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专业知识文章

1.小学语文专业知识包括哪些

小学语文专业知识点归纳 一、拼音 1、基础知识回顾: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

2、声调:分为四声。标调歌:“有a 不放过,无a 找o、e ,i、u 并列标在后”3、音节:音节是声母、韵母和声调的组合。

(1)当韵母“u”和声母“j、q、x、y”相拼时,去掉“u”头上的两点,如“ju”。(2)人或事物等专用名词的拼音,第一个字母大写,如“北京 Beijing”4、隔音符号:当a、o、e 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读音易发生混淆时,应在第一个音节后面加上隔音符号,用“’”表示,帮助分清两个音节。

如“ping’an(平安)”、“qi’e(企鹅)”。二、汉字1、笔画与笔顺规则 “先横后竖(十),先撇后捺(八),从上到下(景),从左到右(树),从外到内(同),从内到外(函),先里面后封口(国),先中间后两边(水)。”

2、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7种结构) 独体字(中)、左右结构(秋)、左中右结构(做)、上下结构(恩)、上中下结构(翼)、全包围和半包围结构(园、区)、品字形结构(晶)3、无声的老师——字典(3种查字方法) (1)“音序查字法”的步骤:认准字音;定字母、翻索引;查音节、找汉字。 (2)“部首查字法”的步骤:定部首、翻索引;数余画;查汉字。

部首查字法的规则:上下都有,取上不去下;左右都有,取左不取右;内外都有,取外不取内。独体字一般将字的第一画作为其部首。

(3)“数笔画查字法”的步骤:数准笔画数;翻索引、查‘难检字索引’;找汉字。4、形近字(8种表现形式)——理解记忆法、口诀记忆法 (1)笔画相同而位置不同“由”和“甲”(2)字形相似但笔形不同“外”和“处” (3)字形相似但偏旁不同“晴”和“睛” (4)字形相似但笔画数量不同“今”和“令” (5)结构单位相同但位置不同“陪”和“部” (6)形近音相同“很”和“狠” (7)形近音相近“清”和“情” (8)形近音不同“贫”和“贪”5、多音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

如“塞”、“露”、“咽”。 同音字:音同形不同。

如“燥”和“躁”。6、多义字: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意思的字。

如:“张”(1)展开(2)看、望(3)陈设(4)姓 三、词语 实词:名词(木)、动词(跑)、形容词(美丽)、数词(一)、量词(位)、代词(你、我、他们)1、词性划分 虚词:副词(特别、不)、介词(在、关于)、连词(和)、助词(着、的、啊)、象声词(叮咚)2、近义词和反义词 (1)意思相同的词:“爸爸——父亲”、“互相——相互” (2)意思相近的词: 词义的轻重不同:“愉快”→“高兴”→“快活” 词的意义上辨析 词义的范围不同:“战斗”和“战役” 词义的感情色彩不同:“果断”和“武断” 词的搭配关系不同:“严厉”和“严格” 词的用法上辨析,适用对象不同:“希望”(自己)和“期望”(别人) (3)反义词: 绝对反义词:“生”→“死”;“富”→“穷” 辨析角度:意义和感情色彩 相对反义词:“前”→“后”;“高”→“低 ”3、词语归类——分类记忆法 例如:按照植物、动物、水果和蔬菜等等分类。4、词语结构一AA:“一群群” AABB:“重重叠叠”、“干干净净” ABAB:“研究研究”5、成语和谚语。

诀窍“三多”:多读、多想、多记。四、语句1、单句:由主语和谓语组成。

根据应用分为四种:陈述句(叙述说明);疑问句(询问、提问);祈使句(要求、希望或命令别人做什么);感叹句:表达某种强烈感情)2、复句:(1) 并列关系:……也……,……又……,一边……一边……,有时……有时……,不是……而是… (2) 递进关系:不但……而且……,……还……,……甚至……,……也…… (3) 选择关系:……或者……,是……还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 (4)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可是……,……然而……,尽管……还是,……却…… (5) 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要是……才…… (6) 条件关系:只有……才……,只要……就……,除非……才……,无论……都……,任凭…… (7)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因此……,之所以……是因为……,既然……就……3、理解句意的方法:(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 (2)联系上下文理解4、扩句、缩句和合并句 扩句:加上恰当的词语修饰和限定语。扩句的原则:(1)不改变原句的主要成分(2)扩充的附加成分必须合理(3)如有例句按照例句扩充。

