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审计专业知识问题解决论文

1.浅谈如何做好工程审计的有效控制

寿光市审计局 武志国 吕健政府投资审计工作是政府投资工程质量以及工程效益的必要保证,对于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都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

因此,必须加强对于工程项目审计工作的有效控制,使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其自身工作意义。本文通过简单讲述审计工作对于工程的重要性以及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重点谈论了保证工程审计工作有效运行的相关对策。

一、政府投资工程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及其问题审计人员对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实施审计工作,既是保证工程施工效益的必要措施,也是强化工程经济监督效果的有效力量。目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整个社会市场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这样以来对工程项目实施审计工作就成为了一项非常必要的工作。

审计人员通过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全部环节实施跟踪监督,能够有效地提升审计监督的效果,达到对于工程项目的合理审计。目前,政府加强了对于工程的审计工作力度,但是整个审计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是促进审计工作作用发挥的前提和保障。这些问题首先就体现在审计人员对于审计工作认识的不足,审计人员对于工程的审计仅限于工程的财务方面,根本不能认识到审计工作加强内部控制的作用。

其次,工程审计工作呈现出的问题还存在于诸多方面,比如审计管理的缺失、审计时间的滞后等,这样就导致了审计工作问题的呈现以及审计效率的低下。这些问题都严重地阻碍着审计工作的良好实施,必须采取措施对其加以解决。

二、加强审计工作有效控制的必要措施工程审计工作的有效控制,是推动审计工作为提高工程效益奉献力量的必要保证。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加强管理,实现工程审计工作的有效控制。

本文接下来就从三个方面谈论一下实现审计工作有效控制的必要措施:1、在施工前落实审计工作工程施工前的审计工作是推动工程施工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因此,必须在工程进行之前落实对于各项工程的审计工作。工程施工前的审计工作主要包括对于工程设计环节的审计,以及工程的招标和投标工作的审计。

对于工程设计的审计重点在于对于设计工作过程中工程造价预算的控制,而对于工程招标及投标工作则是要对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过程进行监督,对招标文件、招投标程序、招标方法、招标结果是否符合招标投标法的规定进行审计监督。2、在施工过程中的审计工作施工过程中的审计监督工作是尤为重要的一个工作环节,在施工过程中落实审计工作,能够有效地降低工程耗费。

工作人员要对施工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地划分,并将每一个环节的审计工作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人员身上,使每一项工作都能处于监督中。此外,还要加强对于施工单位的监督,避免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胡乱报账。

3、在工程完成之后实施审计工作工程施工完成以后实施审计工作,是验收施工量以及进行工程结算等工作合理运行的必要保证。审计人员除了要严格验收工程量,按工程量决定结算标准之外,还要对结算章程的编织以及收费标准进行严格的核查,避免其中不合理规定对工程企业造成的损失。

工程项目的审计工作直接关系工程的效益,是工程工作中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工程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在工程的全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切实地推动审计工作的落实,促进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提高工程质量,节约财政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投资效益。

2.如何破解工程审计中的难点问题

工程审计中难点问题的破解办法通过对建设工程审计中难点问题的分析,审计人员应该探索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以合理解决建设工程审计中的难点问题,保证建设工程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1、建立工程审计内审监督制度通过完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能够加强审计人员对建设工程的监督。审计工作人员在建设工程立项之前会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可行性测试,对投标的监理企业和施工企业进行评估,保证工程监理企业和施工企业的资质和诚信度。

在施工过程中,审计工作人员还要对施工工程进行检查和监督,保证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由此可见,建设工程单位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可以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能够有效的防止不规范的招标方式发生,保证投标的工程监理企业和施工企业的资质和诚信度,提高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

2、工程审计与财务审计相结合开展审计工作。工程审计与财务工程审计相结合,可以加大审计工作进行的力度,查找出一些不容易发现的问题。

通过利用工程审计与财务审计两种审计工作形式,加强对已经完成的工程的审计,并对有关账目进行核算,监督是否有概算内未完成工程项目,以及概算以外的工程投资项目,以及是否发生虚列工程开支的现象。在工程审计方面,加强对建筑工程的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的工作开展的一系列文件合同进行审计,以及有关各方的权利、义务等规定,并与工程支付款项的单位进行对比,查看合同签订单位与各项开支付款单是否对应,并加强对非法转包以及分包工程项目的情况的重视。

