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一份管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管理学练习题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一、习题 (一)填充题 1.1916年,法国实业家法约尔提出,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______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2.根据彼得•德鲁克教授的观点,管理是一种以绩效、_____为基础的专业职能。 3.所谓______,就是指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 4.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一项被广为引用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可归为人际角色、______、决策角色三大类。
5.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提出,管理就是______。 6.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协调的中心是_______。
7.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要具备三类技能:概念技能 技术技能和________。 8.管理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
9.控制等实质就是为了使实践活动符合于_______。 10.管理二重性指的是管理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________属性。
(二)选择题 1. _____职能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创新 2.为了保证目标及为此而制订的计划得以实现,就需要有_______职能。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3.管理者在处理与组织成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时,他们就在扮演_______. A.人际角色 B.信息角色 C.决策角色 D领导角色 4.对于基层管理而言,最重要的是____________。 A.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 D领导技能 5.__________对于所有层次管理的重要性大体相同。
A.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 D领导技能 6.田力是某大型企业集团的总裁助理,年富力强,在助理岗位上工作得十分出色.他最近被任命为集团销售总公司的总经理,从而由一个参谋人员变成了独立部门的负责人.下面是田力最近参与的几项活动,你认为这其中的哪一项几乎与他的领导职能无关? ________ A.向下属传达他对销售工作目标的认识 B.与某用户谈判以期达成一项长期销售协议 C.召集各地分公司经理讨论和协调销售计划的落实情况 D.召集公司有关部门的职能人员开联谊会,鼓励他们克服难关 (四)简答题 1.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分析管理二重性的基本内容。 3.一个有效的管理者需要扮演哪些角色?需要具备哪些技能?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 一、习题 (一)填充题 1.中国历史上的“道”有多种含义,顺“道”中的“道”属于客观范畴,指的是____________。
2.“重人”是中国传统管理的一大要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重人心向背,二是_________。 3.亚当斯密认为,人们在经济行为中,追求的完全是私人的利益。
这反映了他的_________的观点。 4.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_________ 5.一个员工在任何活动中只应接受一位上级的命令,这就是法约尔提出的_____________原则。
6.正式组织以效率和成本为主要标准,非正式组织以________为主要标准。 7.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于1959年提出_____________理论。
8..马斯洛提出了_______理论。 9.“管理科学”学派较少考虑_________因素。
10.决策理论认为,企业中的决策可以分为程序性决策和___________两类。 (二)选择题 1.“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_________。
A.泰罗 B.巴贝奇 C.甘特 D.福特 2.梅奥通过霍桑试验得出,人是_____________。 A.经纪人 B.社会人 C.理性人 D.复杂人 3.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那一类人的主导需要可能是安全需要____________。
A.总经理 B.失业人员 C.刚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 D.工厂的一线操作工人 4.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需要哪项是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________。 ⑴就业保障。
⑵上司对自己工作的赞扬。 ⑶工作的挑战性。
⑷同乡联谊会。 ⑸满足标准热量摄入量的食品。
A.⑸⑴⑷⑵⑶ B.⑸⑷⑴⑶⑵ C.⑸⑷⑴⑵⑶ D.⑸⑴⑶⑷⑵ 5.双因素理论中的保健因素,指________________。 A.能影响和促进职工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B.能保护职工心理健康的因素 C.能影响和预防职工不满意感发生的因素 D.能预防职工心理疾病的因素 (三)简答题 1. 泰罗所提出的科学管理制度有哪些主要内容? 2.如何客观评价泰罗制? 3.简述法约尔所提出的管理原则。
4.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论点。 5.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行为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7.理解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
第三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 一、习题 (一)填充题 1.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为客观性,概括性,稳定性________。 2.任何社会组织都是由人,物,__________组成的系统,任何管理都是对系统的管理。
3.构成系统的子系统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4.企业的伦理经营意味着企业注重维护_____________的利益,从而要采取行动并付出一定的成本。
5.科学知识、组织才能,和____________这三者构成了管理能力。 (二)选择题 1.系统最基本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A.集合性 B.层次性 C.相关性 D.稳定性 2.________指单位时间所取得的效果的数量。 A.效益 B.效果 C.效率 D.效用 3.________是有效产出与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
A.效益 B.效果 C.效率 D.效用 4.下面哪一项不是。
2.管理学基础知识有哪些
管理学基础知识有: 一、管理的含义(内涵) 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这个概念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
