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知识对教师职业发展的作用

1.学习教育学理论对教师职业的意义作用是什么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教育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并不为人们的主观意志所转移,教育工只有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才能搞好教育。

历史经验证明,教育规律早在人们认识它之前,就已经存在并起作用了。遵循它,教育事业就发展,就前进,就成功;违背它,教育事业就受挫,就倒退,就失败。

例如,伴随1956年、1958~1960 年、1978年三次教育“大跃进、大发展”之后的“大调整、大收缩”就是因为违背了“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而遭致的重大失败与损失;而 1981年以后国家制定的大、中、小学工作条例,由于它符合了教育自身的规律,因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持续提高。教育学系统地剖析了教育现象的不同层次和各个侧面,揭示了教育领域里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如能自觉地在教育实践中按规律办事,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国的教育学以马列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发展、变化、唯物、辩证、动态的观点为指导,去分析、认识与把握教育现象及其本质属性。因此,学习教育学可以使我们逐步树立正确、科学的教育观,提高我们投身教育实践的自觉性、积极性与预见性,也能使我们在各种错综复杂的教育实际中坚持正确的方向,掌握正确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

二、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有人说:“不学教育学,照样能上课。”当然,现实中这种现象虽然存在,但是否学习教育学,掌握教学规律,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影响很大。

因为,上课有好坏优劣之分。一个卓越而成功的教师正是借助教育学的理论睿智,敏锐地观察课堂上学生心理活动的脉搏,恰当地利用科学的教育环境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去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点燃”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把教学过程组织得生动活泼,水乳交融,富有成效。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有教的规律,“学”有学的规律,各门学科自身又有各自的特点与规律,要形成高水平的教学“双边活动”,需要对许多因素进行综合、协调,使其发挥整体效应。有的教师上课,不能使学生心领神会,学生愁眉苦脸,摇头叹息,既窒息了学生的求知热情,又压抑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关键就在于教学是否符合教学规律,教师是否善于科学而巧妙地将教学规律应用于教学实践,并按照教学规律,纬勺约旱慕萄б帐醴绺瘛?p> 有位小学特级教师从来不把孩子当作一只空口袋,拼命往里灌东西。她把主要精力放在启发诱导上,让孩子们有的时间发展已有的知识,发展记忆、想象和理解能力,接受和消化新的知识。

如“祖国”这个词比较抽象,很难用一言半语讲清楚。她问学生:“哪个小朋友知道祖国是什么意思?”一个小朋友说:“祖国就是一个国家。”

又问:“到我们学校参观的客人中有日本朋友,美国朋友,日本和美国都是独立存在的国家,我们能不能称它祖国呢?”好多孩子同声回答:“不能!”另一个小朋友举手回答说:“祖国就是我们自己的国家。”她立即肯定了他的回答,并且画龙点睛地指出:“对,祖国就是我们自己的国家,是我们爸爸妈妈、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

又如“颗颗穗粒多饱满”这一句讲解过后,她要孩子们用“饱满”一词造句。有的同学说:“麦子长得饱满。”

有的说:“豆角长得饱满。”她忽然走到教室门口,转过身来,胸脯略微挺了一挺,两眼炯炯发光。

她问学生:“你们看,老师今天精神怎么样?”大家不约而同地回答说:“老师精神饱满。”她接着说:“让我看看大家的精神怎么样。”

孩子们也挺起了小胸脯,坐得端端正正。“饱满”这个词,大家不仅懂得了它本身的含义,也懂得了引申的意思和用法。

三、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年轻一代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品德决定着今后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随着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也给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带来了诸多新的矛盾和许多负面影响。

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不仅要重视对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授,而且要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即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并且把两者辩证统一地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及对不良影响的“抵御”与“免疫”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人才,实现培养目标。

青少年时期容易受外界影响,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只有掌握德育过程的特点与规律、原则与方法,并将其建立在社会发展需要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科学基础之上,才能使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按照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健康成长,学生才可望成为具有健全个性、奋发有为,德才兼备的新一代。

在帕夫雷什学校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年级的新生格里沙,由于母亲工作忙,开学第一天来上课时,耳朵没有洗干净。在第一节课上,女教师发现格里沙的耳朵很脏,就叫他站起来给大家看,把他作为典型,教育其他学生要爱清洁讲卫生。

教师这种粗心大意的做法,使格里沙的幼小心灵造成了很大的创伤。在这以后,每当上这位女教师的课时,格里沙就感到似乎大家的眼。

2.提倡教师专业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教师专业发展在如今的教育界是一个高频的词汇。