扩句的方法:(1)找句子的主干成分 (2)在主干词语前面添上合适的修饰词语 (3)检查句子是否通顺 缩句:去掉修饰或限定语,保留句子主要成分。缩句的主要方法:(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谁”“干什么” (2)找出句子主干 (3)保持原句意,否定句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

合并句:省略重复的部分,将多句合成一句。合并句的方法 (1)用关联词把两句合一句 (2)同一个主体发出两个不同的动作,去省其中的一个主语。

(3)一个主体既是前一个动作的接受者,又是后一个动词的发出者。

2.语文专业知识

一、识记基本文体常识1、常见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2、常见的文章体裁:一般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四大类;按表达方式可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3、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借物喻人、寓理于事、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寄情于事。

4、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5、人称 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6、角度 直接(正面)、间接(侧面)。7、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平叙。

8、段落层次。9、中心思想。

10、描写对象 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11、描写方法 外貌(肖像)、语言(对话、独白)、神态(神情)、动作(行动)、心理。

12、记叙线索 叙事线索、抒情线索。13、剪裁 详写、略写。

二、阅读方法与技巧 (一)理解概念1、表达方式 主要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渗透其中。记叙 体现在事件的叙述中,揭示事理,反映人物思想性格。

描写 体现在人物或环境的描摹中,表现人物形象、渲染气氛、衬托情感、推动情节发展。抒情 体现在叙事过程中,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感悟、体验而表达出的喜、怒、哀、愁等爱憎感情,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之别。

说明 体现在叙事过程中,对个别事物进行具体形象的说明,使记叙内容更详尽充实。议论 体现在叙事过程中,对人物形象、事件所内含的意义进行哲理性分析表述,深化文章主题。

2、记叙范围 主要是叙述事件、刻画人物形象、描写自然景物和社会面貌。3、记叙主题 主要包括人物的思想性格、道德风尚、自然规律、人生哲理、社会本质意义。

(二)辨析要素、人称、角度、顺序、线索。1、要素 通常在行文中直接找出或从文中找出关键字词归纳概括。

时间、地点 文中表示具体时空的词句。人物 一般把握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及次要人物的衬托作用。

事件的起因 在掌握主要事件的基础上以“为什么发生这件事”示问解答。事件的经过 一般是主要事件的具体化,以“发生了什么事”示问解答。

事件的结果 事件的结束,以“这件事最后怎么样”示问解答。2、角度 站在作者或文章内容中出现的人物的方位上予以辨析。

直接(正面) 直入正题,以当事人的身份描述人物或事件。间接(侧面) 以第三者的身份对人物或事件进行描述。

3、顺序 按照叙事的先后过程,予以确定。顺叙 以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一一直叙,先始后终的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

倒叙 以回忆的形式,先叙述发生过的时间或事件的结果,然后承接上文,再叙述正在发生的事件或事件的起因。插叙 在顺叙事件的过程中,中间插入与正文事件密切相关的内容,对正文内容作出必要的补充。

4、线索 行文中,串联起各个事件或贯穿全文始终的事物或作者的情感。物线 在文中多次提及或重复出现的事物。

情线 作者在叙事过程中所表达的真挚情感及其变化。(三)掌握方法,灵活运用。

1、快速阅读全文,大致把握文章内容。2、审清文题,明确所问。

3、回顾所学,正确解答。4、辨清题型,文章答案文章找。

可找答案的题型有:记叙要素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要素;照应内容;指代内容。只要对照题目从文中找出相应词句即可。

