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专业知识讲座

1.幼儿绘画基本功讲解大概要讲些什么

幼儿绘画是幼儿亲手拿笔表现一定的可视形象的过程,表现了幼儿对生活的认识、感受和情感。

绘画是幼儿最乐于接受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也是幼儿美育的重要途径。幼儿绘画教学就是要按照幼儿不同绘画发展水平,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建议,引导幼儿学习基本的绘画技能和表现手法,以促进幼儿绘画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美感和初步的审美能力。

我们在绘画教学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教师运用恰当的指导方法是幼儿主动发展的前提。教师的指导概括起来有三个字:“看”、“说”、“想”。

一看。即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及审美能力。

一般观察力强一些的孩子绘画水平相对高一些。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幼儿经常多看,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

不仅要引导幼儿观察单个物体的颜色、形状,更要注意引导其观察物体各部分的大小比例及与其他物体的关系。如:引导幼儿观赏菊花时,不仅要引导幼儿观赏菊花的各种颜色、花朵的形状、花瓣的形状,还要引导幼儿观察花朵与枝干的大小比例及各菊花间的重叠、遮掩等。

从观察活动中训练幼儿具有一双敏感和不断发现的眼睛。由于幼儿形象思维占优势,因此在绘画活动之前仔细的观察,可以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使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画面内容更丰富多彩。

如命题画“大马路”活动之前,组织幼儿观看有关录像或在外出散步时观察“大马路上有什么?大马路上多了什么?……”在画物体时尽量提供给幼儿实物模型,让幼儿在触摸、观察中感知到物体在不同位置上的不同形象。同时,还要多组织幼儿欣赏美术作品,以提高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

我们可以经常性地组织幼儿参加各种形式的美术作品展,让幼儿有机会多看,多感受,多体验,增加美感的经验。组织幼儿欣赏名人名画,挑选一些色彩鲜艳、形象鲜明、线条清晰、明朗,具有形式美的美术作品。

如:齐白石画的小蝴科、小昆虫;徐悲鸿的骏马图;凡高画的向日葵、星夜;修拉画的大碗岛的夏天等都是非常好的欣赏材料。引导幼儿观赏,通过看看──说说──看看的主动体验过程,帮助幼儿逐步建立美的标准,提高审美情趣。

二说。活动前说画可以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

鼓励幼儿在画画前大胆地表述自己想表现的内容,画后能解说自己的画,让幼儿逐步了解到一幅好的画是与画画前的想象与画画后的“说’画分不开的,这也为他们从无意识的涂鸦阶段过渡到有意识的创作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幼儿在“说画”的过程中培养了大胆构图的能力。

活动后的“说画”还包括了对幼儿作品的评价。教师对充满童趣和创造力的作品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表现;评价时鼓励幼儿共同参与,让幼儿开展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能引导幼儿在欣赏、评价的过程中提高评价能力,产生自我满足感、成功感,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三想。“说”(语言)是“想”(思维)的外部表现。

但本文所表述的“想”更侧重于培养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表现创造的能力。幼儿具有不受常规约束的丰富的想象力,经过引导就能表现出来。

因此,教师给的命题和提问都应具有启发性。例如:画“狮子王”时可启发提问:“狮子为什么是大王?它住在哪里?它吃什么?怎样睡觉?它有朋友吗?下雨了会怎样?它长大了也当爸爸、妈妈吗?它会痛吗?……”而在意愿画“未来的交通工具”时可启发幼儿想象:“你想设计的是哪一种交通工具?它在哪里行驶?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可以载人吗?有多快?残疾人能用吗?……”幼儿在讨论过程中能获得满足感和绘画的激情,也便于幼儿从讨论内容中选择一个主题作为绘画表现的内容,去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抒发情感。

“想”画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加入绘画活动中、插上想象的翅膀,将童心、童趣从笔端表露出来。幼儿绘画教学活动中的“看”、“说”、“想”,正是在尊重幼儿、了解幼儿的实际水平的基础上,教师与幼儿充分互动的体现,注重在绘画活动中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观察、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构思,让幼儿在主动积极的绘画表现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2.如何提升幼儿园教师美术专业素养

暑假期间,文登市教育局冒着酷暑组织了教师素养大赛,通过这次大赛我感悟到作为一名美术教师除了应要的学历外,更要有美术专业基本功和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学习。

