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平台化发展之际,SHEIN遭遇拼多多Temu“背刺”

在东道主亚马逊发难之前,来自中国的跨境电商平台SHEIN和拼多多(PDD.NASDAQ)旗下的Temu扭打在一起。

7月17日,Temu在美国马萨诸塞联邦地区法院对SHEIN提出起诉。

诉状称,SHEIN利用其市场地位搞垄断、“霸凌”供应商,具体表现为强迫供应商签署“忠诚协议”,即不会给Temu供货。

Temu认为,SHEIN的商业行为导致商品价格更高、消费者的选择更少,阻碍了美国超快时尚市场的发展。

SHEIN的发言人此后在声明中表示,“Temu的起诉并无法律依据,将积极辩护”。

这并非两家首次诉诸法律。早在去年12月,SHEIN 在美国起诉了 Temu,指控其侵犯商标和版权,以及 “虚假和欺骗性的商业行为”。并在今年3月,SHEIN提交了新的修订诉状,进一步指控Temu商标假冒和侵权、版权侵权、商业诋毁以及不当得利等。

诉讼纠纷的背后,是SHEIN已闯入亚马逊和Temu的腹地。在今年5月宣布转型平台模式,引入更多第三方卖家,意欲从专卖廉价服装的独立站转型为品类更齐全的电商平台。

亚马逊在美国本土市占率近四成,其自建完备物流网络实现“次日达”的效率构成暂时无可撼动的护城河。

相比之下,转型平台的SHEIN与同样锚定低价小商品Temu或处于同一生态位。

过去十年间,依托中国完备的产业链和过剩的产能,SHEIN用比快时尚更“快”的方式快速崛起——2022年销售额达297亿美元,首次超过ZARA单品牌的销售额。

不过,整合供应链和低价策略同样是拼多多的强项。

在被传出年内上市的关口,SHEIN该如何应对竞争?从千亿美元打七折的最新估值,或正反映了市场对其预期的一些微妙变化。

比快时尚更“快”

成立于2008年的SHEIN做跨境电商卖婚纱起家,并一步步扩充服装品类,将触角延伸至产业链上游,用数字化的手段严格控制成本以保证各环节的供应商都能赚到钱,而极致的“小单快反”则是如今外界看到的结果。

在产出效率上,快时尚鼻祖的ZARA从打样到生产的流程要14天,而SHEIN将流程缩短至最快7天。

由此,SHEIN相比传统快时尚得以向市场投放更多款式,有更大的概率压中爆款。随后根据市场反馈加大生产,进而平抑单件成本实现盈利。

2018年,SHEIN的爆款率高达50%,且单件价格普遍仅为ZARA的一半。

2022年,SHEIN全年销售额达297亿美元,首次超过ZARA单品牌的销售额,并在今年上半年销量超过ZARA。

据欧睿国际,美国是SHEIN最大的市场之一, 去年在美国的销售额达 80 亿美元。另据彭博数据,去年11 月,在一众快时尚竞争者中,SHEIN 的销售额占到 50%,而同期H&M 销售份额仅为 16%,ZARA 为 13%。

截至目前,SHEIN已完成超42亿美元的五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IDG、老虎环球基金等。在去年20亿美元D轮融资后,SHEIN估值高达1千亿美元,仅次于字节跳动和蚂蚁集团。

不过在今年5月的D+轮20亿美元融资后,SHEIN的估值打了个七折,为660亿美元,并同时传出SHEIN将于年内上市的消息,SHEIN对此予以否认。

SHEIN相关人士同样对信风(ID:TradeWind01)表示,“短期内肯定没有(上市计划)”。

就在SHEIN完成最新一轮融资同月,创始人许仰天宣布SHEIN将转型平台模式。这意味着在完成对快时尚鼻祖ZARA的挑战后,SHEIN选择向电商巨头亚马逊发起冲锋。

