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龙年未至,一条微博热搜让和 “龙”有关的民俗热议起来。
1月23日,苹果手机壳被质疑“指蟒为龙”登上微博热搜。据多家媒体报道,由于图案上的龙仅有四爪,因此有网友质疑苹果的这款售价498元的手机壳实为“指蟒为龙”。
对此,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现任教于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的戴望云指出,龙的形象在历史上有过诸多演变,“龙”“蟒”之分体现的是元代之后才形成的“真龙”观念,源于森严的等级制度。“从这个角度说,在现在这个时代,不妨淡化龙蟒之争。”
除了龙爪数量之争外,有关龙的英文到底应该是“dragon”还是“loong”的讨论,也在进行。
“五爪为龙四爪为蟒”?
为迎接中国农历龙年春节的到来,苹果日前上线了一款印有龙图案的手机保护壳。
苹果官网显示,该手机壳售价498元,尺寸适用于iPhone15全系机型,属于OtterBox品牌Lumen系列保护壳,设计师为Yulong Lli。
产品概述称,该手机壳以绚烂的牡丹烟火图案、卷曲流动的线条和明亮的色彩,生动展现龙的勇猛精神,寓意喜庆吉祥。
然而,该手机壳推出后就引起较大争议。据多家媒体报道,由于图案上的龙仅有四爪,因此有网友质疑称,中国传统文化有“五爪为龙四爪为蟒”一说,因此该手机壳实为“指蟒为龙”。
与此同时,也有声音反对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并非一直都是五爪,而是从三爪、四爪到五爪逐渐发展演变而成。
对此,苹果方面回应称,官方对手机壳产品有介绍,是以明亮色彩展现龙的勇猛精神寓意的保护壳。对于图案是“蟒”还是“龙”的疑问,苹果方面未作出正面回应,仅表示以官网页面显示的信息为准。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现任教于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的戴望云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指出,龙蟒之分事实上体现的是旧时代的“真龙”观念,源于森严的等级制度,目的也是维护阶级统治。
戴望云表示,汉以前的“龙”没有统一的形象,魏晋南北朝开始,形象趋于统一,到宋以前基本都是三爪,宋多四爪龙,元代开始有五爪、四爪、三爪之分。“皇家对龙纹的垄断开始于元代之后,在明清时期最为严格。”
戴望云告诉澎湃新闻,“龙五爪”“蟒四爪”的区分主要源于元朝之后皇家对于龙纹的垄断,同时蟒服作为一种赐服,体现的是皇权至上、皇恩泽惠,以及森严的等级制度。
“这种历史语境已经不适用于现状了。龙的形象在历史上有过诸多演变,有过三爪、四爪、五爪,龙的形象也不断被再创造,所以对于卡通龙之类,我们也不必过于较真。”戴望云表示,如果以历史上的标准来看,苹果手机壳上的卡通龙,它的配色和形象可谓是“龙不龙、蟒不蟒”。
“如果是在较为严肃的场合使用龙的形象,爪数之类的细节是值得注意的。不过苹果手机壳只是一个大众消费品,上面的卡通龙也就是表达新年的吉祥寓意,所以不妨淡化这场‘龙’‘蟒’之争,四爪之‘蟒’也可以是‘龙’。” 戴望云表示。
“龙”继续译成“dragon”适合吗?
除了龙爪之争外,事实上,关于龙的英文单词到底是用“dragon”还是“loong”,学界也有不小的争议。
澎湃新闻了解到,在目前的中小学教材中,“龙”的英文一般都被翻译为“dragon”,“dragon”也是全世界普遍接受的对龙的翻译。然而,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黄佶早在2006年就提出,“龙”不应该翻译成 “dragon”,“loong”才应该是“龙”的正确英译。
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黄佶指出,在西方文化里,英文单词“dragon”及其他语种的对应词,指的是欧洲神话中的一种虚构动物,这种动物庞大、凶悍,外形如巨蜥,“它的象征意义非常负面,在东亚以外全世界广大地区都被视为邪恶的象征”。然而在中国,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其意义极为正面。中国人也把自己称为“龙的传人”。“因此中国人在外国人面前自称‘dragon’,是自我妖魔化。”
黄佶提出,“龙”的英文应该翻译成“loong”,“它的发音和龙相近,在英文中本来就是‘龙’字的音译。此前在1809年,英国传教士马希曼就曾把龙注音为‘loong’”。
黄佶称,译龙为“loong”引来业界很多反对的声音。有人认为,“译龙为‘dragon’是约定俗成的事情,改了外国人就看不懂了”;有人说,“外国人已经知道dragon在中国象征尊贵和吉祥”,没有必要再去改其翻译;有人引用英国威尔士公国国旗上画有一头红色dragon为据,认为dragon并非总是象征邪恶,因此可以继续译龙为“dragon”;还有人说我们不必改译龙,而应该去改变外国人对“dragon”一词的理解。
黄佶介绍,随着龙年的临近,译龙为“loong”的现象越来越普遍。1月9日,CGTN在报道“新春龙舞挑战赛”活动时,把“龙年”译为“Loong Year”,把“龙舞”译为“Loong Dance”;1月22日,在华为的新春广告片中,也出现了“Chinese Loong”的翻译。“译龙为‘loong’正在被越来越多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