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专业知识现状

1.新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综述

新教育实验中的大多数实验者认为,历次教育改革之所以最终走入形式主义的老路而成效甚微,根本原因在于教师专业素养的不足。

作为课程、知识的传递者,教师自身专业化程度不高往往成了教育改革难以实现、难以为继的瓶颈,成了整个系统中最难突破、最难改造的部分,从而使整个系统的其他地方的改进劳而无功。教师的态度和专业素养在教育改革中举足轻重!只是拎着一桶数十年不变的死水,是不可能实现任何的教育理想的。

所以,新教育实验,将行动的起点放在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上。新教育实验这几年最大的成果是,在实验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的优秀教师——出版个人专著、以普通教师的身份参与学术研讨、到各地交流与讲学,在新教育实验教师中已经是极为普遍的现象。

但是,即便是在新教育实验内部,也依然存在着对“专业理论素养”的两种错误的极端的理解——或者是“土法炼钢”,试图简单地从个体成功的经验中提取一套全面适用的模型与理论;或者是“术语专家”,试图通过书斋式阅读,以及简单地对外国教育理论的阅读,来构想出一套全新的改革方案。而真正理想的教师专业发展,应该是教师既能够用合适的理论来指导和解释自己的实践,并在阅读时能够时刻把每一个“词语”与教育的实际相关联。

可以这样说,在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科教学研究上,新教育实验正努力尝试着走一条“专业主义”的道路。通过几年的探索,新教育实验逐渐摸索出一条“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新教育实验表明,不同学科与发展阶段的老师,需要阅读不同的专业书籍。而且,可能存在着一个教师专业知识的合理结构(这里的知识,主要是通过经验内化了的默会知识,而不是可以通过书面试卷测试的显性知识),由于许多教师在某一方面存在着“短板”,因此阻碍了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

为此,新教育实验开始着手研制一张“新教育教师专业阅读地图”,即用书目的形式,在充分考虑到个体成长的特殊性和序列性的基础上,构建一个理想的教师知识结构模型,从而更有效地解决不同水平与学科的教师分别该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以及专业阅读如何为专业实践服务的问题。新教育实验初期,教师们的随笔主要是抒情性质的,随意的,生活感悟式的。

随着专业发展思考的深入,新教育实验正逐渐将教师的专业写作细化为五种形式:日常教育叙事,教育感悟,师生通过日记批阅、贺卡和书信相互编织有意义的生活(共写),教育案例及剖析,教学案例及剖析。这五种形式的教育写作各有不同的特点与作用,它们引导教师从各个层面对教育实验及自我进行反思,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改进日常的教育实践。

新教育实验提倡师生共写随笔,最初和最终目的虽然不是为了发表与出版,但这几年来实验老师发表与出版的数百册教育书籍以及更大数量的各种文章,确实是新教育实验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在教育在线论坛与博客,有数千教师在坚持着写教育随笔,开辟个人成长专帖。

用笔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涯,已经成为新教育实验的一道独特风景。新教育实验倡导行动与反思,用笔反思是新教育实验重要的组成部分。

新教育实验教育叙事研究所采取的研究方式是“教育现象解释学”(又称现象学教育学),实验提倡悬置概念术语,回到生活本身,尽可能真实、清晰地呈现教育现象本身,进而实事求是地理解现象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教育信息,通过现象-解释的过程,提升教育研究者对教育的理解力,进而影响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在要求全体实验者进行日常教育叙事的同时,新教育实验正研究对典型教育案例进行多角度的理解和解释,并日渐积累成一个“中国典型教育案例库”。

这个教育案例库将从日常教育案例中依据若干主题来编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譬如像早恋问题、作弊问题、亲子交流问题、教育惩罚问题、学生竞争问题等,先尽可能全面地收集案例,再邀请相关问题的专家来对这些案例作出学理的和操作改进的分析。也就是说,一方面,依据问题的性质,分别邀请法学的、心理学的、伦理学的、家庭问题的等专家来剖析案例背后的学理,另一方面,邀请富有教育经验的教育专家来对每个案例和每种问题提出既符合相关学理又行之有效的处理办法。

新教育实验相信,这个案例库的建立,将会让青年教师在处理各种教育问题时有案例可以参考,有学理可以查索,其价值与意义,都是十分巨大的。在实验过程中,新教育实验认识到,个人的摸索往往由于自身的思维假定而无法看清问题的本质,教师的反思往往无法对自己导致问题的思维方式进行反思,而要突破自身的“见障”,最好的办法是利用对话,利用专业发展共同体。