反思自己,师范毕业生虽然经过专业的美术训练,但教学理论、教育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显得苍白二无力,美术教师的专业要求也随着社会发展、基础教育美术新课程的改革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于是,我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炼自己的专业能力。

一、大胆实践,提高自身美术基本功。美术新课程从培养学生素质出发,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划分为四个学习领域,既“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究”,体现自主学习是对传统的一种突破和超越。

美术教育包括造型、绘画、设计和应用。作为一位美术教师,就必须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可以不是画家、艺术家,但是必须是一个杂家,要了解国画、版画、水彩、水粉、油画、雕刻等各种艺术形式,最好自己能动手示范。为此,我一直致力于渔民画、水彩画、版画、国画、写生等练习与创作。

不会的就反复观摩网上视频、临摹名家画册、请教同行老师等等。在不断练习中,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在收获作品的同时,琢磨出许多学生适合的创作方式。

如图①是我创作的渔民画《鱼香满岛》,就是由版画获得的灵感,不是直接笔画上去的,而是用纸剪出我要画的图形,然后进行在纸上涂上颜色,印在有底色的纸上。这件作品即具有简直的刀痕美,又有版画的肌理美,还反映出浓浓的海腥味,最终入中国首届现代民间美术作品大赛。

图②为我创作的作品《马蒂莲》,利用写生,细致地描绘马蒂莲,米黄与淡紫相融合,深浅不同绿色在叶剑流淌,淡雅的颜色如花的香气,清新可人。① ② 二、关注美术资讯,提升自身学术视野。

现代社会瞬息万变,资讯日新月异口同。对美术教学来所说,美术老师只拥有丰富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拥有与现代社会接轨的广博的知识面,不但要精通所教的美术学科的知识,还要关注美术学科新的教学理论,不光教学自己擅长的美术技能,更要让了解其他艺术表现语言,借“它山之石以攻玉”。

只有视野宽广,才能看见更美的风景。另外,今天的环境对学生在审美发展过程的影响极其重要,美术老师关注工业文化和商业环境同时还肩负着重任,就是引导学生欣赏积极向上的视觉文化。

例如当前流行的漫画,设计,时装,卡通,电影新媒体这一类视觉文化;它们以各种姿态融入我们的生活,它们表面上迎合人们的需要,而实际上我们的生活被它所潜移默化,甚至是支配人们的意识,取代思考而垄断某些观念。 如果我们不能通过独立思考来对当前商业文化环境进行判断,只是乐呵呵接受再接受,那么学生就会信赖崇拜他或她所看到和听到的 商业文化环境及其信息。

思维不去选择并自动固定下来,那是很可怕的。那么我们通过自己的学术视野有目的地去筛选利用其有用因素,接受变化,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

也许我们的生活环境会一天天变得完善。这是完全是有可能的,只要我们去努力。

三、参与教学科研,促进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学习。(一)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林崇德教授在1985年一次学术报告中提出:“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的观点。

的确,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自己教育理论水平,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最佳途径。做课题要理论支撑,因此我们必须查阅、收集、学习大量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资料、书籍。

美术教师通过课题研究把教学理论、教学设想运用到课堂教学,通过反思、学习、实践,再反思、学习、实践,在不断的研究过程中,把教育教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通过做课题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成就感,解决一些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且通过实验研究、学习、思考,能提高我们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

如在我的区级课题《以渔民画为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中,我围绕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设计出许多渔民画教学课例,编造出生机活力的教程,同时又鼓励学生创作出具有个性化的优秀渔民画作品作品。 如在我的市级课题《平面广告介入美术课堂》的研究中,我翻阅了许多有关平面广告的书籍,了解了平面广告的形式、要求、内容等,进而去了解美术教育中有关平面设计的教学理论,寻找与小学美术课堂相契合的教学理论。

通过做这个课题4本书,读了萨玛拉的《设计元素:平面设计样式》、张家平的《平面广告经典评析》、陈原川的《广告游戏——平面广告创意》、汤姆•安德森的《为生活而艺术》等书,这样就有意无意地促进了我多看书,多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做课题要大胆实践,在“做中学”、在“做中反思”。

