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育教师的基本专业知识与能力应包括哪些方面
1、高尚的思想道德风貌。
作为新形势下的体育教师,首先应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体育教师的品德一方面将成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教师的敬业精神、责任感,甚至言谈举止都将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另一方面,教师的优秀品格将为学生们所崇拜和模仿,学生往往会将对教师的尊敬和喜爱转化为对所教学科的喜爱。
教师较高的人品修养和令人愉快的个性,如民主、公正、谦虚、慷慨、幽默、耐心、宽容、尊敬他人和良好的与人合作精神等,都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品质。
教师与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相识、熟悉、亲近、进而发展成为朋友、伙伴,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才能保证体育教学育人活动的正常进行。
2、合理的知识结构。
体育教师是体育科学知识、基本技能和技术的传授者。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应该是体育知识的宝库,是一本活的体育教科书。
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包括广博的体育专业知识与熟练而扎实的基本技能,以及相邻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
也就是要做到“一专多能”,即在拥有精深的体育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其他学科的知识也要有一定的涉及。
首先,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是作为体育教师的基本素质。一方面,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把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另一方面,由于教师的专业知识主要是用于转换和传递,因而要求教师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准确性。
教学必须对体育的全部内容及理论基础有较深的了解,认真钻研业务,勇于创新,精益求精,把握体育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其次,必须具有广博的多学科知识。
3、较强的能力结构。
(1)教学能力:教学能力即通过有效手段,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完成体育教学的能力。
(2)探索创新的科研能力: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学与研究是对立统一的。
(3)组织管理能力:体育教师应具有良好的组织教材、教法的能力和教学管理能力。组织教材能力是指教师按照大纲要求,结合学生基础现状和条件来选配或增减教材内容的能力。
体育教师的管理能力要具备以下四点:
一是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
二是遵循普遍的教学规律,认真钻研各基础学科的教育学理论,掌握本学科的教育特点,灵活运用现代教育理念。
三是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预见力,能控制课堂的全局,自如应对各种突发事件,顺利完成教学工作。
四是要合理运用评价和反馈机制,力求全面、准确、有效、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测评和信息反馈,做到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任务。
(4)灵活的应变能力:体育教师的应变能力是能否上好课的重要因素,对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具有较好的应变能力,在授课过程中就能从容地组织教学,即使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也能坦然应对,很好地加以解决。
(5)超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新型的体育教师是需要具有较强人际交往能力的群体。他们不仅要在工作中学会竞争与合作,还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
扩展资料:
体育老师业务要求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熟悉我国有关教育、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学校体育改革和体育科学的发展动态。
掌握人体科学、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体育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具有一至两项运动技术专长。
具有从事中小学、幼儿园体育教学工作的较强能力,并具有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实际知识和能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体育专业教育
2.体育教师应该具有哪些素质能力 论述题
1 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最基本的业务;工作能力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中培养新时期人才的重要保证,也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关键性因素。优良的教学能力有助于教师提高传授知识、技术、技能的效率和在教学活动中主导作用的发挥。因此,它是教师能否出色地完成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2 课余运动队的训练能力。
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是贯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重要措施,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为我国竞技运动培养后备力量和体育院校培养高质量学生,还有助于培养一支骨干队伍,推动学校群众体育活动广泛持久地开展,并在训练和比赛中,扩大体育传播,丰富课余文化生活,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集体的荣誉感。
3 科研能力。
良好的科学研究能力是中学体育教师顺利完成本职工作应具备的必要条件。现代体育运动在高速发展,新技术、新理论不断出现,体育教师只有具备了较强的科研实力,才有可能学习和接受新东西,并将它们运用到体育教学和训练之中,促进教学质量和训练水平的提高。体育科学研究的内容是广泛的,通过科研工作,能够很好地帮助体育教师自身的发展也有赖于科研水平的提高,丰硕的科研成果必将为立志进取的体育教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4 创新能力。
