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资产负债专业知识

1.简述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内容

银行经营管理的理论经历了一个管理重心由资产转向负债,又由负债转向全面综合管理的变化过程。

资产管理理论强调的是使资产保持流动性,在负债一定的情况下,通过调整资产结构来满足流动性要求。而负债管理理论强调的是通过扩大负债去获得银行的流动性,银行在经营中就没有必要经常保持大量高流动性资产,而应将它们投入高盈利的贷款或投资中,在必要时,银行扩大贷款规模也可以用借款来支持。

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均有失偏颇,资产管理过于偏重安全和流动性,不利于实现盈利性目标,负债管理过于偏重资产扩张和追求盈利,将流动性过高地依赖于外部环境,具有较大风险。七十年代后,金融市场利率大幅度上升,波动加剧,银行倒闭现象增加,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以往的经营管理策略,向资产负债综合管理转变。

资产管理理论具体包括商业贷款理论、转换理论和预期收入理论,总体而言,认为商业银行的负债规模与结构是既定的因素,资产规模与结构只能被动地适应负债的规模与结构,银行是在承认现有负债水平和结构的前提下,通过资产安排和调整来解决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问题。 1. 商业贷款理论 这是银行业早期的经营管理理论,其影响一直持续到20世纪20年代。

它认为,为了保持充足的流动性并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商业银行只能发放短期的、自偿性流动资金贷款。所谓自偿性贷款是指工商企业用于购买原材料或库存商品,随着产销过程或商品周转过程的完成,从销售收入中产生自身偿还能力的贷款。

为了保证贷款与商业周转或生产物资储备相联系,银行通常要求借款企业以真实票据作抵押,一旦企业不能偿还贷款,银行可以处理低压的票据,以保证资金的收回。因此,这种理论又被称为”真实票据理论”。

资金分配法示意图 20世纪20年代以前,商业银行的负债绝大部分是活期存款,金融市场不发达,商业银行缺乏其它途径的资金来源,同时也缺乏多样化的金融工具供投资选择。在这种背景下,商业贷款理论为银行业保持流动性和安全性提供了依据,使银行减少因盲目扩大贷款规模、任意延长贷款期限而造成的经营风险,强化了自我约束机制。

当然,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种理论显然是不成熟的。第一,对银行资金来源的相对稳定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从单笔存款来看,活期存款确实可能随时被客户提取,但银行整体业务来看,由于不断有客户存入存款,银行形成了庞大的资金蓄水池,总是有一定的稳定余额供银行长期使用,银行不必使每笔贷款的期限都与活期贷款相匹配。从这种意义来说,这种理论限制了银行发放长期贷款,追求更高利息收入,从而影响了银行的盈利性;第二,对贷款偿还能力的认识有待深入。

关于这一点,请参阅预期收入理论的观点;第三,它使银行的信贷行为客观上起到了加剧经济周期波动的作用。经济膨胀时期,真实票据数量增多,银行贷款急剧增大,容易导致虚假繁荣,经济萎缩时期,真实票据数量减少,银行贷款急剧收缩,抑制经济的复苏。

对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必然反过来影响银行的经营状况。 2. 转换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银行保持流动性的关键不在于贷款期限与存款期限一致,而在于银行所持有的资产的变现能力,只要资产在需要时能够迅速地、不受损失地转换成现金,就可以保持充足的流动性。

进一步来说,如果安排一定数量资金,购买足够的易于转让的资产,就可以消除保持流动性的压力,其余资金可以追求较高的收益。 转换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

当时,金融市场取得了快速发展,尤其是政府干预经济的职能得到了强化,财政赤字加大,国债市场迅速扩大和完善。在这种背景下,转换理论提供了保持流动性的新方法,兼顾了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双重要求。

银行在资金安排中,可以购入一定数量的具有信誉高、价值稳定、二级市场发达特点的政府债券,其余资金可以用来发放期限较长的贷款。 转换理论使银行的流动性大量地依赖于证券市场,该理论的有效性取决于证券市场是否具有足够的广度和深度。