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在于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二、管理的性质 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具有其独特的性质。 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二重性理论认为,管理一方面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又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管理的科学性,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 管理的艺术性,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
它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三、管理职能 管理职能就是管理的职责和权限。
管理的职能应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计划。计划是事先对未来行为所作的安排,它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组织。组织是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其主要内容是:设置组织部门;确定各部门的工作标准、职权、职责;制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及联系方式和规范等等。领导。
领导职能贯穿于整个管理活动中。组织的高层、中层和基层领导都担负着领导职能。
控制。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计划是控制的标准。
四、管理者的分类 每个管理者都处于不同的管理岗位上,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他们进行分类。 按管理者所处的层次可以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
作为一名管理者,不论处于组织的哪一层次,其履行的管理职能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几个方面,只是履行职能的重点和程度不同。另外,对于同一管理职能,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从事的具体管理工作的内涵也不完全相同。
按管理者所处的活动领域可以分为:企业管理者、政府部门管理者和其他部门管理者。 五、管理者角色 加拿大学者亨利·明茨伯格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被归入三大类,即人际关系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
3.管理学基础知识有哪些
1、概念定义
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管理者通过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整合组织的各项资源,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历史发展
工厂管理–古典管理阶段;组织管理–当代管理阶段;组织间管理–现代管理阶段。
3、发展趋势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管理科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使管理在功能、组织、方法和理念上产生根本性变化,从而使管理学研究呈现六个发展趋势。
4、基本职能
计划工作表现为确立目标和明确达到目标的必要步骤之过程;组织工作是为了有效地实现计划所确定的目标而在组织中进行部门划分、权利分配和工作协调的过程;领导工作就是管理者利用职权和威信施展影响,指导和激励各类人员努力去实现目标的过程;控制工作包括确立控制目标、衡量实际业绩、进行差异分析、采取纠偏措施等。
5、研究内容
从管理的二重性出发,着重从三个方面研究管理学:
1)从生产力方面:研究如何合理配置组织中的人、财、物,使各要素充分发挥作用的问题;研究如何根据组织目标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合理地使用各种资源,以求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问题。
2)从生产关系方面:研究如何正确处理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以及各种管理体制等问题;研究如何激励组织内成员,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组织目标而服务。
3)从上层建筑方面:研究如何使组织内部环境与其外部环境相适应的问题;研究如何使组织的规章制度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保持一致的问题,从而维持正常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4.求管理学复习资料
现代管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导论 管理定义为: 现代管理的基本特征: 系统化管理 民主化管 科学化管理 法制化管理 以人为本 追求效率 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是维系人类正常生活的条件; 2、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3、是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 4、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还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
现代管理学的特征1、变革性2、开放性3、严密性4、实用性 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 1、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基本前提: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 2、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出发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我国的国情3、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重要条件:分析和借鉴国外有关管理理论4、系统学。现代管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导论 管理定义为: 现代管理的基本特征: 系统化管理 民主化管 科学化管理 法制化管理 以人为本 追求效率 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是维系人类正常生活的条件; 2、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3、是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 4、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还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
