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老师应当掌握专业知识

1.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老师应该具备怎样专业基本功

首先,要有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指导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素质。作为信息技术教师,面对的除了学生,还有学校领导、教师,都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对象。

其次,能承担起建设、维护和管理学校计算机及其网络的责任,在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中起建设者和领头羊作用。在学校发展过程中,信息化的规模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在此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可能并不是我们现有知识能够解决的。然而,作为学校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教师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个责任。技术上的困难无论如何要想办法解决。学校的信息网络以及设备良好的运行使用往往也依赖于信息技术教师的有效管理以及具体工作。信息技术教师从事的服务性工作,直接对学校的基础实力以及长期发展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

作为教学基本知识,我看了浙江省温州中学谢作如老师的博文《积累和磨练——参加全国优质课展评活动心得》后,很多知识真的需要恶补一下。

教学设计上,这学期上《网络技术应用》最有心得了,于07年通过网络工程师,不敢说水平有多高,但网络知识的大体结构还是知晓的,可是上课的结果连自已都非常不满意。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也一直在探索。

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应当掌握哪些主要的教学理论

进入 21 世纪, 人类步入信息化时代, 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着许多重大挑战。

加强教育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和“信息素养”已经成为各国普遍接受的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信息技术已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一种技术能力素质, 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

随着“校校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推进和课程改革,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正处于由“基础设施建设期”转向“信息技术应用期”的转折期。当此重要时期,《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颁发和执行将引领我国从教育技术设施的建设期走向教学实效的应用期。

帮助教师反思和发展自己的教育技术能力, 进而增加学生接触、学习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机会, 加快基础教育信息化。《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试行, 对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有着重大意义。

近些年来, 国家十分重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 教育部从1999 年至 2003 年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 把教师信息技术教育能力的培训作为主要内容。 这些举措加强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 对提高教师教育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有利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 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康发展。教师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和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的关键因素。

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料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创设一种新型教学环境。这样一种新型教学环境, 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方式体现出 “自主、探究、合作的特征”, 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得到真正落实。

这样一种努力和方向, 正是我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和要求的, 也是近年来世界各国非常重视的。加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 将有力地促进广大教师尽快适应 信息技术环境,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 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推进 教育信息化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紧迫要求。

第二, 进一步加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推进教师专业化是国际教师教育改 革发展的潮流, 也是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导向。

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证明,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提高教学工作的专业水平是造就高质量国民教育的根本保证和必由之路。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 今天的教师, 仅具有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和学科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手段, 通过这些方法和手段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贯彻到教育教学过程中, 融入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去。

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 随着教育技术的应用对教学活动效果所产生的影响日趋明显, 掌握和有效运用教育技术已成为教师专业化的重内涵, 成为广大教师迫切需要掌握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制定, 是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化的“里程碑”。

第三,改变传统观念,加强学术交流也是必要的。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的影响有目共睹,而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基础学科的思想和态度却在这种应试的大环境下无法马上改变,不论是学生、家长、其他科目教师、学校领导还是信息技术教师本身思想都没有从忽视信息技术的状况中转变过来。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对改变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责无旁贷,所以我们需要坐下来思考一下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本身的教学水平,自己先重视起来,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大家不定期的召开研讨会,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在论坛里交换教学经验和心得,教案和课件等教学资料信息共享,为了我们共同的事业努力。

主要是通过网络营造一个信息技术教师的活动平台和资源库。 2004 年 12 月 25 日, 教育部正式颁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标准》主要内容包括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管理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和技术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三部分。 每部分内容都涉及意识与态度( 主要包括重要性的认识, 应用意识, 评价与反思, 终身学习等内容) , 知识与技能( 主要包括基本知识, 基本技能等内容) , 应用与创新( 主要包括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支持与管理、科研与发展、合作与交流等内容) ,社会责任 ( 主要包括公平利用, 有效应用, 健康使用, 规范行为) 等四个能力维度。

《标准》把引导中小学教师具备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与 态度, 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探索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的途径及方法, 并使中小学教师明确在应用教育技术过程中的社会责任作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这是我国颁发的第一个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标准, 是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展的重要“里程碑”, 对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专业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作为一个计算机教师必须要掌握哪些技能