因此,为提高服务工作的专业水平,发挥各领域专家资源的最大协同力,需要加强各专业信息的沟通,并通过多专业技术力量的系统进行整合。3、建立严格的建设工程项目变更审计程序建设工程审计部门应该制定规范的建设工程项目审计程序,加强审计工作人员对建设工程项目变更的审计。

由于施工企业经常变更建设工程项目,往往会导致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超出了预算。因此,建设工程审计工作人员应该对超出预算部分的投资进行严格的审核,严格监督建设工程预算的调整情况。

由此可见,建设工程审计部门应该建立严格的建设工程项目变更审计程序,能够使审计工作人员根据建设工程项目变更审计程序对变更的建设工程项目进行严格的审核,可以使建设工程审计工作人员充分的做好建设工程项目变更内容、变更手续、资金投入以及建设规模的审计工作。所以,建设工程审计部门通过建立严格的建设工程项目变更审计程序,可以充分发挥建设工程审计工作人员对建设工程的监督和审核的职能,增强建设工程审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有助于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并对建设工程单位提高投资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4、加强现场踏勘的审计调查和取证建设工程审计工作人员是根据建设工程图纸、建设工程的甲乙双方认可的签证、现行预算和结算定额、现行费用定额以及相关的建设工程政策开展审计工作。在正常的工作环境中,审计工作人员都是通过上述资料开展审计调查和审计取证工作。

但是施工企业往往会绘制虚假图纸、过高估计预算和结算以及虚报工程量等,使审计工作人员无法分析出准确的审计数据。因此,建设工程审计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审计调查和取证,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对施工工程进行实地测量,进行市场调查,掌握建筑材料的具体价格,收集准确的审计证据,提高建设工程单位的投资效益,避免资金浪费。

5、重难点审计事项的掌握(1)招投标资料的审查招投标资料审查,要对招标人是否符合规定的招标条件,招标代理机构是否具有相应资质,招标代理合同是否真实合法。是否按照国家及建设单位的有关要求进行了招投标工作,是否有应招标而未招标的情况发生。

资格预审是否有限制潜在投标人的不合理条款,招标项目的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是否合法,资料是否齐全等。(2)工程量审查工程量计算是造价审计工作最繁琐、最耗时的一环,也是影响结算的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为了确保计算的准确性首先要收集资料,包括图纸、图纸审查纪要等,了解工程基本概貌。通过审查施工日志、监理日志,核对现场施工与施工图是否一致。

其次要掌握工程量计算规则,只有计算口径一致,工程量计算才能准确,避免因计算口径不一致造成的重复劳动。最后要认真看图、识图,合理安排计算顺序,对竣工图的工程量进行审核,防止出现计算错误和漏项,必要时还需到现场进行核实现场施工是否和施工图一致。

(3)套用定额和计取费用的审查目前垄断行业工程执行的是行业定额和地方定额。取费标准执行配套定额取费。

审查时首先应看合同约定按哪种定额结算,定额套用是否按规定进行,是否有高套定额现象及重复套定额现象,取费标准及范围是否遵守有关文件规定和合同约定范围。二类费的中关于设计费、监理费用的计取国家发改委(2015)299号文已明确提出进一步放开实行政府指导价的工作咨询费、工程勘察审计费、招标代理费、工程监理费、环境影响咨询费5项建设项目专业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

而目前垄断企业预算中申报工程监理费参照发改委(2007。

3.如何破解工程审计中的难点问题

工程审计中难点问题的破解办法通过对建设工程审计中难点问题的分析,审计人员应该探索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以合理解决建设工程审计中的难点问题,保证建设工程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1、建立工程审计内审监督制度通过完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能够加强审计人员对建设工程的监督。审计工作人员在建设工程立项之前会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可行性测试,对投标的监理企业和施工企业进行评估,保证工程监理企业和施工企业的资质和诚信度。

在施工过程中,审计工作人员还要对施工工程进行检查和监督,保证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由此可见,建设工程单位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可以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能够有效的防止不规范的招标方式发生,保证投标的工程监理企业和施工企业的资质和诚信度,提高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