不过与此同时,SHEIN的同乡拼多多也盯上了出海市场,二者已然短兵相接。

短兵相接

去年9月,拼多多孵化的Temu上线,其母公司拼多多在用户端拉新裂变的打法带到大洋彼岸,上线两个月即突破9000万美元的GMV。

彼时拼多多高层在财报会上公开表示“Temu不受财务指标驱动”,转过年来就在今年的美国超级碗上为两条30秒广告投了1400万美元。

今年一季度,Temu的GMV已接近百亿人民币。据媒体援引Temu内部人士,Temu将SHEIN视为最大的竞争对手,甚至在内部提出在今年9月之前,至少有一天GMV要超过SHEIN的目标。

对当下均以低价策略开拓市场的SHEIN和Temu来说,拥有充足的资金弹药是必选项。

不过目前来看,二者烧钱的侧重不同。

SHEIN在海外大兴基建,以期缩短配送时间,压缩成本。其计划在美国建立三个大型配送中心。目前在印第安纳州的配送中心已投入使用,第二个南加州配送中心计划于2023年开业,第三个配送中心则计划建在美国东北。

此外,SHEIN还计划在波兰建立配送中心,波兰是中国通往欧洲的重要中转站。

极兔的存在,则让Temu在海外配送上有相对优势,海通国际研报显示,极兔承担了海外配送的部分费用。信风(ID:TradeWind01)从SHEIN和Temu的商家处了解到,目前二者从中国备货仓发货至送达的时效均在十天以上。

拼多多将供给端的优势复制到了Temu,压缩成本并在下游消费端大手笔补贴。

有浙江义乌的Temu卖家对信风(ID:TradeWind01)表示,一般要备10天的量发到Temu的仓库,等待售出,“拿商家来测款”。并且Temu会不时提出降价要求,“不降价就降流”。

不过对方也表示,他经营的品类在Temu已经爆单,每天单量在1000件左右达到单一类目的销量第一。

这一定程度上得益于Temu在商品价格上“凶猛”的补贴。据美国杂志WIRED,Temu 为打入美国市场而投入的资金平均每笔订单亏损 30 美元。据招商证券测算,在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Temu每年亏损 41.5 亿至 67.3 亿元人民币。另据浙商证券研报,在某些品类,Temu的价格能做到SHEIN的53%至80%。

今年5月,Temu遭到健身器材品牌 FitBeast起诉侵犯版权。Temu在其网站上以 5 美元的价格出售 FitBeast 健身器材的复制品,而一个 FitBeast 在亚马逊上的售价为 25.99 美元。

一番操作下来,Temu的成效显著。Sensor Tower 数据显示,今年6 月 Temu 用户平均每天在其应用程序上花费 13 分钟,比SHEIN 用户的 11 分钟略长,是亚马逊用户 6 分钟的两倍多。

这才有了SHEIN与Temu之间的竞争与“对话”被双方诉诸法律。去年12月,SHEIN在美国起诉了Temu指控其侵犯商标和版权,以及 “虚假和欺骗性的商业行为”。

7月17日,Temu做出反击,在美起诉SHEIN利用其市场地位搞垄断、“霸凌”供应商。

根据Temu数据,截至5月SHEIN已要求在其平台供应或出售产品的约8388家制造商签署独家经销协议,而这些制造商占有能力供应“超快时尚商家”总数的70%到80%。

Temu称,因SHEIN的行径,商家已在Temu的平台减少商品1万多件。

SHEIN的发言人此后在声明中表示,“Temu的起诉并无法律依据,将积极辩护”。

内卷和过剩的生产力成就了SHEIN、Temu们在供给上相对其他平台的价格优势,这也能解释拼多多们在过去的崛起。

但当有多家入局者瞄准低价市场,则价格内卷已无可避免。在Temu所指控的SHEIN垄断问题悬而未决之下,这场低价的“内卷”战争谁能笑到最后,还犹未可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