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全面的基本信息素养,构建良好的学科教学能力教师基本信息素养主要包含信息知识及信息能力,是构建学科教学能力的基础。信息知识包括信息技术、信息系统、信息检索、信息管理、信息法规等相关知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通过掌握信息知识正确处理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和传播的关系。信息能力包括信息计算的基本操作技能、信息系统的使用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理解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表达能力和信息生成能力,此外,还包含硬软件的维护与管理能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通过建立信息能力有效进行信息的获取、传递、再生、施用等高级技能。

2.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与教学实践能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掌握的教学设计能力包括教育学与心理学的运用,教育技术的认识与理解,以及拟定教学设计方案;而教学实践能力则包括教学基本功,教学技能,以及教学体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响应新课标的号召,注重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和小组探究学习能力,塑造学生良好的自主意识与协作意识。在信息技术提供的智能化平台下,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应关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之间,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的多元化交流和合作,建立良性的师生互动关系。

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媒体资源应用与开发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研创新意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除了本身应具备的计算机知识、计算机语言及相关软件的操作技能外,在技术方面,还应利用自身对媒体资源认识的优势,创建开发有利于自身教学的媒体资源,优化教学环境;同时在理论方面,信息氛围的营造与信息文化的建构包含许多创造、创新的需求,也隐含着沟通、交流的需求,信息技术教师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具体实施者,则应积极参与相关教育部门组织的学术交流会,分享教师之间的教学研究方法,抓住每一次机会取长补短的,自成一派独特的教学理念。

4.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通过课程反馈与评价和提升教学反思能力,内化教学概念在信息风暴席卷全球的今天,重复的信息更迭交替终会孕育出成熟的信息技术,就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而言,一方面,要广泛借鉴国内外信息技术课程短暂历史中积累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更需要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在认真研究课程特点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教学实际,关注学生的课程反馈与评价,有意识地进行教学反思,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5.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形成高尚的信息道德,具备良好继续教育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养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它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修养、专业知识更新与扩展、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和现代教育技术以及现代科技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学科群,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如果要做到“加强信息理论和信息技术教育,提高整个民族的信息化意识”,就必须不断完善知识结构的自我更新,适应学科教学的要求,还要具备较强的继续教育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不断完善自身的能力素质结构,科学与文化相结合,从而保证新课程的实施。而且作为社会责任感的信息技术使用者、探求者以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规范自身按照法律和道德使用信息技术的同时,更应坚定一种使命感,正确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

4.信息技术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初级)

1.硬件操作技能:

①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和操作,常用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的基本操作(如常用的键盘、鼠标、光驱、U盘、打印机、显示器等);

②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与结构;

③会正确开关计算机;能够正确使用校内所配备的各类电教教学设备。

2.软件使用技能:

①熟悉常用计算机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基本操作(如文件管理、启动运行应用程序);

②熟练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法,每分钟可输入15个汉字;

③掌握在计算机上新建、重命名文件夹及复制、粘贴、删除、移动文件等操作;

④会使用Winrar、Winzip压缩软件进行压缩与解压处理;

⑤会使用Word办公软件进行文字输入并进行简单的内容、格式编排和打印;

⑥能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⑦会在互联网上浏览信息,搜索教育、教学资源,会在网上进行上传、下载等操作。

3.信息化教学素养:树立与教育信息化相适应的信息意识;能够对各类信息化教育资源进行价值判断,选择与任教学科相适应的信息化教育资源并应用于课堂教学。

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中级)

除具备初级能力外,还须达到:

5.浅谈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

一 思想道德素质要求 首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是教师工作的动力来源。

目前,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和角色尚处在转型过程中,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对于立志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来说,要做好乐于奉献的思想准备,能心甘情愿地献身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事业。

其次,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要关心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动态,能主动从各种媒体了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并关注信息科学技术应用于教育的发展状况。另外,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开拓进取、团结协作的精神,要不断提高自己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勇于更新观念,掌握科学的观点和方法,苦练真功,不断探索信息技术教育的新路子。

二 专业知识素质要求 现代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知识结构特征。一名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在专业知识素质方面应该具备以下三点。

1.扎实的教育理论素质 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更新快速,教学内容、知识结构及教师掌握的信息技术能力都需要不断更新。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不但要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论、教育管理基本知识,懂得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还要具备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理论基础,从而以教育理论和现代化教育思想为指导开展工作,明确工作目标和方向。

