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想让更多人有工作

近日,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央视《对话》表示:“今年将在‘31条’的指引下,振奋精神,按原计划开业超过50个商业中心、几十个酒店和上百家影城,争取为中国新增服务业就业岗位再次超20万个,新增大学生就业岗位再超10万个。”话音刚落,“就业在北京——仲夏之约·万达夜市”大型招聘服务活动于8月12日在线上线下同步启动,本次招聘共提供2800余个就业岗位。

就业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千千万万的劳动者和毕业生。而作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多年来,万达集团频频加码校招和社招,为年轻人提供更多就业服务和岗位。

这几年来,作为商业地产的龙头企业万达集团,为创造就业屡发“大招”。相比于先挣一个亿的小目标,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让更多人拥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才是王健林的大目标。

最强“包租公”,收益靓过卖楼

许多人对万达广场的强大“吸金”能力,是从“一座万达,一座城”的广告语开始的。

这句流传甚广的宣传口号,让万达在很多城市的核心区域拿下了黄金位置。很多人相信,只要开一个万达广场,这个区域就能火起来,并迅速成为城市的中心。

最典型的是,在上海五角场万达广场开业之前,这个区域尚属于上海的欠发达经济区,楼面价格不到4000元,但五角场万达广场开业三天,客流就突破30万人次,业绩同比提升102%。

多年来,作为焕新城市消费力、提升城市活力的主力军,万达广场往往承载着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很多企业一时干得挺好,但一个调整可能就没了,而商业中心50年、100年都还在,都能看得见。”王健林在2019年1月的集团年会上表示。

众所周知,重资产模式受制于房地产周期,房地产市场火热的时候,房子卖得好,现金回流快。而一旦遇到市场拐点,现金回流就会变慢。

但在轻资产模式下,万达的收入不受房地产市场波动影响,经营情况变得更加安全、稳定。它是王健林多次提到的“做生意的最高境界”:用品牌赚钱,穿越经济周期。

而放眼其他行业, 输出品牌管理价值,更是许多优质公司的终极目标。迪斯尼、喜来登等知名跨国公司都是凭借优秀的管理模式和品牌价值享誉全球。王健林的万达广场轻资产模式,想走的也是这个路子。

2019年底,万达商管正式完成房地产业务剥离,由新成立的万达地产集团负责万达商管剩余的房地产业务,万达商管则专攻商业运营管理,强调服务业属性。2021年开始,万达商管将宣布,不再发展重资产项目,即不再投资持有万达广场物业,全面实施“轻资产”战略。

对于万达广场来说,轻资产最重要的好处在于,它并不持有物业,不受市场周期波动,大大降低了资金要求,有利于加快扩张步伐。王健林曾多次透露,希望通过轻资产模式,提升万达广场的开发速度至过去的2倍到4倍。

那几年,万达广场不断刷新着扩张速度。从开业第1座万达广场,到100座万达广场用了近12年。但从100座到300座,万达只用了5年,而从300座到400座则再次加速,只用了不到2年。

这就意味着,从2003年第一座万达广场至今,王健林仅用了18年时间,实现了从“1到400座”的规模布局,创下了商业地产史的历史纪录。

如今,作为全球规模第一的商业地产企业,万达商管踏入轻资产生意场至今已有9年。这期间,万达商管不断南征北拓,以多种方式接管第三方轻资产项目,势头之迅猛,令行业内外惊叹。

万达集团官方业绩显示,2022年万达商管新开业55座万达广场,成为去年唯一一个开业量在20个以上的商业地产管理企业,全年完成收入553.1亿元,完成年计划的99.6%,同比增长7.4%。

今年7月3日,万达商管进一步披露了2023年上半年的经营快报。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万达商管实现总租金收入263.2亿元,同比增长4.5%;净租金130.1亿元,同比增长7.2%。

也因此,在2022年房地产行业深受调控影响之时,多家房企在“去杠杆、降负债”的道路上如履薄冰。而早早全面实施轻资产模式的万达集团,凭借核心产品万达广场,反而在行业转型中相对从容。

不断拓展商业地产的边界

如今, 万达广场已经成为王健林最重要的资产。王健林曾说,“万达商业是万达的核心企业,什么都能丢,这个不能丢。”但如果想要新的市场环境中再赢一次,万达商管需要走出万达。

最近几年,万达商管的上市难题,成为王健林的最大压力。在此之前, 万达商管曾先后于2021年10月、2022年4月、2022年10月三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材料,但三次递表均未成功。

面对年底最后一次上市窗口期,王健林能否冲破阻碍?目前仍是未解之题。但无论如何,王健林还在深一脚、浅一脚地带动万达往前走。

不久前,为了解除这次迫在眉睫的债务危机,7月以来,王健林已经连续三次转让股权资产,回笼资金逾67亿元,以应对即将到期的债务。

最近一次引发外界关注的交易,便是腾讯控股的中国儒意。债务兑付压力下,老朋友马化腾再次“拉”了一把王健林。

7月23日,万达集团以人民币22.62亿元的转让价款,转让了旗下孙公司万达投资49%的股权,受让方为则是中国儒意的全资子公司上海儒意。

不仅如此,作为行业头部玩家,万达商管仍在持续拓展市场空间,收并购身影还曾多次出现在一线市场。面对城市商业的升级换代的契机,万达轻资产不断通过精细化管理运营能力,拓展更多商业边界。

