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需要哪些材料和证据(民事诉讼立案条件)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之间的经济交往越来越频繁,随之而来的经济纠纷也呈现上升趋势,加之人们法治意识的不断提高,遇到纠纷,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那么在提起民事诉讼时需要向法院提交哪些材料呢?

首先,要搞清什么是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全体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发生的诉讼关系。

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诉讼。或者说,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产生得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

其次,要知道民事诉讼需要符合哪些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三,要熟悉《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

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一条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第一百二十二条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第一百二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第一百二十四条人民法院对下列起诉,分别情形,予以处理:

(一)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诉讼;

(二)依照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三)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由其他机关处理的争议,告知原告向有关机关申请解决;

(四)对不属于本院管辖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五)对判决、裁定、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申请再审,但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

(六)依照法律规定,在一定期限内不得起诉的案件,在不得起诉的期限内起诉的,不予受理;

(七)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

综合所述,我们可以知道,要想通过诉讼方式解决民事纠纷,首先要向法院提起诉讼,提起诉讼时,要提交的材料有起诉状、双方当事人的身份信息载体(如身份证、营业执照等)、支持自己诉讼请求的相关证据材料(如借条、合同、协议等),对于向哪个法院提起,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是向被告人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

另外,诉讼可以自己向法院提起,也可以委托代理人向法院提起;还有提起诉讼的方式,不仅可以到法院提起,还可以在网上提起。近两年,根据疫情管控需要,很多法院都开通了网上受理诉讼的通道。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