例:鲁迅《社戏》“夏夜看戏”。时间:夏夜。

地点:去赵庄的航船上。人物:我和小伙伴们。

照应的内容:“似乎听到歌吹了”照应“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婉转、悠扬”等。指代的内容:“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中的“这里”指代“鲁镇的平桥村”。

5、紧扣中心,深入理解,归纳概括。① 如何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分析人物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特征。

例:鲁迅《孔乙己》“孔乙己第一次到酒店喝酒的情景”。外貌——贫困潦倒、好逸恶劳。

语言——迂腐可笑、自欺欺人。神态——死要面子、掩饰不安。

动作——穷酸、显示是个规矩人。理解具体事件,了解人物形象。

例:魏巍《我的老师》“排除小纠纷”。反映了蔡老师公正、善良、热爱学生的精神品质,也表现了“我”热爱、赞颂老师的思想感情。

从叙述角度了解人物形象。例: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松骨峰战斗”。

直接描写了志愿军战士在松骨峰与敌人激战的情景,反映了志愿军战士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并通过营长述说战后的情景间接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刻骨仇恨。② 如何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记叙文的中心思想一般由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和事件意义组成,所以可按照“本文通过某人做某事反映了什么意义(人物性格、作者感情、人生哲理、自然规律、社会本质等)”的模式予以概括。

例:《我的叔叔于勒》本文通过叙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表现了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惟利是图的思想性格,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③ 怎样确定剪裁的详略?联系记叙中心,与中心关系密切的事件需详写;与中心关系不大的事件略写。

例:《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西路军的渡江情况最能表现中心,所以详写;中、东路军的渡江情况与中心关系不大,因此略写。④ 怎样划分文章的段落和归纳其大意?段落划分 从叙述内容的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

3.小学教师语文学科专业知识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及阅读一、基本文体知识识记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物喻人、寓理于事、寄情于事、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欲扬先抑。

(三)说明文分类: 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四)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五)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引用(名言、资料等) 两大说明方式: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 (六)说明文语言特征:准确(科学性)、生动(趣味性)、议论文语言特征:严密 记叙文语言特征:生动、形象、准确(七)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 (八)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 (九)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十)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与环境 (十一)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十二)描写的方法: 1、概括介绍与具体描写; 2、肖像(外貌)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3、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 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三)议论文分类:立论、驳论 (十四)议论文三要素: 1、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 2、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 3、论证:解决“怎样来证明” (十五)议论文结构 1、引论:提出问题 2、本论:分析问题3、结论:解决问题 (十六)论据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十七)常见论证方法: 1、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 2、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如引用故事则属于举例论证,如引用名言则属于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常有“同样”“诸如此类”等词语) (十八)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十九)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二十)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二十一)语句特色评价用词: 准确、严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风格: 柔婉 豪放 灵秀 庄严 绮丽 朴实 繁复 凝练生动二、现代文阅读 答题技巧(一)词语的比较(选词填空) 1、比较词义,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词,一定要仔细辨别两个词在程度、适用范围、感情色彩的方面的区别。 2、选好之后应该将相关句子多读几遍,反复体会。

(二)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1、句中用了关联词“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表转折关系;用了关联词“不但……而且……”之类,这类关联词表递进关系,两者用意都在于强调后者。 2、倒装句的作用:往往是强调前置(即调到前面)的部分,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就是为了强调“汝之不惠”的程度是“甚矣”。

又如“并不见佳,我以为”一句是为旗帜鲜明地强调作者对“雷峰夕照”这一胜景的评价是“并不见佳”。 3、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4、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5、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 6、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

7、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8、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①点明题旨的句子;②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③总结全文的句子;④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⑤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

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

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三)问答题型、常规答题术语及技巧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