所以,新教育实验提倡建立各种同一教研组、教学组的,或者是该校的、校际的,以及利用网络的各种专业发展共同体,在共同体中利用对话来突破个体思维的局限。这几年发展起来的比较有名的新教育专业发展共同体是天津著名特级教师张万祥的班主任学习小组、温州苍南新教育俱乐部、贵州凤冈新教育共同体,以及散布于各个地区、学校的大大小小的毛虫群落(儿童阅读研究小组)。

而充。

2.教师的专业发展的5个阶段

教师专业发展的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专业适应与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教师,面临着同事之间各种形式的竞争,面临着身份转换之后所产生的心理上的不适应和职业的陌生感,这一时期,是教师专业发展较为困难的时期。

第二阶段,专业形成与成长期:这一时期教师逐渐适应了自己的工作,在这一时期,教师在教学技能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改进与提高,压力和不适已经逐渐消失,能够比较轻松、自信地面对自己的工作。第三阶段,专业突破与退守时期:由于长年累月固定的教学程式或一成不变的教育教学情境,有的尽管希望在专业发展上有更大的突破,但在发展道路和策略的选择上进入迷惘和困惑的状态。

从而对工作逐渐丧失了激情,整个工作陷入一种僵持状态。第四阶段,专业补给更新期:这一时期教师应积极参加专业继续教育,冲破旧理念的束缚,灵活自如地应用各种教学技能并组合成新的教学方式,发展更加实用和自主的教育方法。

第五阶段,专业成熟期:成熟时期的教师表现出明显的稳定性特征,结合自身特点和教育发展要求,逐步发展新的教学技能和教育思想,形成独特的教育教学模式,专业达到了成熟状态,成为领军人物。扩展资料:教师角色是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实现的。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通过与其他角色——主要与学生——互动,建立起一定的关系,发挥着自己的角色功能。这里就有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角色地位问题。

教育活动主要发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因此教师的角色地位主要通过师生关系来确定。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关系,是孰为主体孰为客体的关系。

对此,大致有三种观点。第一,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

这种观点是说,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在绝对的支配地位,学生处在绝对的受支配地位。这种观点是“教师中心论”。

第二,学生为主体,教师完全受制于学生的要求。这种观点是说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在绝对的被支配的位置。

这种观点是“学生中心论”。第三,教师与学生互为主客体。

教育活动中,教师作为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承担起了一定的教育任务,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教育资源,对学生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教师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是毋庸置疑的。

在教育活动中,学生虽然是教育活动的对象——客体,但是学生作为有一定认知与实践能力的人,也是作为主体在活动着。针对教师作为主体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学生也在这种活动中主动地认识着、实践着。

学生也把教师及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所运用的一切教育资源作为认识与实践的对象。鉴于教师与学生互为主客体的关系,在现代教育思想中,人们一般认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而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挥着主体的作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教师百度百科-教师专业化。

3.教师专业化面临着哪些问题

英盛观察为您解答:文章阐述了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如教师职业资格要求“门槛”低;教学分离,学用脱节;教师缺乏专业化发展意识。

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提升教师的专业意识、改进教师认证资格管理制度。一、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剖析1.教师职业资格要求“门槛”低。

首先,教师职业资格考试学历要求低,这将难以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动力,如小学教师资格证申请仅需要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他专科以上学历;中学教师资格证申请仅需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及其他专科以上学历即可,而许多发达国家要求申请教师资格证者学历起点必须在大学本科以上,且具有学士及其以上学位。其次,教学实习要求低。

从20世纪末,我国师范类高校扩招后,师范类学生实习岗位凸显不足,以河南郑州某高校师范类学生为例,教育实习一般为4~6周,而且多数实习学校对于学生的教学实习不安排实习指导教师。在当前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发达国家,教育实习方面要求相当严格。

如德国的教师资格获取,首先要在高校完成3~5年的专业教学及教育科学与实践类课程,修业年限期满后,通过国家考试取得实习教师资格并担任2年实习教师后,还要参加一次国家考试并结合实习校方评价决定是否获得教师资格。最后,设定取得教师职业资格要求标准低。

在我国,师范类学校毕业生只要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课程及格,普通话测评二级乙等(中文专业为二级甲等)以上,就可以在毕业时申请领取教师资格证。非师范类和其他社会人员通常参加教育学、心理学的短期培训后,通过笔试、试讲与普通话测评就能申请教师资格证,而在资格认证中,体现教师专业化发展必备的教育教学能力及师德等条件却从未涉及,更没有就能力标准和具体测试办法做出专业化规定。