(二)通过课题研究,提高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能力。在教学中,经常会碰到困惑,发现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自己教学实践的问题、有学生表现的问题、有学校教育的问题等。我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就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尝试,实践。

如我发现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做事情凭直。

3.幼儿艺术教育

、将片面性记忆教育转变为审美感情教育,突出审美心理的构建

片面性技艺教育把幼儿艺术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儿童的正确描写和表演能力、掌握制作和表演技巧上,忽视了幼儿自身对艺术的感悟和表现,扼杀了儿童的审美潜能,这完全偏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审美感悟教育是引导幼儿感知、理解美的事物,发掘和培养幼儿审美创造潜力的教育,具体应做到:(1)让孩子接触大自然,观摩形态各异的自然景物或现象,引导孩子感知声音、色彩、位置、空间大小、运动方向等,逐渐形成对生命运动模式的感悟能力;(2)引导孩子感知形形色色、与众不同、别开生面的艺术形象,为幼儿步入艺术殿堂铺好第一块砖;(3)通过多种手段,引导孩子直觉感悟和把握自然界和社会中美的事物的本质,提高发现美的能力;(4)多欣赏与幼儿生活经验贴近的艺术作品,促进幼儿再造想象的发展;(5)创设自由宽松的创造氛围,引导幼儿自由创造,让每个幼儿自信心得到增强。审美感悟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呈多样性、丰富性,为幼儿审美心理构建提供丰富的审美客体和探究刺激,促进幼儿审美心理结构的完善和充实。

二、将操作性模仿教育转变为审美情感教育,突出审美情感的陶冶

操作性模仿教育把幼儿艺术教育变成简单的机械模仿,改变了幼儿艺术教育“自由创造”的特征,使幼儿艺术教育失去了“情感意味”。艺术情感是审美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艺术创作者融入艺术作品的情感,也包括艺术欣赏者能动的情感体验的情感扩散,它具有独创性、超越性、细腻性和典型性等特征。因此,艺术情感最能感人、动人,一旦被主体接纳,能充分激发和丰富幼儿的艺术情感。培养艺术情感是幼儿艺术教育重要目的之一,为此,必须做到: (1)选择具有丰富情感类型的作品供儿童欣赏,使幼儿在审美艺术欣赏中积聚情感,识别情感的差异;(2)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累情绪、情感体验,学会正确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是审美情感教育的基础;(3)引导幼儿在创作表现活动中通过口头语言、绘画、角色游戏等有控制地表达情感。

三、将孤立性分科教育转变为综合性的艺术教育活动,突出幼儿在审美教育中的自由探索

目前幼儿艺术教育一般以分科形式进行,音乐、美术、文学艺术各自有独立的大纲,忽视了教育的整体性和各种艺术教育的内在联系。综合性艺术教育就是发展音乐、美术、文学艺术中的共同审美要素,按同构的原理加以沟通,提高多种心理功能的协调作用,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获得美的熏陶。综合性艺术教育培养的不是给予儿童简单的技艺知识,而是一种结构、一种能力、一种把握世界的方式,最终将达到幼儿审美心理结构的塑造。综合性艺术教育的主线是让幼儿在艺术审美活动中自由探索,引导幼儿开展想象,激发探究欲望,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状态下获得新的发展,因此,综合性艺术教育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幼儿创新学习的模式。

4.如何提高幼儿美术课堂教学艺术

幼儿美术教育是幼儿全方位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除了其特有的知识技能的学习之外,在培养幼儿的个性发育、创新思维能力、空间想象的表现力、审美观和艺术表达能力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在传统的幼儿美术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时候完成了教学大纲上所要求的知识技能部分,而对幼儿的情感技能及思维想象空间等的要求却无法完成,作为新时代的幼儿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幼儿教师很有创新意识,并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明显的创新举动,例如,在美术示范这一过程中加以创新,这就在美术课堂上加强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那么在幼儿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恰当的示范去激发学生的潜能呢? 1 教师意识的改变 美术活动是孩子对心灵的描绘,是孩子眼中的世界,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体验不到的各种理想都可以通过绘画来展示。

现代的幼儿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对幼儿美术教师的要求也不仅仅是教小孩子在画本上画一幅画这么简单。幼儿美术教育对幼儿的影响力是多方面的,他是提高幼儿审美观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幼儿想象力及表达能力的一个主要途径,所以如何提高幼儿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就成了现在幼儿美术教育的一个重点。