教育主管部门、专家教授们主要站在理想化的角度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做出宏观的描绘。名师、特级教师们主要站在经验性的角度对自身的专业发展做出微观的描述。

然而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诠释教师专业发展都体现出以下两种热门观点。一、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当下主流观点的阐述1.社会需要教师专业发展。

在当下,社会阶层的方方面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甚至更为“苛刻”的要求。在这些社会需要下,教师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

他要成为社会道德的标杆,要满足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甚至要对这一轮新课程改革的成败负责……于是乎,凡是社会对于教育的期望与需要都转嫁到了教师身上,成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种种要求。基于此,我们可以说教师为什么要发展,是因为社会的需要。

然而如果这样理解教师专业发展,很容易造成教师专业发展的泛化,太多本不该教育、教师承担的东西被塞进了教师专业发展这个“大箩筐”。在发展的道路上,教师不是轻装上阵,而是负重前行,当教师不堪其负时,发展即停止。

此外,一些不合理的社会要求也被纳入到了教师专业发展中来,如以单一的分数、升学率来评价教师……这都会导致教师专业发展误入歧途。2.职业需要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这个职业具有特殊性和发展性。尤其是进入到新世纪,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和新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普及对教师从理念到方法都提出了更多、更高、更新的要求。

此外教师的教学将越来越透明,如果说以前教师的教学是在一个较为封闭的场所内进行,但在如今的网络时代,就越来越容易成为公众围观的焦点。如现在手机技术的更新使得一些中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将教师上课的场景几乎以同步的速度,以视频的方式传到网络上。

在一些幼儿园,家长也可以通过网络视频的方式去同步观看自己孩子所在班级的教学情况。中学、幼儿园都如此,小学还会远吗?因此我们常常在私下闲聊,课是越来越不好上,搞不好就成网络红人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今天的确是从教不易,需要教师不断的发展。尽管因为职业的需要,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制定了许多新的举措,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体系仍然是两条线,一条是职称线,以小学为例,通过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小学中学高级教师这些由低到高的职称画出一条教师专业发展的路线。

另一条是荣誉线,仍以小学为例,通过市(区)优秀青年教师――市(区)学科带头人――省级特级教师――专家型教师这些由低到高的荣誉称号又画出一条教师专业发展的路线。而许多教育主管部门就很喜欢用这两条线来勾勒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

可这样做最大的弊端就是将教师的专业发展窄化了。因为这两条发展线都是一个金字塔结构(如下图)。

很多老师根本就发展不到顶端。很多老师可能因为编制的原因,比例的原因或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停在了某个阶段。

是不是一个教师不能沿着发展线前行了,他就可以不发展了呢?或者他走到这两条发展线的尽头,他就不需要再发展了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由此可见,这种评价体系无疑在时间上缩短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路途。

在空间上用群体的发展代替了全体的发展。综上所述,社会和教师职业的需要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把教师放在发展的客体上。因此在这两种观点支配下的发展只能是被动的发展,一旦外部刺激不起作用,发展就会停止。

此外,这种外部压力下的发展也是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此,笔者认为,我们应该转变观念,将教师作为发展的主体来思考教师为什么要发展?支撑其发展的源动力到底是什么?二、我们为什么要提倡教师专业发展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发展?笔者从一名基层教师的草根思考出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不应是屈从于社会的压力或是获得更高的职称和荣誉,而应是为了自身的幸福求发展,并在发展中获得幸福。

这种建构于自我心灵的幸福感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源泉。它不是来自于外在的名利,而是由内在的认同感和成就感所支撑的,是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

1.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认同感。回顾自己教师专业发展道路,观察身边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聆听特级名师诉说自己专业发展的路程,笔者发现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教师的专业发展起于认同。

而这种认同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自己对学科的认同;二是别人对自己的认同。所谓自己对学科的认同,就是一个教师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愿意在这个学科上发展。

这种认同一是其本身具备这个学科一定的学科知识。二是在教授这个学科时在技能运用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独到的见解并将工作视作挑战,不断的前行。

就第二个方面而言,教师的工作是需要得到学生、同事、学校领导和学科教研员认同的。认同的程度越多,教师发展的动力越大。

笔者认为在众多认同对象中,学生的认同是最重要的。因为你教学的对象是他们,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当孩子们期盼着上你的课,爱你、敬你、尊你、重你时,你怎能不发展自己,从而让自己幸福,让自己的学生幸福呢?综上所述,。

3.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

提出教师专业化的背景分析:

1、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现终身教育的要求。 教育应当是个人一生中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终身学习将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而作为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教师,更应要求以终身教育为目标,将终身学习贯穿于自己的一生,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不断汲取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知识、研究最新的科研成果,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使自己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认知。