4.小学语文知识大全

小学语文课外知识积累 人体的喻义 头脑、心脏、骨头、手足……这是我们身体上的器官。

你知道吗,这些人体名称有着它们巧妙的比喻义。恰当地运用它们,能使意思表达得形象而生动。

人体名称都各有什么妙喻呢? 头脑:一是用作“头绪”,如“摸不着头脑”;一是比作首领。 眉睫:比喻事情紧迫,如“迫在眉睫”。

眉目:一是用来比喻文章的条理,如“这篇文章眉目不清”;一是用来比喻事情的线索、头绪,如“这件事终于有了眉目”。 耳目:比喻替人刺探消息的人。

咽喉:比喻形势险要的交通孔道,如“咽喉要道”。 肝胆:比喻真诚的心,如“肝胆相照”;还用来比喻勇气,如“肝胆过人”。

胃口:比喻食欲或食量。比如“我今天胃口不好”;还比喻对事物或活动的兴趣,如“他对画画不感兴趣,打球才对他的胃口”。

心腹:指亲近而信任的人,一般用于反面人物。 心尖儿:父母用来称自己最喜爱的儿女。

心肝:指良心,如“没心肝的家伙”;还用来称最亲热、最心爱的人,多用于年幼的子女,如“心肝宝贝”。 心脏:比喻中心,如“首都北京是祖国的心脏”。

骨头:比喻人的品质、气概,如“懒骨头、硬骨头”。 骨干:比喻在集体中起主要作用的人,如“她是班里的文艺骨干”。

骨架:比喻在物体内部支撑的架子,如“工地上耸立着楼房的骨架”。 骨肉:指亲人,如“骨肉团聚”。

腰杆:比喻*山。 手心:比喻所控制的范围,如“他逃不出我的手心”。

手腕:指手段,一般用作贬义,指待人处事所用的不正当的方法,如“耍手腕骗人”;也可以指本领,能耐。 手足:比喻兄弟,如“情同手足”。

臂膀:比喻得力助手。 脚跟:比喻立场,如“站稳脚跟”。

笔称种种 刚开始学写或画叫“学笔”,有感而写的短文叫“随笔”; 无拘无束地写来叫“信笔”,旧时诉讼的状文叫“刀笔”; 对下写信的谦称叫“草笔”,对上写信的谦称叫“谨笔”; 字句笔画不好的叫“败笔”,多余无用的文字叫“赘笔”; 与题意不紧的话叫“闲笔”,轻松自如的文字叫“逸笔”; 意在言外的文字叫“曲笔”,精雕细刻的文字叫“工笔”; 为后段埋伏线索叫“伏笔”,引人入胜的文字叫“妙笔”; 特别精彩的文字叫“神笔”,谴词造句的风格叫“文笔”; 集体拟定一人写叫“执笔”,写字时笔刚挨纸叫“落笔”; 写文章的开头时叫“起笔”,文章最后写完时叫“收笔”; 临摹名人的字帖叫“摹笔”,用笔飞快地书写叫“走笔”; 拿起笔作文或画画叫“命笔”,古代称稿费叫“润笔”; 谦称自己的文章叫“拙笔”,写作能力不高明的叫“秃笔”; 受人之托的文字叫“嘱笔”,练习性的写或画叫“练笔”; 写作中断或停止叫“搁笔”,敬称别人手迹叫“手笔”; 与世决别的文字叫“绝笔”,生前的文字叫“遗笔”。 名著知识 八、中国四大名著(三部)的作者、主要内容、精彩场面、妙语佳句: 1、《三国演义》 ⑴作者:(明)罗贯中 ⑵主要内容:全书描写东汉魏(曹操)、蜀(刘备)、吴(孙权)三国从时局动乱、军阀纷争中崛起,一直到最后被西晋所灭的历史故事。

⑶精彩场面:桃园三结义、草船借箭、赤壁之战、曹操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 ⑷妙语佳句:A、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B、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C、强宾不压主。 主要人物: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黄盖、吕蒙等。

2、《水浒传》 ⑴作者:(明)施耐庵 ⑵主要内容: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⑶精彩场面:武松景阳冈打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鲁智深大闹五台山、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智取生辰纲 ⑷妙语佳句:A、恩仇不辩非豪杰,黑白分明是丈夫。