美国教育家卡内基教育基金会主席欧内斯特・博耶说:“在我看来,教师是一种对年青一代具有最深远影响的专业人员,是一种比任何其他职业都神圣的职业。”[1]幼儿的美术教育就是教师对其思维发展影响的一个重要过程,所以幼儿教师应当转变意识观念,对每一次的课堂教学及示范都精心的设计,力求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

2 教学中演示技能的规范 教师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示范作用非常的重要,在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演示和示范时教师必须要做的事情,下面我们一起来看教师教学过程中如何演示。 2.1 教学材料的示范 教学材料的各种使用方法在是美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演示的一个部分,各种教学材料如果单纯的用语言去表达是无法让幼儿理解的。

例如,蜡笔的使用,如果教师只是讲,幼儿很难理解来比用笔尖画图和用笔锋画图有什么区别,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教师演示示范,给幼儿一个直观的视觉体验,这样,幼儿就很容易区分两者之间的差别,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幼儿用其他教师没有示范到的方法去体验,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2.2 图画内容的示范 从艺术领域培养目标出发,教师首先要学会理解尊重和欣赏幼儿的艺术行为与作品。

幼儿绘画中,他们对某一个主题的理解无法完成在他们的绘画内容上,这时候,美术老师的示范就至关重要,但是如果美术老师针对某一主题只是简单的做一个示范,很有可能导致幼儿一窝蜂的模仿,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力的发展,所以,教师演示就必须科学。 幼儿在四岁以前,属于早期的涂鸦期,他们并不关心自己到底画了一个什么,他们享受的是绘画本身这个过程,这里教师的演示就成了诱导幼儿主动参与涂鸦的这样一个过程。

这里教师的演示并不是在黑板上画几笔让幼儿模仿,而是用每一句语言,每一个动作及幼儿的反应去示范。这时的幼儿作品可能只是几根线条,我们在评价幼儿作品本身的时候,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要求他们,否则会扼杀幼儿的创造力。

幼儿四岁以后,幼儿的创造能力和模仿能力都不断地提高,如果教师在这个阶段整体示范,很容易导致幼儿简单的模仿。此时,教师的示范可从整体完整示范改变为局部简单的示范,这样可以让小朋友通过局部展开想象,完成整个绘画作品。

例如在一节绘画课上,教师让小朋友们画自己的妈妈,并且抓住自己妈妈的特点,比如眼睛大等等,别的小朋友都画了非常漂亮的妈妈,小朋友然然画的妈妈的下巴上有好多个黑点,教师很奇怪,就问然然:“这是什么?”然然说:“妈妈爱吃糖,牙齿都被虫子蛀掉了,这是虫子咬的牙洞”教师微笑的点点头。这就是通过局部示范让幼儿知道画妈妈必须抓住它的特点,其他课程也是一样,教师可以通过细节示范帮助小朋友掌握画画的技能。

2.3 幼儿的示范 幼儿在与老师家长等成人的交流活动中,自我意识有所发展,他们已经可以从别人的语言及评价中形成自己的看法,幼儿喜欢得到赞扬,尊重,不喜欢受批评,这个时期的幼儿有很强烈的表现欲望。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将他们同龄人或者周围同学的作品作为示范画讲解,可以让小朋友心理认知了解原来同龄人也可以画成这样,那我也可以的心理,这时教师适时的鼓励就可以让小朋友有创作的欲望,这里教师可以让小朋友展开想象如果自己画这幅画会画成什么样子,然后让小朋友自己创作,教师挑出相对优秀的画作在班级示范讲解,这里教师要注意的是不同课堂竟可能的让每个小朋友的画作都有得到讲评的机会,这样的榜样作用及被示范讲解的荣誉可以激发小朋友的创作欲。

2.4 外部资源的示范 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的过程,教师可以广泛开发利用各种外部资源进行示范。例如:教师在教授折纸的课程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播放小朋友喜欢的少儿节目中折纸的片段,让小朋友对折纸的兴趣不断地提高,然后再通过教师一步一步的演示讲解,让幼儿更好地学习。

5.幼儿艺术教育专业主要课程有哪些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新世纪幼儿艺术教育的教师和管理干部,以促进幼儿教育工作的发展及幼儿教育的改革。