2、教育所承载的社会期望转嫁于教师。随着人们对教育期望的提高,对教师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在传统的认识中,教育一般被定位于“传承”社会文化。因为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实施者,所以这些期望又转化为对教师的素质要求。现代教师不仅要有广阔的知识视野,良好的道德修养、健康的心理素质,还要有开拓的创新精神、精湛的教学艺术等等。

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纲要的颁布集中反映了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对教师专业化提出的要求。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也反映出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首先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不断提高我国教师专业化水平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日益深入。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的改革都对教师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社会进步,使中国教育及其对于教师需求的重点从量的扩展转向了质的提高。

其次,随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教师质量与全国实施素质要求的差距明显表现出来。教师迫切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适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观念;提高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理论转化为方法的能力,适应综合性教学、研究性教学、实践性教学的新要求;提高将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的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和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增强理解学生和促进学生道德、学识和个性全面发展的综合水平。

4.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教师专业发展基本途径的探索易森林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执行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有必要对教师素质提高的各种途径进行研究探索。

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一、反思性教学(一)反思性教学的产生与发展反思性教学即“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①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国际经济地位下降,人们将教育视为造成这一状况的重要原因,而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提高师资水平就成为美国当时教师教育的首要任务。但到底如何对教师培养培训体系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师的素质呢? 《国家为2l世纪的教师作准备》提出,设置教师硕士学校课程的目的,是使师范生充分利用教学的研究成果和优秀教师积累的知识,发展其教学和管理技能,培养他们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的习惯,为专业上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种通过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提升自己教学专业化水平的方法在美国教师教育实践中产生了很大影响,并很快在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兴起,进而波及全球。(二)反思性教学的意义反思性教学的意义从总体上讲,就是有利于教师的成长,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教师专业的发展。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l、反思性教学有利于教师掌握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教师的知识构成大体可分为一般文化知识、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及实践性知识,前三部分知识分别与其他文化人、学科专家、教育理论工作者类似,而实践性知识则是其他人所没有的。

因此,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肯定,就是对教师职业独特性的肯定,而这种肯定无疑有助于增强教师的自尊和自信。其次,实践性知识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建设性工具。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开发有利于解决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更好地对教师实践予以指导;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个体性、创造性和发散性特点有利于教师工作特点的充分发挥;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在教师从新手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2 反思性教学有利于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的提高反思性教学能使教师对自己在教学中的活动以及学生的表现进行认真的观察与分析,并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观摩讲座使教师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潜意识中对教育教学的理解与所接受的新信息之间的差异,从而使新信息不断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在不断应用的过程中,使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得到发展和改变。3、反思性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的转变经验型教师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教师的教育观、教学方法、策略、学生观等不依时间、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发展。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经验型教师之所以产生并得到延续,是因为其适应了当时的社会发展,但是,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社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经验型教师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了,社会呼唤反思型教师。反思性教学的实践能够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并使之成为其习惯,这样才能促进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的转变。

(三)反思性教学的策略在教学实践当中,根据反思的源起,我们可以将反思策略分为两大类:内省反思法和交流反思法。l、内省反思法内省反思法是指反思主体主动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的方法。

根据反思对象及反思载体的不同,内省反思法又可分为以下几种具体的方法。(1)反思总结法反思总结法主要是指通过自己记忆,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予以总结、反思的方法,从而进一步使教学实践中的“灵感”内化,也使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得到考虑。

(2)录像反思法录象反思法是通过录象再现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主体以旁观者的身份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的方法。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客观地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这样能更好强化自己已有的经验,改正和弥补自己的不足。

.(3)档案袋反思法档案袋反思法则是以专题的形式为反思线索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包括课堂提高的形式是否多样,课堂提问的内容是否课堂的重点、难点,对某学生的提问的形式、难度是否符合该学生的实际能力等等。2、交流反思法交流反思法可以就某一问题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也可以是在听完某教师的一堂课以后,针对这堂课而进行交流。

这样可以反观自己的意识与行为,加深对自己的了解,并了解其他与自己不同的观念,进而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二、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5.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有哪些的促进作用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如何不断适应和实现专业发展? 对于教师专业化这一概念,我们应该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来理解。

从动态的角度来说,教师专业化主要是指教师在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自身不断主动学习的基础上,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这一发展过程的实现不仅需要教师自身主动的学习和努力,以促进和提高自已的专业能力,而且良好外部环境的创设也是教师专业成长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确立严格的教师选拔和任用标准;建立教师专业组织和形成教师专业规范等。