2022年,万达商管一口气推出了落子北京的三大重点项目——东坝万达广场、五棵松万达广场和蓝色港湾,引起了行业关注和热议。这些位于一线城市黄金地段的存量商业项目,作为第四代万达广场,让万达商管对体验业态的长期探索有了更加全面和新颖的呈现。

以位于北京五棵松的万达广场为例。北京五棵松万达广场原为卓展购物中心,作为存量改造的城市更新项目,该项目将从传统零售,升级为体验消费为主的新商圈。

作为海淀区的首个万达广场,万达在运营管理上下了不少功夫。凭借万达商管的丰富品牌资源,该广场目前已经引入品牌400+。其中,城市首店及品牌最新概念店占比超30%、区域首店占比超20%。

而在三四线城市的运营上,万达广场也持续在细微处不断升级,进一步发挥平台角色,实现商业空间的多方共赢。通过将十几个主力店综合在一起形成超大体量综合体,万达极大地激活了商业片区活力,提升了城市发展格局。

最近几年,通过自身合作资源,万达持续为三四线城市带来诸如星巴克、优衣库、太平鸟、百胜餐饮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并通过提升商圈引力形成磁吸效应,吸引更多一线品牌进驻三四线城市。

这种不断迭代的商业模式,不仅形成了“万达速度”和“万达规模”,同时也为商户创造了更加安全、稳定的投资环境。数据显示,2022年,万达广场的商铺出租率达98.7%,租金收缴率100%。

万达广场更是个就业服务中心

众所周知,民营企业历来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贡献了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作为全国最大的实体商业平台,万达广场不仅是一个城市的商业中心,更是城市就业中心,发挥着“蓄水池”和“稳定器”的作用。

为缓解就业压力,万达集团联合了各地政府、用人单位以及人才招聘机构,着力把各地万达广场打造成“就业中心”,帮助年轻人获得更好的成长机会。

不久前的8月12日,北京市社会保障局发起主办了一场“就业在北京——仲夏之约·万达夜市”的大型招聘服务活动。250余家民营企业代表都赶过来了,举办地便是北京市7个行政辖区内的7座万达广场。

作为此次活动联合组织方,万达集团在努力创造就业机会上已经颇具经验。2023年万达持续推进“万达春风行动”,截至上半年末,已有累计超过348家万达广场举办过725场招聘会,联动社会各界用人单位3.6万个,累计提供就业岗位62.4万,有144.7万人次参与了相关活动。

而实际上,过往多年来,万达已经在全国建立115个常态化“万达广场人才招聘市场”,全年举办385场大型公益招聘活动,联动用人单位3.5万家,提供就业岗位36.1万个,达成就业意向8.4万人。

仅以万达广场为代表的购物中心为例,由于工作需要,万达广场的很多岗位都会设置2-3班。这种情况下,一个拥有一百个左右商户的购物中心,可以解决两至三倍数量的就业问题。

一组统计数据显示,开业一个万达广场,就能解决超4000个服务业的就业岗位,从这一层面分析,确保万达广场的开业,就能创造稳定的就业。

随着万达广场逐渐下沉到三四线城市,在外求学的学子不必执著地留在一线大城,而是可以回到家乡,在万达广场这种现代化的工作环境中,谋一份满意工作。

万达在提供新增就业方面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按照自己的发展逻辑,根据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岗位倾斜。最近几年,万达也将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更突出的位置,要求各地企业加大招聘大学生力度。

这几年万达正在全面转型轻资产战略,去年新开业了51个万达广场,这不仅极大地提振了全国服务行业的经营信心,还直接创造了众多就业岗位。

同时,过去几年,万达广场还采取了租金减免、现金流纾困等方式帮助小微商家度过难关,履行了企业责任。到了消费恢复期,万达商管也利用万达广场线上线下平台优势,发放消费券,帮助商家迅速实现客流回暖,促进城市消费复苏。

截至2022年底,万达已在全国累计开业473座万达广场、120个万达酒店、825家万达影城、385家宝贝王乐园,共创造稳定服务业就业岗位191.6万个,其中大学生89.5万人。

“从万达集团2022年就业成绩单中可以看到,在政策的推进下,包括万达等民营企业在内的众多市场主体,正在为实现‘稳就业’这一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业内人士分析称。

多年来,万达集团始终把创造就业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内容,连续多年成为全国创造就业最多的企业之一。未来,万达也会始终将践行社会责任放在重要位置,为年轻人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作者 | 张 莹

编辑 | 费明举运营 | 刘 珊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