此外,当经济出现紧缩时,资金普遍短缺,证券供给会大大超过需求,价格下降,银行不仅会蒙受资产损失,流动性也可能受到威胁。 3、预期收入理论 这种理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几乎与转换理论相伴产生。

转换理论解决流动性问题,预期收入理论则为贷款安全性提供依据。它认为,任何贷款均不具有自偿性,即使贷款的价值转化成库存商品,贷款的偿还能力仍然依赖于销售收入的实现。

保持安全性的关键不在于贷款的用途和期限,而在于借款人的预期收入,因为任何贷款的偿还能力都是以借款人使用资金后的未来收入为保证。如果一项投资的未来收入较高,即使是长期贷款,也不会影响安全性,相反,如果一项投资的未来收入没有保证,即使是短期贷款,也存在发生坏账的危险。

预期收入理论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与商业贷款理论相比,它对贷款偿还能力来源具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促使商业银行不仅在发放贷款前注重审查企业信誉和投资项目的预期收入,而且在贷款发放后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甚至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其次,根据该理论,银行除发放短期贷。

2.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主要是什么

资产类:现金及存放同业款项,存放中央银行款项,贵金属,拆出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

衍生金融资产,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应收利息,发放贷款及垫款,代理业务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其他资产。

负债类:

同业存放款项

向中央银行借款

拆入资金

交易性金融负债

衍生金融负债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

吸收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

应交税费

应付利息

代理业务负债

应付债券

递延所得税负债

其他负债

3.银行的资产和负债

商业银行的负债包括:

1、存款负债

(1)按存款稳定性分为:定期、活期、定活两便存款

(2)按存款形成来源分: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

(3)按存款币种分:本币存款和外币存款

。。

2、借入负债,指商业银行通过向中央银行借款或在金融市场中获取的资金,包括向中央银行借款、银行同业拆借、欧洲货币市场借款和发行金融债券借款。

3、结算中负债,指在办理结算业务过程中形成的一定数目的应付款或预收款。

商业银行资产包括:现金资产、贷款证券投资、固定资产(如办公场所、办公设备和土地等)

4.银行的资产和负债是什么

1、资产是指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不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不能作为资产,是企业的权利。资产按照流动性可以划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其中,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1年内或者超过1年的1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待摊费用、存货等。

2、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实质上是企业在一定时期之后必须偿还的经济债务,其偿还期或具体金额在它们发生或成立之时就已由合同、法规所规定与制约,是企业必须履行的一种义务。

扩展资料:

如果某一项目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就不能将其确认为企业的资产,前期已经确认为资产的项目,如果不能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也不能再将其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长期借款”项目,应根据“长期借款”总账科目余额扣除“长期借款”科目所属的明细科目中将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且企业不能自主地将清偿义务展期的长期借款后的金额计算填列。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资产

百度百科-负债

5.商业银行的资产与负债业务有哪些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

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筹措资金,借以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和其它业务的基础。

①银行资本

②存款

③短期借入款

商业银行资产业务:

①票据业务

②放款业务

③证券业务

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通过对外负债方式筹措日常工作所需资金的活动,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基础,主要由自有资本、存款和借款构成,其中存款和借款属于吸收的外来资金,另外联行存款、同业存款、借入或拆入款项或发行债券等,也构成银行的负债。

商业银行的自有资金是指其拥有所有权的资本金。主要包括股本金、储备资金以及未分配利润。其中,股本金是银行成立时发行股票所筹集的股份资本;储备资本即公积金,主要是以税后利润提成而形成的,用于弥补经营亏损的准备金;利润是指经营利润尚未按财务制度规定进行提取公积金或者分利处置的部分。