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其自身和外部环境这两方面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而从静态的角度来讲,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真正成为一个专业,教师成为专业人员得到社会承认这一发展的结果。

因此教师专业化不仅是教师培养、教师教育的过程,而且是教师培养、教师教育的目标和发展趋势,体现了对教师专业水平和社会地位的一种肯定和认可。但是当前,尽管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医生、律师、工程师这些专业人员相比,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仍相对不足,并且相应其社会地位也未达到其他专业人员的水平,因此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当前教师职业正在由“半专业化”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专业化”成为未来教师发展的努力方向。 作为中学教师,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及其与现代教学相适应、现代教学所需的各种知识。

现代科学知识日新月异,我们所学的知识不够丰富,各种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涌现,我们很快感到不能得心应手。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学习进修,否则不能应对学生的各种问题,会被学生问倒,也会削弱我们的威信。

同时,一些新兴学科的出现,也要求我们去不断”充电”,学生们所涉及的知识很宽很广,也有一定的深度,教师不学习不钻研行吗?因此,教育的改革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业务知识结构。 我们应该充分地学习掌握有关内容,理解领会其精神实质,并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进行探索、尝试。

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材的应用等等。并且在学习实践过程中,边总结整理,把看到的、想到的及时记录下来,平时养成写课后笔记的习惯,碰到好的内容及时总结成教学案例,这样日积月累,我想一定会大大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教学过程的渗透以及教学活动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需求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愈来愈强烈,因而,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新课程注重学生研究性学习,它要求教师能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为此,我们首先必须成为探究性的学习者和实践者,以自身的探究性的学习经验和实践能力,去更好地指导、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 在教学中,课后及时总结经验:成功的是什么,不足的是什么?如何改进?长期坚持,就一定会积累不少的教学经验与理论,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向教师专业发展又跨进了一步。

另外,教师还要有广阔的教育前沿视野,敏感的教育问题意识,灵活有效的从事教育教学的能力,数学教学活动中实验的操作能力和设计能力,教学管理的能力等。所以,以后我会朝着这些方面努力,使自己早日成为一名专业化的人民教师。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新世纪的教师不再只是教师匠,而是不断地向学者型发展。

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才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发展和创新,才有利于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加快对学生的培养。

6.教师专业应发展什么

一、提高认识,加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新世纪的教师,应具有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精湛的教学技艺,创造性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此完善、发展自我。然而教师专业能力既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制约教育质量的瓶颈。因此,对教师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个人教学水平,我认真学习新课标,领悟新课标精神,努力做好教学工作,保质保量完成教学工作。本学期,我认真的备课、编写教案,设计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开展有效的教学。在教学中我把学生放在首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阶段规划和措施我认真对待,不断反思,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深深地认识到:只有不断充实自己,不断迎接挑战,认真过好每一天,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我是个普通的教师,但我坚信,把普通的事做好,这本身就不普通了,所以为了我爱的教育事业,我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工作。

加强教育理论学习.

我把充电作为自己工作的基础。因为我知道,社会在前进,观念在改变,教学理念也在改变,自己一旦不努力学习,将很快被淘汰。今年我订阅了《小学语文教师》这门刊物,及时了解语文教学的新动态、新方向,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学习中注意记录自己的心得与感受,把自己的教学经验及时记录整理。另外,自己还阅读了《有效教学》、《教育心理学》等书籍,不断给自己充电,让自己在讲台上站得更稳。

a学习教育心理学,使自己能运用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去分析学生的学习,分析教学中所在的问题。

b全面系统的学习课改的理论,学习新的课程标准,竖立与新课程完全想适应的教学观念。提高对课程、教材的研究与实践能力。

7.如何在教师专业发展更好发挥引领作用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

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职业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身的理论武装,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特征。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师职业的专门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

概括而言,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包括专业知能,专业道德,专业自主和专业组织等方面。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本质上是个体成长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和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

我国的教师专业化意味着逐步提高学历层次,提高学术水平,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以及职业道德水准,从而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建设。一个教师,如果不把培养人才,怎么培养,这个问题从理论到实践加以解决,那么这个教师就不是专业的。

咱们当老师,每天平凡具体、琐碎细致的教学行为,都应该体现对学生的培养,这才是专业的。有些事情司空见惯,就见怪不怪。

例如有的小学,低年级的小学生一天都不许下位子。孩子从上午七点半一直坐到下午三点多。

如果课后还有兴趣班,那就继续坐着听讲。老师们,包括我在内,这样一天坐下来也受不了。

何况六、七岁的小学生,不会坐残废了吗。又例如德育,好象学校里有专人负责德育。

其他老师呢?不知道是干什么的。其实,学生上每一位老师的课,都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个孩子到你的班里,原来不爱学的爱学了,原来不懂事的懂事了,这就是德育。老师的身教,比空口说教的效果好的多。

