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知识标准案例

1.《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三个维度指的是什么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小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小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学习过程中我越来越感觉到身为人民教师的光荣使命和强烈的责任感。 《标准》设置了三个维度,即:“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我有如下的理解: 一、专业理念与师德。 《标准》从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四个领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提出具体要求。

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将保护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近些年发生过很多起小学生在校失去生命的例子,很让人痛心。

小学教师比其他学段的老师更要操心孩子的安全,这是由于小学生自身特点决定的。有了起码的安全保障才可能有快乐的校园生活。

教师还要有职业道德,真心的关爱我们的孩子,尊重我们的孩子。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情感、个性、思想和尊严。

我现在所教学段是低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天真可爱,求知欲强,观察能力强,但动手操作实践能力较弱,今后要对孩子们有更多的责任心和耐心。 二、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对于我们这个行业而言举足轻重,我们要学习小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等。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心理和生理的特点是不同的,我们需要了解不同年龄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掌握如何使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还要不断学习课程标准,提升教师自我素质。今年假期我参加新课程标准的培训中,我感受很深,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掌握正确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育方法、先进的教育技术,从而在教学中抓住孩子的心,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欲望。

三、专业能力。 《标准》从教育与教学设计、组织和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五个领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具体要求。

反思自己在过去的教育教学生活中,与孩子们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积极地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努力为他们营造快乐、向上的氛围。今后还要善于弯下腰来倾听孩子们的心声,运用不同评价方式多激励孩子。

同时,现代社会还需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我会学着与同事合作,与家长多沟通。 总之,身为一名教师,不能有倦怠的思想,我们的态度将决定我们的命运。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一边学习,一边反思,怀抱着自己的理想成长。

2.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

(一)《标准》的框架结构 《标准》设置了三个维度,即:“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每个维度下设若干领域,其中“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有四个领域,“专业知识”维度有四个领域,“专业能力”维度有五个领域,共涉及十三个领域,每个领域又设了若干“基本要求”,《标准》一共设有五十八项基本要求。 (二)对《标准》中“基本要求”内容的部分诠释 虽然是首次拟制《标准》,不过在此之前,也存在着一些与此相关或部分内容相近的法律或规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

这些法律和规范为我们制定《标准》提供了一些框架和元素方面的参考,但与其相比,《标准》在“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大部分的具体内容要求上又与时俱进地进行了增删、改进和发展。 1、“专业理念与师德”部分 《标准》从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四个领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提出具体要求。

以下四个方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教育发展的特点。 第一,强调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独特性,要求教师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这是时代发展和教育进步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 第二,突出小学生的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这个时代的重音符,它体现出不断革新的教育观,因此生命教育也自然成为教师对学生的一种最原初、最重要的姿态和使命。教师要“将保护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尊重小学生的人格”,“信任小学生,尊重个体差异”。

这即意味着,教师要服务于小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关心小学生的生命状态,同时也关注小学生自身对生命的体验和态度。 第三,明确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小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

学校生活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拥有的,以小学生为着眼点提出快乐学校生活的问题意味着要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深入、有效地转变教学观、学生观、师生观,以及学校管理思维等。外在环境的改善固然重要,但是在教师与学生交往的微观世界里,教师对教育和对学生的理解与行动将会更为直接地决定小学生是否能够拥有一个快乐的学校生活。

第四,要求教师要注重修身养性。《标准》提出了指向教师个人修养和行为方面的诸多要求。

这些要求更多反映出教师作为平凡的人,哪些心性、品质、行为是适当的,其次才将教师作为“教育者”特有的心性、品质和行为要求融入进来。 2、“专业知识”部分 《标准》从小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四个领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具体要求。

其中有四个方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教育发展的特点。 第一,要求教师了解和掌握小学生发展的知识。

目的在于保护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障小学生的合法权益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小学教师仅仅只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学习特点等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加强政策和法律层面的学习,了解小学生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需要了解小学安全防护的知识、掌握针对小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侵犯和伤害行为的预防与应对方法,了解幼小和小初衔接阶段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第二,对小学教师学科知识的要求体现一定的特殊性。小学教育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小学教师了解多学科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掌握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也正是综合性特点特别要求小学教师关注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第三,要求教师掌握小学教育与教学理论。小学教育与教学因其基础性、养成性、启蒙性等特点,使得它不同于幼儿和中学的教育教学,小学教师应掌握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