2、工程审计与财务审计相结合开展审计工作。工程审计与财务工程审计相结合,可以加大审计工作进行的力度,查找出一些不容易发现的问题。

通过利用工程审计与财务审计两种审计工作形式,加强对已经完成的工程的审计,并对有关账目进行核算,监督是否有概算内未完成工程项目,以及概算以外的工程投资项目,以及是否发生虚列工程开支的现象。在工程审计方面,加强对建筑工程的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的工作开展的一系列文件合同进行审计,以及有关各方的权利、义务等规定,并与工程支付款项的单位进行对比,查看合同签订单位与各项开支付款单是否对应,并加强对非法转包以及分包工程项目的情况的重视。

因此,为提高服务工作的专业水平,发挥各领域专家资源的最大协同力,需要加强各专业信息的沟通,并通过多专业技术力量的系统进行整合。3、建立严格的建设工程项目变更审计程序建设工程审计部门应该制定规范的建设工程项目审计程序,加强审计工作人员对建设工程项目变更的审计。

由于施工企业经常变更建设工程项目,往往会导致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超出了预算。因此,建设工程审计工作人员应该对超出预算部分的投资进行严格的审核,严格监督建设工程预算的调整情况。

由此可见,建设工程审计部门应该建立严格的建设工程项目变更审计程序,能够使审计工作人员根据建设工程项目变更审计程序对变更的建设工程项目进行严格的审核,可以使建设工程审计工作人员充分的做好建设工程项目变更内容、变更手续、资金投入以及建设规模的审计工作。所以,建设工程审计部门通过建立严格的建设工程项目变更审计程序,可以充分发挥建设工程审计工作人员对建设工程的监督和审核的职能,增强建设工程审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有助于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并对建设工程单位提高投资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4、加强现场踏勘的审计调查和取证建设工程审计工作人员是根据建设工程图纸、建设工程的甲乙双方认可的签证、现行预算和结算定额、现行费用定额以及相关的建设工程政策开展审计工作。在正常的工作环境中,审计工作人员都是通过上述资料开展审计调查和审计取证工作。

但是施工企业往往会绘制虚假图纸、过高估计预算和结算以及虚报工程量等,使审计工作人员无法分析出准确的审计数据。因此,建设工程审计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审计调查和取证,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对施工工程进行实地测量,进行市场调查,掌握建筑材料的具体价格,收集准确的审计证据,提高建设工程单位的投资效益,避免资金浪费。

5、重难点审计事项的掌握(1)招投标资料的审查招投标资料审查,要对招标人是否符合规定的招标条件,招标代理机构是否具有相应资质,招标代理合同是否真实合法。是否按照国家及建设单位的有关要求进行了招投标工作,是否有应招标而未招标的情况发生。

资格预审是否有限制潜在投标人的不合理条款,招标项目的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是否合法,资料是否齐全等。(2)工程量审查工程量计算是造价审计工作最繁琐、最耗时的一环,也是影响结算的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为了确保计算的准确性首先要收集资料,包括图纸、图纸审查纪要等,了解工程基本概貌。通过审查施工日志、监理日志,核对现场施工与施工图是否一致。

其次要掌握工程量计算规则,只有计算口径一致,工程量计算才能准确,避免因计算口径不一致造成的重复劳动。最后要认真看图、识图,合理安排计算顺序,对竣工图的工程量进行审核,防止出现计算错误和漏项,必要时还需到现场进行核实现场施工是否和施工图一致。

(3)套用定额和计取费用的审查目前垄断行业工程执行的是行业定额和地方定额。取费标准执行配套定额取费。

审查时首先应看合同约定按哪种定额结算,定额套用是否按规定进行,是否有高套定额现象及重复套定额现象,取费标准及范围是否遵守有关文件规定和合同约定范围。二类费的中关于设计费、监理费用的计取国家发改委(2015)299号文已明确提出进一步放开实行政府指导价的工作咨询费、工程勘察审计费、招标代理费、工程监理费、环境影响咨询费5项建设项目专业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

而目前垄断企业预算中申报工程监理费参照发改委(2007)6。

4.审计工作有什么问题存在

审计档案工作质量的高低,不仅体现了一个审计机关的审计基础工作水平,而且也反映出审计业务工作质量的高低。

工作中,由于诸多原因,影响了审计档案价值的有效发挥。 一、审计档案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一)审计业务质量影响审计档案的利用和保存价值。

审计档案的主体是审计资料,审计资料失真和归集整理的不完整、不规范,极易降低审计档案的利用价值。从日常审计工作实践来看,主要表现为:一是违反审计程序形成的审计档案;二是审计取证资料不充分形成的审计档案;三是审计处理、处罚所引用的法律、法规依据不充分的资料形成的审计档案;四是有的审计业务人员缺乏审计档案知识或操作上的随意性。