(1)幼儿教育管理人才:具备一定的幼儿教育的管理知识;具备一定幼儿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在艺术方面有一定的绘画、音乐、舞蹈、手工知识和技能。

(2)幼儿教育的骨干教师,具备一定幼儿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具备幼儿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有一定的绘画、音乐、舞蹈、手工知识和技能。

主要课程: 绘画基本造型训练、音乐基础知识、艺术概论、儿童文学、教育学、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教育管理学、色彩与图案、钢琴基础弹奏及即兴伴奏、幼儿体育、幼儿舞蹈、幼儿游戏、书法、手工、幼儿智力开发、幼儿教材教法研究、电脑美术。

6.美术老师应该具备哪些知识结构

1。

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观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先强调转变教育观念,传统的教学比较习惯于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组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忽视了学生的发展需求,如我小时候美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让你一味的去临摹。

但在如今的新课程下能行吗?美术新课程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教学活动,注重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内在的发展需求和美术教学相吻合,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2。

构建超越学科的生态型知识结构。 美术教师大都具有美术专业知识和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对强调学科知识的常规教学胜任自如。

美术新课程却更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强调美术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培养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等等这些要求促使我们美术教师要紧随社会发展,学习与美术课程相关的其他新技术、新知识,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和人格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形成开放状的生态型知识结构,真正实现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3。

掌握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方式。 在美术新课程中由于贯彻新的教育理念,格外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带来美术课堂丰富多彩的互动教学。

为了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积极,美术教师要根据实际不断创设新的教学情境,营造适合学生成长的课堂氛围,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同时,互动教学活动将不断促使教师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

在美术新课程中,教师将是一个开拓者和创造者,多样化和选择性的课程要求使美术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完善自己,在课程改革的实践和探索中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才能为自己走进新课程提供最基本的、最有利的保障。 与新课程同行的美术教师将拥有和展现教学的青春活力 希望能帮到你,麻烦给“好评”。

7.幼儿园年终报告会老师怎么展示美术

“学习和掌握简单的美术活动知识、技能,培养幼儿初步的表现力,使幼儿萌发审美情趣”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基本目标。

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技能是从事美术活动的必要前提。但由于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借助美术这一载体,促使幼儿的认知、情感、能力、个性诸方面的有效发展,因此知识、技能只是一种促使幼儿发展的手段。

只有把美术作为幼儿表现自我,表现自己对客观世界看法的有效工具,才有可能通过美术教育促进幼儿的发展。美术教育的目标关系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从幼儿发展的高度全面审视美术教育的目标,在日常的美术教育中有效地加以贯彻落实。

在教育实施过程中,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幼儿发现和感受美的能力。一、重视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感受美术创作表现的多样性,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幼儿的生活就是幼儿教育,幼儿教育只有扎根于幼儿的生活和经验,才能发挥其效能。

作为视觉艺术教育的美术课,其创造能力的培养,需要到生活里去,捕捉题材内容,因此,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尤其重要。园外生活经验积累的多少,关健是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态度。

大部分家长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只要求孩子学计算、识字,现在更时兴学英语。对孩子选择学习美术,不予支持。

更由于工作繁忙,与孩子交流的机会较少,导致孩子对自己身边所发生的事情关注较少。因此,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家长提高对美术的认识,如家长会、幼儿画展、幼儿作业。

要求家长尽可能多地与孩子交流,以加深孩子对家庭、社会的认识。幼儿园也是幼儿美术题材的主要来源。

教师不定期地组织一些活动,及时引导幼儿把新的生活经验运用到美术活动中去,并教给幼儿一些观察的方法,以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如顺序观察、分清主次、分辨细节、判断前后远近等。此外,加强语言引导,为幼儿提供宽松愉快的创作环境,带他们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中去感受生活,感受美术创作的多样性,使其在美术学习中去观察、想象和创造,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事物的感受能力。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利用范画、实物,结合语言引导,组织幼儿根据自己的画编小故事,在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之下,讲述画中的故事,因此,绘画与语言表达架起了一座自己沟通的桥梁。在绘画中,幼儿体会了观察、思考、审美和创造,学会了语言表达,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加深了他们的视觉印象。