第四,关注通识性知识的重要价值。通识性教育要求所关注的是小学教师作为人的整体素质的提升,它是非功力、非职业性的,同时也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

3、“专业能力”部分 《标准》从教育与教学设计、组织和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五个领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具体要求。以下五个方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教育发展的特点。

第一,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处处体现“儿童为本”的理念。如要求“制定小学生个体教育教学方案”、“发现和赏识每一个小学生”、“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自我评价”等;同时体现出了建构主义(如要求“结合儿童已有经验”组织教育教学)、教育智慧(如要求“妥善应对突发事件”)、多元智能(如要求“灵活使用多元评价方式”)等教育新理念。

第二,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尽可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新需要,如要求教师“帮助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运用于教学中”等。 第三,关注小学教师专业能力建设过程中的独特性。

如增加体现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特殊性的一项新能力要求,即“涉及丰富多彩的班队(教育教学)活动”,这是遵循小学教师不应该只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者,每一个小学教师都应该能够做班主任,每一个小学教师都应能够结合儿童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设计丰富的活动,进而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第四,十分强。

3.《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专业知识包括哪些领域

(一)学生为本

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二)师德为先

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能力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4.1.《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有哪几个维度

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

一、专业理念与师德

(一)职业理解与认识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职业教育工作的意义,把立德树人作为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

3、认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注重团队合作,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5、关爱学生,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学生人身与生命安全。

6、尊重学生,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引导和教育学生。

7、信任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教育教学态度与行为

8、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理念,将学生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9、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

10、营造勇于探索、积极实践、敢于创新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人文素养、规范意识和创新意识。

1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职业习惯。

(四)个人修养与行为

12、富有爱心、责任心,具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的坚定信念。

13、坚持实践导向,身体力行,做中教,做中学。

14、善于自我调节,保持平和心态。

15、乐观向上、细心耐心,有亲和力。

16、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二、专业知识

(一)职业背景知识

1、了解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相关行业现状趋势与人才需求、世界技术技能前沿水平等基本情况。

2、了解所教专业与相关职业的关系。

3、掌握所教专业涉及的职业资格及其标准。

4、了解学校毕业生对口单位的用人标准、岗位职责等情况。

5、掌握所教专业的知识体系和基本规律。

(二)课程教学知识

6、熟悉所教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7、掌握所教课程的理论体系、实践体系及课程标准。

8、掌握学生专业学习认知特点和技术技能形成的过程及特点。

9、掌握所教课程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三)通识性知识

10、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11、了解中国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12、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13、具有适应教育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三、专业能力

(一)教学设计

1、根据培养目标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2、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情境。

3、引导和帮助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4、参与校本课程开发。

(二)教学实施

5、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6、运用讲练结合、工学结合等多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方法,有效实施教学。

7、指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技术技能训练,有效调控教学过程。

8、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施教学。

扩展资料:

《专业标准》是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合格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基本依据。

从事教师这个职业的人必须由经过系统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专业人员来担任。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是履行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还要具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经历或实践经验并达到一定的职业技能水平。

参考资料来源: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 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

5.求助:教育学案例及分析

1. 试述教育教学案例有哪些教育价值?

答:1、教育案例是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教育理论揭示了教育活动领域的一般规律,但过分偏重教育原理(原则、观念),难免空泛;过分依赖教学经验(技能技巧),易致盲目,以案例为基础的探讨恰好可以弥补这两者的缺失。

2、教育案例是教育教学问题研究的优势与源泉。教育案例的核心是真实教育或教学情境中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这与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实际工作方式十分接近,这些案例对于他们而言,有着天然的熟悉与亲近感。故而,探讨实际案例中所描述的问题,恰恰构成了他们展开研究的优势与源泉。

3、教育案例是教师知识结构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学者( Shulman,1990)曾提出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应由三类知识构成:A、原理规则知识;B、专业的案例知识;C、运用原理规则于特殊案例的策略知识。教师的知识分类将教育教学案例纳入了教师的知识系统。

4、教育案例是中小学教师独特的话语体系。当有些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不适于写成论文,也不想记成流水帐,案例就成为教师梳理和记录自己教育生涯的很好形式。案例构成了教师个人的教学档案和教育史,有独特的保存和研究价值。