2.精湛的专业知识素质 信息技术教师既要在理论上刻苦钻研学科知识,又要通晓各种教学媒体的特点、使用技术及教学方法,还要在一定广度和深度上熟知与课程相关的内容,并了解中外信息技术教育实践和理论的发展过程、现状及趋势,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及其在中学的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达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把计算机信息技术作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卓有成效地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工作。

3.宽泛的学科知识素质 由于每门学科都是相互渗透的,传统学科的界限愈模糊而知识的分类却愈精细。任何一位教师要想在所从事的学科领域取得教学和科研的突出成就,都必须以雄厚的知识做后盾。

另外,教师只有摆脱了封闭的知识结构的局限,才能跟上科学发展一体化的步伐,而不受分科的束缚。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应了解与专业有关的各种新型学科、边缘学科、中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基本内容,及时吸取当代科学发展的新成果以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样一来,信息技术教师才能一专多能,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更高要求。 三 信息技术方面的要求 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无疑对培养学生有着重要影响并关系到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成败。

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素养应满足四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教师在信息活动中对信息价值的感知。作为知识信息的传播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信息技术中领航者的信息技术教师要自觉地树立现代教育信息观,时刻感受自己对信息的需求。

同时要善于发现并把握在教育教学中有价值的信息,自觉地将这些信息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第二,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是指在信息的获取、创造和传播过程中应遵守一定的伦理道德规范。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危机,如信息污染、信息滥用、信息安全等,信息技术教师作为学生品德形成的促进者和心理行为的指导者,应具备良好的信息道德,自觉地选择对学习生活有益的信息,坚决抵制不良信息,负责任地使用信息。

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要在道德意识上严格要求自己,在道德行为上做“人之楷模”,要遵守信息时代的道德规范,并努力成为学生健康、安全、合法地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典范。 第三,信息知识。

信息知识是指对信息学理论的理解、对信息源和信息工具相关知识的掌握,是构成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素养的基础。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了解掌握各种信息技术媒体的特点和作用,掌握一些常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

同时,信息技术教师应当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原理以及网络组建知识,学会利用网络搜集数据、交互式教学等。信息技术教师还应当成为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倡导者,具有帮助和指导其他学科教师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其他学科教学过程中的能力。

第四,信息能力。信息能力可以归纳为信息系统的操作能力、信息采集的能力、信息通讯的能力、信息组织与表达的能力、信息加工处理的能力、信息结果的分析与报告的能力等,包括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技能,它是构成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素养的核心。

具体来讲,这些信息能力体现在教师通过使用常用的教学工具软件和使用网络等多种信息服务并用于各项创造性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中。信息技术教师作为信息的吸收者、生产者和传播者,其信息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所以,信息技术教师要具备娴熟运用网络搜集、在线交流等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要具通过对诸多信息的归纳及全面、客观地综合评价后得出新的结论并进行有效传播的信息表达能力。 四 个人能力方面的要求 教师的能力是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基本因素。

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以。

6.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哪些能力与素质

专业知识素质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实现教育的最优化和现代化,因此,计算教师必须懂得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掌握现代教育的理论,要全面掌握专业基础知识,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准备地解答学生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定期检查各种设备,及时对有故障的设备进行维修。这些基本管理知识是确保机房正常运行的保障,让我们真正达到最大限度内高效、有序、合理、规范使用计算机的目的。

能力素质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

把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通过对计算机各种新技术的产生、现状和发展的介绍,通过计算机和图片演示,组织参观等形式,向学生展示我国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新成就。介绍国内外计算机研究的新动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可以在教学中大胆引入电脑游戏,当然玩不是目的,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理论联系实际。如在讲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时,我们可以在讲解基本的理论知识后,可以分组让学生自己动手拆开一些旧电脑(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想中看,看中动手,动手中思考问题,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开拓创新能力

鉴于计算机技术的“更新速度快”这一特点,书本上的很多知识已跟不上形势,所以我们要勇于把一些新的计算机业界动态及最新的计算机知识引入到课堂中来。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教会学生怎样学,怎样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去。

3、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设备的能力

学校机房一般都已初具规模,每个学生在上机时都能有一台独立电脑,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服务器的操作来边演示边讲解,同时也可以获取控制学生机的屏幕、键盘等信息来观察学生的情况。教师还应多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以其丰富的表现力来提高课堂效率。

erp系统是什么意思啊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