教师还结合各学科教育活动开展美术活动,注意引导幼儿灵活运用在不同学科中获得的知识。如:在讲故事以后,引导幼儿用美术(绘画、泥塑、小制作)来表现故事内容;又如外出参观回来,让幼儿用绘画来表现参观时的情景。

二、适当地教幼儿掌握美术表现所必需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提高幼儿的作画能力 虽然幼儿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不是美术教育的目的,也深知靠教师传授图式——教师先示范画,幼儿跟着学的教学方法,其结果会令幼儿丧失对美的感受能力和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幼儿的个性和创造力也将在无形中消失,但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是幼儿顺利进行美术表现的工具。所以我们将传授知识和技能与培养能力整合在一起,没有过分强调技巧,而是让幼儿通过探索来主动学习和掌握技能。

在传授技巧时,由于小班的幼儿手部肌肉还未发育成熟,因而先让幼儿从欣赏哥哥姐姐们的画开始,感受色彩、认识色彩,引导幼儿入门,让他们随意画,大胆画,不追求描画细致。如:手指点画;脚掌、手掌印画;吹画,撕纸贴画等,从而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中班幼儿思维有了提高,但表现技巧跟不上,就给他们提供一些表现方法和技巧的选择,当幼儿在将意象转换为画面有困难的时候,教师再适当地教幼儿一些基本的技巧,以帮助幼儿完成这种转换。让幼儿慢慢学,坚持练,逐渐投入到感兴趣的美术活动中去。

而在大班因材施教,根据幼儿的能力、兴趣,在美术的技法、想象、思维等方面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如在大班国画兴趣班就教一些基本的勾、染、晕等技能,但从不以技巧评价幼儿,而是给幼儿创造体验国画美,表现国画美的环境和机会,利用国画这种艺术途径让有兴趣的孩子感悟美和表现美。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活动,提高美术技能,培养幼儿初步的表现能力1、幼儿园应在课室走廊开辟美术作品展示栏;积极开展幼儿美术兴趣班,允许幼儿在创作中采用不同的方法,接纳孩子不同的创作结果,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每一期美术兴趣班举办画展,通过展示、比较,让美术成为幼儿表达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体验作画的快乐,激发作画的兴趣,同时亦让家长对孩子的美术活动有所了解,从画的变化中发现幼儿的进步。2、让孩子参予课室1.2米以下墙的布置,在老师的指导下布置手工、美术角,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在创作过程中,孩子们或画、或粘或剪,他们运用各种材料的能力,在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得到了提高。

经过孩子自己布置的课室,墙壁上画着一幅幅充满童趣的图画,玩具架上摆着孩子制作的玩具,墙角设置着孩子喜欢的手工作品,孩子充满信心,体验着成功,孩子从而更加爱护周围环境的布置,培养了。

8.幼儿艺术教育

幼儿艺术教育

来源:家国艺术资讯网

通过系统的学习,培养在政治思想、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全面发展、学有专长,具备幼儿教育专业知识,胜任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

培养目标

通过系统的学习,培养在政治思想、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全面发展、学有专长,具备幼儿教育专业知识,胜任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

核心能力

1、具有从事幼儿教育和管理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2、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

3、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4、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健康的审美意识以及初步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

艺术类课程:

1、音乐类:声乐、钢琴、古筝及音乐基础训练等

2、舞蹈类:形体、基训、各种民族舞蹈、芭蕾舞等

3、美术类:素描、色彩、手工制作等

幼儿教育类:

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践、学前卫生与保健、各幼儿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幼儿英语、儿童文学等课等

就业方向 各大幼儿园以及各级学前文化艺术教育机构。

希望以上资料能对你有帮助。

9.如何搞好幼儿园美术课堂教学

现在的美术教学中,繁多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极难取舍。

有人觉得现在的美术教学应让孩子随意发挥,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因为美没有领域,不同人对美都有自己的理解。幼儿园的孩子没有成人那么丰富的经验,也没有统一的审美标准,他们的想象力是无限的,每一幅幼儿作品都承载着他们的梦想,因此无论孩子的作品是什么,我们都要给予肯定和支持。

有人认为幼儿应通过正规训练来加强绘画技巧,中大班幼儿会通过观察身边事物进行模仿和表现,又因缺乏绘画技巧和经验而无法表达内心的思想。这两种教育观念之间的主要矛盾是要不要规范幼儿的审美,限制幼儿思维――幼儿的想象需要保护,但同时也要通过老师的辅导来提高他们的美术技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提到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