5、教育案例是教育教学交流与借鉴的渠道。案例研究可以使教师分享经验,加强沟通。在教师之间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可以使教师们认识到自己工作的复杂性、教育问题的多样性和歧义性,从而提炼出教师内在缄默的知识、价值与态度,促进相互之间的启发、交流和借鉴。

6、教育案例不仅是教育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而且也是教育理论的“故乡”。案例研究对理论的贡献不容忽视。首先一个优秀的教育教学案例中包含了对案例发展变化及结果的深刻反思。其次,教育案例可为教育理论提供假设的来源,它提供的各种相关资料,可成为建立各种教育假设的基础,作为验证及推理的来源。

6.教育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一】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例: 几个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听蚂蚁唱歌呢。”

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

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请你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简要分析: 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 该事例摘自《人民教育》中的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蚂蚁唱歌”,该案例涉及到的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即教师应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 (1)教育观: 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

在教育取向上,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重视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尤其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培养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

(2)学生观: 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能动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人。(是人,而不是容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一切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促进其发展。

要尊重、信任、引导、帮助或服务于每一个学生。 师生要平等相待。

(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要平等对话,实行等距离教学)要坚持教学民主,要废除教学中的权威主义、命令主义。 二、围绕问题展开分析该案例的问题是“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

围绕该教师的行为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分析。 (1)“听蚂蚁唱歌呢。”

孩子具有童心、童真与童趣,具有孩子特有的想象力,教师要善于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新的教育取向不只关注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体验。

“听蚂蚁唱歌”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教师要尊重并保护孩子的兴趣与想象。) (2)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学生在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处于其自身的活动过程,学生是能动的、发展的人,教师要善于保护,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而该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严厉的斥责…。

(师生要平等相待,教师不能以权威压制学生。) (4) 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教师缺乏民主意识,要和学生实行等距离教学,“请你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请你走下高高的讲坛”) 三、掌握答题技巧在答题中,许多老师的答案是正确的,但没有回答“为什么”而不能得到理想的分数。

答题时,首先要明确答案,本题中即首先明确“该教师的行为是不正确的”。第二,说明理由。

(1)先讲结论(2)联系本案例具体案情(3)写出理论依据。掌握答题技巧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全面。

【案例二】 请阅读李吉林老师成长经历片断,并结合自身的实践回答问题。40年前,我是一名师范生,走出师范的校门,便走进了小学,这一进去就是40年。

40年来,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不断塑造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自我塑造中,最重要的是心灵的塑造,这是对高尚精神境界的追求。

我爱学生,学生也爱我。我热爱和学生、青年教师在一起的生机勃勃的生活…虽然青春早已逝去,但是,我觉得我的心永远是年轻的。

这样的精神世界驱动着我,鞭策着我,不敢怠惰,不肯荒废,于是,我会为寻找孩子观察的野花,在郊外的河岸、田埂专心致地认别、挑选;我会为了孩子第一次感知教材获得鲜明的印象,在家人熟睡的时候,一个人在厨房里练习“范读课文”;夜深人静之时,我进入教材所描绘的境界会为文章中的人物深深感动,从而一个个巧妙的构思如涌之泉流泻而出;课堂中,我的一举手、一投足都能使学生心领神会;一场大雪后,我又会兴致勃勃地带着孩子们去找腊梅,去看望苍翠的“松树公公”,然后和孩子们在雪地上打雪仗。当孩子们把雪球扔中了我,我笑得比孩子们还要开心,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几十岁。

我在读师范时,认真学好各门功课,还认真学画画、练美术字、参加诗朗诵会、创作舞蹈,我也很喜欢音乐,学指挥、练习弹琴,夏天在小小的琴房里练弹琴,尽管蚊子叮,浑身是汗,却乐趣无穷,整个身心都沉醉在琴声中了。这些在我后来的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在当教师之后,我坚持每天黎明即起,坐在校园的荷花池畔背唐诗、宋词,背郭沫若、艾青、普希金、海涅、泰戈尔等中外的名家的诗篇,用优美的诗篇来陶冶自己的情操,我摘抄的古今中外的优秀诗篇,就有厚厚的几本。近20年来,为了搞教育科研,我又如饥似渴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还阅读了许多中外教育家的论述及国外教学实验的资料,做了不少卡片。

学习对一个教师来说是永无止境的追求。我常常用屈原的话来鼓励自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业知识结构? 2、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业能力结构? 简要分析: 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 该案例涉及到的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即教师应具有的教育素养: (1)林崇德教授把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分为三个。