现代管理学的特征1、变革性2、开放性3、严密性4、实用性 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 1、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基本前提: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 2、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出发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我国的国情3、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重要条件:分析和借鉴国外有关管理理论4、系统学习现代管理学的保证: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具体方法(注意和行政管理学中的方法做区分)1、比较研究法2、定量分析法3、历史研究法4、案例研究法 5、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根本) 行政管理思想是人类管理思想史上发展最早也最全面的成果之一。 管理科学是从美国管理学家泰罗开始出现的,至今历经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三个发展阶段。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主要有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3、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必须实现标准化;4、在制定标准定额基础上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5、设置计划层、实行职能制;6、对组织机构的管理制实行例外原则;(单)7、为实现科学管理应开展一场“心理革命”。 法约尔提出管理的五项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
统一指挥、统一领导、跳板原则(法约尔桥)P44 韦伯认为,组织赖以建立的权威有三:1、传统权威2、超凡权威 3、合理—合法的权威(只有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组织,才是理想的组织)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一次跨学科的世界性会议上,正式将人际关系论定义为行为科学。 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指企业职工在共同劳动过程中,由于共同爱好、情感、价值观念以及其他原因而自发形成的群体。
双因素理论包括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激励因素包括 1、成就 2、上级赏识 3、工作责任4、个人进步等。 麦格雷戈“X-Y”理论的X理论代表,采取强制、惩罚和监督的方法,而Y则反之。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最大的学派有六个:1、管理过程学派2、经验主义学派3、人群行为学派4、社会系统学派5、决策理论学派6、数量学派等。 西蒙认为,现实中的决策,一般是在“有限度理性”条件下进行的,只有“令人满意”的标准,才是更合理、更可行的准则,而并非最优化。
权变理论学派的基本思想是:管理中并不存在什么最好的方法,只有针对不同情况从而灵活变通才最好。 第三章 管理的基本原则 人本原则、系统原则和效益原则是管理活动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
“人是目的”的观点是现代管理者的共识。 为什么管理要以人为中心? 1、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是做好现代管理工件的根本保障; 2、在管理中“以人为中心”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3、“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一种充分新生人的权利的管理,它要求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在平等信任的基础上。
重视人的需要是一切成功管理的钥匙。 要素是组成系统的基本成份之一,要素和系统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系统具有下列特性:1、整体性 2、层次性3、动态性 4、开放性 任何有机系统者是一个“耗散结构”系统,系统正是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才得以维持其生命。(系统的开放性) 管理系统具有明确的目标性和组织性。
效果是一项活动的成效与结果,是人们通过某种行为、力量、方式或因素而产生出的合目的性结果;效率是指特定的系统在单位时间内的投入与所取得的效果之间的比率;效益是一种有益的效果,具体地说,它反映了人们的投入与所带来的利益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管理必须重视效益? 1、自然资源的匮乏决定了管理必须注重效益; 2、国际竞争的加剧决定了管理必须以效益取胜;3、人类利益的趋同性决定了管理必须以效益为主导。
管理道德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规范对象的特殊性; 2、调整对象的特殊性。 管理道德的出发点是管理系统的整体利益。
管理关系中会出现的人际冲突1、管理者之间由于认识不同造成的冲突;2、利益上的冲突;3、管理中的。
5.管理学基础知识
这是网站上的,非常珍贵,一定要按上面提到的复习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的内容主要包括英语、计算机、综合常识、写作。各部分内容所占比重为英语15%、计算机20%、综合常识20%、写作45%。试题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等,主观性试题主要为写作。答题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英语:认知4000-6000个词汇,能较熟练地运用其中的2000个单词,掌握其基本搭配;具有较扎实的实用外语语法知识,了解主谓一致关系、倒装句和各种从句,熟练掌握虚拟语气、动词不定式和分词的用法;具有较强的外语阅读技能,能正确理解难度适中的书面材料,把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大意,了解说明主旨大意的事实和细节;既理解字面意思,又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判断和推理;既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也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并能在阅读中根据需要自觉调整阅读速度和阅读技巧。
计算机:要求掌握计算机技术和基础知识,计算机软硬件组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Windows2000/xp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0/xp和电子表格Excel2000/xp的基础知识和使用方法,多媒体信息技术、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应用,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理论和相关应用,包括局域网和Internet的原理和相关知识等。
综合常识:涵盖政治(含时政)、经济、法律、管理、科技、人文、省情等方面。
写作:要求考生根据自己对给定材料的理解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主要考察其综合分析和文字表达能力。
楼主我要说的是,这个考试是没有真题的.不管是公务员考试还是事业单位,考试完了人事部分不会将题目公布于世的.我们看到市场上卖的那些资料真题都是各大辅导机构找人入考试考试偷偷带出来的题.
去年我参加这个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只考了英语计算机和写作,没有综合常识.今年可能难一些了.估计这个综合常识经济,法律和管理占的比重大一些.具体参考国考的综合知识就可以了
英语计算机都是基础知识.中等难度.考前练练手!