2.教学分离,学用脱节。首先,“准教师”培养。

我国的教师培养主要由师范院校承担,但师范院校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选定却长期落后于时代发展,课程设置偏重于理论讲授,对于教育教学技能与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则凸显不足,从而使得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发展不均衡。其次,岗前教育。

岗前教育是“准教师”向职业教师转变的必经阶段。当前我国中小学甚至高校教师岗前教育与教师专业化发展还有很大差距。

以河南、山东、贵州3个地方的新教师岗前教育为例,首先,新教师的岗前教育未设定合理的培训目标,通常的岗前培训往往注重于形式,仅仅用3~5天的时间让新教师了解下学校的相关教育教学管理条例后,就匆匆上岗,而对于促进“准教师”向职业教师发展的教师专业化素养的培养接近空白。最后,继续教育。

根据国家政策,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负责职后教师继续教育,而限于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的师资和条件,使得在职培训无论在理论水平还是学术研究上都难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教师的职后培养往往最终流于形式。3.教师缺乏专业化发展意识。

目前,我国教师主要以升学为主导,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而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所应具备的学术自主性、教学研究等专业发展方面缺乏专业化发展意识。二、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解决策略1.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意识。

21世纪的教师更应该是灵魂的启迪者。教师在专业化发展中必须具有:教与育的意识,教师要授业解惑,有教的责任,但更要有育人的意识;课程设计者的意识,教育者是课程设计主人翁,而不是上传下达的传声器,照本宣科的课程奴隶,教师要研究课程,对课程实施有自己独到的策略以及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从单纯接受变为主动探究,由原来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从只重结论变成重结论但更重过程。

2.改进教师资格认证管理制度。教师资格认定部门的行政化明显而专业化却凸显不足。

教师发展专业化要求,教师资格的认定应体现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但是,当前《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均作出规定:我国县级以上的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认定教师资格。

虽然教育行政部门成立教师资格认定专家委员会审定教师资格认定工作,但是由于区域性差异,造成不少地区所谓的“专家”并非专业人士。从而使得教师资格证审定过程非专业化操作明显。

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成立教师专业委员会或教师专门性组织来对教师资格认定进行专业化审评,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就是专门履行其监管职能。3.教师资格认定标准与时俱进。

我国在岗教师的资格认定始于1993年12月31日。1997年,上海、湖北、四川等地开始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

2000年9月23日《〈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的颁布是我国教师职业发展步入专业化发展的里程碑。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与时俱进,而被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却未能与时俱进。

我国现行教师资格认定学历起点低,申报标准低,使得教师资格证缺少含金量,难免使得教师队伍鱼龙混杂,教师行为的负面报道层出不穷。教师专业化真正发展将有利于改变此现状,而教师专业化发展当务之急是低门槛的资格认定必须加以改进。

教师资格认定应从源头把关。首先,借鉴律师资格证制度,开展教师资格统一考试制度,取。

4.教师教师为什么要注重自身的发展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内容, 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强调专业知识。

教师专业发展不仅要熟悉了解所教专业的必备知识,还必须不断更新知识。当今社会知识的快速发展使得教师学习更新知识的课程更为重要。

二是强调专业技能。终身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获得知识,而且要学会如何获取知识,因而,向学生传授终身学习的技能比传授学科知识更为重要。

这就要求教师学习新的技能与技术,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对实践进行分析、评价、判断和反思的技能。三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倡敬业爱生、乐于奉献的精神。

四是强调专业知识的学术研究,在研究中不断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不断创新。这是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的方向。

5.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概念是什么

教师专业发展zhidao的核心概念是“以师为本”。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简短的十六个字,一方面扼要又深刻地阐明了教育、教师在国家、民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又扼要深刻地阐明了教师与教育发展的关系。

强调教育大计必须以依靠教师为前提,以教师的发展为前提。“以师为本”应该是各级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做好教育管理、教师培训工作的着眼点和根本。

要落实“以师为本”这一理念,从外部说,就是要大力发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营造浓厚的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说白了就是在专教育发展进程中,要尊重教师,关怀教师,倚重教师;从内部说,就是作为职业人的教师在实施教育过程中身心得以健全发展,独立人格得以自存,价值得到体现,既有职业生涯的自慰,又有专业属发展的幸福。由此可见,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具备两个因素,一是外因——社会创造的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内因——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内趋动力。