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是指教师为解决体育教学课题,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些新颖、独特、有价值的成果能力。
5 使用计算机能力。
上网捕捉信息是体育教师提高业务水平,拓宽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6 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是体育教师完成本职工作的一项特殊的本领,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的开放性和流动性造成了教学组织管理的相对困难,小到对于学生个性的组织管理,中到对体育课与课外活动的组织管理,大到早操、课间操、课余训练、运动会体育竞赛的组织管理能力,无一不体现着教师组织管理的才能与艺术,高效的组织管理可以促进每一个学生个体全身心地投人到各类体育活动中去,可以使群众活动的效益得到发挥。
7 竞赛组织能力。
体育竞赛是对教学与训练效果的检查,既能提高竞技水平,又能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体育教师作为竞赛的组织者,必须具备组织编排、准备场地器材,临场裁判等工作能力,这不仅要具有良好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3.教师资格证 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是什么 求解
《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基本内容: 学科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外体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趋势,熟悉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及民族传统体育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和发展趋势,掌握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特征与规律。
2)了解人体结构的基本组成、人体主要器官和系统的结构特点与功能。 3)掌握体育的本质与功能、目的与手段,熟悉体育过程要素与结构。
4)了解运动项目(田径类、体操类、球类、健美操和武术等)的起源与发展,了解不同项目竞赛活动的组织与裁判法,掌握发展身体素质的基本方法,掌握不同运 动技术(教材)的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教学设计 1)能够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运动技能水平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材进行梳理和分析,选择教学内容。
2)确定教学目标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理设计教学策略。 3)掌握教案设计的要求、方法和技巧,能恰当地表述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4)能够合理选择多种体育与健康教学资源。 5)能够对教学设计方案进行评价。
教学实施教学评价 《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分为初级中学、高级中学。更多考试大纲内容请以《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大纲》为准。
4.小学体育教师应具备怎样的教学能力
一、能力综合:小学全科教师的专业属性特征“小学全科教师”作为一个学理性概念的正式提出在中国,目前在国内为数不多的研究中,一般认为小学全科教师是由具备相应资质教师的教育机构专门培养的、掌握教育教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科知识和能力结构合理、能承担国家规定的小学阶段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研究与管理的教师。
按照这个定义,为区别于传统的分科教师,小学全科教师的特殊规定性往往被界定在胜任小学阶段多门课程的“全科教学”能力上。但是,“全科教学”是否足以成为小学全科教师质的规定性呢?(一)认识误区:当前我国全科教师是农村小学教育应时之需下的“被全科”与西方不同的是,我国小学全科教师的实践并非完全是社会经济与教育理念发展的产物,相反,其最早的政策设计与实施大多集中于中西部地区,是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应时之需。
2006年,湖南省实施“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专科计划”,首次提出培养五年制专科层次的“全科型”小学教师。由此肇始,江西、贵州、重庆、广西等省(自治区)相继把培养全科师范生作为解决农村教育现实困境的突破点,并逐渐将其学历层次提升至本科。
全科教师首先面向农村小学成规模定向培养,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居住分散,使农村小学点多面广,而且规模小,尤其是中西部地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庞大的农村人口流动使本地常住人口减少,学校生源也直线下降,许多学校不得不采取“小班化”的教学组织形式。而另一方面,农村小学师资缺乏、年龄老化,且学历层次、学科结构不合理,以至跨年级、跨年龄教学的现象十分普遍。
由于“目前很多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的教师实际已经充当着‘全科教师’的角色,一个教师身兼多个学科教学任务的情况非常普遍”。因此,相关省市在定向培养全科教师时,主要目的就是解决师资短缺的问题,尤其是解决“音体美等小学科专业师资缺乏”的问题。
在这一背景下,“全科教学”被视为小学全科教师岗位胜任力的主要特征,小学全科教师也往往被简单地描述为“语数外通吃、德音体美全扛”,或者“样样通、科科行”。审视“全科教学”特征下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被全科”,其教育实践在本质上仍然是“分科教学”,因为它所依托的课程形态仍然是相互割裂的学科课程,所追求的价值存在仍然是各个学科逻辑知识体系的纵深传授,只是在任教科目上有数量的增长而已。
这种“全科教学”定义下的全科,并没有在传统分科教学之外建立起对小学教育、小学教师角色的独特理解,也没有基于自身教育哲学而设定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它只是当前我国农村教育应时之需的一种误读。(二)理念溯源:“综合能力”是西方发达国家小学教师的专业核心素养如果“全科教师”的核心素养并非“全科教学”,那么什么又是其区别于传统分科教师的质的规定性呢?溯源国际范围,发达国家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小学全科教师这一概念,但一般都是采用小学师资全科培养与实践的模式。
如美国在“博雅教育”的传统下,十分注重小学教师通识能力的养成,并明确提出初等教育教师以承担多学科教学为原则;法国认为小学教师应该是多才多艺的,小学教师进行资格认定时要考查其多科教学的能力;英国小学教师是不分科的,要求能胜任全国统一课程中任一学科的教学;德国要求师范生必须掌握执教学科与相邻学科的关系,能够从事小学综合理科或文科的教学工作;日本则要求小学教师在国语、数学、手工、体育、音乐等领域都要擅长。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采用小学师资全科培养与实践的模式,是认为“小学教师是一种综合性职业”。