B、大厦将倾,非一木可支。C、有力使力,无力斗智。

⑸主要人物:宋江、鲁智深、林冲、武松、李逵等 3、《西游记》 ⑴作者:(明)吴承恩。

5.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语文 一、填空 1、在汉语拼音中,字母表上的字母一共有( )个,声母有( )个,韵母有( )个,整体认读音节有( )个,音节中除读轻声之外,使用的声调符号有( )种。

2、“侮、施、饮、怨、梢”五个字的注音中40只有( )的注音不是整体认读音节。 3、“头上、叶儿、里头”三个词中( )要读成儿化音。

4、“sì 、shì”中的( )是“木偶似”的读音。 5、“xian 、lian 、xiong 、liu” 四个音节中,只有( )中的“i不是介母。

6、“鼎”字共( )画,第六画是( ),第十二画是( )。 7、“凹”字的结构是( ),笔顺规则是:( ) 8、补上成语的下半部分 A、千里之行( ) B、天网恢恢( ) C、螳螂捕蝉( ) D、( )满招损 9、叠字成语 A、咄咄( ) B、兢兢( ) C、虎视( ) D、振振( ) 10、谚语、歇后语 A、人心齐,( ) B、有则改之,( ) C、飞蛾扑火。

————( ) D、孔夫子搬家————( ) 1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在今( )省( )内,它是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其他两座是今江西的( )和湖南的( )。 12、“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项羽”是我国( )(朝代)起义的领袖,人称( ),后来被( )打败。 13、“南朝四百八十寺2840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朝”是晋朝以后( )( )等的合称。 14、材料是文章的内容,直接关系着主题的表达,所以选材要( ),要( ),要( )。

15、读书笔记有三种写法,一种是( ),一种是( ),一种是( )。 16、常识填空 A、CCTV代表 ( ), B、VCD代表( )、C、Windows代表 ( ), D、China代表 ( ) E、火警电话是 ( ) F、盗警电话是( ) G、交通事故报警台( ) H、急救电话 ( ) 17、在正常情况下,一天中最高温和最低温的时间应分别在:( )、( ) 二、选择 ⑴、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提高认识 价钱便宜 生活简朴 保卫公物 B、反映情况 身体强大 发扬风格 灌溉稻田 C、发现问题 远大理想 参观演出 改正错误 D、改善生活 天空晴朗 安排工作 工作认真 ⑵、下面句子中画线的词的意思相同的两句话是(痢⑷绻挥刑鬹zej地球上自然也不会有人类。 B、我们要热爱大自然。

C、他上神态自然地讲起来。 D、风、雨、雷、电都是自然现象。

⑶、下面的“川”有一项与其他三项意义不同rtx请选出来( ) A、川流不息 B、高山大川 C、一马平川 D、百川归海 ⑷、与提供的句子搭配恰当的一句是( ) 他一人走在巷子里,…… A、一个人影也没有。 B、只听见远处传来的几声犬吠。

C、周围人声鼎沸。 ⑸、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必须认真克服、随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

B、止咳去痰片,它里边的主要成分是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C、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D、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⑹、选出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B、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青山绿水画。 C、地中海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D、燕子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⑺、“这是……电影院”中的“电影院”有五个修饰词语,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座 ②、现代化的 ③、武汉市 ④、唯一的 ⑤新型 A、③①④②⑤ B、①。

余下全文>>。

6.语文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知识

第一,语言素养。结合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在课堂上给学生呈现知识的形式,更多来自于语言表达,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副好口才。我着重从语言表达方面来谈谈课堂上教师的语文素养。我发现,很多语文教师的话语没有语文味,刻板,粗糙,不打动人心,无法让学生感到语文的可爱。如果教师的语言不打动人心,无法让人有倾听的欲望,怎么能要求学生好好地感受语文,学习语文呢?老辈人形容教师,是“两年胳膊三年腿,十年难磨一张嘴”,这不无道理。因此,必须从细节做起,以语言为起点,抓好语文素养的提升。