教师的专业发展其“以师为本”是重要前提,只有让广大教师切身体会到教育职责的重大和崇高,品味到自身专业发展的甜头,才能让他们深切感受到教育有干头,教师有奔头。

6.谈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从教师的专业知识来看,现行师范院校课程的设置不利于入职前教师专业知识的养成。目前,我国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过于强调各核心专业的学科知识,专业基础课比例过大,而与一般教学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情景教学知识相对应的教育专业课程比例过小。这使得师范院校的学生在班级管理、教育科研、教育评价、教学实验、多媒体教学等方面缺乏有效的训练。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我国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忽视了师范院校学生发展的实际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利于入职前教师专业素质的养成与入职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

2.从教师的专业道德来看,社会对教师的道德期待和教师自身的道德要求之间尚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尤其是在当前改革开放的环境下,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师德滑坡、职业怠倦等现象,这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某些与教师职业道德操守相背离的行为。

3.从教师的专业训练来看,同世界大多数国家相比,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水平偏低。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达标率比1997年大约提高了5~19个百分点。截至2005年,全国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已经分别提高到98.62%、95.22%和83.46%。但是,这仍与世界大多数国家存在着差异,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难以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4.从教师的专业发展来看,大多数教师缺乏必要的在职进修与培训。我国教师队伍庞大、状况复杂,许多教师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缺乏必要的专业再教育。这使得他们在面对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理论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冲击时,感到力不从心、束手无策,他们亟需在学习与研究中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5.从教师的专业自主来看,忽视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现象尤为普遍。在我国,人们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义务,却忽视了教师在专业领域应享有的权利。例如,教师无权决定自己专业发展的方向,无权制定自己专业发展的计划,无权对其培训课程进行选择,无权参与学校政策的制定与教学、课程的设置等等。目前,我们过多地强调教师的自律意识,忽视了教师的责任意识,这既严重地阻碍了教师专业的发展,又容易导致教师的职业倦怠。

6.从教师的专业组织来看,我国纯粹由教师组成的教育专业组织力量薄弱。目前,我国以提升教学的专业性、改善教学人员的利益、促进公共教育事业发展为宗旨的教师组织尚处于初创阶段。它们在影响政府教育决策、为教师争取福利方面的力量还比较薄弱,更谈不上为教师专业化设立各项标准,为教师提供各类专业的发展空间。

7.联系我国教师专业化的现状论述教师应具有怎样的专业化素质

教师专业素质是指教师拥有和把学生带往教学情境的知识,能力和信念的集合,它是在教师拥有优良的生存特性的基础上经过正确而严格的教师教育所获得的。

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1) 专业道德:在当今社会,教师职业道德观念淡薄,职业倦怠现象严重。

具体表现为职业情感淡漠,职业行为失范,教学缺乏热情,对学生不负责任,急功近利,缺乏协作精神,人格特性存在缺陷等。因此,作为教师必须遵循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道德要求以及行为规范专业道德需要加强敬岗爱业,尊重学生的人格,严谨治学,团结协作,严于律己,作风正派等方面的修养。

(2)专业理念:目前,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知识单一、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局限于教材,内容陈旧乏味。因此,教师要有正确的现代化教育理念,必须站在时代和发展的高度,学习教育前沿理论,参与教育实践改革,创造性地开展教育工作。

(3)专业知识:我国教师专业知识陈旧,专业技能薄弱;教师知识结构比例失调,从教能力显得不足;“教非所学”现象严重。据此,教师应具有比较广博的基础知识,深厚的专业知识,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可以了解和掌握教育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还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方法论知识。

(4)专业能力:针对学生与老师之间存在的沟通表达问题,老师不善于运用多媒体授课,班级运转不协调等问题,教师要顺利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运用教育技术的能力。

8.什么是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的成长是一条循序渐进、螺旋递升、追求生命质量至高的道路。

教师是特殊的社会公民,他有着和其他社会成员不同的成长规律:文化意识伴随教师度过人生的全部历程;在“传道受业解惑”中展示自身的生命价值;永不停息的求索精神得到世人的尊敬。教师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立足自己的专业去终身学习,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甘当人师,立足事业的发展不断地探索,以此构成教师专业成长的三大境界。

境界一:自强不息伴一生 学习是教师成长永恒的主题。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曾说:“一个人因学习而拥有,因学习而丰富,因学习而发展。”