在商业银行的全部信贷资金来源中,自有资金所占小,一般为全部负债业务总额的10%左右,但是自有资金银行经营活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商业银行开业并从事银行业务的前提;其次,它是银行资产风险损失的物质基础,为银行债权人提供保障;再次成了提高银行竞争力的物质保证。

存款是银行负债业务中最重要的业务,是商业银行经费的主要来源。吸收存款是商业银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占到负债总额的70%以上。”对银行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的存款”,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清楚地揭示了存款业务在经济地位。

商业银行的存款种类可以按不同的标准来划分:按存款类别可划分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通知存款等期限长短可划分为短期、中期、长期存款;按存款的经济来可划分为工商业、农业、财政性、同业存款等。

6.银行有哪些负债业务

1。

活期存款活期存款是相对于定期存款而言的,是不需预先通知可随时提取或支付的存款。 活期存款构成了商业银行的重要资金来源,也是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重要条件。

但成本较高。商业银行只向客户免费或低费提供服务,一般不支付或较少支付利息。

2. 定期存款定期存款是相对于活期存款而言的,是一种由存户预先约定期限的存款。 定期存款占银行存款比重较高。

因为定期存款固定而且比较长,从而为商业银行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对商业银行长期放款与投资具有重要意义。 3. 储蓄存款储蓄存款是个人为积蓄货币和取得利息收入而开立的存款帐户,储蓄存款又可分为活期和定期。

储蓄存款的活期存款,或者称为活期储蓄存款,存取无一定期期限,只凭存折便可提现。 存折一般不能转让流通,存户不能透支款项。

4。 可转让定期存单(CDs)可转让定期存单存款是定期存款的一种主要形式,但与前述定期存款又有所区别。

可转让存单存款的明显特点是:存单面额固定,不记姓名,利率有固定也有浮动,存期为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不等。 存单能够流通转让,以能够满足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双重要求。

5。 可转让支付命令存款帐户它实际上是一种不使用支票的支票帐户。

它以支付命令书取代了支票。通过此帐户,商业银行既可以提供支付上的便利,又可以支付利息,从而吸引储户,扩大存款。

开立这种存款帐户,存户可以随时开出支付命令书,或直接提现,或直接向第三者支付,其存款余额可取得利息收入。 由此满足了支付上的便利要求,同时也满足了收益上的要求。

6。 自动转帐服务存款帐户这一帐户与可转让支付命令存款帐户类似,是在电话转帐服务基础上发展而来。

发展到自动转帐服务时,存户可以同时在银行开立两个帐户:储蓄帐户和活期存款帐户。银行收到存户所开出的支票需要付款时,可随即将支付款项从储蓄帐户上转到活期存款帐户上,自动转帐,即时支付支票上的款项。

7。 掉期存款掉期存款指的是顾客在存款时把手上的由名义上兑换成其所选择的外币,作为外币定期存款存入银行。

到期满时顾客先将外币存款连本带息兑回本币后才提取。存款期限由一个月至一年不等。

7.什么是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Bank Asset/Liability Management(BALM): 是指由于金融机构的资产为各种放款及投资,而负债主要为各种存款,费用收入、或投资人委托之资金。因此资产负债管理的目的,即在于使银行以有限的资金,在兼顾安全性(Safety)、流动性(Liquidity)、获利性(Profitability)及分散性(Diversification)的情况下,进行最适当的资产与负债的分配(Asset Allocation)。

一、实行资产负债管理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二级银行体质、财务分析制度严格规范、灵活有效的资金调度体系、灵活有效的资金运作市场。

二、资产负债管理有几个必要的组成部分:

1、具体的评价目标或者财务目标,比如最大法定盈余、最小剩余风险、最大的股东回报等;

2、各种限制条件,如状态模拟时的状态、随机模拟时给定的分布等。这些条件以各种形式表达,如时序模型、随机差分方程等;

3、解决方法与计算结果。这些方法包括决定性分析、随机规划、随机控制等。

银行资产负债专业知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