作为综合职业的小学教师,他们需要胜任“包班制”的教学与管理。“包班制”是一种小班化的教育组织形式,每班学生数20人左右,由1~2个教师全面负责一个班级除音乐、美术等技能学科之外的其他学科。
西方早期“包班制”的雏形,是希望在保持班级授课制优势的同时也能有效克服其局限性而开展研究的结果,主要孕育于19世纪末出现的选择法教学形式,如美国的巴达维教学法。到20世纪50年代,包班制已在美国小学占据主导地位,被认为是儿童中心教育思想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的体现。
以激活学生主体性为基点,“包班制”从教育观念到教育行为都较班级授课制发生了深刻变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乃至于教学空间都得以重组。在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下,小学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将分裂的学科知识与儿童丰富的生活世界联系起来,以“导航者”的角色、用“全景视角”引导儿童探究真实存在的生活世界。
同时,在增强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中,亦能以综合而非割裂的评价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因此,胜任“全科教学”——准确地说是“多科教学”只是小学教师的基本能力之一,而教师最重要的核心素养则是在一定宽度的知识上形成相关的“综合能力”。
(三)未来取向:“走向综合”是我国未来小学教师培养与实践的发展趋势小学全科教师要走出“全科教学”的误区,真正建立起自己的专业特征,则应“走。
5.如何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学校地位
要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知识、教学能力。
首先爱岗敬业,只有热爱这个行业才能够想办法做到更好。
其次,多看一些教育教学方面理论的书。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多向有经验教师和同行学习。
再次可以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参加学科培训和各种教研活动。 定期请一些高级教师来讲座上示范课,共同研讨。
最后特别要在校内同科组教师要经常进行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这样才能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知识、教学能力。
要提高学校的地位、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是一方面,德、智、体、美全面提高也相当重要作用。
6.《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1.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2.学习方式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3.教师观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具体来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7.如何理解体育教师专业能力
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大致可分三个层面:即知识、技能和态度。
其中知识层面有:一般知识、教育专业知识及体育专门的知识;
技能层面则有:参与教育的技能、组织管理技能、教学技能、运动技能;
态度层面有:健身的身心、自我调控和敬业的态度与服务精神。
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结合教学而言,一是强调专业知识,这不仅要求体育教师熟悉了解自己所教专业的必备知识,还必须不断更新全面的相关知识。当今知识型社会的迅速发展使得教师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尤为重要;二是强调专业技能的必要掌握,日常教学要求学生不仅获得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获取知识。因而向学生传授终身学习的技能比传授学科知识更为重要,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掌握必要的学科专业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对实践进行分析、评价、判断和反思的技能;三是强调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倡敬业爱生,乐于奉献的精神;四是强调对体育教学的学术研究,在研究中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专业水平,不断创新。
新的课程改革为教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实现专业化的机遇,但对于新课程的体育教学来说,学科专业的理论知识及其教学理念的实践运用是一个制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瓶颈”,教师必须将其突破,教师的专业能力才能够得到实质性的发展。
8.如何理解体育教师专业能力
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大致可分三个层面:即知识、技能和态度。
其中知识层面有:一般知识、教育专业知识及体育专门的知识;技能层面则有:参与教育的技能、组织管理技能、教学技能、运动技能;态度层面有:健身的身心、自我调控和敬业的态度与服务精神。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结合教学而言,一是强调专业知识,这不仅要求体育教师熟悉了解自己所教专业的必备知识,还必须不断更新全面的相关知识。
当今知识型社会的迅速发展使得教师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尤为重要;二是强调专业技能的必要掌握,日常教学要求学生不仅获得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获取知识。因而向学生传授终身学习的技能比传授学科知识更为重要,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掌握必要的学科专业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对实践进行分析、评价、判断和反思的技能;三是强调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倡敬业爱生,乐于奉献的精神;四是强调对体育教学的学术研究,在研究中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专业水平,不断创新。
新的课程改革为教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实现专业化的机遇,但对于新课程的体育教学来说,学科专业的理论知识及其教学理念的实践运用是一个制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瓶颈”,教师必须将其突破,教师的专业能力才能够得到实质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