面试中的专业知识就是看你考什么岗位,他需要什么样的知识,你就准备什么了
肯定会问你,你对我们单位了解多少?为什么选择报考这个岗位?也就是报考动机.这需要你多方打听所报考的单位重要信息,网上多找些
6.管理学原理期末开卷考什么题型
管理学原理主要考试3种题型:名词解释:这种题目要求考生对术语的理解;2. 简答题:注意要用名词解释类似的专业术语回答,并且注意自己思维清晰。
3. 案例分析题:要有言语组织的功夫,还有学习概念是否扎实。管理学原理学习方法是掌握里面的名词解释和运用知识进行案例分析,主要考管理的概念、手段和实际案例分析能力。
管理学原理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是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产生的,它的目的是:研究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
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管理者通过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整合组织的各项资源,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管理是一个连续进行的活动过程,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就是管理者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的过程。
由于这一系列职能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从而使得管理过程体现为一个连续进行的活动过程。
7.管理学考研题目
我国管理类考研属于管理类联考科目,一般包括英语二和管理类综合能力,英语二属于统考科目,而专业课管理类综合能力则是联考科目,只限于管理类7个专业学位。
管理类综合能力考试是中国大陆(部分)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招收管理类专业硕士研究生(比如MBA)而设定的全国性联考科目,其科目编号为199。与之对应的是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考试,科目编号为396。
管理类综合能力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
一、数学基础,75分,有以下两种题型:
1. 问题求解 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2. 条件充分性判断 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二、逻辑推理,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三、写作,2小题,其中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论说文35分,共65分
考查内容
1、数学基础
综合能力考试中的数学基础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通过问题求解和条件充分性判断两种形式来测试。
2、逻辑推理
综合能力考试中的逻辑推理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分析、判断和综合,以及相应的推理、论证、比较、评价等逻辑思维能力,不考查逻辑学的专业知识。试题内容涉及自然、社会和人文等各个领域,但不考查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
3、写作
综合能力考试中的写作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论证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通过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两种形式来测试。
(1)论证有效性分析
论证有效性分析试题的题干为一段有缺陷的论证,要求考生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选择若干要点,评论该论证的有效性。
本类试题的分析要点是:论证中的概念是否明确,判断是否准确,推理是否严密,论证是否充分等。
文章要求分析得当,理由充分,结构严谨,语言得体。
(2)论说文
论说文的考试形式有两种:命题作文、基于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题作文。每次考试为其中一种形式。要求考生在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对命题或材料所给观点进行分析,表明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文章要求思想健康,观点明确,论据充足,论证严密,结构合理,语言流畅
8.管理学的基础知识有什么
管理学基础理论管理的历史由来已久,自从有了人类的社会活动,就有了人类的管理活动。无论是从古代的一系列宏伟工程(如长城、金字塔),还是从流传下来的经典名著(如《君主论》、《孙子兵法》)中,我们都能深切地感受到前人卓越的管理才能和管理思想。但这些管理经验和管理思想是零星的、散落的,还没有形成系统和全面的理论来指导实践。
(一)古典管理理论
随着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也逐步走向垄断的资本主义。特别是资本主义公司的兴起,使企业管理工作日益复杂,对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单凭经验进行生产和管理已经不能适应这种激烈竞争的局面。这迫切需要改进企业管理,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正是基于这些客观要求,西方国家的一些企业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开始致力于总结经验,进行各种试验、研究以提高生产率。科学管理理论由此应运而生。
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的。科学管理的产生是管理发展史中的重大事件,也是管理从经验走向科学的第一步。它的创始人是美国人泰罗(Frederick W. Taylor,1856—1915),其研究的范围主要是基层的作业管理。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动作和工时研究。动作和工时研究的目的在于为工人寻找科学、合理、最有效的操作工具、程序和动作,使工人在不增加劳动强度的情况下,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
(2)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按照作业标准和时间定额,规定不同的工资率。对完成工作定额的工人,以较高的工资率计件支付工资;对没有完成定额的工人,则按较低的工资率支付工资。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工人完成任务的积极性。
(3)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泰罗认为,每个工人都有自身的特点,管理者应为员工找到他们最适合的工作,并对其进行培训,激励他们尽最大的力量来工作。
(4)作业人员和管理者的分工协调。泰罗主张工人与管理部门实行分工,把计划职能从工人的工作中分离出来,由专业的计划部门去做,从而提高计划的科学性、可行性,也便于工人去执行。
泰罗的科学管理方法的最大特点就是实行标准化管理。这种管理方法可以在饭店管理的某些方面加以运用,例如,时间与动作研究就可适用于操作程序固定的饭店客房整理工作,以提高饭店客房整理的工作效率。尽管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产生于工业化的初期,一个世纪以来社会的各