7.通过对《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中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

它包含双层涵义:既指教师个体通过职前培养,从一名新手逐渐成长为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的成熟教师及其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过程,也指教师职业整体从非专业职业、准专业职业向专业性质进步发展提升的过程。《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为教师的专业化提供了明确的导向。

它的基本框架由基本理念、基本内容与实施建议三大部分构成。基本理念包括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个方面。

基本内容由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和几十条基本要求组成,提出了四条实施建议,它们相辅相成,全方位、多角度对老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提出了系统要求。我认为《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把作为教师的“人”,制定出特定的职业专业要求与理想追求,实质是以人为本,高扬人性的旗帜,通过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培养,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从而提升学生的尊严感与幸福感,为幸福人生奠基。

要达到以上专业标准,已有的专业理念、知识、能力、德行修养等还有一个构建、重组与完善的过程,所以学习始终是老师的必修功课,就是要求老师具备学习的需求与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我们的学习已经不能以快学、多学领先,更多的是以善学、会用、能创新取胜。

传统的学习与网上学习有效结合,向社会、向同事与学生学习,始终以一种开放的心态,一种谦虚、诚实和求实的姿态去学习,充实与丰富自己。在基本理念中的终身学习要求教师学习先进中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学教育与改革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智”,教师的继续学习与终身学习,不仅是担当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对教师自身的成长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一个教师思想永葆上进的源泉,是一个教师生命充满活力的根基,是一个教师灵魂高洁的保证。 首先,教师通过学习,才能丰富自己的教育理论,认清教育形势,做到与时俱进,积极开拓进取,提高工作的实效。

在新课改的路上,我们老师能走多远,取决于老师高远的视界与深厚的学识底蕴。这次中小学继续教育培训,专家们从一般的教育教学,到各科各专业的教育教学,从理论到实践,给我们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阐述,既给我们广博精深的学理指导,又给予具体可操作的方法论的指导。

澄清了我们思想观念上的模糊认识,给我们的思想进行一次洗礼,让我们反思自己教育教学的得失,感觉澄明而亮丽。借用于丹老师的话且稍作修改:道不远人,让我们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沐浴下健康成长。

其次,教师通过学习,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与体系,才能高瞻远瞩,构筑起坚实的人生大厦。所谓“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不断地、系统地学习,才能把握教育教学的规律,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用自己的学识魅力与才情引领学生,运筹帷幄,自如地、有效地驾驭课堂,沉着淡定,用自己的睿智,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敢于创新的良性思维习惯,培植起对学问的兴趣、热诚与尊重,引领学生走上自主、合作、开放的求学之路;创造出有生命温暖与活力的课堂,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让学生获得生命被尊重与认可的幸福感与尊严感。孙明霞老师用自己的行动把生命教育诠释的非常得体、到位,是我们教师学习的典范。

已逝的霍懋征老师为我们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我们更多的普通老师应该胸怀广阔一些、气度豁达一些,生命意识浓厚一些。

《专业标准》中专业理念与师德中的教育教学态度与行为部分指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关注中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我们更明确今天的教育方向,成才先成人。只有文化底蕴深厚的老师才能担当此重任。

任何的浅薄和无知不仅带给自身带来麻烦,也给教育教学带来损失,还会在学生中播下罪恶的种子,影响着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第三,教师通过学习,才能渲染生命厚重的底色,不断提升职业境界,才能不断脱离低级趣味,才能逐渐地摆脱世俗的纷争,做一个纯粹的人,做一个灵魂圣洁的人。

学习使人匆忙,没有了闲暇,没有了与他人说是与非得机会,没有了与他人打纸牌摸麻将的消遣。阅读教育经典,透过灵动的文字、精辟地说理,就是与自己灵魂的对话,可以洗去心灵中浮华的部分;观摩生动形象的教学课堂,揣摩名师的课程设计理念、借鉴有益有用的经验,打造具有亲和力的、张扬生命激情与温润的教育课堂,自己的生命价值在与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得以实现和升华,此时,更深刻地领悟到人生还有更重要的值得一生去追求的东西。

《专业标准》为教师的专业成长、素质的提升指引了航向,就像在黑暗中借给我们灯光,不仅照亮了前行的路程,更给我们的心灵点了一。

erp系统是什么意思啊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