(二)审计事业发展与审计档案工作规范的不同步,影响审计档案的质量。在实际操作工作中,由于审计工作的复杂性、多变性,以及审计档案法规的滞后性,出现了实际操作与档案规范之间不相协调的现象。

比如对某一个基建项目进行审计时,该项目涉及到投资方、施工方等许多个单位,审计机关对每一个实施审计的单位都需下发审计通知书,并按实施审计单位的户数出具审计建议书或审计决定。按现行审计立卷归档规定,就要按被审计单位的个数分别进行立卷归档。

可以看出,这样立卷不仅不能全面、清晰地反映该审计项目的全貌,而且不利于审计人员今后查阅、利用档案;另一方面,档案人员要面对大量审计资料的重复收集、整理、归档,大大增加了审计成本和工作量。 (三)档案人员素质和物质条件的限制,影响审计档案质量。

档案人员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审计档案的质量。从目前情况看,基层审计机关由于编制等问题,除极少数配备有专职的档案人员并通过了正规的档案管理培训外,大多数只是经过简单培训后边干边学,且大部分档案工作人员身兼数职,客观上谈不上对档案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和不断更新,只能起到对档案的保管作用。

另外,由于经费所困,在档案设备的购置上较为简陋,不能适应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新要求,也对审计档案的保管带来一定难度。 (四)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对以纸质为主的传统审计档案的挑战。

随着办公自动化的形成和“金审”工程的建设步伐的加快,审计机关行政公文的草拟、审计业务文书的拟稿、审计计划的编排、审计方案的拟定以及文件的收发等都运用OA进行处理,跟随着审计档案资料储存介质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并且阅档方式也随之改变,这将对目前审计档案的质量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二、提高审计档案工作质量的途径 (一)提高全体审计人员的档案质量管理意识,是保证审计档案质量的前提。

审计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审计档案质量。只有正确处理好审计工作和档案工作的关系,才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一是领导要重视,领导不仅要关注审计业务工作,也要关注审计档案工作,把审计档案与审计业务放在同等位置,一并检查、考核,使每个审计干部形成“审计项目终结只是完成了一半任务,高质量的立卷归档后才算圆满完成审计项目”的意识。二是要强化责任,按照“主审负责制”的要求,在审计业务操作过程中也要实行主审人员档案负责制,参审人员要参与档案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从而达到“谁主审谁负责,审结卷成”的目标。

因为主审人员掌握审计项目的整体进展情况,负责审计通知书的下发和审计处理等系列资料的收集工作,有利于全面及时地对审计项目资料进行整理、装订、归档;同时参审人员应密切配合,按照档案管理规定进行严格复核、把关,做到人人参与,从而增强档案质量管理的全员意识,提高全面审计档案质量。 (二)加强档案管理的事中控制与管理,提高审计档案质量的管理水平。

审计档案的管理水平是随着一定时期审计内容和审计方式的变化而逐步完善和提高的。为了能够适应审计工作发展的要求,审计档案工作的重心也应由事后控制与管理向事中控制与管理转变,在现场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应及时发现和解决影响档案质量的问题。

每一个审计人员从审计项目下达通知之日起,都要树立档案意识,只有加强审计档案质量的事前控制与管理,在现场审计过程中不断发展、研究和解决新问题,才能适应新阶段审计工作发展的需要。 (三)重视审计档案资料的日常收集和整理工作。

档案工作是一项积累性工作,审计档案是由一份份材料汇集而成,今天的资料就是明天的档案,但并不是所有的文件材料都是档案,它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规律经过归集整理而成,这就需要档案工作人员平时不仅要做到对档案资料的勤收集、善积累和多整理,而且还要经常性地深入审计工作一线,与项目审计人员交换意见,了解审计工作进展情况,从而使审计档案资料的收集更加完整。 (四)强化措施,不断提高审计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

一是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要根据自身工作实际,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培训办法,通过培训促进档案人员更新知识,开阔视野,掌握先进的档案技术。二是经常性的开展审计档案管理经验交流,邀请档案专家进行业务指导,开展档案理论研讨,用先进的管理经验促。