一个教师的专业知识、理论素养由哪里来?从根本上说还是学习。我们把通常所说的书可分三类:一是“饭碗”书,即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是教师不可不读的书;二是继续教育书,继续教育学习是国家对教师的法定要求;三是教育智慧书,包括教育理论书、教学艺术书、教学名家论著等。

我们所说的读书学习,主要指第二类、第三类书和一些优秀的教育书刊,这是提升教师智慧和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获取知识的源头活水在哪里?在读书。

提升教师业务水平的捷径是什么?是教师勤奋地学习。教师具备了学习的本领,就意味着掌握了自我发展的诀窍,把握住了成长的主脉。

纵观现实生活中为数不少的教师,读书少得可怜,甚至是厌恶读书,自己仅有的一点点知识也是在学校读书时,老师靠着应试那一套逼出来的。在给学生讲课时,除了课本和教参上的东西之外,一点辅助性的内容都说不上来,课讲得干瘪瘪,没有一点新鲜气息,试想这样的教学能有好的效果吗?我们知道,许许多多教育家的成长都是和他们终生勤奋读书分不开的,叶圣陶、于漪、魏书生无一例外的是博览群书的典范,他们在广泛吸收前人的教育教学宝贵经验的同时,又将其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无愧于名副其实的教育家称号。

教师是文化的代言人,担负着文化传播的重任。教师应该终生与书本相伴,永远是一个忠实的读者。

教师应该是社会成员中最爱读书的人 《中国教师报》曾刊登一篇文章,标题是“教育竞争,理念制胜”。教育理念源于哪里?源于实践。

实践得出的结论通过书本得以传播。教师获取知识、实现理念更新的最佳途径就是读书。

我们如果把新课程背景下的读书理解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学习理解为一种生命状态的话,那么,高雅的生活方式和高质量的生命状态应该是教师独有的生活乐趣与追求。一个教师能够养成读书的习惯,并能从中吸取自己需要的养分,就会让自己的生命之树变得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马克思是读书的楷模,他为写《资本论》,读完了整个大英图书馆的全部书籍;鲁迅先生是博览群书先贤,天文地理无所不晓,古今中外无所不知。一个教师能够腹中藏书千万卷,思想就会驰骋万里,纵横八荒,坐观时世,明察风云,在教学舞台上展示独特的教学风采。

人民教师担负着文化传播的重任,其读书与否,直接影响着文化的传播和文明的延续。喜欢读书的教师常常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着周围的人们,尤其是自己的学生。

我在上小学五年级时,语文老师特别喜欢读书,每次上课之前,都利用三分钟时间给我们讲书中的故事,讲得大家兴趣盎然,沉醉其中。就在那个时候,我知道了“水浒”“三国”“聊斋”;知道了奥斯特洛夫斯基、高尔基和巴尔扎克;体会到了“高玉宝”的辛酸,看到了“收租院”的血泪,摸到了“荷花淀”的芦苇。

即使在将要参加高考的紧张岁月,我还读了《爱迪生》《十万个为什么》等书。到了大学,又和图书馆结下不解之缘,一个学期二十本书,期末保证完成。

遇到特别喜爱的书,那真是废寝忘食,像《啼笑因缘》《第二次握手》,只需一天的时间就能读完。教书之后忙于教务,大部头的书看不了,就利用闲暇时间读点教育理论篇章,看看报纸、杂志、教学参考书等,从未间断。

在教学中,我引用的很多例子都是平常读书学习时的积累,学生听起来兴致高,教学效果好,很多学生还模仿我去读书。 教师应选择与自己专业有关的书去读 我们平时教育学生读书要有选择,作为教师更应当有选择地去读书。

教师应该读什么书?我们认为,应该有选择地去阅读三类书籍:一、中外的名著要读。譬如:外国的象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的作品;中国的象《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聊斋志异》等,还有茅盾、鲁迅、巴金、老舍等人的作品,都是文中精品,要反复阅读。

二、教育理论书籍必须读。从孔夫子到魏书生,从卡美纽斯到苏霍姆林斯基,几千年的教育实践积淀下来的教育理论,其中许多合理内容,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思想支柱,承继这些教育理论并把它用于教育实践中,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尤其是现代教育的飞速发展,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象江苏的洋思、山东的杜郎口等教育现象,他们成功的教育经验有必要去反复品味,以此促使教师去发现、去创新。三、与教学有关的书籍务必读。

按照终身教育的理论,一个教师在上师范学校时所学的知识,三年之后就会变得陈旧,特别是现代信息日新月异,知识快速更新。

erp系统是什么意思啊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