对学历的要求。
并不是每一行业都会要本科毕业生,有的只要专科,有的要研究生以上,所以在对自己专业的选择时考录自己的学历也是相当重要的。 最后家庭因素是不能少的,其中包括父母是否有要求,父母的要求是否和自己的选择相同,还有就是父母或者亲戚的行业背景也就是家庭能给你以后就业支撑。
这里又包括家庭经济对专业的要求:有些专业学费贵大学4年成本高,有些专业本科毕业就没什么发展前途。 大家应该考虑学业成本。
还有家庭是否能够接受毕业后受暂时找不到工作等,还包括家庭人际关系能打破的就业门槛。有些专业门槛要求高但是有一定的家庭背景可能又不是事,这里或者说得比较现实了,但是现实就是如此,必须考录到一切有利于自己的因素,填志愿是长远的打算是智者的规划。
第二、了解自己的性格的倾向和发展倾向,判断自己属于哪一大类的人 因为每一个专业对性格的要求不同,当然每个人的性格是可以改变的,所以你选择的专业要么是符合现在的性格或者是对现在性格有更高的要求。或者是和现在性格偏离或相反,那么你选择专业的时候就要考虑自己性格和专业的匹配度。
如果有差距,就应该做好取舍,改变自己或者另选专业。 这样说起来很多朋友可能会感觉很虚,怎么对性格还有这么多的要求呢?这里给大家举一个实际的例子:市场营销。
是近几年来比较火爆的专业,也是就业面比较广的专业,被称为最有钱途的专业。 但是市场营销对人的要求很高。
这是因为它的本质决定的,混迹社会是市场营销的另一种说法。这个专业有两种学历发展路径:本科毕业和研究生毕业;本科毕业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很高这其中包括:良好的外在形象、出色的人际交往能力、活泼开朗外向的性格。
除此之外,较为灵活的大脑 、较高的反应能力、职场斗争能力和心理抗压、抗失败能力都是不可避免的。 本科毕业大多从业务员,做起所以吃闭门羹是常有的事。
职场上的斗争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不要以为市场营销很热门很有前途就随波逐流。
如果你现在的性格很适合那么你就要加强巩固,如果你现在的性格不符合,但是你觉的自己可以做到那是自己以后想要的生活。 那么就要抓紧一切可以锻炼自己相关方面能力的机会。
在新浪高考志愿通可以做性格测试,来确定考生性格类型以及适合的专业及行业。比如2011年的考生陶同学,在新浪高考志愿通(网址:。cn/query/ceping/)做了相应的性格测试(点击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她的性格属于沉着独立型。
查询数据及分析如下: 在性格的四个维度:内向,直觉,理智,依存的得分分别为: 性格得分在四个维度上的分布;图来源:新浪高考志愿通 根据她在性格测验上的得分系统可以分析出她的性格是“内向直觉理智依存”,可以把其形象地称为“沉着独立型”。 新浪高考志愿通分析沉 着独立型的人:思维清晰、性格孤僻,不善与人相处。
但做事严谨自律,不易受他人或外界的影响。不太喜欢公众活动,遵崇内心的选择,喜欢安静、不被打扰 的生活。
对于任务目标,会独立去完成,会找出不同的方式方法,但不善于经验分享。 在组织当中显得有些孤傲,但总是能很好的完成任务目标。
优点是:1、独立而恬淡,学习和做事能够全神贯注、专心致志,不易受外界影响;2、才思敏捷,见解独特,注重积累和发挥才智,特别是善于理论和抽象思 维;3、创造性和灵活性强,能够提出很多有创意的想法,遇事灵活多变。 弱点是:1、过分依赖条理性分析,宁可冒险抛弃也不愿出现意料之外的、不符合逻辑的地方;2、对传统的、常规的、具体的事物缺少兴趣和耐心,难以持久贯 彻;3、有些忽视情感,难以觉察他人的感受和内心,更不易接受他人的建议和批评。
根据陶同学的性格分析,新浪高考志愿通推荐并详细介绍了适合该同学的20个专业。 在仔细阅读这些专业介绍,主修课程以及开设院校之后,陶同学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新闻传播学,家长对这个查询结果也很 满意。
该考生最终被心仪的学校和专业录取。现在毕业之后如愿的进入互联网媒体行业,将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也深得领导亲睐。
(点击进行测试) 专业推荐,数据来源新浪高考志。
7.2017年高考生家长如何进行孩子的志愿填报
高考生家长彭女士特意组织了一次家庭聚会,既是为了让刚上高三的孩子放松调整一下,也借全家团聚的机会给孩子创造了一次和长辈、同辈交流备考生活、高考目标和专业志向的机会。
彭女士介绍,通过开学后的第一次家长会自己了解到,如果家长能给予孩子最及时、科学的生活辅助和信息支持,将对孩子的顺利应考有很大帮助。 在合适的时间指导并协助孩子完成相应的备考任务,才能成为一名称职的考生家长。
孩子已如愿考入国际关系学院的刘女士表示,初为高考生家长时,自己也度过了一段茫然期。高三这一年时间非常紧张,所以凡事都要打出提前量,尤其是与志愿填报相关的工作更要早动手。
刘女士通过与班主任老师沟通了解到,考生最终能否进入心仪的院校、专业深造,除了过硬的考试成绩外,更要有科学的志愿填报。于是她和家人利用去年的国庆假期,总结了孩子开学一个月的生活、学习情况,还特意腾出时间聊了聊与报志愿相关的事。
通过这次沟通,父母了解到孩子对传媒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 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家庭成员明确分工,孩子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复习、备考上;母亲从高校网站、教育类媒体等了解并收集与传媒专业相关的报考信息;父亲则将相关院校、专业近年录取分数及人数进行归纳和整理,做成表格以便于筛选和分析。
在明确目标的指引下,经过全家人的共同努力,孩子以理想的成绩被报考的一志愿院校的第一志愿专业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