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边万莉北京报道10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作《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的金融工作主要进展和成效,以及下一步的工作考虑。
纵观报告全文,从货币政策执行情况、金融业运行和监管工作、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隐患、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汇报。对于下一步工作考虑,报告表示,金融系统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针对经济形势的变化,精准有力实施宏观调控,切实加强金融监管,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
值得一提的是,潘功胜近日表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近期,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在积累,亮点增多,预期好转。工业、服务业增速均有所提升,市场销售加快恢复,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他进一步指出,下一步,中国将更加关注经济增长和可持续性方面的平衡,在保持合理增速的基础上,积极推动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中国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有力有效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下一步,要持续用力、乘势而上,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加快经济良性循环,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
1、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加强逆周期调节,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广义货币(M2)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具体看,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二是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三是降低企业融资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四是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总计7.0万亿元;1月至9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91%,比2022年同期下降0.32个百分点,其中9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82%,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在个人信贷成本方面,前9个月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4.13%,同比下降0.88个百分点。记者还了解到,目前已有超过22万亿元存量房贷利率完成下调,惠及约5000万户、1.5亿人,利率平均降幅0.73个百分点,合计每年减少借款人利息支出1600亿元,户均每年减少3200元。
下一步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潘功胜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精准有力,把握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节奏平稳。
总量上,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稳定性,切实支持扩大内需,增强发展动能,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价格上,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红利,有效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同时,维护好存贷款市场秩序。
结构上,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继续加大对普惠小微、制造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继续实施好存续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用好用足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和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
2、助力实体经济稳定增长和转型升级
进一步提升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质效,为经济回升向好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具体体现在四方面:一是保持融资总量合理充裕;二是进一步支持重点领域;三是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四是提升基础金融服务。
对于下一步工作安排,报告指出,“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助力实体经济稳定增长和转型升级。”一是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二是完善薄弱环节金融服务;三是强化经济转型升级金融支持;四是支持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五是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值得关注的是,在完善薄弱环节金融服务方面,再次强调对国企和民企一视同仁,进一步增强“三农”、小微企业、新市民等群体金融服务供给,提高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在支持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方面,提到加大保交楼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做好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金融支持工作。
3、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
报告指出,金融改革不断深化,金融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下一步,将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优化。
一方面,优化金融机构结构。强化大型商业银行主力军作用,深化政策性银行改革,推动中小银行回归本源和主业。另一方面,深化金融市场改革。积极发展多层次股权市场,推动注册制改革走深走实,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扎实推进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壮大各类中长期投资力量。加强投资者保护,严惩证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债券市场建设,促进债券市场各类基础设施之间有序互联互通。稳慎发展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完善监管体制机制。
此外,提升金融业制度型开放水平。值得关注的是,去年的报告中这一提法为“扩大高水平金融开放”,且今年对此着墨颇多,内涵更为丰富。
报告表示,在安全可控前提下,进一步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构建与金融高水平开放要求相适应的监管体系,提高驾驭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本领。扎实推进境外上市备案管理工作,完善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管理。推动形成常态化、可持续的中美审计合作机制。深化与香 港资本市场合作。研究推出一揽子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政策,深入推进贸易外汇便利化等政策措施。稳妥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构建海外投资风险预警防控体系,维护外汇储备资产安全和规模稳定。坚持多边主义原则,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合作与治理,推动全球金融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4、提升金融监管有效性,弥补监管短板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和外汇局落实金融管理和监管责任,加强金融监管,取得积极成效。即,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完善各行业领域监管规则、加强金融法治建设、严厉惩治金融腐败。
报告提出,要进一步提升金融监管有效性,弥补监管短板,强化金融风险源头管控。具体看,一是强化审慎监管。二是强化监管执法和监管效能。三是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四是加强金融法治建设。五是强化金融反腐和人才队伍建设。
5、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相比于去年报告中“进一步做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作”的表述,今年报告提出,健全市场化、法治化、常态化处置机制,平稳有序推动重点金融风险处置,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对金融机构风险,完善金融机构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着力强化早期纠正硬约束。有序化解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推动兼并重组,该出清的稳妥出清。完善对大型企业集团债务风险的监测,继续稳妥推动存量风险处置。
对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坚持分类施策、突出重点,统筹协调做好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工作,压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推动建立化债工作机制,落实防范化解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政策措施;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引导金融机构依法合规支持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建立统计监测体系,加大政策落实力度。
对房地产市场风险,按照因城施策原则,指导各地精准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加大保交楼金融支持力度,一视同仁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对非法金融活动,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强化监测预警,加强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对洗钱犯罪行为和地下钱庄保持高压严打态势。
6、着力维护金融市场稳健运行
相比于去年,这是今年另外单独增加的提法。报告表示,进一步推动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政策措施落实落地,从投资端、融资端、交易端、改革端协同发力,不断激发市场活力。稳妥化解大型房地产企业债券违 约风险,强化城投债券风险监测预警和防范。“稳预期、防超调”,加强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发挥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防范跨境资金异常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