教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不要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其实,如果方法和观念正确,两者不会矛盾,教师也不会再迷惑该怎样将两者结合才能使美术活动在幼儿的成长中发挥真正意义。

一、从兴趣入手 在选择美术教学内容时,首先要了解该年龄段幼儿能够达到的水平,从幼儿的兴趣入手。例如小班幼儿喜欢好吃的,那么绘画内容最好以食物为题材;中班幼儿喜欢动物,绘画内容最好以动物为题材;大班幼儿喜欢人物,绘画内容最好以人物为题材。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幼儿对题材产生兴趣时,他们才会与老师互动,积极配合。

二、幼儿美术教育快乐化生活化 幼儿园目前的课程都是以与生活紧密相关的主题活动呈现的,因此,美术教学与幼儿主题活动是不可分割的。教师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让艺术真正体现生活。

在开展活动时我们注重以下几点: 1、以幼儿现实生活为背景,注重生活与美术教育紧密结合。 在建构式课程中,我们挖掘出很多和生活有关的美术活动,如:创意花瓶,长腿娃娃等,都是运用生活中的一些废旧物品进行的美术创作活动。

我们还借助语言活动,让幼儿在理解、欣赏了优美的诗歌、好听的故事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进行美术创作活动。尝试不同的美术表现形式,无论哪个年龄段的幼儿都喜欢欣赏不同绘画形式,所以,可以给幼儿欣赏符合幼儿年龄阶段的名画或者范画来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但不能强迫幼儿必须与名画或范画画得一模一样,最好体现自己的想象和想法。

另外,他们更喜欢尝试不同的绘画形式带来的新鲜绘画体验,所以,要不断丰富美术形式。可以尝试变化绘画工具、绘画材料,例如可以选择棉签、手帕、纸团等幼儿易操作的东西。

如果操作太难,幼儿不容易达到操作目标,便失去兴趣和信心。而绘画材料则可以是卡纸、纸盒、瓷砖墙、石头或者废旧物品等容易收集,方便展示,能很好的突出作品效果的素材。

生活中很多材料可以为我们所用,如:自制彩泥活动就是孩子很喜欢的一个活动,老师当场用面粉、色拉油、颜料制作出彩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创作欲望。活动的一开始老师想让孩子们用自制的彩泥制作一些秋天的水果或蔬菜,但是活动开始后,很多孩子都提出希望可以用这些彩泥制作更多的东西,因此通过活动,孩子们作品的丰富可以想象。

三、注重习惯的培养 对“习惯”一词的解释是“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在长时期里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可见习惯是长期养成的,我认为在一堂美术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要注意习惯教育。

1、活动前准备 活动中可能要设计图画,教师要事先练习,体会其中的重难点,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示范和指导。教师上课用的材料和幼儿创作与练习用的材料要事先准备好,并注意适当多准备,以便临时增加和损坏。

2、活动过程中的教育 组织幼儿活动时先让幼儿安静下来,以游戏的形式吸引幼儿注意力,然后再进行讲述。并让幼儿知道,认真倾听他人讲述,不仅是对他人的尊敬,而且还能学到很多的知识和本领。

绘画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是有的幼儿不知道水彩笔帽放在哪里,有的放在手里,有的放在桌子上,甚至有的最后不知道水彩笔帽去了哪里,针对这一情况,我统一让幼儿把水彩笔帽扣在水彩笔上方,这样既容易取放,又不容易丢失,为幼儿解决了这个问题,幼儿不再为找不到笔帽而发愁;其次是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会与小伙伴讨论交流,讨论声音过大,会影响其他小朋友,这时我采用听音乐的方法,播放轻音乐,让幼儿的声音不能超过音乐的声。 3、结束后的有序整理。

完成作品后,认真整理作品和用具,不遗漏。请他们互相观察并看看教室,桌子脏了擦干净、纸屑掉了捡起来……渐渐的幼儿每次下课前都能这样做,慢慢习以为常,教室也变得干净、整洁了。

幼儿良好绘画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适度进行交叉反复培养,及时树立榜样,发现点滴的闪光点,予以肯定,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给幼儿展。

erp系统是什么意思啊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