是不是每一位老师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专业化,第二要有专门的、规范的、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有严格的要求。关键是有教育科学和教育技术的含量。

教师专业化,就是一个教师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是一个教师一辈子需要不断进行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专业化的研究型教师、教育专家,跟教书匠的区别,就在于教育科学和教育技术的含量。教师要专业化,必须掌握教育科学和教育技术,有专门的规范的知识和技能训练。

判断专业的水准,主要是两条:第一条是不可替代性。不可替代性越强,专业化的水准越高。

第二条是研究精神和创造精神。什么是研究精神?就是有兴趣探索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总是考虑这个。

对于大家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自己总是爱琢磨。过去我们就常说,教师的思维能力表现之一就是能不断地提出任务,不断地解决问题。

表现之二是熟悉学生的思维规律,能帮助学生排除思维障碍。作为一名教师,要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使之成为自身努力的方向。

1、以人品促发展。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就是要热爱教育,热爱学生。

教育的宣言是爱满天下。一个优秀教师的必备条件和标准是热爱学生,这是好教师高尚情操和美好人格的集中体现。

爱是伟大的导师。它可以使人献身;爱是不竭的源泉,它可以产生力量。

有了爱,师生之间就架起了一座情感的桥梁。有了爱,师生之间才会心灵相通,教师才会愉快地播种知识,传播文明,塑造灵魂;学生才会愉快地接受知识,继承文明,设计人生。

作家爱他的作品,科学家爱他的发明,画家爱他的绘画。正因为他们有爱,才成了家。

作为一个教师,只有充满爱,才能成为教育家。2、以能力促发展。

在同一所学校,一个成就明显的教师与一个成绩平平的教师的主要区别,不是占有知识的多少与深浅。除了爱不爱学生以外,主要区别在于能力。

这种能力包括:管理学生的能力、教学能力、辅导能力、调动学生内在动力的能力、紧密配合家长的能力、借助社会力量的能力等等。相对来说,知识的积累与更新比较容易,而能力的提高却是艰苦的。

一个教师业绩平平,并不是所讲教材他不懂,而是缺少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理解的知识的能力,这就需要不懈的实践,执着的追求和虚心的学生。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十分重视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

3、以学识促发展。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思想品德、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是缺一不可的。

一棵大树之所以能挺拔参天,是因为它不断汲取养分。一头奶牛之所以能奶水如泉,是因为它不断获取饲料。

作为一名教师,要想让学生踩着自己的肩膀去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就必须不断加深、扩展、更新自己的知识。停止学习的教师,无异于断了根的树,不能进食的牛,那是非常危险的。

4、以创新促发展。教师要有一种创新精神。

8.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第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多样性。高校历来就是更新知识、创造知识的基地,教师除承载着为社会源源不断的输出人才之外,还担负着专业领域内的科研工作。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多样性。

第二,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由于近年来高校改革对教师队伍的高要求,教师的学历水平普遍较高,并且高校作为知识更新与创新的发源地,教师较易接触教育及学术的发展前沿,相对来说,这种先天性优势更能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并且,教师的教学对象是思维活跃、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及思维能力,较易接受新的思想及知识,促使教师也要不断接受新鲜事物,不断追求前沿知识,拓展知识领域,开阔视野。另外,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使得终身学习观的社会的普遍重视,教师更是成为直接实践者。这些因素均成为促使教师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各种途径的学习、培训,不断促进自身教师专业发展。

第三,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性。一方面,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另一方面,教师专业发展贯穿于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

9.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环境因素。社会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心理环境。

2、学校因素。学校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场所,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

3、群体因素。教师不是孤立存在的,他生活、工作在一定的教师之中,群体组织对于个体成长的影响和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4、个人因素。个体因素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最直接、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因素。

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从新手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扩展资料:

教师专业发展首先强调教师是潜力无穷、持续发展的个体。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把教师视为“专业人员”。

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成为学习者、研究者和合作者。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具有发展的自主性。教师的自主发展强调的是发展教师个体的个性和特长,使个体的潜质充分发挥出来。

由于高校改革对教师队伍的高要求,教师的学历水平普遍较高,并且高校作为知识更新与创新的发源地,教师较易接触教育及学术的发展前沿,相对来说,这种先天性优势更能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教师专业发展

erp系统是什么意思啊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