课堂上的语文教师,既有运用课堂语言讲解的声音,也有面对教材书面语言朗读的声音……这都是语文的声音,都反应出语文教师的基本语言素养。现在很多教师,包括我在内,基本的语言素养都需要提高。比如,朗读是否能做到声情并茂,有效传递出文章的情感,为静止的文字赋予生命的活力。讲解是否能做到清楚地表情达意,在准确地用语言完成教学内容的流程中,同时使学生身心得以的灌溉与滋养。其实,讲解也好,朗读也罢,身为语文老师,应当把每一节课当作自己语言素养修炼的课堂,将课堂上的每一处的讲解语、小结语、提示语都做精心地准备,将每一篇课文都当作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反复品读其中的滋味,熟读甚至成诵。于是,面对手中的语文教材,也许不要学生长篇大论地发言,或没完没了地质疑,慢慢的,也许你会以朗读的方式和学生对话、以交谈的方式训练学生的语言,慢慢地,你和学生的语感就这样涵养起来了——这也许是我们最简单可行的语文方式。

第二,语文素养。这的“语文”指语言文字的知识与相关常识。不是仅仅是指对课本上那些课文的字词句段篇的认识,语文老师要具备一定的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对于各种文体要有准确把握的能力。

比如面对一篇童话,语文教师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童话,基于童话体裁应该如何教学。这正如美术中的素描课,老师的课堂要有素描课的特色,而不能用油画的方法来教学一样。童话课应该上出童话的味道;诗歌应该上出诗歌的感觉;散文要有散文的特色。而不是像大部分老师那样,所有的课文一律用“讲读”的方式来上。回顾我的教学,适应民间故事文体——《牛郎织女》的“聊”的教学形式,绝不会出现在,讲《秋天的怀念》那样文质兼美的散文的课堂上。选自古典小说《西游记》的《三打白骨精》的教学,那对“小说三要素”的强调,也绝不会等同于《游园不值》中对“苍苔”、“柴扉”、“红杏”等诗歌意象的推敲。基于文本的文体特点来体会文本表达的特点,是需要教师深思和加强的。唯有如此,我们的语文课才能真正说得上独具特色,不至于温温吞吞,任由别人冠以似是而非的评说。如果有一天,语文教师的课上到了别人不敢随便毫无依据地品头论足的时候,我想,我们就具备了语文的专业性。

第三,文学素养。文学,是语文课堂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加强文学修养,除了要懂得语言的奥妙,能够欣赏语言,熟练驾驭语言的能力,让自己的语言具有文学的魅力是更高要求。语文教师一旦有了文学的味道,情感与语言应该是丰沛富饶的土地,是充满引力与诱惑的“吸铁石”,是花样层出不穷、永远令人期待而又充满惊喜的魔盒。因为语文课堂,重要的媒介还是语言,这里还就语言来说文学性。理科教师常常被要求语言干净,这一点对语文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同样适用,但我们不能忘记,语文教师的文学语言呢,除去判断与指令,同时还肩负着感染与熏陶的责任,除了教材,教师语言也是学生学习与模仿的对象。语文老师语言的丰沛、幽默、诗意,能化解学生日常学习中内心的焦灼,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唐风余韵,流水淙淙,泉水叮咚,语文首先是美的,其次才是可感的,灵性的,温度的,湿润的。如此,学生才能在文学的语言中,获得语言的浸润与文化的陶冶。当学生从语文教育中获得享受的时候,学生就会自然的喜欢,甚至热爱。语文教师凭借文学的力量,把心中积蓄的情感散发出来,把这种幸福感弥散到自己的课堂中去——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感到幸福的事。

总之,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不论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都在润泽着儿童。这就好比树的长大。我们从未看见,根是怎么延伸出来的,然而,我们却惊喜地发现,树已茂密参天。这儿童的语言之树,就植根于教师文学的颐养之中。所以,课堂中教师的语言以及呈现方式,不在多少、不限形式,只要是说得精彩、讲得有味,就可以称之为语文的文学方式,就是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表现。

小学语文专业知识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