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算清缴调增成本在哪填列
年度汇算清缴成本调增应该填在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扣除类-其他.
汇算清缴时要提前做什么
1、收集并学习纳税年度的税法新规
“新法优于旧法”,这是一个大家都清楚的原则.而我国税法的一大特点就是变化快,每年财政部、税务总局都有几十条甚至上百条涉税规范性文件出台,不学习新规怎么能行呢?
如果平时已经学习新规的习惯,那么就把涉及到企业所得税的新规找出来再复习一遍,并对照自己企业实际情况,选出跟本企业有关的规定予以重点研读,尤其是要认真研读税务总局的官方解读,加深对规定的理解.
有些规定的变化是”悄咪咪地”,并没有特别的声张和解读,如果只是从官方网站可能是看不出变化的,就很容易忽视了.
2、收集并学习当地汇算清缴的政策指引
每到汇算清缴时,各地税务局很多都会编制汇算清缴的政策指引,名字叫法可能不一样,但是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指导辖区企业做好汇算清缴工作.企业千万不要小看当地税务局编制的这些资料,它实际上是包含了当地税务局在一些具体政策执行时的口径问题,这对企业的汇算清缴非常的重要.
法规是粗线条的,不可能面面俱到.在对待一些具体问题上,如何引用法规或理解法规,都可能存在着差异.各地税务局的政策指引,实际上就是对具体问题怎么解决给出指导性意见.因此,对同一个问题,各地最终的执行口径就可能存在差异.现在是信息爆炸时代,各种新媒体都会转发这类政策指引,但是作为企业一名会计人员,你一定要看清楚这个政策指引是那个省市区税务局发的,是不是你企业所在的地区,千万不要张冠李戴,最安全的办法还是到企业所在地区的税务局官网上去找到原始出处.
3、清理并记录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的差异
汇算清缴的一个重头戏就是纳税调整,也是难点或痛点所在.纳税调整,调整的是什么呢?–调整的就是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不一致的地方,俗称”税会差异”.
二者之间存在差异是必然的.企业平时会计处理是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办的,但是纳税时就需要按照税法规定来办,二者存在差异的话就需要按照税法规定进行调整,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的大部分报表其实就是为纳税调整而准备的.因此,在学习了税法规定的基础上,就应认真的把纳税年度的会计处理重新梳理一遍,最好是把每一号会计凭证都翻阅一道,凡是发现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或当地税务局执行口径不一致的地方,都应做好《税会差异台账》登记.
4、准确定位企业需要适用的优惠政策
“优惠政策千万条,少缴税款第一条.”
现在的税收优惠政策非常的多,企业需要在认清自身情况下,逐一比对,看那一条政策对本企业最优惠.何谓”认清自身情况”呢?比如有小微企业的优惠政策,你就要对照《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13号)的规定,对应纳税所得额(≤300万元)、资产总额(≤5000万元)、从业人数(≤300人)三个条件根据通知里的公式逐一进行比对,并且不属于非限制性行业,满足的话,你企业就可以放心的适用.
当企业满足多条优惠政策,但是又不能叠加适用的,企业肯定就会选择最优惠的那条政策.
5、清理会计原始凭证,剔除不得税前扣除凭证进行纳税调整
企业的一项支出,能否在税前扣除,除了税法规定外,还要依靠扣除凭证来判断.《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8号,以下简称28号公告),是专门规范税前扣除凭证管理的,建议在汇算清缴前把该办法重温一遍.在重温28号公告政策后,就需要按照政策对纳税年度的会计原始凭证进行清理(可以与税会差异清理同步进行),并对不满足或暂时不满足税法规定的凭证进行登记.
6、翻阅以前年度的申报表及附件资料
举个简单例子来说明:假如企业在上一个纳税年度申报时已经享受了固定资产一次性扣除政策,而会计处理还是分期折旧.当会计折旧方法、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等都符合税法规定时,如果仅仅是翻阅当年的会计凭证和分录,是发现不了问题的,只有通过翻阅以前年度的申报表和固定资产税会差异台账(假如有)才能知道.
7、下载并安装最新的申报软件
8、商定是否聘请中介机构并出具鉴证报告或专项报告
现在,对于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对于是否聘请税务师事务所出具鉴证报告已经不是”规定动作”了.但是,如果企业业务太过复杂,企业自己的财务人员不能很好胜任的话,还是可以考虑聘请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结构帮助进行汇算,并出具《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鉴证报告》.
汇算清缴调增成本在哪填列?在年度汇算清缴调增的时候,也有很多人并不清楚具体调整的规定跟要求,或是遇到调增的时候不知道该怎么样处理,建议财务就要多参考相关的规定,或是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直接找专业的老师一对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