5.基建工程审计应注意哪些问题

1.调阅立项批准文件,检查有无擅自扩大规模和提高标准。

2.调阅招投标档案,检查中标单位选择是否合法合规,招标过程是否合规。 3.调阅施工档案,检查施工内容是否按合同执行,特别是隐蔽工程是否全部录象保存。

4.调阅项目付款会计凭证,检查是否按合同及工程进度付款,支出是否合法合规,有无将其他不相关费用混入项目建设成本。 5.调阅工程验收档案,检查是否按招标要求、施工合同和国家标准进行验收。

6.调工程决算资料,检查决算是否经过审价(一般由注册会计师审计)。 另外:尤其是要关注工程变更,这是最容易出现舞弊的环节,特别特别是隐蔽工程的变更,一定要详查。

6.如何提高工程审计人员风险防范意识

内部审计是在现代企业下自我监督、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企业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内在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内部审计受管理体制、职能定位、人员素质、法律法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和足够的权威性,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从内部审计职业自身分析,普遍存在审计风险意识淡薄的问题。

许多人误认为内部审计在工作目标上没有特定要求,所提交的内部审计报告不具有法律效力,内部审计无所谓“风险”可言;或者认为内部审计在本单位负责人领导下开展工作,只是“奉命行事”,即使出现工作上的误差或疏漏,也无须承担“风险”。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内部审计必然陷入一种被动和无所作为的困境,内部审计工作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一、内部审计风险的产生及其特点 现代审计是以“风险导向审计”为特征的。审计风险既是决定审计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分配审计资源的先决条件。

一般认为,广义的内部审计风险包括审计职业风险和审计工作风险。前者是指对内部审计职业界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与环境总和;后者是内部审计主体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实施审计时,由于不确定因素影响或者由于审计人员能力所限,作出不恰当的审计判断或是对存在的错弊未予揭示,从而造成企业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现代企业制度的显著特征是权责明确。这不仅体现在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而且更多地体现在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和员工的多层次、多环节之间,从而形成分权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和受托经济责任关系。

内部审计以相对独立的第三者身份界乎其间,起着对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监督与评价作用。这样,企业所有者对聘任经理,以及经理对所属各职能管理部门的经营行为监督和业绩评价,就由各级内部审计机构来完成。

如果内部审计人员对接受的审计项目所采用的审计程序和方法不当,未能发现重大错弊或出具的审计结论失误,从而产生不良后果,这就是内部审计风险。因而,企业内部受托经济责任的存在,内部审计风险也就成为必然。

与外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风险具有自身的特点。 首先是内部审计的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具有与企业相一致的目标。

作为企业组织的构成之一,内部审计的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紧密相联,可谓同舟共济、荣辱与共。因而,内部审计风险与企业为达到经营目标所面临的风险具有一致性。

其次是内部审计风险范围的扩大化。社会审计接受委托,其风险仅限于约定审计项目涉及的内容,而内部审计作为企业职能部门,根据管理的需要,其监督与评价的范围就不仅限于财务方面的问题。

凡属企业经营行为,都可以成为审计对象。因而,从违反财经法规到经营活动失误,如果内部审计部门未能予以揭示或判断不当,都会产生审计风险。

但是,如果内部审计人员在提交的审计报告或管理建议书中已充分、客观地揭示了所存在的问题,而企业管理当局未能予以足够重视和采取相应解决方案,由此而造成的损失不是内部审计的责任。 其三是内部审计环境的局限性增加了审计风险的系数。

内部审计在性质上属于企业自我约束的管理控制行为,当审计事项涉及外单位时,往往难以进行调查取证,而且内部审计人员与本单位员工长期共事,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利益关系和感情联系。当审计中涉及具体人和事时,难以遵循审计回避制度,影响审计的客观公正性,最终使内部审计人员承担较大的审计风险。

其四是内部审计对审计事项不具有选择性。社会审计在接受审计委托之前,可以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了解,实施符合性测试程序,对审计风险作出评估,当预计审计风险水平高于可接受的风险水平时,可以拒绝接受审计委托。

但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控制的一种职能,必须围绕实现企业整体目标,在审计委员会的统筹安排之下展开日常工作,不可能对风险水平不同的审计项目作出选择,只能通过不断提高审计质量,努力降低审计风险。 二、内部审计风险管理与防范机制 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有其内在动因和自身规律。

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应当重视对内部审计自身特点与规律的分析,不仅要对具体审计项目实施风险管理,更要对内部审计的各种环境因素进行综合风险管理,形成内部审计风险防范机制,力求将审计风险降到最低水平,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1.组织、保障机制。

建立在董事会领导下的审计委员会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规避内部审计风险的合理选择。按照我国证监会关于在上市公司设置独立董事的指导意见,由具有会计专业知识的独立董事担任审计委员会主席,审计委员会制定内部审计方针,决定内部审计项目,审核批准内部审计报告,协调企业各部门关系,向董事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拥有在董事会发表意见(包括保留意见、不发表意见和反对意见)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我们认为,不仅只是上市公司,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所有企业,都应当逐步建立审计委员会,使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具有可靠的组织保障机制。 2.行业自律机制。

我国自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以来,由内部审计协会负责各行业内部审计的协调与指导工作。内。

7.求一篇关于”建设项目效益审计”的论文

当前,开展国家建设项目效益审计,既要克服等待观望或畏难的情绪,又要克服照搬国外绩效审计模式,逐步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国家建设项目效益审计的新路子。

(一)消除误区,逐步开展国家建设项目的效益审计

由于西方市场经济已经过了200多年的发展,市场经济运行规则已相对完善,财务会计活动愈加规范,财务活动中的违纪违规现象也日趋减少,各项经济评价指标也已相当完善,同时从20世纪40年代开展绩效审计至今,已经过了近60年的发展,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准则也形成体系,所以,开展以经济性、效果性、效益性为目标的深层次、高质量的绩效审计是西方国家审计的重要任务。鉴于我国目前的国情,现阶段照搬照抄国外的绩效审计模式是行不通的。审计署五年规划根据中国的实际,提出了效益审计以揭露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为重点,促进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为目标,为审计机关今后开展建设项目的效益审计指明了方向。

(二)效益审计应与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相结合

我国国家建设项目的审计目的,是保证国家建设资金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对建设资金真实性、合法性的检查,是达到效益性这一目的的基础和手段。效益审计也必须从财政财务收支入手,而财务收支必须建立在真实、合法的基础上。

目前在我国的建筑市场发育尚不完全,各种经济评价指标、内部控制制度还不十分完善,工程建设领域违纪违法现象较为普遍和严重的情况下,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仍将是审计机关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主要任务,效益审计也必须与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相结合,揭示出的效益问题才真正令人信服。

(三)开展国家建设项目的效益审计,应突出重点,注意点面结合

审计机关鉴于目前力量等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大规模开展国家建设项目效益审计,而是应突出重点,注意点面结合。

1.应对重点项目展开效益审计。首先,应选择政府关心、社会关注的重点、热点项目。其次,要认真做好调查研究,掌握大量有关项目的信息和情况,重点选择符合效益审计条件、审计机关项目的信息和情况,重点选择符合效益审计条件、审计机关目前力所能及的项目。

2.对其他建设项目,可以结合平时的工程、财务收支审计。就建设项目的建设程序、资金管理等方面发现的问题,从效益性的角度,在审计报告或审计意见、决定中加以反映;也可以在年末将多个项目中反映存在的效益性问题加以汇总归纳,揭露问题,从面上进行分析,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四)为更好地开展效益审计,应重视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利用,加强对审计人员有针对性的培训

1.重视计算机审计软件的开发利用。在国家建设项目的审计中,各级审计机关相继开发使用了投资审计的应用软件,在建设项目的审计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应用软件大都侧重于工程造价审计,其他方面审计软件却相对缺乏。因此,开展除工程造价外审计软件的开发和利用,使审计人员从传统的审计监督手段中解放出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加快国家建设项目效益审计的步伐,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对审计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开展国家建设项目效益审计,不仅需要财务管理、会计、审计、工程等专业知识,更要熟悉管理会计、宏观经济政策、决策、各种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否则开展效益审计将是一句空话。因此随着效益审计的开展,对建设项目审计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已成为当务之急。

(五)开展国家建设项目效益审计,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在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中的作用

随着监督范围和内容的不断扩大,审计机关依靠其有限的审计资源很难做到对众多审计对象、内容的监督。目前,社会审计发展迅速,审计机关应充分利用社会中介机构的力量,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可以组织具有法定资格的社会中介机构或聘请具有与审计事项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参与国家建设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充分、大量地利用他们的人员和技术,以弥补审计机关力量的不足,使审计机关利用有限的力量积极开展效益审计。同时,要重视有效利用社会中介机构有关建设项目的审计资料,可使审计机关在开展建设项目审计时相对能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erp系统是什么意思啊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